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缩病病原特征分析及防治方法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产粮大国,中国水稻种植规模及质量都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要想保证水稻质量及产量,就要重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稻矮缩病是一种对水稻危害较大的病害,水稻矮缩病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会严重影响水稻收获,同时也会降低水稻的食用安全性。本文根据水稻矮缩病病原分析数据,总结出水稻矮缩病的特征因素、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较好地防治水稻矮缩病,保证中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1水稻矮缩病病症
  水稻矮缩病的病症主要表现在植株体表方面,受到矮缩病病原侵害的植株会出现萎缩情况,水稻植株不饱满。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矮缩病病原呈现双链形态,主要成分为核糖核酸。矮缩病的病原体为球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外在表现特征也较为明显,一般在水稻叶片细胞上呈现出白色点状物。
  2水稻矮缩病的传播
  水稻矮缩病病毒传播性较强,能够在寄生虫身上附着,并跟随寄生虫完成大面积传播。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难以彻底根除寄生虫,在春季回暖后,寄生虫活动变得非常活跃,如叶蝉等寄生虫会在水稻农田中飞散,将矮缩病的病毒带给健康植株,导致健康植株患病。水稻寄生虫能够隐藏于水稻叶片等部位,即便冬季来临也能够安全过冬,因此难以通过低温环境来消除寄生虫,这就为水稻矮缩病的病毒传播提供了条件。寄生虫不仅能够附着于水稻之上,也能够附着于杂草等其他植被之上,使得病毒传播较为容易。即便是水稻已经完成收割,也难以中断病毒的传播渠道。
  3水稻矮縮病的诱发因素
  3.1种植因素
  水稻矮缩病与种植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在目前的水稻种植中,很多地区为了提高产量,都采用了双季稻种植方式。双季稻需要在春季和秋季各种植一茬水稻,这就使得水稻的种植周期非常长,为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便利的环境。由于稻田内频繁更替种植水稻,稻田需要长期施肥,这对于杂草等植物的生长也是极为有利的,稻田能够为寄生虫提供大面积的栖息场所,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也非常旺盛,一旦幼虫发育成成虫,就会在稻田中广泛传播矮缩病的病毒。矮缩病病毒一年中处于连续传播的状态,无论是水稻幼苗还是成熟植株,都难以逃脱矮缩病的病毒侵扰。
  3.2气候因素
  气候是所有植株的生长影响因素,水稻也不例外。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发生,与气候因素具有直接关系。气候会影响到水稻种植,同时也会影响到寄生虫的繁殖。中国水稻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这些区域普遍气候温暖,夏季时经常出现温度较高、气候干燥的情况,这就为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和排卵量等都显著增加,使得寄生虫的整体数量攀升。在气候的影响下,水稻矮缩病病毒能够大量附着于叶蝉等寄生虫身体上,随着寄生虫的飞行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3.3品种因素
  中国水稻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在研究中发现,叶片较大、较深的水稻品种更容易吸引叶蝉的附着,水稻矮缩病病毒侵袭情况更加严重。水稻抗病性与水稻植株形态有关,一般来说,植株品种较矮的水稻抗病性较强,杂交的水稻品种比非杂交水稻的抗病性强,在种植水稻时,很多地区由于综合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只能选择高感或非杂交的粳稻,矮缩病危害较重。根据收获期不同,水稻还可以分为早稻和晚稻,经过研究对比,一般早稻受到矮缩病病毒影响的情况较少。在水稻不同生长周期内,幼苗的抗病性较差,容易受到矮缩病病毒的严重侵袭。
  4水稻矮缩病的危害
  矮缩病的危害非常严重,水稻一旦感染病毒,会影响植株生长高度,植株矮小现象显著,甚至只能达到正常水稻的一半左右。由于植株矮小,必然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在水稻矮缩病病毒的侵袭下,水稻叶片会卷曲短小,并且触摸时会明显感觉叶片僵硬,无法正常伸展。叶子颜色也会出现变深的情况,叶子上的脉络纹理上会出现一些斑点,并且使得叶片纹理不再连续。矮缩病的病毒对水稻根部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水稻根系较为发达,能够为水稻植株补充充足的水分,根系一旦遭受矮缩病病毒的破坏就会出现病变,无法发挥正常的吸水功能,从而影响到整个水稻植株的生长。水稻稻穗是水稻的果实,病毒会影响到稻穗的孕育,水稻颗粒无法生长得非常饱满,并且稻穗中的颗粒也会大量减少,这些情况均会危害水稻生长。
  5水稻矮缩病的防治方法
  5.1化学防治方法
  在防治水稻矮缩病时,化学手段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措施。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来消除寄生虫,从而阻断病毒传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药剂类型。针对于不同的寄生虫,可以结合化学防治方式,在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进行实施。一般在早春杀灭虫卵,在春夏交替季节时杀灭幼虫,在夏季杀灭成虫。这几个阶段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可与农田翻耕、水稻种植、收割等技术进行融合,可以使化学防治方法发挥更好的效果。含有氨基甲酸的化学药剂能够对寄生虫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导致神经麻痹,从而降低寄生虫的飞行能力,阻断病毒传播。有机磷成分的化学试剂能够对寄生虫形成药物渗透,影响寄生虫身体组织,起到杀灭虫害的作用。另外,有机氮化学试剂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除寄生虫的作用,在水稻矮缩病病毒防治中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
  5.2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对环境污染较小,主要根据生物链原理,通过使用寄生虫的天敌来控制病毒传播。水稻农田中可以放入鸡鸭等生物,这些生物以害虫为食,在捕捉水稻寄生虫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除了使用寄生虫天敌防治,也可以采用人工措施予以防范。如采用捕捉网、杀虫灯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水稻农田中的寄生虫数量,减缓病毒传播。
  5.3农业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矮缩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途径来实现。在种植水稻时,应当合理确定水稻植株的间距,避免水稻植株过密造成病毒传播感染。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要加强田间管理,在发现矮缩病的稻田区域周围进行有效的隔离,阻断病毒传播路径。要科学合理的施肥,肥料能够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水稻种植期间,要及时清除稻田中的杂草,消除寄生虫的隐藏条件。实施轮作,这样能够避免某种水稻寄生虫不断繁殖。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朱其美)
其他文献
营林工作在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相关部分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加大对营林工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营林造林质量,实现林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1中国营造林实际发展状况  根据中国当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通过造林工程建设,提高造林工程建设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据调查表明,中国大多数地区造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目前,中国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情况较
期刊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增加。新时期想要提升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就要不断创新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并且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1]。  1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1.1合理选地及选种  水稻种植环境和品种对其质量和产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需充分考虑种植地区的灌溉、土壤、温度等条件,并根据土壤性质科学选择种植品种,保证所选择的种子纯度、净
期刊
中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带动农户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加强玉米种植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选地整地  在玉米种植前,要认真做好选地整地工作,为接下来的播种打下良好的基础。玉米种植对于土地要求较低,平地、山地均可,最好选择酸碱适度的土壤,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需要注意的是,玉米种植应采取轮作或套作模式,禁止常年连续种植。玉米可与小麦、豆类轮作,能够有效提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检测技术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能够检测出农产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國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得到发展。但面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高检测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们
期刊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甘肃省总面积42.6万km2,耕地面积537.7万hm2,粮食种植面积258.1万hm2,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8.7万hm2,总产量预计可达1 500万t以上,自主研发培育陇薯7号、10号等马铃薯新品种25个,采用黑膜全覆盖栽培模式,鲜薯产量由原来的1.5万kg/hm2增加到了3万kg/hm2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效9 000元以上。目前
期刊
为实现玉米高效种植,需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控制种植密度,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并重视病虫害防治,提升玉米产量及品质。本文介绍了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1优选良种  科学选种可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种植人员需根据以往玉米病虫害发生记录,明确该地区玉米常发病虫害,选择抗病品种,以避免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并根据土壤条件及年积
期刊
农业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主体来源。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国家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开始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技广服务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策略,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及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完善物质生产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是根据自然科学规
期刊
作为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经济作物,大豆在农业生产及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量较大,可加工成工业食品、饲料、农业食品等,显著提高了农业经济收益,推动区域农业良性发展。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需不断提高大豆种植技术,并实施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大豆质量及产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助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1种植技术要点  1.1翻整土地  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保证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植物保护常见技术,在植物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可采取科学的生物技术保护植物,维护生态环境,提高植物质量及产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1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植物基
期刊
1农作物种植技术要点1.1选择良好的种植环境  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需要科学选择良好的种植环境,应选择城市周边區域、远离交通主干道和环境良好的区域。除此之外,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灌溉水量等,因此,农作物种植还需尽量避开污染源及工业场地等,确保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较少,维护食品安全。  1.2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  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有所不同。要想保障农作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