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不例外。笔者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通过多媒体还原历史时代背景,巧设教学情景;二是通过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三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四是通过多媒体学练结合,发挥学生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应用
  在小學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视听结合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的教学画面,活跃音乐课堂教学,创设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通过多媒体还原历史时代背景,巧设教学情景
  多媒体教学与其他众多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多媒体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等成功创设情景,让学生尽快进入文章意境。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把学生引入音乐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卖报歌》一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当时“一个铜板就能买两份报”的历史背景。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熟读歌词,然后将自己收集到的旧上海的生活情景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经济情况等通过视频播放,还原《卖报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小报童、社会经济生活等。随着视频的进一步播放,以及笔者在一边的解说,学生很快被引入“解放前的旧上海中”,基本上体会到了歌曲所要表达小报童的那种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心态,学生不仅很快就熟练了歌曲,而且通过歌曲让学生体会到“美”,从而创造“美”。
  二、通过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多媒体教学融文本、图形、动画、影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有效地调动人们的视听感官,满足人们全方位地感知信息的需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将歌曲所表达的相关图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具体图景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歌曲在计算机资料库中选择相应的图景,再自己尝试用文字去描述所见到的图景,可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境中,使他们受到美的陶冶,于不知不觉中培养感悟能力。如在教学《美丽的夏牧场》时,利用多媒体(或录像)展现新疆牧场的美丽景色,歌曲反映了河流、草原、山川等,同时向学生展示牧民的生活、牧民唱歌跳舞的场景、牧民唱歌跳舞的时候用的乐器等,通过这一幅幅具体真实的画面,化抽象的民歌为具体,这样不但很容易就解决了异地民歌对学生而言抽象的问题,而且让学生对异地民歌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煤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个性、提高素质、塑造品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追求技能技巧知识的训练,要注意充分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在和谐氛围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气氛,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音乐使彼此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光靠艺术本身的魅力还不够,需要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提高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例如,在给学生讲解乐理知识节拍、节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幕布上出示了flash架子鼓小游戏。并且宣布,通过这个小游戏、小测试,看哪位同学能把节奏的拍点卡得最准确,冲的关卡最多,之后选出本班的“节奏王”。虽然只是在键盘上的敲击,可大部分的学生都沸腾了,争先恐后地上来一展自己的才能。在这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通过多媒体学练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一门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含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同时,音乐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同时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充分运用音乐知识。如在《瑶族舞曲》一课教学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可视的音乐影音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同时,通过介绍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深刻感受瑶族音乐特色。然后,模拟视频中瑶族人们载歌载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的形式,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现场歌舞比赛,看谁歌舞最接近、最有创意、最能表达“幸福生活和无比快乐的心情”。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音乐课堂上实现学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想象力,挖掘其对音乐的独特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练结合的方式下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过程的局限,能满足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全方位交互感知信息的需求,可以提供实时的感性认识来增进对理性认识的理解,以多媒体形式反映歌曲场景、背景,以多媒体的形式融歌于视频动画,从而变枯燥的音乐为具体、生动、富有情感色彩的艺术课堂,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有效地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丁明霞.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音乐课堂中的科学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8).
  [2]栾凤洁.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应该肩负着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鉴于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体现语文教学的优势,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及原因  社会发展对于中等职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已经成为相关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创设生活情境、理论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提升教师素质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生活化中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学好数学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随着
【摘要】本来是一节语文课,由于班上那个特殊的孩子,让整个班沸腾起来,孩子们由逃避,躲闪,到后来向那位有病的孩子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半节课戏剧性的成为了半节班会教育课。这半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发自内心的夸奖别人,更懂得了真心帮助他人。  【关键词】帮助;教育;班会  这天是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让人的心情格外明朗。早上第一二节是语文课,按原计划是要上新课的。早读课后,我回办
端午插艾,取辟邪驱鬼之意。  说起我家乡的端午,最不能忘的就是采艾蒿。  端午节的那天早上,要趁天没亮就起床,因为大人们说,艾蒿要在太阳出来前采到,这样带着露水的艾蒿是最好的。究竟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采,我似乎从来没问过,甚至还想保存这种神秘感。巴不得起得越早越好,因为难得有这样的特权,不用家长陪同,反而得到支持。孩子们单独行动。  为了这一天,老早的,就开始盼望,前一晚上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一定
【摘要】现代社会中各个工作团体实现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团队合作的精神,只有团队成员具有高度的团队意识,能发扬团队精神才能使其所在的团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以实现团队目标。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人的合作意识是随人整个心理和行为活动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发展,但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合作意识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和人的交往过程,通过共同
【摘要】体育,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手段。学生是主体,体育老师在学校体育中起着重要的组织、启发和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要地位,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学生都乐于进行“终身体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锻炼习惯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进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
【摘要】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孩子在言语、情感、行动方面,都已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倾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训练下,幼儿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这个阶段,正是认知发展的加速期,这一时期实施合作教学训练和发展幼儿的合作技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阶段;合作教育;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
本报综合报道 2018年5月5日,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师生600多名,在海軍某舰艇部队的协助下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海军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活动中,来自该市11个区和市属学校的师生们,在海军官兵引导下全面了解海军发展历程和装备科技知识,观摩和参与体验了海军旗语、绳结、消防等课程。同学们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舰艇,非常兴奋,活动临近结束时,同学们依然兴致不减,争着跟带队的海军官兵合影留念,依依不舍离开舰
【摘要】著名科学家爱恩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明确主体和及时总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和吸引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有一种班级令每一位任课老师头疼,这种班级被称为“新接班”,面对前任老师已经培养出的班级素养与学习习惯,新任老师如何迅速树立个人威信并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正轨,这是每个接班老师都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就对新接班级的教育方法做一些讨论。  【关键词】沟通;了解;大度;优秀  接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儿,出于学校整体的安排,每个学期都会有老师经历到。品尝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后,不少人都会感叹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