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高孝祠考察记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29日,是农历六月初六,邹平县临池镇红庙村高老姑孝文化节隆重举行,锣鼓表演和传统的戏曲节目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村中主街插着鲜艳红旗,沿途有各类民俗特产、美食和日用百货的摊位。前来赶庙会的人摩肩接踵,盛况空前。红庙庙会由红庙村、高旺村、兴安村联合组织,是周边上百里群众共同参加的民间盛会,其所依托的信仰资源即为高孝祠。高孝祠位于红庙村最西头,主要供奉的是民间传说中“东海寻父”的孝女高柴女,当地老百姓则习惯称高大姑或高老姑。
  若干年前,村内有个姓高的老者,靠捕鱼为生,有个女儿叫大姑,很孝敬父亲。一天高老下海捕鱼,不幸船翻身死。大姑悲伤至极,想找回父亲的骸骨人土安葬。在碧霞元君的帮助下,高大姑用具有神性的铜勺和瓦罐把海水舀干,东海龙王帮其把父亲尸骸找回。高大姑安葬父亲后,被碧霞元君接去做神仙。后人为她的孝心所感动,建立祠庙进行祭祀。这是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红庙村的高氏族人坚持认为,高大姑确有其人,生活在明正德年间,是镇国将軍高豸的女儿,是高氏的先祖,所以当地人称其为“老姑”。高豸,疑因誊抄或刻印旧史旧志时,误把“豸”写为“豺”,进而演绎为“柴”,对于他的女儿,百姓又称为“高柴女”。
  因对孝女文化感兴趣,在查找地方资料的时候,我们了解到红庙庙会的规模及高孝祠庙的存在,就前往一探究竟。来到高孝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竖在高孝祠门口的几通石碑,依次是2002年邹平县人民政府立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孝祠”碑,2008年邹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庙庙会”碑,2010年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庙庙会”碑。在这几块碑旁边,立着2013年刻的“高孝祠简史碑”和“御赐忠武碑”,碑文的内容分别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益都县图志》和张店高炳墟村的《高氏族谱》中抄录,以此证明高老姑的身份和历史影响。
  高孝祠的南面是一座广场,总面积约1150多平方米,广场南侧有一座戏台,建于2006年,是庙会期间主要的活动场所。自建成以来,戏台上先后有淄博五音剧团、邹平县吕剧团、桓台县吕剧团等数十家专业剧团及民间演艺组织在这里进行演出。主要演出剧目为民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惩恶扬善的节目,如《姊妹易嫁》《龙凤面》《小姑贤》等,以宣扬孝道为主。
  高孝祠为三进院落,该祠由广场戏台、山门、土地庙、财神殿、太上老君殿、文昌阁、送子娘娘殿、高老先姑阁、泰安奶奶殿、观音娘娘殿、三霄殿及碑廊组成。庙宇总面积约有980多平方米,殿舍27间。每间殿阁的两侧,每年六月六日庙会的时候会粘贴红色对联,现在则换成黑色铝皮金字对联,对联由当地知名的书法家书写。
  高孝祠大门的西侧是土地庙,神龛里面供奉着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的塑像,神龛门口由一人多高的栅栏围着,两侧贴着对联,曰:“国泰民安人杰地灵,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高孝祠的山门有东、南二门,南为正门,其门高两米,由东侧拾级而上,门正下方壁上刻有篆书“护域佑民”四字。门口对联曰:“高德懿范垂青史,至孝余风润梓桑。”东门是高孝祠的出口,两侧也贴有对联,曰:“寻亲刮海行至孝,佑域庇民树大德。”
  由高孝祠南门进入,即为门廊,廊柱对联曰:“大孝殿上,善男信女接踵而来,可知民心所向;姑仙堂中,香客捐宾摩肩而去,又感众意惟求。”进去之后,直接面对的是财神殿,财神殿又称“关圣殿”,坐北朝南。殿内正中供关公塑像,左右两侧分别为周仓和关平,其门联曰:“赤面丹心大义千秋精忠昭日月,青龙偃月威灵万世正气浩山河。”
  再往西走,西院有两层阁楼,一层为太上老君殿,内供太上老君塑像,其门联曰:“道祖肇门玉京弘教,天尊临世凡界度人。”二层为文昌阁,阁内塑有文昌帝君像,其门联曰:“文星磊落司福禄,名士风骚属文章。”文昌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每年高考之前,家有学生高考的民众都会来此烧香,以求文昌君保佑考生考出好成绩。太上老君殿西侧是送子娘娘殿,殿内右侧为送子爷爷像,左侧为送子娘娘像,其门联曰:“天上麒麟,此是世尊亲抱送;山中梵呗,原从灵鹫早飞来。”
  财神殿的东侧,即为高老先姑阁,这是高孝祠的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一层供奉高老姑全身塑像,凤冠霞帔,与北方其他女性神仙无异,每年庙会时,人们抬着此塑像去高老姑墓祭拜。一层门联曰:“厚品泽斯地,世上自来仰善孝;高德润吾乡,人间谁不颂贤良。”二楼则供奉高老姑坐像,门联曰:“承恩莫忘三春雨,行孝常怀寸草心。”墙上用水粉画着高老姑的民间故事。尤为醒目的是,二层门上悬挂匾额“继迹娥江”,意谓高老姑行孝的故事,与东汉时期孝女曹娥相似,为寻找父亲尸骸跳江而亡。看到殿阁里有两座高老姑塑像,我们比较疑惑,这与在其他庙宇里见到的情况不大一样,一般只有一座主神塑像。负责守庙的王谋云老人解释说,两座塑像,坐像为坐神,负责坐镇整座庙宇;全身像为行神,当人们有难祈求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离开祠庙出去救苦除难。
  再往东走,是泰安奶奶殿,其门联曰:“紫气回旋圣母殿,祥云笼罩碧霞宫。”与泰安奶奶殿正面对着的是观音菩萨殿,坐南向北,殿内塑有观音像,其门联为:“无我得成于忍,如是降服其心。”三霄殿位于东院,殿内塑有三座塑像,正中为云霄,右为碧霄,左为琼霄,其门联曰:“碧天霞光普照修福慧,圣母卜被鸿恩降祯祥。”云霄、碧霄、琼霄为三姐妹,她们法力无边,热情善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神仙。
  由此可见,高孝祠的主奉神为高老姑,其他诸神,如财神关公、太上老君、文昌帝君、碧霞元君、观音菩萨、三霄仙姑等,是法力无边、普救人间困难、掌管人间生死财禄的神仙,为世人所熟知和信奉,在民间香火旺盛。
  高孝祠中有十余通碑刻,其中年代最早的当属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碑刻,这块石碑立在祠外土地庙的东侧,因年代久远,很多字迹漫漶不清,通读碑文大略可知,这座祠庙原是关帝庙,年代久远,在此之前已重修过两次,因雍正八年天降大雨,祠庙“墙倾瓦解,坏损颇多”,故而重修。   高孝祠院内也集中立有几通碑刻,分別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石碑和民国9年(1920年)的“重修三庄庙”碑。解读这几块古碑可知,乾隆四十四年重修祠庙时,这庙仍是关帝庙,因“神像倾颓晦暗”,信众重塑神像,又增添一些建筑,“兼新铸大钟,创建钟楼,重修石大夫庙,造清风阁、西亮轩。”
  到嘉庆十八年时,碑文中写道:“凤山之阴,固有红庙,跨沟为阁,阁上则以关圣帝君为正殿,东房旧有高姑遗像。”当时,只有高姑的神像,而没有专门殿宇供奉。碑文随后简单介绍了高姑的行孝事迹:“高姑,孝女也,里巷传闻,有刮海寻父事,文献无征,遽难考信。”在当时而言,人们认为高姑非常灵验,天旱之时祷雨即降:“然每逢旱魃为虐,都人士祷于其庙,雨辄滂沱降。”有鉴于此,信众们“特创北楼三间,以为高姑凭依之所,极庙貌之尊严,洁春秋之享祀,用酬宏恩,兼彰孝德”。根据碑刻记载可知,红庙村的关帝庙中,不知何时起同祀高姑神像,祷雨非常灵验,到嘉庆十八年的时候,信众特意建造出三间北楼,专门供奉高姑神像。高姑神像于此落户,至少已有200年的历史。
  到了民国9年的碑刻《重修三庄庙碑记》,三庄庙概指红庙及北边两个村庄兴安村、高旺村,此祠庙为三村所公建。碑文简述了祠庙的历史:“邑治南洪庙庄之庙,创始有之经年,其正殿为圣帝君像。西院有文昌阁,建在道光中叶。东偏亦有阁三槛,奉高姑之遗像。大高姑,孝女也,每岁逢亢旱,乡众祷雨于斯,雨辄应。”也就是说,祠庙中除供奉关帝和高姑,在道光年间,又增奉文昌帝君。民国9年的夏天,天旱无雨,人们祈祷于祠庙内,不久就下了大雨,旱情缓解。于是,信众纷纷自愿出资,重新整修祠庙。碑文中尤其提到:“三庄学堂地点于斯,学堂为养育人材之地,使非规模宏敞,气象整肃矣,不足以振兴乎文教。”这座祠庙还是学堂所在之处,叫“三庄学堂”,为附近百姓培育子弟。这符合民国以来就近把祠庙当作学校校舍的做法。
  田野调查中采访相关当事人的时候,人们都提到“文革”时期,为了“破四旧”,神像被砸烂,没有人敢来拜祭高老姑。到了1988年,原来的信士张玉英,协同“三庄妪人,以高姑孝女之典范,教育后人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之起见”,对祠庙进行重修,先将高姑神像复位,修垣整墙,砌阶垒级,复修山门。1993年又复修大殿,塑关帝像,重建文昌帝君阁。1994年建起两层楼阁,塑文昌神像于楼上,太上老君神像于下。1996年,信众又建了西厦屋和三间北屋。至此,祠庙的建筑组成恢复旧有部分已接近完善。
  1998年,祠庙内增修泰山奶奶庙,内塑碧霞元君像。高孝祠祭祀碧霞元君,始自1988年着手修复祠庙时,当时把碧霞元君像设在高姑左侧。后来信众认为她的地位非常重要,就有单独为其塑像的意向。2005年,信众又修了三霄殿,供奉云霄、碧霄、琼霄三位仙姑。至此,高孝祠内殿宇基本修建完毕。
  在参观高孝祠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每位神像前面,都有一个“功德箱”,一些善男信女会依自身财力来捐些钱财。祠庙里的王谋云老人介绍说,每个功德箱上有一把钥匙,与高孝祠大门的钥匙分别由不同人掌管,必须在两者都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开锁把钱取出来,主要用于寺庙的修建及日常花销。村里还有些义务服务的老年妇人,做些清洁洒扫工作。王谋云老人自豪地说,高孝祠每天都有人义务来清扫庭院,这不像其他地方祠庙只是在其中拜祭的节日才来打扫卫生。
  谈到高老姑的灵验和法力,王谋云老人只说是很灵,有难处叩拜祈祷就行,但没有举具体的事例,唯一提到的是听说的“文革”前的一个故事。当时生产队劳动,没有人照顾孩子,大家就把小孩放在高孝祠里,小孩子在里面玩耍,不哭不闹,还不会摔着碰着,人们都说是高老姑帮着照看孩子呢。到了后来,人们太懒了,小孩子在祠庙里尿了或拉屎了,也不处理,高老姑一生气,就不帮着照看孩子了。类似的故事,我们在张店的炉神姑庙也听说过,看来其中有相通之处。我们询问说,除了庙会期间,平常会有什么人来拜祭高老姑呢?王谋云老人回答说,就是一些信仰高老姑的人,初一、十五来磕头上香,再则就是遇到难事了,祈祷得到高老姑的保佑。还有就是神婆、“大仙”等,带着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来烧香磕头。正说着话,我们看到一个精明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穿白衬衫的青年男子,挨个在祠庙里拜祭。王谋云老人对我们说,这中年男子就是个“大仙”,经常带人来烧香磕头,小有名气,可从中大赚一笔!对于这种明显迷信的做法,高孝祠的管事人也不便制止。
  高孝祠的存在,使得高老姑信仰拥有众多信众,而与之密切联系的红庙庙会,又进一步提升了高老姑的知名度。红庙庙会由文化、商贸、祭祀三大部分组成,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众多商贩纷纷带着百货、美食从四面八方赶来,在高孝祠、红庙村到兴安村、高旺村道路两侧,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自淄博、青州、章丘、邹平等地的信众络绎不绝,每天达到万余人。庙会期间,戏台会上演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主要有京剧、吕剧、五音戏、曲艺、广场舞等,这也是吸引广大信众前来的重要原因。
  庙会的高潮出现在六月六日,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高孝祠的祭祀活动分为两种,一是善男信女们在庙里拜祭各路神仙,二是高氏族人到高老姑墓祭拜上坟,这是整个庙会期间所有活动的重中之重。高老姑墓位于高旺村东首,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墓地上有高氏先茔碑,一般把其看作高老姑墓碑;另有《高氏宗派图记》石碑一通,碑文抄录自保存在红庙村的《高氏宗谱》;还有“御赐忠武碑”,内容与高孝祠前的碑刻一致。墓地的上坡有高豸墓,是今人所立。据高氏族人介绍,墓地原来曾有数通高大石碑,后遭浩劫,仅留其一。
  六月六日下午两点,鞭炮震天,鼓乐齐鸣,人们把高老姑塑像从祠庙里请出,抬着高老姑的像,旗手队、锣鼓队、吹奏队、扇子队、旱伞队及众多肩挑花篮、手擎元宝者围簇其中,自高孝祠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经红庙、兴安二村,再由兴安村东向北,奔向高旺村东头的高老姑墓处。参加高老姑祭祀服务的人员,多是高氏族人,有200人之多。一路上祭祀队伍每经过一个路口,高氏族人会在道路中心安置供桌,摆上各色祭品,对着高老姑叩拜。   到达高老姑墓后,由相关人员布好桌案,焚纸上香,鞭炮齐鸣,全体高氏族人及相随而来的善男信女叩头三拜。祭拜仪式结束,队伍则改由墓处向西,穿过高旺村,返回高孝祠,再把高老姑神像安置于祠庙内。至此,庙会活动接近尾声,人们各自散去,周边的商贩也渐次收摊。
  在高孝祠进行调研时,我们遇到了主管祠庙的高承孝老人。经他介绍,我们了解到他七十有余,高孝祠原是他母亲张玉英老人一直在管理,张玉英已去世二十余年。张玉英老人在“文革”后高孝祠的保护和重修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于张玉英老人为什么如此信奉高老姑,高承孝老人解释说,母亲兄妹众多,自小吃苦受累,她的父母亲又早逝,在13岁的时候就来到高家。母亲吃苦耐劳,笃信神灵,尽心尽力操持家务,养育孩子。母亲很推崇高老姑的孝道,认为只要一个人有孝心,就不会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来。正是秉持着对高老姑这份信仰的初心,张玉英老人在有生之年,为了弘扬高老姑信仰历尽艰辛。
  高承孝老人拿出一个精心保存的红布包裹,一层层地打开红布,里面是复印的一份《高氏家谱》,还有一份青州市史志办开的证明,用黑色墨水书写,内容是摘录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益都县图志》關于高豸女的资料记载,即是本文开篇的高柴女故事,家谱在其后注明说“周村临池红庙村张玉英来采”,特意标明“情况属实,青州市史志办”,并盖有“青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大红印章,时间落款是“89.5.31”,最后“邹平县史志办公室”“临池乡史志办”都签上名字,时间标明为“89.7.2”。
  鉴于这份在当时被认为是官方正统的资料记载,高承孝老人认为,红庙村高孝祠是政府认可的宣扬高老姑信仰的地方。这是二十几年前母亲张玉英老人独自从邹平跑到青州,找到青州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给开的证明,后又找到邹平县史志办、临池乡史志办共同证明记载的真实性。这在当时实属不易,这份证明非常珍贵,也很有价值。
  在交谈中,高承孝老人一再强调,高孝祠里面供奉的高老姑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是高氏的先祖,很有孝心,这在家谱中是有记载的。红包裹里的那份家谱复印自张店沣水镇高炳墟村《高氏族谱》,薄薄三十几页,第一页写着情况说明:“复印说明:为把高老姑及其父亲的事迹查明,好让后人明白,经三次到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高炳墟村高文山、高峰家采访家谱记载,得知高豸女高老姑系老家高丙墟村人,与我们这里系同姓同宗同族不同谱,支派不一。此次复印一式三份,三庄各持一份,以遗后世。按:原本仅印三分之一。经办人:高圣芳、高冯锡、高源恭、高圣芝,贰零零零年岁次庚辰二月十六日。”高承孝老人说,这份家谱记载足以证明,高老姑是他们高家祖上的先人,因有孝行,被后人供奉为神,建立祠庙进行香火祭祀。
  在提到高老姑民间故事的时候,我们拿出打印好的资料,里面有流传在青州、日照、烟台、江苏连云港等地的高柴女传说,高承孝老人指着《邹平县志》和《张店区志》的记载,说是真的,其他地方流传的故事都不是真的。在老人的心目中,红庙村才是高老姑的家乡,这种自我认同的感情充盈其中。
  可以看出,高老姑是山东长白山东麓一代影响巨大的古代孝女,在周边城镇拥有众多信众。高孝祠及红庙庙会的存在,为当地宣扬孝德精神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其他文献
一  文化涉及范围很广,如果从文化的传承上来看,“传承文化客观上存在着‘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两大系统,两条渠道”。口头传承指传播者通过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文字,将相关的记忆内容转述给后人、接受者,保证记忆内容能持续流传下去。  历史上,由于战乱、避仇、逃难、迁移等因素,经常出现一些名宗大族改姓,乃至于同化于他族的情况。在努力隐藏自身历史的情况下,这些名宗大族也常常留下一些家族传承,其中包含着祖先
期刊
山东邹平县城的大街上,原来曾有三座雄伟壮丽的石牌坊。一曰“父子褒封坊”,为赠巡抚张佩弦、张一亨父子;一曰“宸翰崇褒坊”,为赠吏部郎中张佩弦;一曰“开抚中原坊”,为河南巡抚张一元。坊额那熠熠生辉的斗大“金”字出自明代著名书家董其昌之手。这三座大石牌坊昭示着西张氏家族的显赫和恩宠。张佩弦、张一元、张一亨分别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延登的祖父、继父(伯父)、父亲。几百年来,邹平盛传“只知南京张都堂,不知北
期刊
客家人迁移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寻求发展,与畲、瑶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有限,人们生活在内陆闭塞贫瘠的山地,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应运而生。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客家农业信仰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嬗变,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方面是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呈现普遍性衰退;另一方面则是客家农业信仰在某种契机下呈现愈演愈盛之态。这两种状态背后的作用机制如何影响客家农业信仰的发
期刊
寻根稽古德祚绵長
期刊
穆炳元是谁?在今天鲜为人知。由于年代久远,加以早期的通事(翻译人员)、买办大多地位低下,不但在历史著作中很少提到他,民间史料中的相关记载也极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们所忽视的人,创造了近代上海历史上的两个第一:上海“宁波帮”的第一个买办,“洋泾浜英语”教育的首创者。  上海“宁波帮”的第一个买办  清末上海,早期的大买办都是从广州来的。  穆炳元生于浙江省宁波府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生卒年月不详
期刊
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中有:“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自注:“唐人以茶为小女美称。”然而,现有唐代文献中鲜有茶为女子美称的记载,宋以来文献中则不乏其例。宋范公傅《过庭录》:“刘贡父知长安,妓有茶娇者,以色慧称,贡父惑之,事传一时……永叔戏之曰:‘贡父非独酒能病人,茶亦能病人多矣。’”元马致远[仙吕·赏花时]:“紧相催,闲笃磨,快道与茶茶嬷嬷。”傅丽英、马恒君解释说
期刊
锡山秦氏的学术渊源与学术交流  锡山秦氏奉北宋秦观为始祖,南宋淳祐年间,十二世孙惟桢迁于无锡富安乡胡埭,故锡山秦氏以瑞五公惟桢为始迁祖。  锡山秦氏以耕读传家,到秦旭时,家境始殷,声名初振,明朝时达到鼎盛。进入清朝,秦松龄、秦铽于顺治年间同举进士,秦蕙田、秦瀛续其后,嘉道以后,秦缃业位居高官,又以文名于世,在经学则有秦蕙田。于明清两朝,锡山秦氏多有名臣大儒文才之人,以科举、学术名世,实为东南巨族。
期刊
新修族谱,任务繁重而艰巨:一方面,要在继承、改革和创新方面下功夫,将族谱编写成为一部贯通古今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家族信史;另一方面,对历史上的遗留问题和当今出现的新问题,要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和探讨,克服陈旧观念,增加科学含量,尽力减少史实上的差错,避免以讹传讹。  在编写世系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探讨。比如:有的在支谱中写“我族是黄帝的正宗血缘后裔”,或写成“是黄帝嫡传后代,血统纯正而高贵”,等等。
期刊
1910年冬:震惊中外的东北鼠疫大暴发  所谓“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中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并在人际间相互感染的快速传播网络。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
期刊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举进士第。历知边郡,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范仲淹早年即以天下为己任,因直言上谏批评时政而三次被贬。仁宗时,针对当时的弊政提出“十事疏”,主张轻徭薄赋,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其政治主张陆续被朝廷推行,史称“庆历新政”,但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告终。他与韩琦关系融洽,二人曾“同经略泾原”,防御西夏,名重一时,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