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整体·追寻本真·发展素养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育人机制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等的研究,要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统一,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力求挖掘其他课程与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文章基于“隐性思政”理念,梳理并分析《建立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以“发展素养”为目标指向,以“单元结构”为实践载体,以“求真”“求联”“求创新”为方法路径,帮助学生追寻概念本质,建构数学模型,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素养。
  关键词:隐性思政;核心素养;数学育人
  隐性思政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政教育存在类型。在实践中往往隐藏其教育目的,并以隐蔽的方式开展施教,呈现为潜移默化教化无痕。
  数学课程在学生发展上所特有的“隐性”育人功能,从根本上是数学所具有的特性赋予的。数学的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应用广泛性,以及特有的符号语言系统和模式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所有策略、方式、途径,都可归结于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数学学科的特点,去实现其育人功能。
  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理应深入梳理教学内容,提炼学科教学中的“隐性思政”元素,立足单元整体知识体系,完善教學目标,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融通。以下是笔者对“隐性思政”理念下《建立倍的概念》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建立倍的概念》内容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分数、百分数、比等概念的重要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两个量的“相差关系”,而“倍比关系”较为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倍”又是学生认知需要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发生“质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机会,是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如果学生对“倍”的概念模型建构不充分,势必会影响后续的解决问题和相关新概念的学习。
  人教版教材将《倍的认识》进行了集中编排,以一个单元的教学呈现,包括“建立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三部分。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通过沟通、联系和对比,更全面地建立“倍”的概念。但就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看,仍存在可商榷之处。
  (一)图示表征,缺少过渡
  通过前测了解到,虽然大部分学生对“2倍”已有一定的认知,但98%的学生是通过画简单的实物或图形来表征2倍,只有2%的学生能用线段图表征,且有7%的学生出现了错误。
  再来看教材中的图示表征,例题中的“萝卜图”和“小人图”都是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形象图示表征,而线段图是思维要求较高的抽象图示表征,三种图示表征方法之间跨度较大、缺少过渡。如何放缓教学坡度做好衔接,更顺应学生的认知实际,值得教师思考。
  (二)关系认知,缺少类比
  新教材将“倍的认识”集中编排教学,有利于类比思想的渗透。三个例题内容相似,却有本质区别,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极易混淆。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内容未被编入本单元的新课教学,而是以一道较复杂的解决问题形式出现在单元综合练习中。对此,学生倍感困难,此类题型错误率较高。因此,如何在“建立倍的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整体关注“倍”的三种问题结构,及时进行联系与沟通,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二、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解读与分析,笔者尝试将隐性育人目标显性化,突出“发展素养”目标的落实,创设“求真”“求联”“求创新”的方法路径,帮助学生追寻概念本质,建构数学模型。本着“既重视结论,又不忽视过程;既重视形式,又不忽视本质;既重视知识传授,又不忽视数学育人”的原则,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图示、语言等多种表征活动,经历从“相差关系”到“倍比关系”的思辨过程,并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的过程,把握“倍”的本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 在“是什么”“哪里有”“与什么有关”等问题的引领下,经历“求真”“求联”“求创新”的过程,积累数学概念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比较、概括、联系等数学能力,树立求真精神,及有序认识事物的观念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温故引新
  1. 创设情境:拔萝卜比赛。
  2. 比赛共分三局,从“多少”的角度分析比赛的结果。
  第一局:3比2多1(2比3少1),小白兔胜;
  第二局:6比2多4(2比6少4),小灰兔胜;
  第三局:5和5同样多,比赛难分胜负。
  3. 引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多或少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量间的关系。
  (二)新授:追寻本真
  1. 求真:多元表征,初建表象
  (1)板书“2倍”。
  师:你知道“2倍”是什么意思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2倍”表示在练习纸上。
  (2)呈现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等,表述自己所理解的“2倍”。
  第一次思“辨”:2个是1个的2倍。
  比较、辨析,在图2中既能看到原来的1个,又能看到后来的2个,让我们更加清楚“2倍”是在表示两堆苹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2个是1个的2倍。   第二次思“变”:2份是1份的2倍。
  (1)这几幅图里有“2倍”吗?选一幅说一说。
  (2)有没有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明白谁是谁的2倍?(圈一圈)
  (3)检查自己作品里的2倍,有错的先纠正,再和同桌交流。
  2. 求联:丰富模型,探寻本质
  (1)老师也来表示一个,你们看对不对?
  (黑板上摆出1个○和2个●,●是○的2倍)
  (2)如果增加2个○,怎样让●依然是○的2倍?
  (3)再增加1个○呢?如果增加的是一个●呢?如果去掉两个○呢?……
  引导发现:不论怎么变,我们都可以把○看作1份,作为标准,●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2份是1份的2倍。
  3. 求新:抽象拓展,系統建构
  (1)问:除了2倍,你还想研究几倍呢?
  用刚才的学习经验,把你想到的倍数表示在纸上。
  (2)学生反馈。
  ——你研究了几倍?请学生摆一摆、猜一猜。
  ——关注“大倍数”:份数太多太麻烦,珠子不够怎么办?
  小结:无论“几倍”都有办法表示出来。把(
其他文献
朱庆今年14岁,是Z市第五中学初二学生。  家在农村的阿庆,在读初中的第一年,开始了在城市的生活,上学期间寄住在Z市的大姑家,表哥在本地读大学,空出来的房间就让阿庆住着。在外务工的爸爸为了跟阿庆保持联系,送了一台手机给阿庆当开学礼物,还在支付软件上注册了账号,方便阿庆日常消费。阿庆平时不带手机上学,功能多样的智能手机在阿庆手里只起着最基本的通信作用,过年过节时会给家里人网购礼物。  大姑家在阿庆学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语文“智伴阅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呢?文章从“爱读”“乐读”“品读”三方面探索“研学后教升级版”推动下“智伴阅读”模式的策略研究,探索出适合学生“智伴阅读”模式构
孩子的愿望……家长的声音    ◎ 曲迪  ●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本刊记者张银萍  本期策划特邀专家: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史德志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校长  “六一”在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鲜花、欢笑、阳光、希望……用多少美好的词语来装点“六一”这个美好的节日都不为过!  慈爱的家长、智慧的老师、聪明的宝贝,你们都在怎样创造“六一”的梦想?  大家
教育与钱无关 林 蔚    面对问题百出的“富家子”,专家表示,不能因此就一竿子把“富家子”都打倒,出现部分“问题富家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原因。  “90后”本身面临的就是一个分化很厉害的环境,社会经济差距拉大,竞争激烈,“比如学校的唯学习论,父母提供一切物质条件,希望得到孩子的学习回报。”“90后”出生的孩子情感依赖特别强烈,相对自我中心,在分化严重的环境中,情绪上会更有压力,如果过分
摘 要:语言文字构成教材文本,语言节奏隐藏其中。文章尝试深度解读文本,聚焦统编小学中各年段语文教材,从“语言节奏”表达角度,对典型的诗歌、童话、叙事性作品进行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听”语言节奏之美、“观”语言节奏之美、“品”语言节奏之美,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表达,敏化语言感悟力和表达力,提升语言审美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节奏;阅读教学  一、研究意义  (一)落实课程编排意图  统编教材的特
摘 要:文章指出,在小学英语话题复习课课堂上,为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使英语复习课避免出现“炒冷饭”的现象,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时,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小组合作任务设计要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课堂情景教学;利用合作任务渗透情感教育,融品质教育于一体。这样巧设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实施少而精的操练,融合话题复习课教学,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交际。  关键词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山实验学校,河源517000)  【摘 要】中华医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而扁鹊的“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则是这瑰宝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对古代文化的繼承、探索、创新将会推进人类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把“中医四诊法”巧妙地运用到转化学困生上,对学生善于观察、用心倾听、热情关注、时常接触,会让更多的学困生扬起进步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
摘 要:记叙文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文体之一,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探索有效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好记叙文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摒除应试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让学生从生活这一源头积累丰富的素材;其次,以教材中的写作专题为依据,教授学生写好记叙文的技巧;第三,将教师“一人评”变为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主体多样的评价方式,同时,还要注重运用形成性评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以学生数学“四基”的获得、“四能”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数学学习中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关于“怎么做”的问题,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是明晰相应的操作流程。学生只需要记住操作步骤,再加以一定量的练习,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便相应得以掌握。因此,教师容易出现重“知识技能”,轻“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的问题。文章以“角的度量”的教学为例,谈谈应用电
一年四季都有其独特的风景,每个季节会给人无限的遐思,而在教育的路上,沿途所得的感受和收获,都是教育的饋赠。  春——种下宽容的种子  新一期的黑板报又开始了,这次黑板报的主题是“爱国”。当我在班里宣布这个通知时,几双小手马上高高地举了起来,他们主动要求出黑板报,为班级献一份力。就这样,几个孩子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一步一步地完成。我时时跟进,本以为新学期的黑板报会在他们的努力下迅速完成,眼看后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