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方法,引着学生走进寓言世界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教材中的寓言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角色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语言朴实无华却又让人回味无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从寓言故事的特征入手,巧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寓言故事、读懂寓言故事,读透寓言故事。下面就以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文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及收获。
  一、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精彩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图文结合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引领学生走进寓言世界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图文的功能。
  上课伊始,我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寒号鸟住处的特征。在学生说出“寒号鸟住在崖缝里,窝里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以后,我出示 “一堵石崖”“一道缝”两个词,让学生根据图意理解“堵”和“缝”两个字。然后,让学生观察喜鹊的住处有什么特征,学生说出了“喜鹊的窝搭在杨树上,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喜鹊在干什么。在学生说出“喜鹊衔来枯草忙着搭窝”以后,我相机出示“衔、枯”两个字指导学生识记。通过看图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学生就能既快又准确地记住。最后,让学生比一比两个窝的不同之处,为后面喜鹊和寒号鸟在严冬中的不同命运埋下伏笔。
  二、逐层提问,厘清顺序
  启发式提问是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关键在于问得巧妙,问得有法。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提炼出课文的主要线索,让学生厘清寓言故事的叙述顺序,迅速掌握主要内容。
  《寒号鸟》教学时可以用四个话题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先是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弄清课文中主要讲的是谁和谁在干什么,整体感知寓言内容;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喜鹊和寒号鸟的做法截然不同,到底谁做对了,谁做错了”;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喜鹊的做法是对的”,引导学生探究出“因为喜鹊勤劳,早做准备才能使自己安全度過严冬”;最后作一个大胆的设想“怎么做就不会被严寒冻死呢”。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厘清了寓言故事的来龙去脉,很快地掌握了主要意思。
  三、细读对话,品味语言
  寓言故事一般都比较短小,故事情节生动,语言富有活力,其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尤为精彩。细读寓言中的对话,细细品味,就能读出寓言故事中蕴含的独特魅力。
  《寒号鸟》一文中,喜鹊和寒号鸟一共有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在冬天刚到的时候,喜鹊让寒号鸟“赶快做窝”,简短的语言明确指出了寒号鸟应该马上干什么;而寒号鸟在回答时的声调是懒洋洋的,不但躺着说话,还说喜鹊傻,可见它从心里就压根儿不认可喜鹊的做法。朗读时要读出喜鹊的担心和寒号鸟的无动于衷。第二次对话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喜鹊在行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由原来的“说”变成“劝”,不但告诉寒号鸟该干什么,还告诉它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说明喜鹊已经非常着急,也暗示了寒号鸟再不听劝告后果将会很严重。在朗读时要求学生把自己设想成喜鹊,想象自己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去劝说寒号鸟,说话时的心情又会怎样,要尽量用声音表现苦口婆心劝说时的情感,而寒号鸟依旧没有重视喜鹊的话,“伸伸懒腰”说明它对喜鹊的劝告还是无动于衷,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已经无需多说就已经让人知晓。在品味语言中,学生对寒号鸟“得过且过”的思想也就有了深刻的体会,感悟到了课文中揭示的寓意。
  四、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在学生弄懂了寓意后,还得指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寓言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
  当寒号鸟在崖缝里被严寒冻得直打哆嗦的时候,每次都说“明天就做窝”,可是为什么到了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它就忘记昨天的痛苦,不再搭窝了呢?学生很快在课文中找出“得过且过”这个词,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以及带来的后果,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寒号鸟的这种“得过且过”的现象。学生在反省自己的做法以后,马上感到自己应该比寒号鸟聪明,只要马上改正缺点,就不会让寒号鸟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学生用寓言中饱含的深刻哲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说明他们已经真正走进了寓言故事。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觉得寓言教学一定要摈除以前那种读寓言背寓意的机械化学习模式,要结合寓言故事的特征和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积极探索寓言教学的切入点,巧用方法,引领学生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真正领会寓意,并用寓意指导自己的生活,在寓言世界中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今天的研讨会我重点讲一下打造学校特色。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初心不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立足本校创特色,围绕学生办教育。北京、上海、外国,离我们很远。在我们身边有2000多名天真烂漫的孩子,有100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很多感人故事需要书写,有很多成功案例需要总结,也有一些教训需要反思。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有产生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肥沃土壤。
期刊
古人云:“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获取知识,我们该从何下手?在我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尤为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快乐的、有趣的。  一、关爱激发信心  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笑容都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像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冰霜,又像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样重要,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只是单一要求学生“就文学文”,将会局限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与语文能力,不利于阅读知识的迁移。将“自主性阅读”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模式、内容、形式单一固化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以《望月》一课为例,简述如何应用“自
期刊
“长方形周长”是“周长”单元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分别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及“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长方形周长这节课中,教师应该追根溯源,引导学生了解“(长+宽)×2”其实也就是将每条边加起来。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习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时,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仍停留在对公式的应用上,而忽视了对方法的理解。  笔者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符
期刊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我们的教育始终要知道“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要服务于我们的国家,要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教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微型课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的赛课类型,已有七年之久。选手们在备赛磨课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刚刚进入正题,时间就到了;课堂上“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在细节上挖掘,缺乏整体观;不同体裁的文章,只局限于一个模板,而忽略了各种文体的独特性……尤其是现代诗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的语言表达上,忽视了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文本的写作背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微型课自然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
期刊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歌具有独特且崇高的地位。从创作者角度来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接受者层面来说,诗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感,从早期传播的民间歌谣到音韵缠绵的楚辞,亦或工整的格律诗,都蕴含着难以言说的意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代诗歌作为言简义丰的文学样式,在初中使用的统编教材选文中,更注重了经
期刊
文言文是在先秦汉语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具有文字精炼、节奏鲜明、表意明晰、内涵隽永的特点,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社会风貌、山川河流、人物故事、历史风云、哲思睿语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学习古人智慧、欣赏先贤风采、领略汉语之美的主要途径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统编版小学语文
期刊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阅览室”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减数是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目标是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操作体会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是,为什么在学习了10以内的减法,20以内的不退位、退位减法以后依然把感受减法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出了的三个减法算式,这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意义何在?根据当下教学现
期刊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我一直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好苗不愁长,每个学生都会有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的智商水平是大致相同的。之所以基本同等的智商,一样的教学,成绩却参差不齐有好有差,主要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有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