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极低体重儿临床救治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采取呼吸支持、合理喂养、防止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治愈率及疗效。方法:对10年来收治的112例极低体重儿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前、后5年的治疗方法与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5年低体重儿的治愈率为68.2%,后5年的治愈率为86.8%(P<0.05);其中超极低体重儿前5年的治愈率为0,后5年的的治愈率为50%。结论:加强呼吸管理、防止感染、合理喂养及抚触疗法,可使极低体重儿,尤其是超极低体重儿的治愈率明显上升。
  关键词 极低体重儿 治愈率 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7年4月~2007年3月收治112例极低体重儿,其中男68例,女44例。30周以下极低体重儿32例,30~33周44例,33~37周36例。108例为我院产科出生,4例为外院转入;前5年为54例,后5年为58例。 发生并发症窒息36例、肺透明膜病(RDS)64例、高胆红素血症 70例、贫血63例、肺炎31例、颅内出血6例、肺出血14例、消化道出血1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5例。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取保暖、呼吸支持、合理喂养、防止感染等综合治疗,适当放宽呼吸机辅助呼吸指征,尽量采用较低的PIP、PEEP参数,上机期间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脱管、堵管,加强撤机后的护理。对肺透明膜病(RDS)患儿尽早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注意防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从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抵抗力。合理喂养,尽早开奶,采用母乳喂养,奶量的递增尽量稍慢,加强静脉营养,同时开展早产儿抚触疗法。
  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10年来收治的极低体重儿中,治愈76例,死亡21例,放弃15例。比较我院10年收治的极低体重儿前后5年的转归情况(见表1),显示出近5年的58例极低体重儿治愈率明显提高。前、后5年极低体重儿的治愈率比较X2=4.909,P<0.05。
  


  
  讨论
  
  加强呼吸管理:极低体重儿最易并发致命的呼吸功能不成熟,故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及喂奶前后均应短时间给氧,可用面罩小流量(0.5~1.0L/分),吸氧一般不超过3天,氧浓度勿超过40%。在调节参数方面,初期采用较低的PIP、PEEP,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参数。病情好转后及时降低呼吸机参数,遵循低压低容量的操作规范,且尽可能及早撤机[1]。
  防治感染:由于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所以呼吸机的应用,会使感染的机会增加。合理营养:对情况好转的患儿,尽量采用其母初乳。益生菌可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人体维生素代谢水平,产生多种有机酸,导致肠道pH值下降而抑制腐生菌的生长,增强肠道黏膜对致病因子的保护屏障[2]。因疾病因素不能喂养的患儿,均采用安慰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与成熟,有助于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3]。
  抚触疗法:抚触通过对婴儿皮肤及迷走神经的刺激,使胃肠蠕动增强,胃肠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患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减少黄疸的发生,还可刺激患儿的淋巴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朱建幸.新生儿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特点.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9):1362-1363.
  2 周伟.双歧杆菌与婴幼儿健康.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60-262.
  3 杨华姿,黄东明.早产儿血中胃泌素水平与胃肠道发育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0):60.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4年9月~2007年7月收治Bennet骨折22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1~65岁,平均33岁;左侧12例,右侧10例;跌伤15例,车祸伤7例;闭合性损伤19例,开放性损伤3例。  手术方法:切口为第1掌骨桡侧沿手背皮肤交界处作“L”形切口,近端弯至腕横纹,向桡侧牵开拇短伸肌腱及拇长伸肌腱,暴露第1腕掌关节及第1掌骨骨折处,牵引外展拇指,使近端骨折
期刊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6年12月6年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死亡患者共180例(其中包括来诊即死亡和出诊到现场经抢救无效死亡病例),男128例,女52例;年龄4~82岁,平均43岁。成人死亡者集中在21~65岁。从病因看,外伤和心脏猝死最多,其次为脑血管意外、中毒、电击、溺水、癌症、肺心症等,儿童死亡多属意外。详见表1、2。    结果    年龄分布见表1,病因及性别见表2。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8~2004年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2~60岁,平均51岁。单纯预激综合征6例,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并发心房颤动10例。  临床表现: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并发房扑或房颤者,心室率多在200次/分左右,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速发作心房颤动),可发生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探讨下腔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诊断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产科术后DV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下腔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恶性肿瘤、高龄、肥胖、高血黏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前术中输血、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等。结论:肝素、尿激酶治疗DVT有较好疗效,对有高危因素的手术期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下腔深静脉
期刊
资料和方法    选择2005~2006年100例ASA分级Ⅰ~Ⅱ的开胸手术病人;年龄18~62岁,体重44~82kg;男58例,女42例。其中有冠心病史、心功能Ⅰ~Ⅱ级者6例,糖尿病(术前控制尿糖为阴性)者4例,轻度高血压者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为超前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Ⅱ组为术后PCEA组。  术前用药:两组病人均于术前30分钟给予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肌注。两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6例(62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0.5~2年。结果:58只眼治愈,4眼复发(复发率6.4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是预防翼状胬肉复发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翼状胬肉/外科手术 丝裂霉素C/治疗应用    翼状胬肉(以下称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中、晚期妊娠引产中21例胎盘粘连患者,年龄19~45岁,平均26.45岁。其中19~30岁16例(76.19%),30~40岁3例,>40岁2例。本组均为中、晚期妊娠住院引产病例,占同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或服用“双米”(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病例的14.19%。其中进行人工胎盘剥离(徒手剥离或钳取)17例(80.95%),胎盘自行剥离不
期刊
资料和方法    1992年9月~2003年9月收治59例(59颗)再植前牙病例,其中男39颗,女20颗,年龄8~54岁,外伤脱位离体时间9分钟~5小时,<30分钟30颗,30~60分钟19颗,>60分钟2颗。扭转牙拔牙再植4颗。  所有病例均在无菌条件下即刻再植,对外伤脱位的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置广谱抗生素(2.5%氯霉素)液中浸泡15分钟后取出,用温生理盐水棉条保护清理牙根面,尽量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在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中的作用。方法: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1626例(17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MMC)和对照组(不用MMC),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972眼中,治愈850眼(87.45%),有效96眼,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788眼中,治愈530眼(67.26%),有效102眼,总有效率80.20%,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之间X2=31.92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参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参芪颗粒口服,对照组采用能量合剂三磷腺苷(ATP)、辅酶A、维生素C、肌苷及病毒唑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早搏,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颗粒具有明显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症状、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