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病态”师生关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异化,形成三种“病态”师生关系,即学术专断型“病态”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病态”师生关系、老板雇员型“病态”师生关系。导致病态师生关系出现的原因包括当下导师难以视弟子如己出,导师兼顾各项事务而无暇培养学生,学生读研动机不纯,缺乏主动性,制度的缺失等。以疏沟通之道、立师之正道、塑生之正观、弥制度之失可以改善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病态”师生关系。
  [关键词] 师生关系;研究生;沟通;高校;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10-02
  一 研究生培养中师生关系患何病
  研究生师生关系存在四种特征:身份上的师生关系、科研上的合作关系、教学上的相长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然而在当下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中,却出现了绝对的师生关系、局限于科研的合作关系、教与学不相长、师生人格不平等的“病态”症状,笔者将这种“病态”的师生关系概括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学术专断型“病态”师生关系,即以“导师”和“学术”为中心,导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对研究生是以命令和服从为特点进行管理和教育。第二种放任自流型“病态”师生关系,即学生很少主动找老师,老师也很少理学生,学生在自由放任和自行发展中度过研究生生涯,这类型的“病态”师生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第三种老板雇员型“病态”师生关系,即导师借助学生廉价的劳动力,让学生帮其完成各种项目使导师获利,然后导师给予一定的工资给学生,这类导师主要出现在理工类的研究生培养中,他们日常的主要任务就是找项目、拿经费或者兼职企业职务,对于研究生无暇顾及,疏忽指导。以上三种“病态”师生关系下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制与“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个别性导师课为指导方式,以导师指导过程中师生交流与思维碰撞为核心的培养学术精英的教学制度”[2]的牛津大学导师制内涵相距甚遠,也与我国的“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3]导师制内涵有天壤之别,正是研究生培养中师生关系的病态化,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日渐下滑。
  二 “病态”师生关系何以出现
  (一)师道之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及“师命不可违”等中国传统礼教文化既渗透于学生内心,也渗透于导师内心,“师本位”的观念促使导师在传道授业和思想教育上都习惯用耳提面命的错误培养方式,惯之于以长者自居,这种暗含等级意味的传统观念促使师生关系病态成学术专断型,导师下达任务命令或发表学术观点,学生只能唯唯诺诺,这与西方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学术平等和自由辩论观念截然不同。换而言之,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中过于强调的尊师重道,被扭曲理解成师生身份上的等级差异,这助长了病态师生关系的出现,然可记得“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及“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乎?
  导师奔波于找项目、做课题、企业兼职等,一则利益熏心,二则无暇顾及学生,前者压榨学生劳动力使之师生关系病态成老板雇员型,后者“放羊式培养”使师生关系病态成放任自流型。导师这些行为的实质是工作上失职失责,职业道德上衰败,人才关乎国之未来,岂能儿戏乎?
  当下的研究生师生关系虽有“师徒关系”之名,却已不具有传统的“师徒关系”之实,过去的技艺高人若招收徒弟,必万里挑百,百里挑一,苦心栽培,倾囊相授,期其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时下的导师年复一年招收学生已惯为常态,早已接受学生毕业后就各奔东西的现实,早已丧失“倾毕生所学以授之”及“重品质塑造甚于技艺”的热情。换而言之,时下的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难以倾尽心血,视弟子如己出,否则怎么忍心对门下弟子放任自流或压榨其劳动力呢?学生于导师而言不过匆匆过客罢了,因而笔者认为导师难以视弟子如己出的思想观念是导致病态师生关系出现的罪魁祸首。
  (二)生性之泯
  受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中师生等级差异观念,以及学生从小接受的填鸭灌输式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天性中的好奇心、质疑心、探索欲已经逐渐泯灭,取而代之的是被动适应世界,学生被动接受导师灌输的知识,缺乏质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术专断型“病态”师生关系;学生被动与导师交流学术问题及日常生活问题,其视导师为上级,视导师为神灵,出于对权威和威严的畏惧,学生不愿或不敢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因而选择不沟通的策略,但导师则认为学生理应主动求知提问,频繁主动与导师沟通,正是师生双方观念的矛盾,使导师与学生相互不沟通,使得放任自流型“病态”师生关系应运而生。
  另外当前研究生读研的动机功利化、现实化,自然难以和导师有频繁的学术交流,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心灰意冷,学生更有甚者是对学术的厌恶,其需要的只是一张文凭,只是在论文写作时求助于导师的指导,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除此之外并无交集,仿如陌路行人。
  (三)制度之失
  时下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对于重点院校而言,其导师生源门庭若市,虽择优取之,但每位导师都带若干名学生,若把导师和学生比喻成茶壶和茶杯,现在茶杯增加了,必然导致茶壶倒在茶杯里的水少了,研究生扩大招生制度背后是师生比的下降,是师生关系病态化的导火索之一。
  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系统、明确的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规范,虽然有些高校对导师的能力与职责作出一些要求与说明,但都比较简单粗糙,大部分高校并未对硕士研究生导师所应具有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与说明,即形成明确的教育行为规范[4]。通常写在工作条例或者岗位职责的书面文字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并未对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正是对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行为监督机构,致使导师的行为失范,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病态化。
  三 何以治疗“病态”师生关系
  (一)疏沟通之道   笔者认为治疗“病态”师生关系的首选良药乃疏沟通之道。一则疏文化观念上的沟通之道;二则疏实践行动上的沟通之道。疏文化观念上的沟通之道在于导师以亲和力化解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中的师生等级观念,即导师以和蔼可亲的慈父长者状态对待学生,用言语交流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虽然导师与学生在年龄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兴趣爱好上与学生不会有太大差别,大至国家时事热点及历史轶事,小至体育与娱乐,这些兴趣爱好话题可以作为导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内容,无形中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淡化师生关系在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上的层级感,使学生敢于或愿于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疏实践行动上的沟通之道在于师生相互制造“麻烦”,导师通过设置一些学术相关事务让学生帮忙完成,事成之后予以答谢,而学生也会因顺利协助导师完成任务而欣喜,并在执行任务中提出疑问,进而使得师生间频繁发生互动,久而久之则疏通了师生间的沟通之道。简而言之,频繁的心灵沟通和行动沟通才能促成师生关系的紧密互动,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契机。
  (二)立师之正道
  汉代杨雄曰:“师者,人之楷模也”,晋葛洪曰:“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一位明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作为研究生的导师,应呕心沥血于学生培养,视学生如己出,而不是有所保留或懈怠于培养,更不能利欲熏心地壓榨学生劳动力。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学术兴趣及学术成果,进行学术平等交流及自由辩论。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不仅局限于学术上,也给予生活上指导和关怀,以情感交流来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良师益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塑生之正观
  学生应视导师如知己,形成“亦师亦友”的观念,主动与导师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摒弃潜意识里的师生等级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动机,求知若饥,在科研上敢于质疑权威,勇于与导师学术辩论。但应谦虚自量,切勿妄自菲薄,不尊师不重道,应从各个方面学习导师的优点。
  (四)弥制度之失
  建立统一的研究生导师行为规范,将导师的道德要求、行为准则、遴选程序、任职资格、岗位责任、权利与义务等内容以文本化的形式形成书面材料,并赋予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权利,赋予学生对导师的失范行为投诉的权利和渠道。
  学生拥有对导师在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上指导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的权利,以及向学校反馈其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频数和内容情况,并将此评价纳入导师的绩效考核中,假若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评价较低,则撤销导师的指导资格。
  去除单一导师制。当前研究生通常只能选择一位导师,并且一般情况下不能转导师,这就造成了导师相当于可以直接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因而学生为了能顺利毕业而甘于做科研苦力,有的学生因无法忍受导师以此为威胁造成惨剧频频发生,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导师组制度,让导师组对学生进行监督与培养,一则学生可以博众家之所长,二则避免个别导师权利过大化。
  四 结语
  笔者认为,改善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病态”师生关系,主力在于导师,这难免给导师提出了过高要求和苛刻的行为准则,但部分导师的失范行为确实需要给予矫正,相关制度的缺失确实需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否则因“病态”师生关系而导致的惨剧依旧时有发生,而更为严重的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日渐下滑,则国之日衰矣。
  参考文献
  [1]王青.导师与研究生之师生关系的伦理学分析[D].苏州
  大学,2008.
  [2]王辉,王卓然.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探究及启示[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2(09):23-25.
  [3]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
  大学出版社,1994:241.
  [4]王玲.论我国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评价的缺失与错位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26-30.
其他文献
研究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培养、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众多教师苦恼和深思熟虑的事情。为此,教师可以从完善备课、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等多种层面入手,不断促进高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该方向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
英语和汉语属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类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经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的对照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两种语言的特征,这对英语学习和翻译工
外公去世了,我却没能在外公弥留之际最后再看他一眼。他住院期间,我曾匆匆探望过他一次。他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手臂枯瘦得像一根折断的残枝,口中接上了呼吸机。对他而言,每一
期刊
针对当前校企深度合作现状困境,探讨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途径,以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构建“校企站所”四方紧密利益共同体,达到学校、企业、学
记忆里的春夏似乎没有一条清楚的疆界,于是脑海里剔除了初夏的片段,留下了绵长的仲夏与难以忘怀的蝉鸣——忘不了被蝉鸣包裹着的夜晚。大约是在5岁那样稚嫩的年纪,黑夜在孩子
期刊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的增殖以及IL-8、IL-10表达的影响。  方法:  1:取完全培养基中HREC加入96孔板内,每孔约
十年后的自己:很高兴遇见你。十年前的今天阳光很好,一束束从窗外透进来,照得整个屋子暖融融的。我又想提笔写信了,想了想,就写给你吧。你终于经历了高考。想起十年前无数个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不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课堂效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的指导,没有真正把握新课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