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音乐课程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美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等作用巨大。现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学音乐课程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但是,不断变更的新观念、新思想仍然冲击着现行的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大学音乐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从而实现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统一。本文将着重探讨大学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和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大学音乐;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74-1
音乐是通过乐器和声音的组合来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以及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大学生欣赏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大学音乐课程不能实行传统的“单向灌输法”,而是应该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音乐,热爱音乐,在生活中发现音乐。传统的大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传统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大学音乐课程必须要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和发展主体,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一、音乐课程概述、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大学音乐课程是大学教育
大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音乐系的学生,在开设大学音乐这门课程之前,这些学生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音乐课程有着很好的学习基础,而且音乐专业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他们学习大学音乐、理解音乐内涵十分有利。
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音乐一般是以选修的形式进行学习,音乐一般也不是他们的主攻专业。选修音乐的学生只是想通过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同时拥有更高的艺术修养。所以,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避免音乐课程教学出现散漫、随意、不规范的情况,这也是大学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
大学音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非音乐专业的选修课程,教学目标是完全不一样的。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大学音乐课程是加强和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音乐领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选修音乐课程,只是想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开拓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大学生了解音乐、热爱音乐、感受音乐。
二、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
(一)充分运用现代声光音像技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最重要的便是需要聆听。学生主要通过听来接受音乐知识,而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现代声光音像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音乐课程教学生动有趣,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完全感知到音乐传达出的内容和情感,而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高科技的设备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音乐传达出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另外,大学音乐课的课程设置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大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只是一些经典的世界名著,也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所以,音乐教学的内容必须要多元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
(二)将音乐的艺术性与音乐的实践性相统一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也必须要进行实践,而音乐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大学音乐课程必须要在注重音乐艺术性的同时重视音乐的实践性。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音乐实践与艺术修养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完美地体现出来,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审美教育。
(三)将多元化音乐与经典音乐相统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也逐渐多元化,所以,音乐教育也必须要体现多元化的特征。如果音乐课程内容中都是经典名著,那么音乐学习的领域便会大大缩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使学生不断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总结
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学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改革大学音乐课程,完善大学音乐课程体系,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改进音乐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不断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涛.高校音乐课程改革需适应社会发展的探讨[J].科技风,2008,(10).
[2]孟凡虹.高校音乐教育调整教师培养方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
[3]陈榕.试论高校音乐新课程的审美要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
[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祎,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渭南师院研究生专项基金12YKZ034
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14TSXK12
关键词:大学音乐;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74-1
音乐是通过乐器和声音的组合来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以及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大学生欣赏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大学音乐课程不能实行传统的“单向灌输法”,而是应该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音乐,热爱音乐,在生活中发现音乐。传统的大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传统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大学音乐课程必须要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和发展主体,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一、音乐课程概述、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大学音乐课程是大学教育
大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音乐系的学生,在开设大学音乐这门课程之前,这些学生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音乐课程有着很好的学习基础,而且音乐专业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他们学习大学音乐、理解音乐内涵十分有利。
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音乐一般是以选修的形式进行学习,音乐一般也不是他们的主攻专业。选修音乐的学生只是想通过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同时拥有更高的艺术修养。所以,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避免音乐课程教学出现散漫、随意、不规范的情况,这也是大学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
大学音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非音乐专业的选修课程,教学目标是完全不一样的。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大学音乐课程是加强和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音乐领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选修音乐课程,只是想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开拓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大学生了解音乐、热爱音乐、感受音乐。
二、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
(一)充分运用现代声光音像技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最重要的便是需要聆听。学生主要通过听来接受音乐知识,而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现代声光音像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音乐课程教学生动有趣,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完全感知到音乐传达出的内容和情感,而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高科技的设备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音乐传达出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另外,大学音乐课的课程设置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大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只是一些经典的世界名著,也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所以,音乐教学的内容必须要多元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
(二)将音乐的艺术性与音乐的实践性相统一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也必须要进行实践,而音乐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大学音乐课程必须要在注重音乐艺术性的同时重视音乐的实践性。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音乐实践与艺术修养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完美地体现出来,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审美教育。
(三)将多元化音乐与经典音乐相统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也逐渐多元化,所以,音乐教育也必须要体现多元化的特征。如果音乐课程内容中都是经典名著,那么音乐学习的领域便会大大缩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使学生不断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总结
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学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改革大学音乐课程,完善大学音乐课程体系,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改进音乐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大学音乐课程的改革,不断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涛.高校音乐课程改革需适应社会发展的探讨[J].科技风,2008,(10).
[2]孟凡虹.高校音乐教育调整教师培养方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
[3]陈榕.试论高校音乐新课程的审美要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
[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祎,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渭南师院研究生专项基金12YKZ034
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14TSX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