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工艺对Ti/IrO2电极在酸性溶液中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循环伏安(CV)与极化曲线测试了几种不同烧结工艺制备所得Ti/IrO2电极在酸性Na2SO4溶液中的电催化活性.对传统单一高温(500℃)烧结与改进的分段烧结及程序升温工艺进行了比较;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传统工艺所得电极裂纹形貌不明显,晶粒尺寸及电极的物理电阻均较大,电化学活性较低;改进工艺则可明显降低Ti基体的氧化,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其中程序升温还可使电极表面的裂纹增多,但若该工艺的起始温度较高,电极的表观活性下降.
其他文献
在不同类型复合物结合界面的物理化学特征不同的基础上,针对较难预测的Other类型复合物设计出特异性打分函数,用于在对接过程中挑选出有效结构.该函数由原子接触能(EACE)、范德
采用化学液相沉淀法制备Y2O3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体(Y2O3/CNTC),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Y2O3纳米粒子能负载在碳纳米管上,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采用N2吸附、XRD、TEM、NH3和CO2吸附量热、NH3吸附红外对TiO2-ZrO2体系的结构及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纯的氧化物相比,形成的
摘要 用Ni(C1O4)2合成了高氯酸阴离子和三邻菲啰啉合镍阳离子组成的盐晶体,晶体结构由X射线衍射确定.晶体属P21/n空间群,a=0.9388(2)nm,b=3.0139(5)nm,c=-1.2974(2)nm,β=111.054(3)°,V=
合成并表征了两个长链多齿配体2,9-二-(n-2′,5′,8′-三氮杂壬烷基)-1,10-菲罗啉(L1)和2,9-二-(n-4′,7′,10′-三氮杂十一烷基)-1,10-菲罗啉(L2).研究了该配体及其与过渡金属离子和
制备了不同含量Ni改性的K2CO3/MoS2(ADM)低碳醇催化剂,通过XRD、BET、XPS等表征技术考察了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特征,结果表明在ADM催化剂中Ni助剂主要以Ni-Mo-S配位结构和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硝基苯在含有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液中的电化学行
通过改变溶剂水中Na^+、Ca^2+、Mg^2+的组成和聚合物浓度,对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凝胶体系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渗流特性和微观形态进行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
基于自由能密度泛函理论(DFD考察了二元排斥Yukawa(HCRY)流体在不同外场下的密度分布,基于微扰理论,体系的Helmholtz自由能泛函采用硬球排斥部分和长程色散部分贡献之和,其中Kierli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聚偏氟乙烯与聚三氟乙烯共聚薄膜[P(VDF0.80^-TrFE0.20)]的电子辐照和再结晶处理过程中分子链构型变化和化学变化,为深入探讨辐照的改性机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