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惠突然不去上学了,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只是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她的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希望我能帮助她。
从小惠的家人和老师那里,我对小惠有了初步的了解:她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很高,从小到大,各门功课都很好,尤其是数学;她性格偏内向,在班里有几个较好的朋友,也比较受老师的喜欢。父母工作较忙,因为她的成绩很好,所以平时对她的在校情况不怎么过问,她自己也很少说。对于她为什么突然不想去上学,大家都不知道确切的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去小惠的家里进行访问。我的身份是她们学校聘请的校外“知心姐姐”和大队辅导员,家访的借口是给她获奖的手工作品送证书和奖品。
二
第一次见到小惠是在她的小房间里,当时她正在看书。她的父母和我寒暄了几句后,就按事先的约定借故离开了。从小惠漠然的神情中,我断定她并不想理我。
用萨堤尔人际沟通技术,打破开始的沉默
“你的手很灵巧。”我决定从她的手工作品入手,“这幅梅花剪纸既形象又生动,活灵活现的。我虽然也会剪‘喜’字,但剪得不好。”
“是吗?‘喜’字可好剪了,我教你。”
也许我提到的是一个她很感兴趣的话题,也许是因为她知道我不是她们学校的老师,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总之,我们的交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使用积极的关注和共情使谈话得以继续,建立信任的关系
渐渐地我们的谈话内容从手工制作转到了学习、同学交往、任课教师等方面。在提到她的数学老师时,我注意到小惠的表情很奇怪。而对于她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她总是很巧妙地回避,只是告诉我,如果换一个班级,她就去上课。临走时,我把咨询室的电话留给了她,并把小惠希望换班的愿望转告给她的班主任,为了让她尽快返回学校,班主任答应了她的请求。
第一次见面使我对小惠有了更深的了解:小惠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她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很宠爱她;在亲人的眼中,小惠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天资聪颖的她一直是老师的宠儿,成绩优异又使得她在同学中引人注目,有的学生甚至以能做她的朋友为荣。在她生活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对她很好、都很喜欢她。她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并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小惠从小就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加上家人也只是在生活上无条件地满足她,而很少留意她内心的想法,使得她早早地就习惯了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少向别人倾诉。
小惠在提及数学老师时奇怪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向她的老师和同学了解其中的原由。
原来,她们学校最近有一次各学科的竞赛,小惠想要同时参加数学、语文、英语和物理的竞赛。可是数学老师却没有选中她(她最擅长数学),选中了科代表,而小惠和数学科代表的关系平时不是很好 ,因为她们在数学学习上都很出色,但是每次考试科代表都输给小惠。
从我陆续了解的情况来看,小惠的生活环境(她所接触的人都对她很好)给了她一种错误的认知———“别人都应该待我好”。这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障碍者的非理性认知。一直是老师宠儿的小惠,突然遇到一个待她一般的数学老师,觉得很不习惯。老师不仅不让她参加数学竞赛,还让与她是对手的科代表去(其实数学老师是考虑到小惠要参加比赛的科目较多,怕她应付不了;再说,也应该给别的学生一个机会),这让她难以接受,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想去学校。她提出要换一个班级,只是为了避开数学老师和科代表,避开她认为待她不好的人。
三
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决定对小惠继续追踪,尽管换班后的小惠似乎生活得很平静。
用理解和适当的提问把谈话逐渐引向核心问题
我与小惠的第二次接触是在她就读的学校。当她坐下来的时候,我告诉她,我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因为有了第一次的交谈作基础,她对我已经比较信任了,我们的谈话很轻松,她对我提出的问题也不再一味回避。谈话中我们再一次提到她的数学老师。
第二次的谈话证实了我的判断。在小惠的观念里,别人就是应该待她好。如果小惠不改变这种观念,换班也许只能带给她暂时的平静。
果然,在一个下午,她拨通了咨询室的电话,告诉我她又不想去学校了,想在家里自学。因为学校里有她不想见的人。
我们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以默兹比的区分标准来看,小惠的不合理信念来源于她以前的生活,这种生活使她产生了情绪上的困扰。对于她的这种“别人都应该对我好”的非理性认知可以采用艾利斯或者贝克的认知疗法进行辅导。
首先,我使用ABCDEF模型进行分析,找出小惠的不合理信念,并明确这种不合理信念是影响心情及学习生活的原因
“你不想在学校见到谁?”
“好多人。有老师,也有同学。”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同学们取笑我的新衣服。老师上课也不提问我,好像我不存在一样。他们都对我不好。”
“就因为学校里有对你不好的人,你就不想去学校了,是吗?”
“……”
“你觉得他们待你好是应该的,他们都不能取笑你、忽视你、批评你,是吗?”
“……”
其次,同非理性认知进行辩论
“你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大家都待你好?”(利用质疑使问题深入)
“如果有人待你不好,这个世界就要毁灭了吗?”
“你是不是告诉每一人‘如果你们对我不好,我就活不下去了’?”
“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得到每一个人的喜欢吗?”(利用夸张的提问使事情的后果扩大化)
“应该没有。”
“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没有谁能得到所有人的拥护。”(利用语义精确的表述,使她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待她好)
“你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你和别人一样,他们没有必要对你另眼相看。别人待你好,你感到高兴;别人待你不好,也不必强求。”(通过辨析让她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不同程度的驳斥和辩论,使小惠对她头脑里根深蒂固的理念产生了动摇;也使她意识到了正是这种理念使她不想去学校。
带着一丝疑惑,小惠走出了咨询室。我们定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令我欣慰的是,她第二天重返校园。
四
建立“别人都应该待我好”的非理性认知的假设,进行协同检验。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她体会到“别人都应该待我好”是不现实的
“如果你的同学也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你就应该对他们每个人都好,对吗?”
“是的。”
“那你是不是对每个同学都好呢?”
“不是。我只对我喜欢的人好。”
“你自己都做不到对每个人都好,别人就能做到吗?”
“好像不能。”
“那么有同学或者老师对你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采用马尔比茨合理情绪想像技术,让她想像有人对自己不好时,心情糟到什么程度。从而使她明白一个人的心情和对待其他人的态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同一天,你的老师和同学都对你不好,你会觉得怎么样?”
“心情很不好,觉得我再也不想见到他们了。”
“如果那天你的同学也心情不好,她并不是有意的呢?”
“这样啊,我想我会原谅她。”
“你自己有这样的时候吗?”
建立新的认知和情感
在以后几次的谈话中,我们取得了这样的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一般朋友及关系不好的朋友。要求每个人都对自己好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诸多因素(熟悉程度、共同话题、交往时间等)的影响;对待他人的态度不会一直保持不变———每个人在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都难以有耐心地对待别人;如果想要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应先对别人好。
对于怎样面对生活中的不友好,我们商定了这样的方法:首先判断是否确实是不友好的表现,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和用意;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错在自己,应加以解释;真正对自己有敌意的人,试着慢慢和他(她)交往,实在没办法沟通时,就放弃;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我并不是完美的人,只要能拥有待我好的人,就已经足够了。
教授合理自我分析的方法RSA,让她在不合理情绪产生时进行自我分析和调节
咨询结束后,小惠的父母反映:小惠开朗了许多,至今还未出现不想去上学的情况。但是新认知的建构需要一个过程,旧的理念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复。因此,我依然与小惠保持着定期的电话联系,以了解她的情况,帮助她消除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