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吹响强国梦想的号角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not always smooth.
  After the primitive civi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human being entered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era and created numerous splendid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for no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However,human being is not only wise but also greedy.Human being show an affront to nature and conquer completely it without scruple so that nature is enraged and brought quick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risis.In the end human being find tha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s not a perfect ultimate goal and it is only a necessary tran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ll be the best choice in the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coming and has been written on the banner of human life in the 21st century.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充满着曲折。
  人猿相揖别后,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其间历经了300万年的原始文明、1万年的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后,才依托科技坐上发展的快车,不过三百年时间就创造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可充满智慧的人类却有着贪婪狂妄的一面,孤傲清高地蔑视自然,无所顾忌地征服自然,结果与自然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于是,自然发怒了,以牙还牙,很快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倍受惩罚的人类这才发现:工业文明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终极文明,而是附带着许多弊端。在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她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过渡。她的后面还有一个更加高级的文明:生态文明。
  现在这个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而且醒目地写在21世纪人类生存的旗帜上。
  
  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一战略举措,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倡导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自从人类有文明史以来,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原始文明主要是指人的诞生阶段,人会制造、使用工具。这个阶段共经历了300万年。这个时候,人对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不清晰的。由于无法理解自然现象,便崇奉自然中心主义,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的造化,出现了灵论、巫术、图腾崇拜等;后来,缘于原始农业的出现,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第一次分离,人与自然存在着轻微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但总体上说,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是一种原始的绿色文明。
  农业文明的标志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们群聚定居,组成了乡村;开始对农田进行灌溉,产生了农耕文化、人伦文化、人事文化等,人的智慧创造得到了强化,大约经历了一万年。这时候的人类处于从自然中心主义向人类中心主义过渡的摇摆期。由于靠天吃饭,开始烧山、砍伐森林,对自然进行轻度至中度的破坏,但影响依然不大,人与自然基本是和谐的。
  蒸汽机出现后,工业文明就到来了,迄今经历了300年。这时更加智慧的人类信奉人类中心主义,在很多地方超脱了对大自然的依附,开始肆无忌惮地破坏大自然,极大地恶化了生态和环境,甚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扭曲。
  生态文明是产生在沉痛的历史教训之后的。人们意识到:科学是强大的,但不是万能的。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隶,也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出现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
  
  全面实现小康的呼唤
  
  在农业文明时期,到处都是山青水秀。唐代诗人李白也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可现在呢?古代人能享受的免费浪漫已经成了现代人一种极度的奢望和宏伟的梦想。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保护生态和环境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在过去20多年中,随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分工,成长为新兴的“世界工厂”,生态负担日益沉重。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有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有90%受到污染。在某些地方,生态破坏已经造成对人类生存的现实威胁。 尽管“生态危机”、“生态灾难”在一些地方频现,成了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但仍然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警惕。不少地方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中,仍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生态环保作为“软指标”。为追求政绩,一些地方官员甚至不惜以破坏生态、透支资源的方式来发展当地经济,要了金山银山,却毁了绿水青山。有资料显示,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GDP年均增长9.5%,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这些情况表明,对于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如果不振聋发聩地叫响“生态文明”这一口号,唤醒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如果不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如果不认真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不在体制上进行变革,而是等到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之后再来治理,必然会使“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今年5月以来发生在太湖、巢湖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的一项极其英明伟大的决策;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呼唤,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愿,其意义及作用正如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勇所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清洁的空气、水等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所以,当生态环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时,生态文明就成为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二是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是传统工业化道路所带来的,它既是经济问题(例如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例如价值观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例如决策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需要应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综合的办法来解决。
  
  不断完善丰富的内涵
  
  生态文明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要求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要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耗能、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但这只是社会的某些方面而不是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如何组织好经济,以便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上,使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人文学者对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决策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有专家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四个特点:全面性,是指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从本质上讲,只有全面发展这个母系统,人类这个子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只从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发,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化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在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高效性,是指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生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持续性,是指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因此,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呢?
  在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简明的表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些表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勾勒,使我们看到了方向,明确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原则基本一致。他呼吁,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韩庆祥教授认为,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他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的内涵应该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一是生态化的物质文明,那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方式,还要进行积极的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化的精神文明,那就是普及科学的生态知识,确立生态理念,繁荣生态文化;三是生态化的制度建设,包括科学的决策,实施的考核(含人事考核),群众权利(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立法和司法舆论的监督制约等要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四是生态和环境的全面改善。这里既要有局域的和区域的改善,又要有国家的和全球的改善;既要有单项环境因子的改善,又要有全面综合情况的改善。
  从上述各种解读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在思想观念层面,它主张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生态道德观、生态效益观、国际生态观等;在机制和制度层面,它要求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善待自然,要求发展绿色科技、尊重自然规律,要求完善政治体制,实现人与人的公正、平等,消灭贫富不均,反对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在物质生产层面,它要求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生产活动。
  
  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十七大代表和国内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党的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告诉记者: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贾局长还以近年来的林业发展为例,说明树立科学发展观、抓好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40处,约占国土面积的12.6%,有效保护了45%的自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14亿多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为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总体来看,国家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全社会的生态意识还不强,离生态文明、生态良好还有很大差距。贾治邦强调说: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教授认为,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都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了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这个发展就是不要走老路,而要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在今天的生态资源和科技条件下,资源短缺等问题,想单纯依靠市场是无法解决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是非常必要的。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郑志国表示: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首次明确肯定和使用“生态文明”概念。十七大报告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较之以往的提法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地位更加突出,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我们面前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在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沿袭,固然使一些地方因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了物质和财富上的富裕,但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环境和资源的匮乏,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追求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享受到物质增长带来的舒适甚至豪华的同时,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在造就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如果不能以生态文明及时予以矫正,则经济不能保障持久,社会无法达成和谐。在这样的物质文明的影响下,精神文明也在趋向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的道路上每况愈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抛诸脑后,片面追求GDP,无视环境的破坏给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威胁,充分暴露出他们在不健康的文明形态影响下,对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的漠视。
  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教授、环境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金瑞林认为,过去那种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这表明,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些都迫使中央要对现状作出合适的回应。最大的问题还是体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法律制定后,执行打折扣,特别是环保法。在中国立法有很多问题,但法律实施这个环节问题更多。环境法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保障,需要技术、司法各方面的支持。如果不配合,就会打折扣。往往我们一些法律明令禁止的事情,到了地方之后不执行,屡禁不止。今后几年,我们一方面要推进那些禁止性的法律条文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律责任,违法一定要追究法律责任,让其违法的成本要高于获得的利润。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实际上环境法的实施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如有的工厂超标排污没法治理,最后决定关闭,但地方的失业工人怎么办?地方的经济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执行困难很大。
  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先生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生态文明应包括体制的内容,体制文明应该是很重要的文明。我们现在的城乡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树状体制,条块分割,横向联系不够。经济系统缺乏物质循环,社会系统缺乏信息反馈。比如在做出一个决策、制订一项政策时,应将结果反馈回来。但我们目前反馈渠道很不畅通,时间很漫长,或者根本反馈不回来,或者直到发生了恶果才知道。而自然生态强调的是正反馈和负反馈。决策者在做决定时,就应该知道这项决定的后果,然后可以采取调节方式,过多了就减少、过少了就增多。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解决环保中的权力寻租问题。政府要坚守权力边界,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绿色信贷、生态环境补偿都要纳入到信息公开的框架下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违规企业的企业信息公开,银行、媒体、公众方面,采取各自不同的举措,对污染企业造成巨大的道德和舆论压力,当违法的机会成本远比风险获得和向权力寻租的代价为高时,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扎实推进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改变大众的文明观念。王如松说,传统文明只包括精神文明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等,而广义的生态文明不仅包括体制的内容,还应包括人们的认知。人们的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工学和生态美学知识和生态意识都有待提高。同时也反映了在全社会包括决策、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普通公众中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哲学和提高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通常会存在一些误解。人们经常强调生态均衡、生态平衡。实际上,生态均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没有均衡,只有和谐,是谐而不均。
  
  要从根本上解决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需要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更需要转变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正视当前和未来的关系。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方式,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用符合统筹人与自然相协调要求的方式,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以生态文明涵养我们的发展,涵养我们的社会,涵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今年年初,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对外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这个报告把21世纪前50年的中国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归纳为十个方面:即提高全民现代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加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型,提高经济生态化水平;加速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型,鼓励绿色消费;制定国家能源战略,防止能源危机的剧烈爆发;建立长效预防机制,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惠及全体国民;建设环境责任制;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开发国际资源和市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速西部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清醒地认识这些挑战,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国情、研究相应的对策、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艰辛而成功的探索
  
  关于生态文明的提法,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了。不论从政府层面,还是理论界层面,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受到关注。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环境压力渐渐增大,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实践探索早已被迫开始,并取得许多成功。
  在环境立法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先后制定了二十多部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国务院、相关部委相应制定了近百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行政法规、规章,地方人大和政府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量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我国缔结和参加了几十项有关环保的国际条约、公约、协定。可以说,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律体系,应该说从法律层面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铺垫,这是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生态文明理论探索层面,主张选择一条可持续的资源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增加自然资本的储备及其在国民财富中的构成比例,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
  在实践层面,一些先行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将发展与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生态文明的雏形。北京洲际环发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它将以前污染环境的生活垃圾经过技术处理,生产成无化学成分的有机肥料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不仅将垃圾变废为宝,而且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优质肥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类似的情况近年来比比皆是,各类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层出不穷。废水回收、垃圾再生、生物能源以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的不断涌现,都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探索。
  
  尤其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据资料显示,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然而,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沼气技术,每年所生产能源己达115万吨油当量,占农村能源的0.24%;节柴灶每年所节约的能量己达52.5万吨油当量。 我国政府己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户用沼气池、节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并于2006年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这表明我国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优惠和支持。
  其他如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循环发展,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社区、绿色城市。这些有效的探索都为我们在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增强了信心。
  
  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应该看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才刚刚起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诚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许多十七大代表及国内众多专家学者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其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大力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观。要通过长期、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让全民认识到: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是应该和谐相处的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自然孕育、哺育了人类,使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发展使人类变得不断强大,但强大了不能自我意识膨胀,不能使自然之子蜕变为自然的主人,不能向自然无限制的索取,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不仅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更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既要考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其它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要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严格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要尽快健全生态法制。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二十多年,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上,随着《京都议定书》有效期限的终止,要积极推进接续公约的达成与签订。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受惠于自然,必须向自然反哺。
  要自觉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尤其是国内的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对自然实行补偿,每个人都要为保护自然做出贡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自然的优化发展。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要努力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传统的发展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要坚持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发展生态工业,首先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其次要以治污治散为重点,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治理整顿。还要大力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清除白色污染,外出旅游主动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动物。还要建立开发环境的补偿机制,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这样坚持下去,环境就会一天比一天好。
  
  已经吹响的号角
  
  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现在,我们正清醒地朝这个方面迈进,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有了重大的思想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有了具体的体现。
  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因为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更加体现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文化、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从这个角度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所以,我们有条件、也必须尽快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正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种积极呼应。
  因为生态文明正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并转化为积极的社会实践。我国已有一些地方率先走在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前不久,经济并不发达的青海省作出一项重要决策:对三江源当地政府不再考核GDP;只要生态好,就算有政绩!是保护长远生态环境,还是追求眼前发展速度,青海省果断选择了前者。与青海省一样,全国已经有许多地方开始逐步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指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全国人民对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认同,我们一定能坚持正确的方向,迅速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一百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强国梦想。
其他文献
我常常在想,我们眼中看到的世界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人的心灵,它们在我们的心灵中又将激起怎样的波澜?人作为地球上的群居物种,又是如何扮演着他的社会属性和自己?而我苦思不得
所谓另类思维即常规性思维,在某些化学计算中可以不用常规的计算方法,而转换思维角度,另辟蹊径,则能找到更佳的解题方法。
对林区道路网设计中马秋思原理推导的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该公式中假定在理想条件得出模数与实际生产有很大差距。为此在考虑林道交叉角度系数;林道未伸
中生集团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于2006年8月17日取得了GMP证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公告(第108号)),10月23日正式上市销售。
宫腔内病变是妇科常见病,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讨论比较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价
期刊
医疗服务的提供遵循市场法则,而占医疗服务市场85%的公立医院价格收费又采取计划控制,政府投入减少,使公立医院陷入尴尬境地;部分民营医院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效益最大化,导致违规现象
开展实验室比对试验能不断提高和促进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并且能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从而能识别和缩小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的差异。但是在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持续能力时,通常
由于学生对异面直线的把握不象平行、相交直线那样容易,因而关于异面直线的距离的求解就感觉困难较大.本文通过一例,给出求异面直线距离的五种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征的诊断要点:有致病的高危因素(严重休克、感染、烧伤、创伤,DIC和大手术等肺内外致病因素)。起病急,呼吸频速和呼吸窘迫,安静平卧时呼吸频率>35次/min。PaO2在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