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曾国藩家书》是中国传统家训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探析曾国藩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孝悌修己的传统儒学观;进德修业,非汲汲于功名的为学观;春风化雨、亲和恰切的道德教育方式。反思当代家庭进行道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家庭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转变家庭教育的重心,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式,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家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06-0027-03
家庭是人最初也是终身受教育的场所,它是一个人养成良好品德习惯、树立远大志向抱负的起始点。家训教育在我国始终处于经久不衰的地位。曾国藩以道光、咸丰年间与家中所通的1500封家书来教导家人,且家庭教育内容广泛,涵盖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养生和劳动教育三类,其中又以道德教育为主。为此,笔者立足其道德教育思想,探析其对当代家庭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观
(一)思想根基:立足儒学,明孝悌,重修己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观立足于传统儒学。他继承了儒家传统“和为贵”的观念,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他曾言:“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保障家人之间同心同德的根本在于明孝悌,知人伦。曾国藩不仅积极践行,以身作则,且经常教导家人:为人子者应在“孝悌”上下功夫。家中成员如能对上持敬,对下以爱,那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秩序便形成了,家族内外亦是一团和气。兄弟子侄若能在家中知孝悌,明人伦,那么在社会中亦能懂得社会之伦理秩序,上忠君王,下爱百姓。曾國藩注重家人“孝悌”观的修养,实际上是践行了儒家传统“孝子忠臣”的培养观念。
此外,曾国藩继承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时刻提醒家人要不断完善自身,不可安于富贵。他极力推崇过勤俭、节制的生活,因为他认为在生活日用之间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生活方面,曾国藩强调“勤”,他继承并践行了祖辈提出的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猪、鱼”,追求勤奋、俭朴、求学、务实、奉献的初心。曾国藩重视生产劳动,曾家子弟皆从事农田耕种,一则锻炼身体,再则补给吃食,以节省开支。在读书求学方面更要做到“勤”,需日日早起,勤学有恒,不可间断。对于“俭”字曾国藩亦十分重视,他要求家中生活用度只可盈余不可超支。曾国藩本人也完全照做,即使官至一品却也衣食无华。他认为:“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也。”只有修养勤俭的德行才能使家族稳定且富有生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曾国藩推崇程朱理学、节欲克制的道德观念。
(二)为学观念:进德修业,非汲汲于功名
曾国藩儿时学习刻苦,科举出身,在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进入翰林,踏上了仕途之路。因此,他十分重视家中兄弟、子侄的为学问题。但曾国藩的为学观念更加体现了他对修养德行的重视,他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那么,为学该如何进德呢?他认为读书必从事于《大学》之三纲领:明德、亲民、止至善。他希望家人通过读书切实地提升个人的德行修养,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中,以追求极致的境界,而非仅仅求取功名之用。曾国藩在家书中一再强调功名富贵悉由命定,功名迟早实有前定。一方面是因为诸弟考试、求取功名之路多有坎坷,曾国藩出于宽慰之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曾国藩始终将道德修养置于本位,认为德性是做人最关键的要素。
除“进德”外,曾国藩还重视“修业”,即通过练习形成具体的技能。他在家书中多次对几位弟弟提出读书、作文的建议,十分具体可行,而且具有针对性。曾国藩重视培养兄弟、子侄的“修业”能力,要求他们在某一行业中恒学深挖,能够以之谋生,立身扬名,有所造诣,而非只为科举功名而学。
(三)教育方式:春风化雨,亲和恰切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成效显著与其教育得法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他的教育方式亲和恰切,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又在教育方式上超越传统,表现出开放性、开明性的特点。
一是经验分享。曾国藩家训的文本源于他与亲属往来的书信,因此,其教育方式多采用长者对幼者经验分享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弱化了以训诫方式表现出的权威性和强迫性,以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关系。如在家中弟弟因小考未中而多有埋怨之语时,曾国藩以自己曾经七次小考才成功的例子告诉弟弟们应当“用功”“去傲”,不应抱怨。他在提醒家人做事有恒时,以自己曾经不专心的例子来规劝道:“我平生常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为鉴戒。”曾国藩在诸多的或正面或反面、或自身或他人的事例中以达其婉劝之意,可见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比强迫的、说教的形式更易于接受,利于教化。
二是因人施教。曾国藩十分重视在妻子儿女中弘扬大道,用圣人语言去教化宗族亲属。因此,他的家庭教育对象是众多的,但这些教育对象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可一概而论,为此,曾国藩依据每个人的身份和特点施以恰切的、针对性的教导。对弟弟,以勉励为主;对子侄,以教导为主;对女婿以劝诫为主。总之,其家书形式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有针对性地施教于家人,体现了曾国藩家训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三是平等对话。曾国藩教导家中成员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借助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而非一味地让家人墨守成规。例如,曾国藩劝诫家人不可只学诗文知识,要身体力行,成为经世济用之才。其弟回信主张“必先博雅有才,而后可明理有用”。曾国藩回信肯定弟弟立论之精当,从中体现了曾国藩与家人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因此,施行教化不应以强硬的态度和高人一等的地位使人屈服,所谓理不辨不明,对话性的交流方式更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 二、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一)家庭应承担起道德教育之责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内容所涉领域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对家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氏家族的兴旺与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这启示我们应当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我国古代诸多传世家训在修道德、育家风上的有益经验。然而反观现代社会,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日常生活中细琐的道德失当行为则时常缺乏关注,亦很少有家长愿意如曾国藩一样花时间去分析孩子在道德方面的问题并展开有效指导。从曾国藩家训中我们应意识到,相比较于学校,家庭对德行的培养往往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可以在长久的潜移默化中真正地修养品德行为,减少道德说教的强制性和“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性,因此,家庭应担负起道德教育的责任。
(二)转变家庭教育重心,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更多强调的是读书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将学习与应试等同起来,只关注孩子能否“成才”而忽视孩子的德性修养,不关注孩子是否“成人”。近年来,名校学子“高智商”作案、虐杀动物,甚至毒杀室友、杀害母亲等诸多有才无德者的恶劣、残忍、非人道的行径使社会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关注重点的反思,其原因之一是家长过于重视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而忽视德性修养的培育。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知识已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且学校教育已经予以足够的关注和成体系的课程安排,家庭教育在学业知识上、在学业评价上应当是给孩子减压,而不是只重视评价结果,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道德教育方面,良好德行的养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过程,而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学生人数、教育环境等的限制,易采用道德说教的形式进行教育,未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家庭教育应将重心放在孩子德行的修养上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德行的失范之处,让孩子向着“成人”且“成才”的双方面发展。
(三)改善德育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相较于其他家训,曾国藩家训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富有情境性,能够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以关爱为本,以分享、交流的方式给人以娓娓道来的亲切之感。反观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要么过于宠溺,忽视日常生活中细小的失范行为,要么以权威的身份自居,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直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此家长与孩子之间就会渐渐产生隔膜,甚至孩子可能会出现反感或逆反心理,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曾国藩的教育方式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可过于武断、强迫,应时时提建议,而非时时下命令。此外,从曾国藩家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导家人时,他并非只提出标准要求别人,自己亦能积极践行,以身作则。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要起到示范性作用。教育貴在熏洗,风气赖于浸染,家长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亲和恰切的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程志强.对曾国藩家训的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价值探究[J].兰台世界,2013,(12).
[2]李剑萍.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述略[J].教育评论,1992,(05).
[3]彭 博.《曾国藩家书》中的德育思想研究[J].语文建设,2017,(21).
[4]苏艳霞,张 培.曾国藩德育思想发微[J].兰台世界,2013,(12).
[5]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
[6]檀作文.曾国藩家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唐浩明.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2.
关键词:传统家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06-0027-03
家庭是人最初也是终身受教育的场所,它是一个人养成良好品德习惯、树立远大志向抱负的起始点。家训教育在我国始终处于经久不衰的地位。曾国藩以道光、咸丰年间与家中所通的1500封家书来教导家人,且家庭教育内容广泛,涵盖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养生和劳动教育三类,其中又以道德教育为主。为此,笔者立足其道德教育思想,探析其对当代家庭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观
(一)思想根基:立足儒学,明孝悌,重修己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观立足于传统儒学。他继承了儒家传统“和为贵”的观念,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他曾言:“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保障家人之间同心同德的根本在于明孝悌,知人伦。曾国藩不仅积极践行,以身作则,且经常教导家人:为人子者应在“孝悌”上下功夫。家中成员如能对上持敬,对下以爱,那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秩序便形成了,家族内外亦是一团和气。兄弟子侄若能在家中知孝悌,明人伦,那么在社会中亦能懂得社会之伦理秩序,上忠君王,下爱百姓。曾國藩注重家人“孝悌”观的修养,实际上是践行了儒家传统“孝子忠臣”的培养观念。
此外,曾国藩继承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时刻提醒家人要不断完善自身,不可安于富贵。他极力推崇过勤俭、节制的生活,因为他认为在生活日用之间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生活方面,曾国藩强调“勤”,他继承并践行了祖辈提出的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猪、鱼”,追求勤奋、俭朴、求学、务实、奉献的初心。曾国藩重视生产劳动,曾家子弟皆从事农田耕种,一则锻炼身体,再则补给吃食,以节省开支。在读书求学方面更要做到“勤”,需日日早起,勤学有恒,不可间断。对于“俭”字曾国藩亦十分重视,他要求家中生活用度只可盈余不可超支。曾国藩本人也完全照做,即使官至一品却也衣食无华。他认为:“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也。”只有修养勤俭的德行才能使家族稳定且富有生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曾国藩推崇程朱理学、节欲克制的道德观念。
(二)为学观念:进德修业,非汲汲于功名
曾国藩儿时学习刻苦,科举出身,在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进入翰林,踏上了仕途之路。因此,他十分重视家中兄弟、子侄的为学问题。但曾国藩的为学观念更加体现了他对修养德行的重视,他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那么,为学该如何进德呢?他认为读书必从事于《大学》之三纲领:明德、亲民、止至善。他希望家人通过读书切实地提升个人的德行修养,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中,以追求极致的境界,而非仅仅求取功名之用。曾国藩在家书中一再强调功名富贵悉由命定,功名迟早实有前定。一方面是因为诸弟考试、求取功名之路多有坎坷,曾国藩出于宽慰之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曾国藩始终将道德修养置于本位,认为德性是做人最关键的要素。
除“进德”外,曾国藩还重视“修业”,即通过练习形成具体的技能。他在家书中多次对几位弟弟提出读书、作文的建议,十分具体可行,而且具有针对性。曾国藩重视培养兄弟、子侄的“修业”能力,要求他们在某一行业中恒学深挖,能够以之谋生,立身扬名,有所造诣,而非只为科举功名而学。
(三)教育方式:春风化雨,亲和恰切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成效显著与其教育得法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他的教育方式亲和恰切,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又在教育方式上超越传统,表现出开放性、开明性的特点。
一是经验分享。曾国藩家训的文本源于他与亲属往来的书信,因此,其教育方式多采用长者对幼者经验分享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弱化了以训诫方式表现出的权威性和强迫性,以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关系。如在家中弟弟因小考未中而多有埋怨之语时,曾国藩以自己曾经七次小考才成功的例子告诉弟弟们应当“用功”“去傲”,不应抱怨。他在提醒家人做事有恒时,以自己曾经不专心的例子来规劝道:“我平生常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为鉴戒。”曾国藩在诸多的或正面或反面、或自身或他人的事例中以达其婉劝之意,可见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比强迫的、说教的形式更易于接受,利于教化。
二是因人施教。曾国藩十分重视在妻子儿女中弘扬大道,用圣人语言去教化宗族亲属。因此,他的家庭教育对象是众多的,但这些教育对象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可一概而论,为此,曾国藩依据每个人的身份和特点施以恰切的、针对性的教导。对弟弟,以勉励为主;对子侄,以教导为主;对女婿以劝诫为主。总之,其家书形式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有针对性地施教于家人,体现了曾国藩家训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三是平等对话。曾国藩教导家中成员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借助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而非一味地让家人墨守成规。例如,曾国藩劝诫家人不可只学诗文知识,要身体力行,成为经世济用之才。其弟回信主张“必先博雅有才,而后可明理有用”。曾国藩回信肯定弟弟立论之精当,从中体现了曾国藩与家人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因此,施行教化不应以强硬的态度和高人一等的地位使人屈服,所谓理不辨不明,对话性的交流方式更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 二、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一)家庭应承担起道德教育之责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内容所涉领域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对家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氏家族的兴旺与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这启示我们应当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我国古代诸多传世家训在修道德、育家风上的有益经验。然而反观现代社会,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日常生活中细琐的道德失当行为则时常缺乏关注,亦很少有家长愿意如曾国藩一样花时间去分析孩子在道德方面的问题并展开有效指导。从曾国藩家训中我们应意识到,相比较于学校,家庭对德行的培养往往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可以在长久的潜移默化中真正地修养品德行为,减少道德说教的强制性和“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性,因此,家庭应担负起道德教育的责任。
(二)转变家庭教育重心,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更多强调的是读书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将学习与应试等同起来,只关注孩子能否“成才”而忽视孩子的德性修养,不关注孩子是否“成人”。近年来,名校学子“高智商”作案、虐杀动物,甚至毒杀室友、杀害母亲等诸多有才无德者的恶劣、残忍、非人道的行径使社会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关注重点的反思,其原因之一是家长过于重视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而忽视德性修养的培育。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知识已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且学校教育已经予以足够的关注和成体系的课程安排,家庭教育在学业知识上、在学业评价上应当是给孩子减压,而不是只重视评价结果,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道德教育方面,良好德行的养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过程,而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学生人数、教育环境等的限制,易采用道德说教的形式进行教育,未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家庭教育应将重心放在孩子德行的修养上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德行的失范之处,让孩子向着“成人”且“成才”的双方面发展。
(三)改善德育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相较于其他家训,曾国藩家训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富有情境性,能够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以关爱为本,以分享、交流的方式给人以娓娓道来的亲切之感。反观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要么过于宠溺,忽视日常生活中细小的失范行为,要么以权威的身份自居,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直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此家长与孩子之间就会渐渐产生隔膜,甚至孩子可能会出现反感或逆反心理,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曾国藩的教育方式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可过于武断、强迫,应时时提建议,而非时时下命令。此外,从曾国藩家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导家人时,他并非只提出标准要求别人,自己亦能积极践行,以身作则。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要起到示范性作用。教育貴在熏洗,风气赖于浸染,家长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亲和恰切的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程志强.对曾国藩家训的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价值探究[J].兰台世界,2013,(12).
[2]李剑萍.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述略[J].教育评论,1992,(05).
[3]彭 博.《曾国藩家书》中的德育思想研究[J].语文建设,2017,(21).
[4]苏艳霞,张 培.曾国藩德育思想发微[J].兰台世界,2013,(12).
[5]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
[6]檀作文.曾国藩家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唐浩明.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