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成绩,增强学习数学信心,培养出学习数学乐趣与激情。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激励机制 合理运用
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设计、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力求在课堂中形成“研究问题”的气氛。
在数学概念与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即数学模式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索、反思,修改、完善,经历曲折和反复,给学生创设实用、新颖、相对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相对陌生而真实的环境里进行探究和发现,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给学生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过程和品尝成功的快乐。许多心理学专家及行为科学专家通过无数实验表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无“激励”机制,效果是极不相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激励,他的能力就能发挥到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高,相反,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便只能发挥到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低。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促发学生学习动机,使正确、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并使人的行为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成功和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其潜在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创造出超出一般人的成绩,正如古人所说的“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很恰当地说明这道理。
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到底有何作用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谈一谈。
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有学习进步的愿望,那是一种希望努力的目光,是一种满意的笑靥,是由衷的喜悦转化为表情。学生看到这些,会从内心底里荣升一种责任感、一种成就感,那么,反映在他平时的学习中,就会以此作为目标,作为他奋斗的动力。只为老师的那一种期待的眼神,只为老师那句“相信他”的话语,他废寝忘食,主动钻研,真正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不少老师都说提问到她等于没提问,她总是不回答。我在上课时就故意找比较简单问题提问她,开始她还是很不愿意回答,我对她说了一句:“老师发现你很聪明,我相信你应该能回答好这给问题!”就是这么一句期待的话语,让这个学生感动,在之后的学习中,她像变了一个人,课堂上积极发言,学习上非常刻苦,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一个学期后,她的成绩一跃进入年级前几十名,并且从那之后,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她考上大学之后,对我说:“老师,您的那一句让我变得自信,让我不忍心辜负您的期望……”由此可见,期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确实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5年8月,我新接手高三A(7)班,刚开学布置了两次作业,班上的陈同学都没有交,引起了我的注意。询问课代表,得知他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因成绩较差。有些老师对他比较失望,平时很少关注他,几乎默认他可以不交作业。第二天一上课我就提问他,首先是为了认识他,进而初步观察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他上课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低着头,很少抬头看老师和黑板,也不记笔记,上课状态消极,不像其他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临近下课,我特地向全班学生说明自己虽然才接手这个班,但并没有向班主任要学生以往的考试成绩,所以现在所有学生在我眼里都是好学生。下课后把他找到教室的走廊上,问他上课记不记笔记,他摇摇头,有没有拿到作业,他点点头,再问他不交作业的原因,他转身返回教室,拿出了两张已经做好的作业,没有给任何的解释,只是在临走时告诉我,他准备晚上补笔记。过了两天,我课后在他们教室里特地多待了五分钟,随意翻了几位同学(包括他)的课堂笔记,他果然全都补上来,但当天的没有记。其他同学告诉我说他有点不自信,怕自己记得不好。上课提问时如果问的是书本上的问题,他的回答一般都很糟糕,但如果是涉及图像,他的图形都画得比其他同学标准。高中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如关于立体几何的题目是文科生比较头痛的考试,可是他对这些内容掌握得很好。他的作业和考试的错误率非常高,已经讲解过的问题也没有及时订正,这是由于他平时基础太差,课堂上老师的集体讲解经常听不懂。为此,课后我时常帮助他对作业中的错题作针对性分析,渐渐的他愿意跟我交流了。通过交谈得知,我和英语老师都没有任何歧视他的意思,因此他学习数学和英语比较用功。他在学校书法比赛荣获一等奖,他绘画方面的特长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后来他准备艺术类考试,除了每天刻苦专业知识训练之外,学习上也没有丝毫马虎,终于在2015年的高考中被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录取。
以上两个说明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这句话就道出了“赞扬”对孩子成长起了激励作用。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经常听到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你的看法很具有创意、很新颖;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赞扬一定会在自己的学习中感到有成就,对那些发言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对于学生错误、离奇的答案不要动辄进行严厉批评,甚至挖苦。因为,这样可能当学生沮丧地坐下时,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书本上了,他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老师是不是不再喜欢我”、“同学们是不是都在嘲笑我了”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这种失望的情绪将伴随他直到下课。因此,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激励性语言,让自己对学生赞赏的情感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自己、赞赏自己、肯定自己。通过这些,促使学生产生内驱力,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与优点,从而不断挑战,勇于钻研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养成良好的勤学苦钻的习惯。
一般人都有好胜心,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激情飞扬,他们意气风发,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刺激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学效果可能会出乎意料。记得一次,我在讲解一道二面角的题目,把班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支持向量法和传统几何法,让双方展开辩论看哪种方法好,我们就以后就用这种方法解。结果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大家分成两大组,积极讨论,想办法说服对方,驳倒对方。结果这么一道题,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甚至在数学课结束以后,有的学生仍在下课时间展开讨论,可以说是竞争使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变得异常活跃。
总之,激励的方法还有很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探求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它可以鼓舞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由激励机制培养起来的勇于进取,乐于竞争,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人才所需要的极其重要的素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激励机制 合理运用
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设计、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力求在课堂中形成“研究问题”的气氛。
在数学概念与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即数学模式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索、反思,修改、完善,经历曲折和反复,给学生创设实用、新颖、相对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相对陌生而真实的环境里进行探究和发现,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给学生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过程和品尝成功的快乐。许多心理学专家及行为科学专家通过无数实验表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无“激励”机制,效果是极不相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激励,他的能力就能发挥到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高,相反,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便只能发挥到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低。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促发学生学习动机,使正确、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并使人的行为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成功和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其潜在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创造出超出一般人的成绩,正如古人所说的“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很恰当地说明这道理。
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到底有何作用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谈一谈。
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有学习进步的愿望,那是一种希望努力的目光,是一种满意的笑靥,是由衷的喜悦转化为表情。学生看到这些,会从内心底里荣升一种责任感、一种成就感,那么,反映在他平时的学习中,就会以此作为目标,作为他奋斗的动力。只为老师的那一种期待的眼神,只为老师那句“相信他”的话语,他废寝忘食,主动钻研,真正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不少老师都说提问到她等于没提问,她总是不回答。我在上课时就故意找比较简单问题提问她,开始她还是很不愿意回答,我对她说了一句:“老师发现你很聪明,我相信你应该能回答好这给问题!”就是这么一句期待的话语,让这个学生感动,在之后的学习中,她像变了一个人,课堂上积极发言,学习上非常刻苦,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一个学期后,她的成绩一跃进入年级前几十名,并且从那之后,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她考上大学之后,对我说:“老师,您的那一句让我变得自信,让我不忍心辜负您的期望……”由此可见,期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确实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5年8月,我新接手高三A(7)班,刚开学布置了两次作业,班上的陈同学都没有交,引起了我的注意。询问课代表,得知他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因成绩较差。有些老师对他比较失望,平时很少关注他,几乎默认他可以不交作业。第二天一上课我就提问他,首先是为了认识他,进而初步观察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他上课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低着头,很少抬头看老师和黑板,也不记笔记,上课状态消极,不像其他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临近下课,我特地向全班学生说明自己虽然才接手这个班,但并没有向班主任要学生以往的考试成绩,所以现在所有学生在我眼里都是好学生。下课后把他找到教室的走廊上,问他上课记不记笔记,他摇摇头,有没有拿到作业,他点点头,再问他不交作业的原因,他转身返回教室,拿出了两张已经做好的作业,没有给任何的解释,只是在临走时告诉我,他准备晚上补笔记。过了两天,我课后在他们教室里特地多待了五分钟,随意翻了几位同学(包括他)的课堂笔记,他果然全都补上来,但当天的没有记。其他同学告诉我说他有点不自信,怕自己记得不好。上课提问时如果问的是书本上的问题,他的回答一般都很糟糕,但如果是涉及图像,他的图形都画得比其他同学标准。高中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如关于立体几何的题目是文科生比较头痛的考试,可是他对这些内容掌握得很好。他的作业和考试的错误率非常高,已经讲解过的问题也没有及时订正,这是由于他平时基础太差,课堂上老师的集体讲解经常听不懂。为此,课后我时常帮助他对作业中的错题作针对性分析,渐渐的他愿意跟我交流了。通过交谈得知,我和英语老师都没有任何歧视他的意思,因此他学习数学和英语比较用功。他在学校书法比赛荣获一等奖,他绘画方面的特长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后来他准备艺术类考试,除了每天刻苦专业知识训练之外,学习上也没有丝毫马虎,终于在2015年的高考中被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录取。
以上两个说明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这句话就道出了“赞扬”对孩子成长起了激励作用。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经常听到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你的看法很具有创意、很新颖;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赞扬一定会在自己的学习中感到有成就,对那些发言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对于学生错误、离奇的答案不要动辄进行严厉批评,甚至挖苦。因为,这样可能当学生沮丧地坐下时,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书本上了,他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老师是不是不再喜欢我”、“同学们是不是都在嘲笑我了”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这种失望的情绪将伴随他直到下课。因此,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激励性语言,让自己对学生赞赏的情感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自己、赞赏自己、肯定自己。通过这些,促使学生产生内驱力,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与优点,从而不断挑战,勇于钻研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养成良好的勤学苦钻的习惯。
一般人都有好胜心,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激情飞扬,他们意气风发,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刺激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学效果可能会出乎意料。记得一次,我在讲解一道二面角的题目,把班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支持向量法和传统几何法,让双方展开辩论看哪种方法好,我们就以后就用这种方法解。结果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大家分成两大组,积极讨论,想办法说服对方,驳倒对方。结果这么一道题,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甚至在数学课结束以后,有的学生仍在下课时间展开讨论,可以说是竞争使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变得异常活跃。
总之,激励的方法还有很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探求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它可以鼓舞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由激励机制培养起来的勇于进取,乐于竞争,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人才所需要的极其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