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时远先生对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发展史的梳理;关于对当代中国特色民族学对象、理论、分支设置以及内涵的阐释与思考一文,从上期至本期作为特约稿刊出。此乃编辑部如同在总90期对杨圣敏先生大作:《历史上维吾尔族与突厥及土耳其的关系》刊发之用心皆出一辙,诉求予“认知”的知其然,却不明其“所以然”的那类形似“老”而“旧”问题的再钩沉。
自古以来,哈萨克斯坦就是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进入21世纪,特别是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哈萨克斯坦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中哈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非常良好,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哈萨克斯坦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走向将影响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本系列书评是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才让太教授共同主持、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资助的“藏学人类学阿坝研究”项目的前期成果之一。为了深入理解作为整体的嘉绒文化,更有效地展开实地历史和民族志调研,项目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和读书会。
《嘉绒藏族历史明镜》(以下简称《明镜》)是南2009年藏文书籍《 》(《嘉绒藏族历史》,2002年)编译而来的,原著由嘉绒藏人白湾·华尔登历时十年的材料收集、实地调查写就。存保持原著主题的基础上,编译者经过适当剪裁和少量史料补充,将原来的29章编译精简为11章,主要内容未变,大体仍旧按照远古、古代、近代的编年顺序,叙述嘉绒藏人和嘉绒藏区历史的源流和演变。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笔者以甘南藏区贫困农村为例,通过访谈和查阅相关文件收集资料,描述了甘南藏区精准扶贫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民族地区贫困与发展的关系。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一定要结合实际,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注重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坚持尊重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社会内在潜力,动员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扶贫,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年岁时更迭,中国何止日新月异!酷暑犹去,金风送爽秋先至,天地合宜。江南葳蕤绿未尽,又添金黄映九州,万绿丛中显枫林,漠北胡杨红胜火——好一个欣欣向荣的气象!伴着深绿,涌着金黄,红花、红旗、红灯笼映照着十三亿人的笑容,氤氲的是清香、美丽、温馨和满满的和谐氛围。国庆长假在秋高气爽中沐浴着当今中国人的自豪欢畅。景随心转,绚丽多彩的秋色又拥载着五年来实实在在丰硕的累累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