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脱钩改制 重塑市场主体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kl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重塑市场主体,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1998年底开始,湖北省委、省政府着手实施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在省脱钩办、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具体推动下,经过10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推进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脱钩改制的艰辛历程
  
  脱钩改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很大,任务十分繁重,其间经历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回顾十年历程,省直机关企业脱钩改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军队、武警及政法部门与所办企业及经济实体脱钩改制阶段(1998年至2000年)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办发〔1998〕27号)精神,在中央有关单位及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包括南方集团在内的一批军队、武警及政法部门所办的企业率先与主管部门脱钩,划归地方管理。由于当时国资监管体制不完善,这部分脱钩的企业干部及党组织关系划归省委组织部或大型企业工委管理,资产划归财政部门管理,业务由省经贸委等部门管理,很难形成管理的合力,实际处于“九龙治水”的多头管理状况,没有达到脱钩改制的预期效果。
  第二阶段:省属企业下放阶段(2001年至2002年)
  为了推进省属企业的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2001年,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省直有关部门将黄石矿务局、七约山矿务局、襄轴集团、鄂西化工厂、省无线电厂、省轻工机械厂、湖北粮食机械厂、湖北铝业集团、安陆棉纺厂、云梦棉纺厂、应城膏矿、安陆粮机厂、松宜矿务局、松宜铁路局、鄂城水泥厂、刘家场水泥厂、荆襄化工集团、蒲纺集团、湖北华阳集团公司、湖北汽车齿轮厂等50户企业下放属地政府管理。截至2006年底,50户下放企业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其中实施破产17户,改制重组33户;共安置职工11.6万人。这些下放企业大部分通过改制重组获得了发展,由过去的包袱变成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省直机关所属工商企业脱钩改制阶段(2003年至2008年3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学、查、改”活动的统一部署,2003年1月16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直属企业脱钩的实施意见》(鄂办文〔2003〕3号),决定对14个省直部门所办的42户企业进行脱钩改制,年底省国资委组建,有28户企业划转省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余企业通过民营化改制或整体转让与主管部门实现了脱钩。2006年又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06〕32号),决定对省直17个部门的116户工商企业进行脱钩改制,到2008年3月全部完成任务,其中有28户企业划转省国资委或省宏泰国有资产公司(以下简称宏泰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有88户企业改制完成后纳入省直机关脱钩企业托管中心(以下简称托管中心)托管。
  第四阶段:省直其他各类企业、经济实体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改制阶段(2008年3月 )
  为了全面完成省直机关脱钩改制任务,从2008年4月开始,省委、省政府又着手实施新一轮脱钩改制,对省直机关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脱钩改制。6月11日,李鸿忠省长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进行了研究,出台了省政府第44号专题会议纪要。目前省脱钩办已对未脱钩的企业和经济实体进行了初步摸底,并起草了《关于推进省直机关企业和经济实体新一轮脱钩改制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对省直机关未脱钩的企业和经济实体进行清查核实的实施方案》,准备提请省委、省政府在年内召开动员大会统一部署推进,预计在2009年底以前全部完成省直机关企业及经济实体的脱钩改制任务。
  
  
  二、脱钩改制的基本经验
  
  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之所以成效显著,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八个统一”:
  1、统一认识,落实目标任务。脱钩改制能否顺利推进,统一认识,落实目标任务是前提。为了统一认识,落实目标任务,形成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机制,省脱钩办从争取领导支持入手,进行了广泛的组织、宣传和发动。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从2002年以来,省脱钩办先后对脱钩改制企业进行了四次摸底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7次向省长办公会、省政府专题会议汇报。2005年3月18日,省委常委会对脱钩改制作出了决定,形成了高度共识,产生了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分解落实了各部门的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要求在2006年底基本完成省直机关所属工商企业的脱钩改制任务。同时省脱钩办还组成多个专班,分头深入有关企业宣讲政策,释疑解惑,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脱钩改制势在必行,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典型示范推动。在推进省直机关企业脱钩改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等主动脱钩的先进典型。对这些先进典型,省脱钩办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在有关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对推进其他部门和企业的脱钩改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统一领导,加强专班协调。脱钩改制能否取得实效,统一领导,加强专班协调是关键。为了统一领导,加强专班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省直已经构建了“省脱钩改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企业主管部门脱钩改制工作专班、脱钩企业改制专班”三级联动,分工负责的组织体系。
  一是组织强有力的专班。2002年4月,省委、省政府成立由省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钩改制领导小组,2005年底,又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2位副省长、1位省政府副秘书长及国资委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脱钩办)设在省国资委,从财政、劳动、工商、总工会等部分成员单位抽调27人集中办公,成立了综合协调组、企业划转组、改制政策组,制定了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建立了“一条龙”服务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部门责任。省直有脱钩任务的19个企业主管部门都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对企业脱钩改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干负责制,有的还向企业派出了工作组,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为企业顺利脱钩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实行协调联动。建立了省脱钩办、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的协调联动机制,疏通了上下联系渠道,确保了政令畅通、协调一致。2006年以来,仅省脱钩办就召开了30次集中办公会议和50多次专题协调会,办理有关脱钩改制的文件232个,起草各类讲话、汇报、纪要、方案138个,协调解决126个疑难问题,确保了脱钩改制健康有序进行。
  3、统一政策,分层分类推进。脱钩改制能否协调一致,统一政策,分层分类推进是核心。为了统一政策,因企制宜推进脱钩改制,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严肃性,自2002年以来,省政府、省脱钩改制领导小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06〕32号)等6个政策性文件,省政府先后下发了7个专题会议纪要,明确了脱钩改制的相关政策。
  一是明确了分类脱钩的政策。实行“两转一改”: 即国有净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划转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净资产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划转省宏泰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资不抵债的企业由主管部门实施改制并在改制完成后划归托管中心托管。
  二是明确了职工安置的政策。改制方案已批复的以方案批复的时间作为职工安置时间,改制方案没有批复的,统一以2006年12月31日作为改制中职工安置截止时间。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首先通过企业资产变现解决,企业资产不足的,由主管部门调剂解决;调剂后仍有缺口的困难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脱钩办审核后提出补贴方案,报省脱钩改制领导小组批准后适当补贴;需要省财政补贴的职工安置费用按每年工龄不高于1000元标准测算,生活费、拖欠工资、医药费、退休职工医保的一次性门槛费按统一标准进行测算,应由单位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按属地最低档缴费基数进行测算。
  三是明确了资产处置的政策。改制企业国有资产的处置须经主管部门同意,报省脱钩办和省国资委审批后实施,处置和经营收益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脱钩改制中的职工安置等相关费用支出,资金使用由省国资委和省财政厅监管;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完成后剩余的资产债务及退休内退人员由托管中心托管。
  四是明确了分步实施的政策。提出脱钩改制分四个阶段实施:即财务清理资产核实,确定脱钩改制形式的阶段;分类划转和启动改制阶段;实施改制和安置职工阶段;检查验收阶段。
  4、统一清理,摸清企业家底。脱钩改制能否科学合理,统一清理,摸清家底是基础。为了统一清核,摸清企业家底,为脱钩改制提供合理的价值参考,2006年6月至8月,省脱钩办集中的2个月时间,对纳入当年脱钩改制范围的116户工商企业进行了财务清理资产核实。
  一是组织企业自查。组织企业财务、劳资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指导企业在深入自查的基础上完成了《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资产情况统计表》、《省直机关脱钩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测算情况统计表》、《资产清查核实申报表》和2006年5月31日的财务报表等相关报表的填报工作。
  二是委托中介机构核查。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采取分部门分企业的方式,统一委托7家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财务清理资产核实,并出具了报告书。省木业集团总公司、省机械化养鱼开发公司、省电子器材物资总公司、省农机总公司、省燃料总公司等9户自查没有净资产,经清理核实,企业的净资产为正数,重新评估后国有净资产达4.58亿元。
  三是进行汇总分析。中介机构核查完成后,省脱钩办对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清理资产核实工作报告》进行了审核汇总,并撰写了《财务清理资产核实结果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5、统一划转,明确出资人职责。脱钩改制能否验收合格,统一划转,明确出资人职责是重要标准。为了统一划转,确保出资人职责的到位,省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出台了专门文件,省脱钩办组织交接专班进行了对口交接,理顺了政资、政企关系。
  一是政府作出决定。2006年12月27日,省政府召开省直机关与部分所属企业脱钩会议,决定将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等11户企业划转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将湖北省电子器材物资总公司等10户企业划转宏泰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并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办发〔2006〕118号文件予以公布。2007年以来省政府又决定将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中金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设备工程招标有限公司、湖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及其承建公司等6户企业(项目)或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划转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是专班对口交接。省脱钩办制定了交接工作的专门流程,组织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等部门组成交接专班,分头深入各有关省直部门办理脱钩企业划转移交手续,确保了企业与主管部门如期脱钩。
  三是理顺各种关系。在划转中进一步明确了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责和国资监管部门的出资人职责,理顺了出资人、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特别是理顺了企业的干部人事管理及党组织关系,为国资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出资人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6、统一改制,防止资产流失。脱钩改制能否避免资产流失,统一改制,规范操作流程是保证。为了统一改制,阳光操作,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省脱钩办制定了规范的工作流程,把握住“四道关口”,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切实维护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一是把握中介机构委托关。由脱钩办统一委托中介机构开展业务,中介机构的服务费用由脱钩办根据执业质量支付,企业与中介机构不发生经济往来,有效地防止了中介机构与企业联手操作、低估贱评国有资产现象的发生。
  二是把握改制方案审批关。指导主管部门和企业按政策制订改制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2002年以来,省脱钩办根据企业实际,按出让改制、剥离改制、整体破产、关闭销户四种类型,协调审批了88户脱钩企业改制方案,保证了改制规范有序进行。
  三是把握评估结果确认关。设计了《财务清理资产核实报告》文本和审核流程,明确了财务清理资产核实的政策、原则、过程及方法,建立了专班初审和专家评审制度,特别是加强了对土地、房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保证了清理核实结果基本公允、公正。在2006年组织的清理核实中,仅企业土地、房产评估增值就达10亿元。
  四是把握产权进场交易关。严格按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的规定推进企业产权转让,以“进场交易、竞价转让”的方式处置资产,确保了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7、统一安置,维护职工权益。脱钩改制能否平稳有序,统一安置,维护企业稳定是抓手。为了统一安置,推进企业改制平稳进行,省脱钩办认真落实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切实解决职工的合理诉求,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2006年以来的脱钩改制中,省脱钩办共向省政府争取职工安置财政补助资金2.52亿元,补助范围涉及到17个省直部门的80户脱钩企业。同时,省脱钩办还协调主管部门和企业,通过盘活实物资产、清收不良债权、化解债务包袱、引入增量资本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弥补安置缺口,使脱钩企业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二是确保安置费用直接到人。按照“专款专用、直接到人”的要求,省脱钩办组织制定了《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职工安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应操作规程,保证职工安置费用及时兑付。对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次性补偿金和工资、生活费等拖欠费用,直接以银行存折发放到职工手中;对拖欠职工的各项社保费用,直接划入职工个人社保账户;对内退人员预留费用及退休内退人员的管理服务费用,直接划入托管中心的财政专户,由托管中心按政策逐年逐月支付;对离休人员的预留费用,直接划入主管部门的预算专户,由主管部门分年申报,财政据实拨付。
  三是妥善解决职工合理诉求。省脱钩办坚持把解决职工合理诉求作为职工安置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对正常合理的诉求按政策规定协调解决,对没有政策依据、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职工群众比较满意。仅2006年以来,就协调办理了41个有关改制和职工安置的信访件,同时对军转干部安置、离休干部管理服务、社保提标、职工集资等26个共性和56个个性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8、统一托管,促进劣势企业退出。脱钩改制能否圆满完成,统一托管,促进劣势企业退出是根本标志。为了统一托管,促进劣势企业快速退出市场,省脱钩办提出了成立托管中心,对改制后空壳企业的资产、债务及退休、内退人员进行托管的方案,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省编委批准成立托管中心,并于2007年底挂牌运行,构筑了劣势企业批量退出市场的通道。
  一是及时接收脱钩企业。托管中心成立后,省脱钩办、省国资委组织实施了脱钩企业移交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省直机关脱钩企业移交托管的通知》,聘请中介机构对拟纳入托管范围的企业进行财务清理,分5批召开了托管交接会议,与企业主管部门签订了托管协议书。到2008年3月18日,应托管的88户脱钩企业已全部移交托管中心管理。
  二是科学构建集中托管平台。托管中心采取“统分结合”的模式运行,实行“托管中心留守专班”双层组织构架,托管中心对托管企业的财务收支、资产处置、破产清算、关闭注销、留守人员统一管理,负责托管的全局性重大工作,侧重发挥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作用;留守专班受托管中心的委托负责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托管工作,具体承担资产债务处置、退休内退人员管理、司法应诉及企业销号等事务性工作。
  三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根据被托管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置变现资产、保全资产、盘活资产、主动偿债、削债谈判等方式处置资产债务,缩短处置时间,降低偿债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同时积极争取属地政府及社区的支持,大力推进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和退休内退人员的“社区化管理”工作,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向社区移交相关人员的档案资料、组织关系等。
  四是加快劣势企业退出步伐。组织专班对托管企业进行主动清算,逐户建立清算企业档案,依法有序地办理企业法人退出手续。具体分四类进行:即对没有资产、没有办理年检的企业,统一主动清算后协助工商部门吊销;对资产和债务以及其他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的企业,争取税务部门集中办理税务注销手续,然后依法分批办理工商注销手续;对资产和债务比较简单,有无形资产和经营价值的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公开对外转让企业整体产权;对债务规模大、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将破产事务性工作前移,缩短破产时间,实现企业快速退出。
  
  三、脱钩改制的主要成效
  
  截止2008年8月,省直机关列入脱钩范围的249户一级法人企业中,通过“下放一批、划转一批、改制一批、托管一批,解除挂靠一批”等“五个一批”的方式,基本完成脱钩改制任务,涉及资产332 亿元,共分流、下放、安置职工18.9万人。其中:50户工业企业下放移交地方,总资产80.4亿元,职工11.6万人;56户企业划转省国资委或省宏泰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总资产199.62亿元,职工4.75万人;135户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改制,总资产51.98亿元,职工2.55万人,其中88户企业纳入企业托管中心托管;7户企业与主管部门解除了挂靠关系。
  特别是2006年以来,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强力推进,省直机关企业脱钩改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列入当年脱钩范围的116户工商企业脱钩改制任务全面完成,涉及资产50.2亿元,共分流、安置职工2.52万人:一是28户脱钩企事业单位划转省国资委或宏泰公司管理。二是职工安置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共筹措资金6.02亿元(企业和主管部门自筹3.5亿元,财政补助资金2.52亿元),安置职工2万多人。三是88户脱钩企业改制完成后移交托管中心管理,共托管资产11.14亿元、债务47.46亿元、退休内退人员及军转干部4428名(退休3271人、内退1045人、军转112人)。
  通过推进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已凸显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服务型、廉洁型政府的建设。通过实施脱钩改制,实现了政企分开,政府部门逐步从错位中归位,从虚位上实位,使政府部门能够集中精力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公共管理服务职能,有利于规范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服务型政的建设;同时也有利防止公权私有化、权力金钱化、利益个人化,消除权力寻租,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了廉洁型政府的建设。
  二是促进了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到位。目前省国资委有出资企业46户,省宏泰公司有出资企业10户。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脱钩改制实现政资分开,由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或宏泰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这对于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和完善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施脱钩改制使企业解除了与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摆脱了政府部门附属物地位,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以股份制为主体企业公司制改造,不少脱钩企业按照《公司法》构建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积极试行独立董事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上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切实改变了“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依法保护了各类投资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形成了运转协调、有效制衡、反映灵敏、决策科学的企业体制。
  四是促进了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脱钩改制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从劣势企业和领域快速退出,向优势企业和领域收缩集聚,初步实现了“横向分布集中、纵向层级收缩、内部主业聚焦”的调整目标,促进了一部分优势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改革调整,大冶有色、鄂钢公司、三环集团、能源集团等省属企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全省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大冶有色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60亿元,2008年可达到200亿元,预计通过5至6年努力可达千亿元目标。三环集团公司从上市之前的1998年资产440万元、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扩张到2008年资产83亿元、销售收入近100亿元,并有7个产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成为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的排头兵。
  五是促进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脱钩改制拓宽了企业资源配置的视野和空间,促进了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资源整合重组,优化了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2005年鄂钢公司与武钢联合重组后,新增投入近40亿元,新上了60万吨冷轧薄板和160万吨宽厚板项目,现已具备年产3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预计通过3至5年的努力可达到60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5年至2007年公司累计实现利润4.3亿元、利税16.07亿元,相当于重组前40多年总和,今年上半年又实现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8倍。湖北能源集团先后于2005年完成了清江投资公司与电力开发公司合并重组,于2007年引入长江电力和中国国电集团战略投资入股,各类电力装机容量达545万千瓦,净资产增至75亿元,均比成立之初的2005年增长一倍以上。2007年初双环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宜化集团,改制成了省级国有资本与地方国有资本共同入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重组后的双环集团经济效益倍增,由上年亏损9000万元变为当年盈利9466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又实现净利润18595万元,同比增长4.35倍。
  六是促进了职工安置和企业退出等历史性难题的解决。湖北省在推进省属企业的脱钩改制中,坚持把按政策妥善安置职工放在首位,通过资产变现、债权清收、招商引资、财政补助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使困难企业职工得到了较好的安置。仅2006年以来,在省直机关脱钩改制中就安置职工2万多人,支付职工安置成本6.02亿元。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同时,湖北省还采取“吊销、注销、破产”等多种形式推进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为优势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据初步统计,已有30多户原省属国有企业通过依法破产和清算解散等方式注销了法人主体资格。
   (作者王侃系湖北省国资委副主任)
其他文献
据报道,在北美洲市场上,罐装钼的价格继续呈现上扬的势头。修改过的英国《金属通报》自由市场价格范围是2.70~2.85美元/磅(1磅=0.454kg)。这反映了由钢厂购买钼的数量有所增
我住的小区,每天有许多小贩。从早到晚喊声不断。这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卖鸡的,人们拥上前,很快鸡就卖完了。每天都这样,我站在六楼往下望,这个叫王三的小贩身材粗胖,见了小区
陕西省冶金、有色情报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7日至10日在西安市召开。此次会议由陕西钢研所主办。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单位、厂矿和大专院校代表46人。会议收到论文23篇。省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编辑同志: 我是金属回收公司一名会计。这个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它起步虽晚,但近几年却发展很快,并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越发展,会计越
辽宁省冶金设备管理协会首届年会于1989年9月22日在抚顺召开,各市冶金局和各团体会员单位的代表共106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任传钧副会长对一年来的协会工作作了总结,并对下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纽带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
本文分析和论述了新建侧插自焙阳极电解槽阳极大裂缝产生的原因,对已产生大裂缝的阳极提出了一种在运行状态下处理的有效方法。采用此处理方法与传统做法相比,不仅裂缝阳极不
据英国《金属通报》杂志最新报道,除了钼铁价格仍然比较低之外,钼市场已经出现回弹。1993年,全世界的钼需求量为1.78亿磅,而其供应量则只有1.70亿磅。人们预料,钼的库存量将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欣悉你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我代表总社党组和总社理事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棉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 China C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