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第一课时理性“归位”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一般会将课文划分成二到三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比较熟悉,但是平时的教学研讨中却少有涉及,通过留意课堂,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展示课、观摩课,甚至是竞赛课中很少有人能够执教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成为大家忽视的一个盲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普遍认为第一课时比较难上,教学内容不好安排,没有现成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认为第一课时没有多大意思,不能出现精彩课堂,于是第一课时就这么被忽视了。
  一、令人困惑的第一课时
  听课中,经常发现第一课时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失误。第一课时在教学设计上同样问题不少,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无主题式教学。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广度,忽视了教学的深度,不能够很好地突出教育教学的主题;二是越位式教学,教学过程中,把一篇课文的全部教学内容都安排在第一课时,主次不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完全消化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三是八股式教学,所有的语文教学都采用同一个流程,照抄模板,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失去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標。
  二、对第一课时的误区分析
  出现上面三种不伦不类的第一课时教学情况,但从课的起点来看,学生对文本的熟悉,肯定算是第一课时,可是从课的重点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这无疑算是第二课时,再进行深入分析,琢磨发现,这样的教育教学既不属于第一课时也不属于第二课时,是不伦不类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学生课文不能读通顺,生字、词语不会写,课文内容不理解……出现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教师缺失课时观念,没有规律、没有目标地进行教学。
  三、解决策略
  1.明确划分课时,积极有效预习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找到第一课的切入点,明确划分课时,让学生养成阅读兴趣,快乐阅读。课前的预习尤为重要,一般包括读文、认字、摘抄、提问等内容。早读课检测朗读情况,正确60分,通顺80分,既正确又流利100分;课堂字词汇报时检测生字预习情况;通读全文后学生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整合,一部分第一课时解决,一部分作为第二课时的预习任务再布置下去。由于预习任务清晰明了,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加上及时检查,学生不会偷懒,预习效果好,这样就会大大提高第一课时的课堂效率。
  2.创设情境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们要善于挖掘导课资源,于课题处设疑,从文本处进行资料链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如一位老师教学《鱼游到了纸上》,在揭示了课题后问学生:“读了课题,老师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们知道这个问号是什么吗?”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对“鱼怎么会游到纸上?”这一问题的探究兴趣,使之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
  3.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应作为第一课时的重要目标来落实。可以通过从课题入手、重点句切入、理清思路、列出提纲、词串建构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生字新词,交流感悟所得
  第一课时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生字,对于生字的学习,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教师必须抓细抓实。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呆板、过于机械,而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把预习的结果做汇报,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预习中有什么样的见解与体会,讲给大家听,然后教师实时进行点拨与引导,这样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教与学,让学生具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5.切入课文重点,小结设置悬念
  如果说开课设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尾的存疑就是“一曲终了余音绕梁”。教师在第一课时结束时,要利用文本重点,进行巧妙设置疑问,留下悬念,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思考,找到答案。
  例如:教学《五彩池》,学生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五彩池各池的水各不相同,同一色的水从这个池流到那个池颜色就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学到这里时,老师说:“我们暂且抛下这个话题,下节课再讨论。”以此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从而达到课虽下趣仍浓的效果。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作为语文老师应有明确的课时观,根据不同内容调整,让第一课时理性归位。不要以为山脚没有宜人风光,只要我们驻足在这里,就一定能在简单中觅得深刻,让我们的第一课时变得风光无限!
  参考文献:
  [1]陈泉忠,郑百苗.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调查及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07.
  [2]孙蓓蕾.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教学[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2008年~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汇率变动对广东省FDI流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扩展探究其他因素如关税、地区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依存
我们知道,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深入进行,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更加顺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
高处焊割操作安全须知○刘凤领(天津建材集团总公司)高处焊割在建筑施工中是经常进行的一项作业,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各种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的存在给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带来许多困
要使员工快速的成长,就必须要了解他的期望与不足,而到达这个目的的惟一方式就是——沟通。
随着各地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脚手架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施工辅助工具,而日益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各种建筑物的外形、结构不尽相同,各施工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第十三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于2008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贵阳市花溪迎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邓研中心、各地方社科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戴维·埃伦费尔德的《人道主义的僭妄》,是西方生态主义由经验研究发展到从哲学世界观高度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反思的代表作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同以埃伦费尔德
摘 要:科学课程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教材本身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差异大,难以全面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开展农村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的研发,利用当地的地方特点就地取材实施活动成为当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对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的校本研发进行简要的探索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学习兴趣;课程教材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
现有的扬克烘缸通常有烘缸受热面积小、受热不均匀、热效率低的问题,且保温和受力效果差,满足不了现有扬克烘缸的生产需求,导致纸张容易出现断裂或其它常见问题。为进一步改
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施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决策水平,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很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