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品未曾发达之时,居家过日子,竹器与人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如影随形:簸箕、箩篼、包篼、提篼、背篼、蔴篮篼、竹碗篼、笆篓、淘箩、蒸笼、筲箕、撮箕、斗笠、旧雨伞,暑天乘凉的篾枕、竹席、竹床……
将篾条编制成各类生活用品及生产用具的匠人称为篾匠,也可以称作竹匠,在中国,这是一行古老的职业。
时光中的竹编
历史记载,2000多年前战国时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用竹子编成的“竹笼”装上大量的鹅卵石投入岷江中,筑成了一条100多丈的大堤,遏制了水势,把江水导入正流。这条“竹笼”修成的堤就叫“百丈堤”,是实实在在的“实事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这是所能看到的有关编织竹制品实用的较早记录。
随着历史的发展,竹子的用途更加广泛,制作技术也更臻完善。篾匠有一套专门的工具,如锯子 、凿子、刨子、剪子、钳子、刮刀、砂纸等。最主要的两件工具是“篾刀”和“度篾齿”,前者背厚刃薄而利,后者形如小刀,头上有一小圆凹槽,能起到导引篾条穿插编织的作用。
由于篾条柔软,必须要用竹子来作骨架,方能以架为基础进行编织,所以,扎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劈篾更是个细致活,技术要求很高,没有多年的练习是劈不来的,篾条不是中途断了,便是厚薄不匀,一般由师傅亲自操作。
篾条又分篾青和篾黄,篾青是竹子的表皮,相对于篾黄而言,质地更光滑细腻坚韧,篾黄可以劈几层,而篾青只得一层,常常用来编织篾席。
除编篾席外,篾匠还会编扎竹榻、竹靠椅、竹躺椅、竹匾、竹丝畚箕、竹箩头、竹篮等用品供人们选购。以前上市场买菜,人人挎着一只竹篮,说起来也是旧时的一道风景。如今买菜换成了塑料袋,虽然方便,但是用后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他的竹制用品也几乎都有了替代物品,所以这个行业到如今已是萎缩得几乎不见了踪影,别说“80后”“90后”没有见过篾匠,就是“70后”恐怕也不太知道这个行当了。
篾匠一般都是由40岁以上的男人担当,但乡间篾匠几乎都不是专职的,他们的本位是农人,平时侍弄自己的庄稼活儿,在农闲时有人相请,才去给人家编制篾器。主家管饭,好酒好肉一日三餐。主家给的报酬也没有一定之规,有的是互换工时,有的是给现大钞,有时甚至是帮忙不要报偿。
做篾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从锯成竹节,剖成篾片,到编织成篾器,优秀的篾匠必须样样通晓,件件扎实。做篾的第一道工序,是把一根几米长的竹子,用篾刀剖为篾片。一片篾还必须再一分为二,剖出好几层,变成像均匀的纸片一样轻薄,才好编织篾器。用篾丝编织的篾器,比如箩筐,就要把篾片解剖成篾条,然后是拉篾。一根篾丝起码要在刮刀与拇指的中间反复拉4次,粗了不软,细了不牢,全凭手指的感觉和个人经验。篾匠剖出的篾片,必须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编的筛子,要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舒坦。连最简单的一根竹扁担,也讲究上肩轻松,刚韧恰当。
钓鱼茨、笞颠茨、硬头篁、水竹这些品质极佳的竹类是最受篾匠青睐的,好做活儿,做出来的器具也经久耐用。一年青太嫩,砍竹要挑选两年青或是三年青,做出的活计才坐实、沉稳、不易变形。
篾匠的一天
清晨,篾匠们就会早早起床。他们手揽一根肥硕的毛竹,架在琴凳上,“刺啦刺啦”地锯去老硬的竹头,抬起,手执背厚刃薄的篾刀,对准毛竹顶部就是一刀。篾刀劈入毛竹后,用木槌子将篾刀向下捶,毛竹顶部就被剖成两半了。脚踏住一半,双手用巧劲往上一掀,刹那间,“噼里啪啦”一番爆响,整根毛竹就被撕成两半了,嫩白的竹腔和薄如蝉翼的竹膜清晰可见。再用长柄的竹铲,利索地铲掉竹腔内的竹结,剖成更小的若干片,再用篾刀剐去节筋。在篾刀娴熟进退中,鹅黄色的一捆篾条便剖好了。
农户的劳动和生活几乎都要用到竹器。箩筐、畚箕是不可少的农具,谷笪也是必备的,每家每户都有十几条,晒米谷豆子都用得着。筛米要用米筛、糠筛,捞饭、薯必备笊篱,蒸肉丸必用料笪。此外还有簸箕、扒篮、蒸盖、蒸箅、菜篮、菜罩、竹椅、竹凳、凉席……这些竹制品用了若干年,破了的要修补,无法再用的要重新添置。
江苏南京市东阳城区张府前巷的林火亮,据说是东阳目前唯一的手工蒸笼篾匠。大部分早餐店、馒头店、饭店、食堂或是农户家的竹蒸笼,都是从他长满老茧的手中一刀一刀劈出来、编出来的。
晨光中,51岁的林火亮正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上剖削着竹条,这样的动作他已重复了近40年。
店面不显眼,是林火亮4年前从师兄那里盘下来的,里面堆满了竹子和做好的蒸笼。
林火亮出生在丽水缙云县一个全民做蒸笼的小村子,按他的话说,祖祖辈辈手工做蒸笼已经好几百年,全村人几乎都会这门手艺。他14岁便跟着师傅来到东阳,走村串巷给人上门做蒸笼,吃“百家饭”。
“当时东阳农村做粉干、馒头的特别多,所以我们那很多人都来东阳谋生。”林火亮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早些年在佐村镇、巍山镇一带上门给人家做,竹子都是人家准备好的,我们带上工具就成。”
现在,上门给人做蒸笼的活少了,许多老乡也纷纷转行,林火亮还想坚持,便盘下了这个店面。“以前做蒸笼这手艺可吃香了,每到开春和秋后就是旺季,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林火亮有点缅怀地说。
好景不长,手工蒸笼渐渐被冷落。“以前忙的时候都忙不过来,现在很多人都用现成的金属蒸箱了。”林火亮说,同样是手艺人,原来泥瓦匠、木匠每天挣二三十元钱,他们能挣六七十元,现在人家一天能挣200元,他也就100多元。
林火亮说自己虽然不是东阳人,但在这里久了,有了感情,东阳人也认可他的手艺。“虽和以前不能比,但每天的订单还是够老两口过日子了。只要做得动,我会一直坚持这项手工艺。”
每天早晨7时开工,平均一天工作15个小时,林火亮和妻子除了睡觉、吃饭,剩余时间都在忙着做蒸笼。林火亮的蒸笼在东阳小有名气,“做起来很耗时间,但蒸出来的东西远比不锈钢蒸笼蒸的好吃,有竹子的清香,保温效果也更好。”林火亮语带自豪,表示目前在东阳做蒸笼的仅他一人了。
蒸笼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蒸笼从开始到结束需要动900多刀,花上三四个小时。
林火亮介绍,传统的蒸笼均以毛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以五六毫米厚的竹篾作为主要材料,取材、劈竹、编织、钻孔、刨平……
初做这活,手指一不小心就被竹条割破一个大口子,手掌上也会起血泡,有时两只手肿得如同蒸熟的馒头。而即便现在做熟了,也常常有竹丝刺进手中,等到化脓了才能挤出来。
竹片在林师傅手中肆意挥舞,为使竹蒸笼更加牢固,他要在蒸笼框的里侧再箍一圈厚竹子……厨房里妻子正在准备着午饭,饭菜香和竹香混在一起,是种幸福的味道。
林火亮说:“做蒸笼是一项纯手工活,学起来费时费力,收入却不高,因此,愿意制作蒸笼的人越来越少。我也只盼每只蒸笼都能经久耐用。”
将篾条编制成各类生活用品及生产用具的匠人称为篾匠,也可以称作竹匠,在中国,这是一行古老的职业。
时光中的竹编
历史记载,2000多年前战国时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用竹子编成的“竹笼”装上大量的鹅卵石投入岷江中,筑成了一条100多丈的大堤,遏制了水势,把江水导入正流。这条“竹笼”修成的堤就叫“百丈堤”,是实实在在的“实事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这是所能看到的有关编织竹制品实用的较早记录。
随着历史的发展,竹子的用途更加广泛,制作技术也更臻完善。篾匠有一套专门的工具,如锯子 、凿子、刨子、剪子、钳子、刮刀、砂纸等。最主要的两件工具是“篾刀”和“度篾齿”,前者背厚刃薄而利,后者形如小刀,头上有一小圆凹槽,能起到导引篾条穿插编织的作用。
由于篾条柔软,必须要用竹子来作骨架,方能以架为基础进行编织,所以,扎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劈篾更是个细致活,技术要求很高,没有多年的练习是劈不来的,篾条不是中途断了,便是厚薄不匀,一般由师傅亲自操作。
篾条又分篾青和篾黄,篾青是竹子的表皮,相对于篾黄而言,质地更光滑细腻坚韧,篾黄可以劈几层,而篾青只得一层,常常用来编织篾席。
除编篾席外,篾匠还会编扎竹榻、竹靠椅、竹躺椅、竹匾、竹丝畚箕、竹箩头、竹篮等用品供人们选购。以前上市场买菜,人人挎着一只竹篮,说起来也是旧时的一道风景。如今买菜换成了塑料袋,虽然方便,但是用后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他的竹制用品也几乎都有了替代物品,所以这个行业到如今已是萎缩得几乎不见了踪影,别说“80后”“90后”没有见过篾匠,就是“70后”恐怕也不太知道这个行当了。
篾匠一般都是由40岁以上的男人担当,但乡间篾匠几乎都不是专职的,他们的本位是农人,平时侍弄自己的庄稼活儿,在农闲时有人相请,才去给人家编制篾器。主家管饭,好酒好肉一日三餐。主家给的报酬也没有一定之规,有的是互换工时,有的是给现大钞,有时甚至是帮忙不要报偿。
做篾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从锯成竹节,剖成篾片,到编织成篾器,优秀的篾匠必须样样通晓,件件扎实。做篾的第一道工序,是把一根几米长的竹子,用篾刀剖为篾片。一片篾还必须再一分为二,剖出好几层,变成像均匀的纸片一样轻薄,才好编织篾器。用篾丝编织的篾器,比如箩筐,就要把篾片解剖成篾条,然后是拉篾。一根篾丝起码要在刮刀与拇指的中间反复拉4次,粗了不软,细了不牢,全凭手指的感觉和个人经验。篾匠剖出的篾片,必须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编的筛子,要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舒坦。连最简单的一根竹扁担,也讲究上肩轻松,刚韧恰当。
钓鱼茨、笞颠茨、硬头篁、水竹这些品质极佳的竹类是最受篾匠青睐的,好做活儿,做出来的器具也经久耐用。一年青太嫩,砍竹要挑选两年青或是三年青,做出的活计才坐实、沉稳、不易变形。
篾匠的一天
清晨,篾匠们就会早早起床。他们手揽一根肥硕的毛竹,架在琴凳上,“刺啦刺啦”地锯去老硬的竹头,抬起,手执背厚刃薄的篾刀,对准毛竹顶部就是一刀。篾刀劈入毛竹后,用木槌子将篾刀向下捶,毛竹顶部就被剖成两半了。脚踏住一半,双手用巧劲往上一掀,刹那间,“噼里啪啦”一番爆响,整根毛竹就被撕成两半了,嫩白的竹腔和薄如蝉翼的竹膜清晰可见。再用长柄的竹铲,利索地铲掉竹腔内的竹结,剖成更小的若干片,再用篾刀剐去节筋。在篾刀娴熟进退中,鹅黄色的一捆篾条便剖好了。
农户的劳动和生活几乎都要用到竹器。箩筐、畚箕是不可少的农具,谷笪也是必备的,每家每户都有十几条,晒米谷豆子都用得着。筛米要用米筛、糠筛,捞饭、薯必备笊篱,蒸肉丸必用料笪。此外还有簸箕、扒篮、蒸盖、蒸箅、菜篮、菜罩、竹椅、竹凳、凉席……这些竹制品用了若干年,破了的要修补,无法再用的要重新添置。
江苏南京市东阳城区张府前巷的林火亮,据说是东阳目前唯一的手工蒸笼篾匠。大部分早餐店、馒头店、饭店、食堂或是农户家的竹蒸笼,都是从他长满老茧的手中一刀一刀劈出来、编出来的。
晨光中,51岁的林火亮正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上剖削着竹条,这样的动作他已重复了近40年。
店面不显眼,是林火亮4年前从师兄那里盘下来的,里面堆满了竹子和做好的蒸笼。
林火亮出生在丽水缙云县一个全民做蒸笼的小村子,按他的话说,祖祖辈辈手工做蒸笼已经好几百年,全村人几乎都会这门手艺。他14岁便跟着师傅来到东阳,走村串巷给人上门做蒸笼,吃“百家饭”。
“当时东阳农村做粉干、馒头的特别多,所以我们那很多人都来东阳谋生。”林火亮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早些年在佐村镇、巍山镇一带上门给人家做,竹子都是人家准备好的,我们带上工具就成。”
现在,上门给人做蒸笼的活少了,许多老乡也纷纷转行,林火亮还想坚持,便盘下了这个店面。“以前做蒸笼这手艺可吃香了,每到开春和秋后就是旺季,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林火亮有点缅怀地说。
好景不长,手工蒸笼渐渐被冷落。“以前忙的时候都忙不过来,现在很多人都用现成的金属蒸箱了。”林火亮说,同样是手艺人,原来泥瓦匠、木匠每天挣二三十元钱,他们能挣六七十元,现在人家一天能挣200元,他也就100多元。
林火亮说自己虽然不是东阳人,但在这里久了,有了感情,东阳人也认可他的手艺。“虽和以前不能比,但每天的订单还是够老两口过日子了。只要做得动,我会一直坚持这项手工艺。”
每天早晨7时开工,平均一天工作15个小时,林火亮和妻子除了睡觉、吃饭,剩余时间都在忙着做蒸笼。林火亮的蒸笼在东阳小有名气,“做起来很耗时间,但蒸出来的东西远比不锈钢蒸笼蒸的好吃,有竹子的清香,保温效果也更好。”林火亮语带自豪,表示目前在东阳做蒸笼的仅他一人了。
蒸笼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蒸笼从开始到结束需要动900多刀,花上三四个小时。
林火亮介绍,传统的蒸笼均以毛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以五六毫米厚的竹篾作为主要材料,取材、劈竹、编织、钻孔、刨平……
初做这活,手指一不小心就被竹条割破一个大口子,手掌上也会起血泡,有时两只手肿得如同蒸熟的馒头。而即便现在做熟了,也常常有竹丝刺进手中,等到化脓了才能挤出来。
竹片在林师傅手中肆意挥舞,为使竹蒸笼更加牢固,他要在蒸笼框的里侧再箍一圈厚竹子……厨房里妻子正在准备着午饭,饭菜香和竹香混在一起,是种幸福的味道。
林火亮说:“做蒸笼是一项纯手工活,学起来费时费力,收入却不高,因此,愿意制作蒸笼的人越来越少。我也只盼每只蒸笼都能经久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