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朋友送了我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是一些金黄色的小干花,二十多个小花骨朵松散地躺在纸包中,显得很零乱。她却认真地说:“这叫金银菊,用它泡水喝可以清心明目,消火解毒,静心养颜……”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就差说“包治百病”了。
我静静地端详着这包小小的金银菊。这些叫作金银菊的小干花,通体金黄色,但也许是丧失了水分的缘故,狭长的花瓣,细细的蕊丝,淡青的萼托,显得零散而黯淡无光。将鼻子凑近纸包嗅嗅,闻不到想象中的清香,反而有一种极细极淡的风尘味。我将杯子洗净,轻轻拈了两三朵,放了进去,指头上除了轻柔的触觉,丝毫没有别的感觉。
我将刚烧开的水倒了进去后,便开始欣赏它们在杯中的表演了。也许是倒水的力道大了些,那几朵金银菊的花瓣和花蕊被冲下来了几条,于是,整的零的,大的小的,都在晶莹剔透的杯中急速地升腾旋转着,或浮或沉,或急或缓,或金或青,再加上杯沿上空腾腾氲氲依依袅袅的雾气,已令人开始赏心悦目了。
但更美的还在后边呢。
过了五六分钟,水劲已基本消失,几朵菊花的身体也渐渐舒展开来了。体积还真是不小,两三朵菊花就几乎占了杯子的三分之一。它们的花瓣與蕊丝如浅海中水母的触手般优雅地在身边晃动着,还不时地摸摸彼此,触触杯壁。完全舒展开来的金银菊已全然不是之前那种蜷缩干瘪的样子了,它们在重获生命之水的滋润之后,显得格外精神,几分钟内就变得如此舒展美丽,如此自信大气,以至于整个杯中都有了一种淡淡的金黄色。
它们不浮于水面,也不伏于杯底,因为此刻它们与水同形、与水同质、与水同重,生命之水填充的不仅仅是它们身体的每一个空间,还有它们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胞。它们就这样努力地让自己弥漫于杯子的任何地方:身体到不了的地方,有花瓣;花瓣到不了的地方,有蕊丝;蕊丝到不了的地方,有生命的金色。它们毫无保留地让与自己有关的一切都弥漫到这个有限的空间中去创造一种无限……
等杯沿腾腾袅袅的雾气渐渐消失,我才端起杯子,深深地嗅了一口,一种淡淡的清香入了我鼻;小心地呷了一口,一种淡淡的清爽入了我口。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别样的温热。
我曾遗憾地想,可惜了这种小小的菊,它们本应该去找寻南山前东篱下那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或者去探访那个形容憔悴刚刚卷起窗帘的女子,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应该沾惹世俗的尘埃的。生,固然应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死,亦应该“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黄叶舞秋风”。而金银菊,为何要冠以“金银”二字?难道不知在这个世界上,一冠之以“金银”二字,便难免引来太多的俗气么?
然而,我今天才发现,我大错特错了,刚才杯子中的一番乾坤大挪移,对于金银菊来说,未尝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生命复苏之战。当干风热浪无情地夺走它生命中的水分时,它痛苦,却不曾枯萎,依然倔强地干缩,身形再小,也依然有着花的样子。它不是胡杨,可以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但它也是生命,且是一株植物的菁华,在灾难面前,它封存而不是放弃了生命,于是,我们看到了干枯的花骨、干枯的花瓣与干枯的花蕊,而不是一堆黄泥或灰尘。也许正因为能封存生命,它们才避免了腐烂的命运。
这一点多么像金银。金银可封存,可埋没,可深藏,可分,可割,可熔,可铸,但无论如何,它们的光芒与价值都不会轻易失去。我不知道人们将这种小菊冠名以“金银”的缘由,但我宁愿相信,它们的得名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色泽的金黄。金是物,银是物,菊亦是物,物皆无俗雅之分,有俗雅之分的是人心。
忽然想起来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如果可能,我愿择一朗日,在一明窗之下,倚一净几,泡一杯金银菊,持一卷心仪之书,阳光的金色与茶杯中的金色交相辉映,轻抿微呷,醉于菊开于水的清雅,香于书浸于心的风流。
或许如此,方能清吾之凡心,明吾之浊目,消吾焦灼之火,解吾无明之毒,岂不妙哉!
我静静地端详着这包小小的金银菊。这些叫作金银菊的小干花,通体金黄色,但也许是丧失了水分的缘故,狭长的花瓣,细细的蕊丝,淡青的萼托,显得零散而黯淡无光。将鼻子凑近纸包嗅嗅,闻不到想象中的清香,反而有一种极细极淡的风尘味。我将杯子洗净,轻轻拈了两三朵,放了进去,指头上除了轻柔的触觉,丝毫没有别的感觉。
我将刚烧开的水倒了进去后,便开始欣赏它们在杯中的表演了。也许是倒水的力道大了些,那几朵金银菊的花瓣和花蕊被冲下来了几条,于是,整的零的,大的小的,都在晶莹剔透的杯中急速地升腾旋转着,或浮或沉,或急或缓,或金或青,再加上杯沿上空腾腾氲氲依依袅袅的雾气,已令人开始赏心悦目了。
但更美的还在后边呢。
过了五六分钟,水劲已基本消失,几朵菊花的身体也渐渐舒展开来了。体积还真是不小,两三朵菊花就几乎占了杯子的三分之一。它们的花瓣與蕊丝如浅海中水母的触手般优雅地在身边晃动着,还不时地摸摸彼此,触触杯壁。完全舒展开来的金银菊已全然不是之前那种蜷缩干瘪的样子了,它们在重获生命之水的滋润之后,显得格外精神,几分钟内就变得如此舒展美丽,如此自信大气,以至于整个杯中都有了一种淡淡的金黄色。
它们不浮于水面,也不伏于杯底,因为此刻它们与水同形、与水同质、与水同重,生命之水填充的不仅仅是它们身体的每一个空间,还有它们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胞。它们就这样努力地让自己弥漫于杯子的任何地方:身体到不了的地方,有花瓣;花瓣到不了的地方,有蕊丝;蕊丝到不了的地方,有生命的金色。它们毫无保留地让与自己有关的一切都弥漫到这个有限的空间中去创造一种无限……
等杯沿腾腾袅袅的雾气渐渐消失,我才端起杯子,深深地嗅了一口,一种淡淡的清香入了我鼻;小心地呷了一口,一种淡淡的清爽入了我口。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别样的温热。
我曾遗憾地想,可惜了这种小小的菊,它们本应该去找寻南山前东篱下那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或者去探访那个形容憔悴刚刚卷起窗帘的女子,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应该沾惹世俗的尘埃的。生,固然应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死,亦应该“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黄叶舞秋风”。而金银菊,为何要冠以“金银”二字?难道不知在这个世界上,一冠之以“金银”二字,便难免引来太多的俗气么?
然而,我今天才发现,我大错特错了,刚才杯子中的一番乾坤大挪移,对于金银菊来说,未尝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生命复苏之战。当干风热浪无情地夺走它生命中的水分时,它痛苦,却不曾枯萎,依然倔强地干缩,身形再小,也依然有着花的样子。它不是胡杨,可以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但它也是生命,且是一株植物的菁华,在灾难面前,它封存而不是放弃了生命,于是,我们看到了干枯的花骨、干枯的花瓣与干枯的花蕊,而不是一堆黄泥或灰尘。也许正因为能封存生命,它们才避免了腐烂的命运。
这一点多么像金银。金银可封存,可埋没,可深藏,可分,可割,可熔,可铸,但无论如何,它们的光芒与价值都不会轻易失去。我不知道人们将这种小菊冠名以“金银”的缘由,但我宁愿相信,它们的得名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色泽的金黄。金是物,银是物,菊亦是物,物皆无俗雅之分,有俗雅之分的是人心。
忽然想起来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如果可能,我愿择一朗日,在一明窗之下,倚一净几,泡一杯金银菊,持一卷心仪之书,阳光的金色与茶杯中的金色交相辉映,轻抿微呷,醉于菊开于水的清雅,香于书浸于心的风流。
或许如此,方能清吾之凡心,明吾之浊目,消吾焦灼之火,解吾无明之毒,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