互联网时代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对策建议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wa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动人口群体一直以来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难题,在当前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理论背景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保障社会治理秩序、维护社会治理公平的实现成为可能。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治理;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60
  互联网对当前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既是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机遇。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中的第一个涉及城乡关注和流动人口的问题。而流动人口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转型具有相当的影响。流动人口通过互联网而实现了流动方式和结群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政府对于流动人口群体的服务与管理,影响到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到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财税结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丰富性与及时性加快了流动人口的流动速度,网络打破了时空交流的限制,互联网下乡进村的迅速铺开,外出打工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及时了解家中情况,可以放心的放慢举家离乡的步伐,这会减缓流动人口流动的家庭规模增长的速度,这些共同加强了流动人口流动的个体化。但是互联网同时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使得不离乡就能赚到钱变成现实,返乡的流动人口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熟人社会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解决了人的原子化问题。
  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使用的用来代替过去的社会管理的新概念,由“管”到“治”的理念转变所带来的治理主体、治理技术、治理目标等一系列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既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扩大社会参与,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来,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但是也要保证这一过程是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下开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把握流动人口的信息,根据流入地的实际情况和流动人口的流动意愿合理引导社会流动,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在各地区之间合理分配,保障社会治理秩序。另外,我们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节约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为流动人口提供精准的服务,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1 扩大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
  社会治理的要求之一就是改变过去由政府完全负责的从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新的治理理念要求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而言,就是要扩大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早已超过了六分之一,而且因为家庭流动的成本过高,所以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群体,他们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让这部分人加入到社会治理当中来,必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
  第一,通过QQ群或微信群把流动人口组织起来。
  过去,流动人口很难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来,我们可以以政治参与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的自治组织,其领导班子的成员应通过居民和村民的直接选举产生,但是由于外出务工、往返成本高而导致的流动人口的不在场使得很多人不能参与直接选举,这一现象是很普遍的,农村的情况相较于城市更多,因为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人数比城市之间流动的人数要高得多,可是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倡议全国的基层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加快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让整个村子的村民或者社区的居民中具备基本的网络使用能力的人均加入群聊,起码保证每个家庭中有一人在QQ群或微信群中,这样在掌握流动人口的流动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让流动人口随时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治理当中来。其次,仅仅把QQ群或微信群建立起来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保证QQ群和微信群的有效运营。有效运营的指标有很多,比如QQ群和微信群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参与上,还应该包括村子和社区里面各种日常事务的决定和管理等,总之就是要建立规范的运行制度,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
  第二,提高流动人口的网络参与意识。
  流动人口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以娱乐性为目的,在网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玩游戏、聊天、看电影,这说明我国当前流动人口利用网络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还很欠缺,对网络的使用观念还是不成熟的,这就需要我们引导流动人口更加全面、理性的使用网络,提高流动人口的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流动人口从单一的网络娱乐使用者转变成一个网络的社会治理参与者,这对于我们建设网络强国也是极为重要的。现在我们使用网络的人数很多,是一个网络大国,但是真正利用网络来提升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人却很少,如果国人都把互联网当作娱乐的工具,只做网络的消费者,而不做网络的真正参与者和建设者,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2 引导社会流动,保障社会治理的秩序
  过去,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大多是盲目性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多数流动人口的进城决定只有目标而没有计划,他们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赚钱,但是他们在进城之后有什么计划呢?有的人会觉得城市里面多的是机会,先出去再说,还有的是去投奔先出去的人,但是到了之后才可能会发现工作不适合自己,工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还有的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只是出去试一试,赚不到钱还可以回乡种地。这些流动的盲目性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治理秩序的混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社会的流动,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让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做出理智的抉择,同时互联网还可以帮助那些不想离开家乡的人也能实现经济创收。
  第一,推广网络招聘实现人岗对接。
  现今流动人口找工作的途径大多还是依靠亲友介绍,这样的找工作途径有两个弊端,一是出现劳动力的集中现象,过多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几个发达地区,这就导致有的地区劳动力泛滥,而有的地方却劳动力短缺。二是就业渠道狭窄,流动人口不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不适合自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这对流动人口自身和企业都是不利的。网络招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详细的用人标准和薪资待遇,流动人口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的期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如果找工作的这一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中得以实现,既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又可以帮助政府掌握流动人口的流动情况,因为在网絡上找工作就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才可以达成交易。当然政府如果想要推广网络招聘这一找工作的渠道,网络招聘就必须建立诚信制度,由政府出面监督,对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进行考察,确保用人单位的生产资质和合法经营,有了这样的诚信监督机制才能让流动人口信赖这一途径,逐步的从传统的基于血缘、地缘的单一的找工作渠道中解放出来。   第二,发展乡村互联网经济,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在实体经济主导的时代,工业生产的收入高于农业生产、手工生产的收入,农民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只能进城务工,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离开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村的空心化现象,留在农村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农村的生产和治理都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但是互联网的普及为破解农村发展和治理难题带来了契机,现代经济更加注重差异化,传统手工产品的价值重新为人们所重视,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健康更加看重,绿色食品受到众人青睐,而互联网解决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销售和运输等困难,“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手工业”让绿色农产品和手工制作品的价格大幅提高,农民在乡创收成为可能。根据我们的调查还有以往社会学者的调查,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一部分都怀有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们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在互联网经济既可以满足这部分流动人口在乡创收的心愿,又可以为乡村留住人才,破解社会治理中的人手短缺困境。
  3 精准提供服务,维护社会治理的公平
  流动人口群体大多生活在城市生活的底层,对社会生活的冷暖感触最深,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可是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却让他们处处碰壁。过去,流动人口的子女大多不能与城市里的孩子同上一所学校,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需要支付更多的医疗费用,在城市只能几个人合租在一间小房子里,对那些拥有自己住房的城里人既羡慕又渴望,这些不公正的待遇让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们看不到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过去,想要实现公共服务的精准配置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社会流动的速度太快,我们无法实时掌握城市人口的变动,流动人口的精确统计不能实现。现在互联网技术使得实时监测人口流动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学者对基于移动网络技术获取流动人口信息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更加客观全面实时的数据、发挥信息的规模优势、减少信息的采集盲区等。现在我们是时候破除原来的户籍管理的旧观念、旧办法,以人为本,不要因为流动人口的户籍不在流入地就对为其提供公共服务的事情推卸责任,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的生产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理应享受流入地为其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当然,流出地也应做好人口的实时统计工作,防止出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同时享受公共服务的现象,这同样也是社会治理的不公平,应该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实现公共服务配给的精准化、均等化,维护社会治理的公平反过来又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维护社会治理的公平是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各种措施中最应该加以重视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治理的公平应该是我们社会治理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李宇.互联网+社会治理应用探索[J].行政管理改革,2016,(7).
  [2]石智雷,蔡雯莹,刘然.移动互联网络与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创新[J].學习与实践,2015,(8).
  [3]许静平.人口流动与网络招聘时空耦合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于健身的观念与态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健身的因素,并从中分析得到相关针对性的对策,进而倡导更多大学生投身健身行动中,为未来应对社会竞争以及工作压力奠定坚实的体能和体质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体质下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3.085  1引
期刊
摘要:科教园区是指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由若干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高新企业等多种组织组成的共同体,园区的地理集中优势、区域经济优势以及人才集聚优势,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以扬州市政府和江苏省教育厅共同建设的扬州扬子津科教园为例,结合其自身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以自身的实际和特点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并能利用科教园区的优势,产学研结合
期刊
摘要:近年,我国的经济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环保意识的普遍缺失,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企业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提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向公众披露环境有关信息对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企业普遍不愿完整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因此,以2015年沪、深两市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基础,回归分析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希望通过有效的研究结果,为激励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贡献更
期刊
摘 要:自供给侧改革提出以来,理论的研究成果日趋增加,据此,主要对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必要性、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在供给侧改革下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07  1 供给侧改革的认识和必要性  供给侧改革是在扩大总的供
期刊
摘 要:在新农村建设下,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农民间相互资助、通力合作成了整体经济的强化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其中亳州地区合作社起到了带头作用。为此,通过对亳州市谯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走访,用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的形式对其现行状况和优势做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同时也发现其存在贷款审批不严谨、资金使用不明确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帮助谯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金融合作覆盖的改革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慕课,作为一种新兴起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它提供了新的高职教育思路与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一,论证《销售管理》课程“慕课”设计的必要性;第二,以《销售管理》课程为例,探究“慕课”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思路;第三,以《销售管理》课程为例,探究“慕课”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慕课;“互联网+”;销售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
期刊
摘 要:目前语言已不仅仅是人们唯一的表达方式,图像、声音、颜色等非语言手段正逐渐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而且在人们日常交流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水乡嘉兴之《舞彩嘉兴》旅游宣传片作为一个例子,从两个理论:多模态语篇理论和视觉语法理论, 从图像的互动意义中包括的接触、社会距离、态度以及情态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多模态语篇即该旅游宣传片中包含的互动意义。该分析有助于旅游宣传图像的设计和制作,对提升城市形象,扩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皖江城市带重化工业、高耗能产业深入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皖江城市带出现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将借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保护较好的苏南城市群经验,试图找出一条适合皖江城市带的绿色发展路径。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绿色发展指数,以此来找出差异,寻找对策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资源;环境;绿色发
期刊
摘 要: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工程训练教学亦要适应新常态。对内蒙古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新常态教学体系设计进行了总结,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了叙述,探讨了新常态下教学保障机制的完善,希望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训练;新常态;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82  高等工科院校肩负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人类经济高速发展,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日益增长,导致了传统汽车行业必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在传统燃油汽车业高耗能高污染的条件下,新能源汽车不仅节能而且污染小,操作方便,是广大消费者最理想的选择。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有着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而且将会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其产品早已遍布全球。因此,在新能源行业里,比亚迪公司最具代表性和研究意义。介绍了以比亚迪为例汽车行业财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