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县委书记卢天宝路经政府部门,发现常务副县长办公室的门半开着,李介之正在低头写字,就推门走了进去。
邺市组织部新派来一位年轻的县长黄如峰,30刚刚出头,卢天宝跟他只谈了3分钟话就有大相径庭之感。事后他给黄如峰定了一个基本的调子: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他知道李介之是秋江县土生土长的干部,属于这里的原住民,卢天宝要想在秋江打开局面,李介之应该算是能助他一臂之力的人物。
“李县长,你说秋江这个地方究竟应该怎么搞啊?”卢问道。
李介之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在官场锋芒毕露、功高盖主而总是难以提拔的教训,一下子就缄默起来了。本来按李介之的才华和能力,他是可以胜任秋江县县长职务的,可组织考核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邺市组织部新派来了年轻的县长黄如峰。原来组织部来考查时,常委一班人几乎没有一个说他的好话。他平时在工作岗位上干的那些政绩都变成了爱出风头,而他的坦率和敢于直言也变成了太有个性。于是连力荐他的前任县委书记都犯了疑惑,难以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了。
卢对李仕途上的受挫似有耳闻,现在他到了秋江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尽其才,然后才能开辟秋江工作的新局面。
卢天宝见李介之不吭声,便顺手拿起木月文的书帖翻看着,并意味深长地说:“我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干部啊。”
李介之心领神会地笑了,他提议陪着卢天宝在秋江的旮旮旯旯转转,戴着墨镜,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说不定能慧眼发现秋江的宝藏,两人一拍即合。秋江县城不大,徒步行走一个小时就能转完,骑自行车更快了。卢天宝说:“秋江离邺市这么近,怎么连一家像样的商场都没有哇?”
李介之肩一耸、两手一摊说:“交通不便呀,一条长江把邺市与秋江县南北划开,邺城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宁要江南一张床,不要江北一套房’。”
“可偏偏就出了个大书法家木月文。”卢天宝说。
李介之建议去雨山上的木月文书画陈列馆看看,换换心情。
卢天宝望着眼前飞檐斗拱的古典园林建筑,上下两层楼,虽有陈列馆的模样,但周边环境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颇有孤掌难鸣之势,不由的说:“要把这里重新建设改造一下,使之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向外地传播秋江的文化呀。”
李介之表示没有钱来完成这项大工程。
二
卢天宝跟李介之出去考察了一下秋江的民营企业。秋江这个地方虽保守,民营企业却悄悄发展起来了。有个叫路大壮的民营企业家,六七十年代因为倒卖小本生意曾被视为投机倒把分子而上了《人民日报》的批判名单。开放搞活让少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路大壮率先投资建造了一个加油站,又在不远的地方建了旅社。卢天宝第一次到他公司去的时候,他兴致勃勃跟卢天宝谈了两个多小时,并说出了自己的远景规划,准备开发秋江的温泉。
路大壮的雄心壮志,让卢天宝激情澎湃。他准备把自己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给常委们抖搂一下,这回他要开常委扩大会,给这平静的秋江来一次大的动员和冲击。他立刻给组织部长胡有源打了电话,让他通知常委和政府各部门的一把手及乡镇一二把手,明天下午两点开大会,主题是“解放思想,开拓前进”。
第二天下午,两点准时开会,卢天宝要求组织部长点名。胡有源愣了一下,开会点名这在秋江历史上真算是开天辟地了,他一下子明白卢天宝的用意了,借开会之机煞煞机关干部散漫的风气。
半小时后,旺泉乡的乡长胡田埂才一脸醉相地来到会场,他的酒气从嘴里呼出来,顷刻弥漫了会议室。卢天宝要求组织部立即将旺泉乡现任乡长胡田埂就地免职,听候处理。
之后,卢天宝不拿本子、不看文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多小时。县长黄如峰始终不动声色在主席台上坐着,今天的会议他感觉最大的收获是卢天宝又树了一个对立面,那就是组织部长胡有源。
黄如峰已经明显感觉到卢天宝在有意避开他,他事事依赖常务副县长李介之,其实就是把他架空了。他早就想跟卢天宝较真了,县委组织部长胡有源与胡田埂是堂兄弟,卢天宝这一箭射伤了两匹战马,黄如峰总算找到一个鼻孔出气的人了。
旺泉乡地处滁河湾,年年闹水灾。今年胡田埂准备将防汛大堤承包出去,立下责任状,因为有人向他报告,有一段河堤是麻包堤,要趁早解决这事。
黄如峰很快发现,再开常委会的时候,卢天宝讲过话后,胡有源大多不表态,再加上其他常委们也不怎么爱表态,其结果是卢天宝的很多工作想法无法很快得到落实。
更可怕的局面还在后头,胡田埂被撤职后,组织部很快任命了一个新乡长。新乡长肯定不会按着胡田埂的工作思路干事,那么在胡田埂眼里最重要的防汛任务很可能在新乡长眼里变得无足轻重了,一旦洪水肆虐,麻包堤很可能会成为敏感的新闻热点,到时候你卢天宝就吃不了兜着走吧。
卢天宝决定带着秋江县党政一班人到海门参观。出发在早晨8点,人都到齐了,就差县长黄如峰。不一会儿,黄回信息说他不能去了,旺泉乡因招商引资开发温泉与当地百姓起了纷争,他要继续到旺泉乡调解。
新任乡长刘涌进是个不到30岁的军转干部,本来是副乡长,胡田埂被就地免职,副乡长自然顶了上来,这是卢天宝的意思。
第一个来投资开发的商人正是路大壮,旺泉乡的老百姓都知道县委书记卢天宝帮他们招商引资了,可当施工队进驻旺泉乡,拆了他们几十年习惯了的天然温泉浴场时,他们忽然明白,商人是想靠自己的钱势侵占他们的利益了。于是他们纠集了百十号人跟工程队干上了。
县长黄如峰始终在场,几乎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开始刘涌进就想往县委汇报,聚众闹事打人应属重大事件,严重者可报警。但黄坚持不让,他说:“我们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呼声,不能因为开发商有钱就什么事情都由着他……”黄如峰暧昧的态度等于对聚众闹事者的支持,于是事态愈演愈烈,最后群众竟把路大壮捆绑起来押进了黑屋。
从海门回来卢天宝就陷入了旺泉乡的纠纷之中。本来黄如峰是不想把事情告诉他的,可自己瞒不住了,有人把事情捅到了中央电视台。
卢天宝来到了旺泉乡,站在高处,扯开嗓门儿对身边围着的群众说:“乡亲们,我卢天宝来秋江是想要改造、建设、发展这个地方的。要发展就必须把我们的自然资源利用好,开发出来。一旦温泉开发成功了,邺市的有钱人就会到我们这里来消费,旺泉乡的老百姓家家都可以想点子赚城里人的钱,搞农家乐酒家什么的,这是一本万利,乡亲们为什么不会算这个账呢?” 卢天宝带有煽动性的讲话显然是起作用了,群众开始悄悄散去。执法大队长带着路大壮过来了。
三
卢天宝把木月文书画陈列馆二期工程的重任交给了李介之。李拿着二期规划方案,来到卢天宝办公室,商讨工程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卢天宝表示这属于公益事业,政府投资占大头,不妨把财政局长郭银喊来。
郭银是秋江的财神爷,可他自从上任之日起就没钱。但他是个有头脑的财政局长,天性会理财,没两年秋江财政已从末位跃居倒数第三,财政上略有积蓄。
前几天李介之已经问过他了,他没敢肯定财政究竟能出多少钱,依他估算,500万应该没有问题。但花钱的大权在县长黄如峰的手中,黄一向对此事持低调态度,在他看来,秋江眼下最应该投资的是办公设备现代化,否则会在邺市方方面面的领导面前很没面子。
当着卢李二人的面,郭银透了个底。卢天宝很高兴,询问资金什么时候可以到位。郭银表示马上可以到位,但要跟黄县长打个招呼,毕竟他分管财政。
卢天宝眉头皱了一下说:“投资木月文书画陈列馆二期工程关系到秋江的人文环境,是头等大事。我看这样吧,反正常务副县长李介之在场,县财政500万的投资就这么定了。”
邺市政府让各县财政局每半年统计一下财政情况,郭银忽然发现经过精心努力,县财政居然收支平衡了,而且单方面的收入还略有盈余。他兴高采烈地跑到县长办公室,本以为黄县长会夸他理财有方,没承想他的汇报刚完,黄县长就板起脸说:“郭局长,还是向邺市汇报秋江县财政亏损吧,要留些周转资金搞办公现代化。”
郭银不愿意瞒报,他表示最好向卢书记请示一下,黄如峰挖了他一眼,说那你去找卢书记好了,郭银趁势站起身离开。
郭银冒雨来到卢书记办公室,汇报了相关事宜,卢天宝表示如实上报财政情况,一旦查出造假来秋江会吃不了兜着走。让邺市政府知道秋江县这几年还是干出了不少招商引资的业绩。办公现代化的事情就往后拖一拖吧,目前秋江还没有这个经济条件。
四
汛期说来就来了。黄如峰拿上雨披,喊司机立刻到旺泉乡察看防汛情况。黄县长要到最险的堤坝上看看,刘涌进不知道哪里最险,便带着黄县长一个又一个堤坝行走。突然,刘涌进发现前方堤坝上围了一群人,下边还停了一辆新闻采访车。刘涌进快步疾走起来,与此同时,黄如峰也加快了步伐。
原来是麻包堤被发现了,记者要来曝光。一听这话,刘涌进浑身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是谁修的麻包堤?又是谁引来的记者?
黄如峰见状,站在原地不肯动了,要是让记者知道县长来了,不把他问出个鼻孔朝天才怪。
站在一旁的女记者不停追问刘涌进,刘满脸通红,他忽然想起这是去年的事情,去年这个时候胡田埂是乡长。有天大水忽然来了,镇上的男女老少全部上堤抗洪,没几天水又退了,是不是那个时候匆忙堵漏所为?后来,听说胡田埂有个表弟承包了堤坝工程,既然承包了,怎么还有麻包堤的存在?这事要找胡田埂说去。于是,刘涌进笑着跟记者说:“这段堤坝是我们前任乡长胡田埂在任时修筑的,我不知道这事。”
黄如峰是悄悄离开的,在现场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就悄悄离开了。黄如峰知道自己与卢天宝较量就好比以卵击石,他早就想伺机出他的丑了,今天机会总算是来了,只要旺泉乡麻包堤事件一见媒体,你卢天宝就是浑身长满嘴也会被置于社会舆论的漩涡之中。
第二天一早《晨报》上的消息就出来了,邺市政府正在召开防汛动员大会,各区县的一二把手都来了,秋江县旺泉乡成了反面典型。
卢天宝走出会场的时候,脸色一定十分难看,坐进车里,他直奔旺泉乡去。
李介之建议叫宣传部长于文畅去邺市活动一下,找其他报社的记者再来采访旺泉乡,重新写篇报道,就说因前任乡长胡田埂渎职,我们已经把他免了。
麻包堤事件曝光后,黄如峰一头扎进旺泉乡修堤筑坝。邺市来了一个考察团,成员中有一位是黄如峰的大学同学,看到他简陋的办公室,感慨他没有县长的派头。
黄如峰一大早就叫来了郭银,让他拨款改善办公条件。卢书记去日本考察了,走前召开过常委会,叮嘱他不在家期间由黄县长主持工作。
郭银表示遵从卢书记的意思如实上报了财政收入。黄如峰显然生气了,他告诉郭银两天之内拿不出钱就撤他的职。两天以后,资金果然没有落实,黄如峰将组织部长胡有源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人研究一番后,胡有源忽然通知召开常委扩大会,各乡书记镇长都来参会。
黄如峰宣布郭银身为财政局长,不听县长的指挥,迟迟不拨政府办公现代化的资金,完全丧失了一个行政干部应有的组织原则,停职检查。
胡有源表示既然黄县长已经决定了,就走一下民主程序,举手表决。黄县长发现李介之、于文畅和另外几个常委都没有举手,举手的大部分是下边来的乡镇干部,他们有利要图,梦想当秋江的财神爷。不过,总算是有了一个举手表决的民主程序,一旦卢书记回来追究,就说是民主通过的。胡有源这招真损,不愧是做组织工作的,专门摆弄人心啊。
五
当晚,李介之冒着大雨到市委组织部告状。郭银在家也是百般委屈,他每天向邺市组织部写一封申冤信,一共写了七封,直至卢天宝从日本回来。卢天宝知道后脸都气红了,当即带着李、郭直奔邺市。
到了邺市市委,卢天宝没有去组织部,而是直闯书记室。依他判断,黄如峰能到秋江当县长,证明他还是有背景的。既然李介之已向组织部汇报过了,一周过去都没有反应,卢天宝觉得这事要往上捅了。当年是邺市市委书记顾显达力挺自己到秋江当县委书记并期待干出一番大业的,现在他遇到了阻力,想请求顾书记指点迷津。他见了顾显达就开门见山的报告了此事,并表示秋江地方虽小,人际关系特别复杂。黄如峰人太年轻,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太适合秋江县长的位子,如果组织上硬安排他在那里,自己就想申请去别的地方了。
黄如峰很快调到邺市的某个区去了,郭银的处分被取消了。李介之往卢书记的办公室跑得更勤了,黄县长一走,秋江县政府基本就是常务副县长主事了,按李的资历和能力,应该顺理成章接替黄如峰的位子。 卢天宝就像猜透了李介之的心思似的,他说:“李县长啊,你我共事快两年了,自我调来秋江事事都是你帮助张罗,我心里有数。我已经跟有关领导建议过让你接替黄如峰的位子,我这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从秋江的发展考虑,你毕竟是秋江人,对这方水土比我了解得透彻。”
卢天宝表示过几天开个常委会,研究研究再说。要是常委们都没什么意见,就以组织的名义把他推荐上去。
李介之心中一阵窃喜,卢天宝关键时刻还是想到自己了。但这事如果拿到常委会上研究讨论,李的胜算就不大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谁会把机会拱手让给你李介之呢?就算你卢书记一百个同意,常委们的心却是五花八门的。
卢天宝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他表示县长这位子不是谁都能梦想成真的,要看资历和工作能力,掂量来掂量去李是最合适的人选。常委们有意见尽管提好了,只管当耳旁风听听,反正最终也不是他们定夺拍板。
六
卢天宝怎么也想不到推荐李介之当县长会有这么大的阻力,本来是为此专门召开的常委会,可常委们没有一个发言响应。看看这态势,卢天宝只好把话锋转到了秋江新城建设的问题上。
李介之感到今天的会开得极不成功,卢天宝事先应该私下跟常委们做做工作,哪怕做通了一两个常委的工作,今天也不会是这个局面。提议他当县长,没有一个人响应,让卢天宝都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就别说他李介之自己了。
李介之又去找卢书记,这回他要盯住卢书记,在自己当县长这件事情上,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卢书记,开常委会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哪个领导干部的任用是常委会开出来的?特别是级别高些的领导。李介之带了一幅木月文的字,他以欣赏字画的名义去见卢天宝。
卢天宝摸着自己的脸,认真地看着李介之说:“除你而外,秋江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县长人选。常委们都不同意,真也怪了。明天再召开常委会研究研究,要是他们不同意你,那就让他们推荐别人,我看他们推荐谁!”
李介之眼睛转了一下说:“他们有可能推荐一个资历不深的年轻人,听任他们摆布。”
数天后,李介之果然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常委们一致推举一了个年轻的镇长,个别常委甚至私下说:“推荐他,是因为他资历浅,有可能当不上。上边就会调别的干部来,反正不让李介之当就行了。”
在这种大气候下,卢天宝也就顺水推舟顺从民意了。
李介之病倒了,几天没上班。
(原载于《北京文学》2012年第5期)
县委书记卢天宝路经政府部门,发现常务副县长办公室的门半开着,李介之正在低头写字,就推门走了进去。
邺市组织部新派来一位年轻的县长黄如峰,30刚刚出头,卢天宝跟他只谈了3分钟话就有大相径庭之感。事后他给黄如峰定了一个基本的调子: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他知道李介之是秋江县土生土长的干部,属于这里的原住民,卢天宝要想在秋江打开局面,李介之应该算是能助他一臂之力的人物。
“李县长,你说秋江这个地方究竟应该怎么搞啊?”卢问道。
李介之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在官场锋芒毕露、功高盖主而总是难以提拔的教训,一下子就缄默起来了。本来按李介之的才华和能力,他是可以胜任秋江县县长职务的,可组织考核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邺市组织部新派来了年轻的县长黄如峰。原来组织部来考查时,常委一班人几乎没有一个说他的好话。他平时在工作岗位上干的那些政绩都变成了爱出风头,而他的坦率和敢于直言也变成了太有个性。于是连力荐他的前任县委书记都犯了疑惑,难以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了。
卢对李仕途上的受挫似有耳闻,现在他到了秋江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尽其才,然后才能开辟秋江工作的新局面。
卢天宝见李介之不吭声,便顺手拿起木月文的书帖翻看着,并意味深长地说:“我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干部啊。”
李介之心领神会地笑了,他提议陪着卢天宝在秋江的旮旮旯旯转转,戴着墨镜,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说不定能慧眼发现秋江的宝藏,两人一拍即合。秋江县城不大,徒步行走一个小时就能转完,骑自行车更快了。卢天宝说:“秋江离邺市这么近,怎么连一家像样的商场都没有哇?”
李介之肩一耸、两手一摊说:“交通不便呀,一条长江把邺市与秋江县南北划开,邺城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宁要江南一张床,不要江北一套房’。”
“可偏偏就出了个大书法家木月文。”卢天宝说。
李介之建议去雨山上的木月文书画陈列馆看看,换换心情。
卢天宝望着眼前飞檐斗拱的古典园林建筑,上下两层楼,虽有陈列馆的模样,但周边环境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颇有孤掌难鸣之势,不由的说:“要把这里重新建设改造一下,使之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向外地传播秋江的文化呀。”
李介之表示没有钱来完成这项大工程。
二
卢天宝跟李介之出去考察了一下秋江的民营企业。秋江这个地方虽保守,民营企业却悄悄发展起来了。有个叫路大壮的民营企业家,六七十年代因为倒卖小本生意曾被视为投机倒把分子而上了《人民日报》的批判名单。开放搞活让少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路大壮率先投资建造了一个加油站,又在不远的地方建了旅社。卢天宝第一次到他公司去的时候,他兴致勃勃跟卢天宝谈了两个多小时,并说出了自己的远景规划,准备开发秋江的温泉。
路大壮的雄心壮志,让卢天宝激情澎湃。他准备把自己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给常委们抖搂一下,这回他要开常委扩大会,给这平静的秋江来一次大的动员和冲击。他立刻给组织部长胡有源打了电话,让他通知常委和政府各部门的一把手及乡镇一二把手,明天下午两点开大会,主题是“解放思想,开拓前进”。
第二天下午,两点准时开会,卢天宝要求组织部长点名。胡有源愣了一下,开会点名这在秋江历史上真算是开天辟地了,他一下子明白卢天宝的用意了,借开会之机煞煞机关干部散漫的风气。
半小时后,旺泉乡的乡长胡田埂才一脸醉相地来到会场,他的酒气从嘴里呼出来,顷刻弥漫了会议室。卢天宝要求组织部立即将旺泉乡现任乡长胡田埂就地免职,听候处理。
之后,卢天宝不拿本子、不看文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多小时。县长黄如峰始终不动声色在主席台上坐着,今天的会议他感觉最大的收获是卢天宝又树了一个对立面,那就是组织部长胡有源。
黄如峰已经明显感觉到卢天宝在有意避开他,他事事依赖常务副县长李介之,其实就是把他架空了。他早就想跟卢天宝较真了,县委组织部长胡有源与胡田埂是堂兄弟,卢天宝这一箭射伤了两匹战马,黄如峰总算找到一个鼻孔出气的人了。
旺泉乡地处滁河湾,年年闹水灾。今年胡田埂准备将防汛大堤承包出去,立下责任状,因为有人向他报告,有一段河堤是麻包堤,要趁早解决这事。
黄如峰很快发现,再开常委会的时候,卢天宝讲过话后,胡有源大多不表态,再加上其他常委们也不怎么爱表态,其结果是卢天宝的很多工作想法无法很快得到落实。
更可怕的局面还在后头,胡田埂被撤职后,组织部很快任命了一个新乡长。新乡长肯定不会按着胡田埂的工作思路干事,那么在胡田埂眼里最重要的防汛任务很可能在新乡长眼里变得无足轻重了,一旦洪水肆虐,麻包堤很可能会成为敏感的新闻热点,到时候你卢天宝就吃不了兜着走吧。
卢天宝决定带着秋江县党政一班人到海门参观。出发在早晨8点,人都到齐了,就差县长黄如峰。不一会儿,黄回信息说他不能去了,旺泉乡因招商引资开发温泉与当地百姓起了纷争,他要继续到旺泉乡调解。
新任乡长刘涌进是个不到30岁的军转干部,本来是副乡长,胡田埂被就地免职,副乡长自然顶了上来,这是卢天宝的意思。
第一个来投资开发的商人正是路大壮,旺泉乡的老百姓都知道县委书记卢天宝帮他们招商引资了,可当施工队进驻旺泉乡,拆了他们几十年习惯了的天然温泉浴场时,他们忽然明白,商人是想靠自己的钱势侵占他们的利益了。于是他们纠集了百十号人跟工程队干上了。
县长黄如峰始终在场,几乎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开始刘涌进就想往县委汇报,聚众闹事打人应属重大事件,严重者可报警。但黄坚持不让,他说:“我们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呼声,不能因为开发商有钱就什么事情都由着他……”黄如峰暧昧的态度等于对聚众闹事者的支持,于是事态愈演愈烈,最后群众竟把路大壮捆绑起来押进了黑屋。
从海门回来卢天宝就陷入了旺泉乡的纠纷之中。本来黄如峰是不想把事情告诉他的,可自己瞒不住了,有人把事情捅到了中央电视台。
卢天宝来到了旺泉乡,站在高处,扯开嗓门儿对身边围着的群众说:“乡亲们,我卢天宝来秋江是想要改造、建设、发展这个地方的。要发展就必须把我们的自然资源利用好,开发出来。一旦温泉开发成功了,邺市的有钱人就会到我们这里来消费,旺泉乡的老百姓家家都可以想点子赚城里人的钱,搞农家乐酒家什么的,这是一本万利,乡亲们为什么不会算这个账呢?” 卢天宝带有煽动性的讲话显然是起作用了,群众开始悄悄散去。执法大队长带着路大壮过来了。
三
卢天宝把木月文书画陈列馆二期工程的重任交给了李介之。李拿着二期规划方案,来到卢天宝办公室,商讨工程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卢天宝表示这属于公益事业,政府投资占大头,不妨把财政局长郭银喊来。
郭银是秋江的财神爷,可他自从上任之日起就没钱。但他是个有头脑的财政局长,天性会理财,没两年秋江财政已从末位跃居倒数第三,财政上略有积蓄。
前几天李介之已经问过他了,他没敢肯定财政究竟能出多少钱,依他估算,500万应该没有问题。但花钱的大权在县长黄如峰的手中,黄一向对此事持低调态度,在他看来,秋江眼下最应该投资的是办公设备现代化,否则会在邺市方方面面的领导面前很没面子。
当着卢李二人的面,郭银透了个底。卢天宝很高兴,询问资金什么时候可以到位。郭银表示马上可以到位,但要跟黄县长打个招呼,毕竟他分管财政。
卢天宝眉头皱了一下说:“投资木月文书画陈列馆二期工程关系到秋江的人文环境,是头等大事。我看这样吧,反正常务副县长李介之在场,县财政500万的投资就这么定了。”
邺市政府让各县财政局每半年统计一下财政情况,郭银忽然发现经过精心努力,县财政居然收支平衡了,而且单方面的收入还略有盈余。他兴高采烈地跑到县长办公室,本以为黄县长会夸他理财有方,没承想他的汇报刚完,黄县长就板起脸说:“郭局长,还是向邺市汇报秋江县财政亏损吧,要留些周转资金搞办公现代化。”
郭银不愿意瞒报,他表示最好向卢书记请示一下,黄如峰挖了他一眼,说那你去找卢书记好了,郭银趁势站起身离开。
郭银冒雨来到卢书记办公室,汇报了相关事宜,卢天宝表示如实上报财政情况,一旦查出造假来秋江会吃不了兜着走。让邺市政府知道秋江县这几年还是干出了不少招商引资的业绩。办公现代化的事情就往后拖一拖吧,目前秋江还没有这个经济条件。
四
汛期说来就来了。黄如峰拿上雨披,喊司机立刻到旺泉乡察看防汛情况。黄县长要到最险的堤坝上看看,刘涌进不知道哪里最险,便带着黄县长一个又一个堤坝行走。突然,刘涌进发现前方堤坝上围了一群人,下边还停了一辆新闻采访车。刘涌进快步疾走起来,与此同时,黄如峰也加快了步伐。
原来是麻包堤被发现了,记者要来曝光。一听这话,刘涌进浑身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是谁修的麻包堤?又是谁引来的记者?
黄如峰见状,站在原地不肯动了,要是让记者知道县长来了,不把他问出个鼻孔朝天才怪。
站在一旁的女记者不停追问刘涌进,刘满脸通红,他忽然想起这是去年的事情,去年这个时候胡田埂是乡长。有天大水忽然来了,镇上的男女老少全部上堤抗洪,没几天水又退了,是不是那个时候匆忙堵漏所为?后来,听说胡田埂有个表弟承包了堤坝工程,既然承包了,怎么还有麻包堤的存在?这事要找胡田埂说去。于是,刘涌进笑着跟记者说:“这段堤坝是我们前任乡长胡田埂在任时修筑的,我不知道这事。”
黄如峰是悄悄离开的,在现场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就悄悄离开了。黄如峰知道自己与卢天宝较量就好比以卵击石,他早就想伺机出他的丑了,今天机会总算是来了,只要旺泉乡麻包堤事件一见媒体,你卢天宝就是浑身长满嘴也会被置于社会舆论的漩涡之中。
第二天一早《晨报》上的消息就出来了,邺市政府正在召开防汛动员大会,各区县的一二把手都来了,秋江县旺泉乡成了反面典型。
卢天宝走出会场的时候,脸色一定十分难看,坐进车里,他直奔旺泉乡去。
李介之建议叫宣传部长于文畅去邺市活动一下,找其他报社的记者再来采访旺泉乡,重新写篇报道,就说因前任乡长胡田埂渎职,我们已经把他免了。
麻包堤事件曝光后,黄如峰一头扎进旺泉乡修堤筑坝。邺市来了一个考察团,成员中有一位是黄如峰的大学同学,看到他简陋的办公室,感慨他没有县长的派头。
黄如峰一大早就叫来了郭银,让他拨款改善办公条件。卢书记去日本考察了,走前召开过常委会,叮嘱他不在家期间由黄县长主持工作。
郭银表示遵从卢书记的意思如实上报了财政收入。黄如峰显然生气了,他告诉郭银两天之内拿不出钱就撤他的职。两天以后,资金果然没有落实,黄如峰将组织部长胡有源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人研究一番后,胡有源忽然通知召开常委扩大会,各乡书记镇长都来参会。
黄如峰宣布郭银身为财政局长,不听县长的指挥,迟迟不拨政府办公现代化的资金,完全丧失了一个行政干部应有的组织原则,停职检查。
胡有源表示既然黄县长已经决定了,就走一下民主程序,举手表决。黄县长发现李介之、于文畅和另外几个常委都没有举手,举手的大部分是下边来的乡镇干部,他们有利要图,梦想当秋江的财神爷。不过,总算是有了一个举手表决的民主程序,一旦卢书记回来追究,就说是民主通过的。胡有源这招真损,不愧是做组织工作的,专门摆弄人心啊。
五
当晚,李介之冒着大雨到市委组织部告状。郭银在家也是百般委屈,他每天向邺市组织部写一封申冤信,一共写了七封,直至卢天宝从日本回来。卢天宝知道后脸都气红了,当即带着李、郭直奔邺市。
到了邺市市委,卢天宝没有去组织部,而是直闯书记室。依他判断,黄如峰能到秋江当县长,证明他还是有背景的。既然李介之已向组织部汇报过了,一周过去都没有反应,卢天宝觉得这事要往上捅了。当年是邺市市委书记顾显达力挺自己到秋江当县委书记并期待干出一番大业的,现在他遇到了阻力,想请求顾书记指点迷津。他见了顾显达就开门见山的报告了此事,并表示秋江地方虽小,人际关系特别复杂。黄如峰人太年轻,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太适合秋江县长的位子,如果组织上硬安排他在那里,自己就想申请去别的地方了。
黄如峰很快调到邺市的某个区去了,郭银的处分被取消了。李介之往卢书记的办公室跑得更勤了,黄县长一走,秋江县政府基本就是常务副县长主事了,按李的资历和能力,应该顺理成章接替黄如峰的位子。 卢天宝就像猜透了李介之的心思似的,他说:“李县长啊,你我共事快两年了,自我调来秋江事事都是你帮助张罗,我心里有数。我已经跟有关领导建议过让你接替黄如峰的位子,我这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从秋江的发展考虑,你毕竟是秋江人,对这方水土比我了解得透彻。”
卢天宝表示过几天开个常委会,研究研究再说。要是常委们都没什么意见,就以组织的名义把他推荐上去。
李介之心中一阵窃喜,卢天宝关键时刻还是想到自己了。但这事如果拿到常委会上研究讨论,李的胜算就不大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谁会把机会拱手让给你李介之呢?就算你卢书记一百个同意,常委们的心却是五花八门的。
卢天宝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他表示县长这位子不是谁都能梦想成真的,要看资历和工作能力,掂量来掂量去李是最合适的人选。常委们有意见尽管提好了,只管当耳旁风听听,反正最终也不是他们定夺拍板。
六
卢天宝怎么也想不到推荐李介之当县长会有这么大的阻力,本来是为此专门召开的常委会,可常委们没有一个发言响应。看看这态势,卢天宝只好把话锋转到了秋江新城建设的问题上。
李介之感到今天的会开得极不成功,卢天宝事先应该私下跟常委们做做工作,哪怕做通了一两个常委的工作,今天也不会是这个局面。提议他当县长,没有一个人响应,让卢天宝都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就别说他李介之自己了。
李介之又去找卢书记,这回他要盯住卢书记,在自己当县长这件事情上,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卢书记,开常委会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哪个领导干部的任用是常委会开出来的?特别是级别高些的领导。李介之带了一幅木月文的字,他以欣赏字画的名义去见卢天宝。
卢天宝摸着自己的脸,认真地看着李介之说:“除你而外,秋江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县长人选。常委们都不同意,真也怪了。明天再召开常委会研究研究,要是他们不同意你,那就让他们推荐别人,我看他们推荐谁!”
李介之眼睛转了一下说:“他们有可能推荐一个资历不深的年轻人,听任他们摆布。”
数天后,李介之果然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常委们一致推举一了个年轻的镇长,个别常委甚至私下说:“推荐他,是因为他资历浅,有可能当不上。上边就会调别的干部来,反正不让李介之当就行了。”
在这种大气候下,卢天宝也就顺水推舟顺从民意了。
李介之病倒了,几天没上班。
(原载于《北京文学》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