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与幽默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幽默,也爱讽刺。不过,讽刺使人们疏远,幽默却使人们相近。
  健康色的幽默是国泰民安的产儿。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似乎都缺乏幽默感。起先我以为这是因为我们是芸芸众生的缘故,可是当我看同代人中的佼佼者们的小说、电影、美术、论文、演讲……时,到作者认为幽默的地方我却只觉得好笑(如果这也算幽默效果的话)。于是我感到,我们这一代人好象只会“冷笑”,要不就是掩饰无知的“嘲笑”。据说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没学过笑。没笑哪儿来的幽默啊。这种影影绰绰的事儿要说严峻也是真严峻,可没几个人严峻地对待过它。
  前两年,“创刊”热正在热头上的时候,我也脑袋一热订了几种杂志,其中,上海的《世界之窗》和甘肃的《读者文摘》上,时不时刊登或搜集一些幽默画和话,嘿,真幽默!可它们都是外国的,乐其乐,终是隔着一层。过了不久,应时当令般地,《人民日报》社居然编出了一份我国独一无二的画报《讽刺与幽默》(双周刊),这在当时的中、青年人中间可算是个,新闻。花四分钱,一页在手,便可以领得十分钟左右的开心或启发!这在早先是多么难以想象呵——我激动地,看着,笑着,想着。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这十分钟的“圣餐”一个月只能享受两回,而且其中有九分钟以上是讽刺,幽默占不到一分钟(常常连一秒钟也没有)。因此我又伤感起来:怎么连幽默也被讽刺了呢?幽默使人轻松,讽刺使人紧张。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原是缺一不可的啊。
  过了很久,我才明白了我当时的幼稚。
  幽默感表现了人的自信或镇定。一般地,只要你坦率和不拘束,幽默感就会纷至沓来。从这点演绎回去,不难发现,刚刚粉碎“四人帮”那几年,尽管生活开始走向光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正常化;然而人们还多是惊魂未定,心有余悸,说话前先看看周围的习惯还在起支配作用。因此,我们写的小说也好,拍的电影也好,《晚报》上辛辛苦苦经营着的“笑林”也好……,就不可能有正常的、自然的幽默。再者说,对话中的幽默是一种“相对性”极强的东西,说话者只有在确知听者能够理解他的幽默时,他才能产生讲幽默话的灵感。也就是说必须得有那种环境,那种气氛,自言自语是绝无幽默可言的。
  但是,当我劳累了一天,晚上舒舒服服地倚在床头的木棉枕头上,拧亮台灯,一手夹着烟一手拿着刊物或报纸时,我最常企望看到的却是一两则幽默。
  幽默多些,本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象征。可不知怎地,很多人不喜欢幽默,这倒没什么,但他们总以为别人也不喜欢。记得近两年前左右,《讽刺与幽默》上开始登一些国产的幽默漫画,有的质量相当不低,看了后久久不忘。这说明咱们中国人也不缺乏幽默感,缺的只是人们的会意和鼓励。
  我又由此想到了漫画界。当代中国知名的漫画家并不算少,连我这个外行也可以数出近十位来,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讽刺漫画家。这就不难理解《讽刺与幽默》上讽刺挤幽默的现象了。看起来,好象我对讽刺有很大偏见,其实完全不是。我象爱看幽默画一样地爱看讽刺画,一样地开心、解乏、过瘾。可既然名之曰“讽刺与幽默”,就应当有幽默的一半地盘,否则本来订的是“溜两样”,可吃起来却全都是“大肚儿”,也难免不叫人倒胃口。
  幽默这东西要比讽刺娇嫩得多,稍有不适,就可能凋零。它又是一种联系性很强的亦此亦彼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程度有很大关系。但是,在所有的艺术里,幽默却大概是最大众性的了。知识分子和待业青年同样爱看卜劳恩的《父与子》,工人和老板也会为同一句幽默话发笑。这不是非常矛盾吗?其实想通了并不矛盾。因为幽默所用的素材,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人人都能理解。把最常见的两样或几样东西用一种构思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构思必须新奇到能引起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东西的注意,这就构成了幽默。人们缺乏幽默感,并不是因为头脑中缺乏最常见的东西,而是因为缺乏这“构思”,换句话说,也就是缺乏产生这构思的条件——文化水平和安定环境。
  要是我们承认生活中趣味存在的必要性,那幽默就是一种高雅的趣味。它好象味精,能使精神生活变鲜。因此,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我们的文化出版部门应当给复生的幽默一席之地。象我们这样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在诗词、小说、散文等中间,幽默早就所在多有,只不过那时不叫这个洋名字而已;在英国,有闻名世界的《笨拙》(单这译名就幽默。旧译“潘趣”);连苏联也有《鳄鱼》;美国的幽默油画大师诺曼·罗克威尔竟是最受欢迎的画家;和我们书画同源的日本近十年来也成了漫画大国;……。不用说,人们童年乐趣的一大部分来源于此;而且它还能使我们在成年以后增添藐视困境的勇气。马克思曾说过:唯有我们的幽默感是敌人永远夺不走的。所以我想,要是我们能有《外国幽默》这样的期刊供借鉴,能有出得更勤、版面更多的不畸形的《讽刺与幽默》供欣赏和发表作品,那我们大家的生活肯定会丰富得多,有趣得多。
  就在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欣喜地发现,《讽刺与幽默》上又开始刊登幽默画了。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2日,陈晓楠在北京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暑假刚开始,陈晓楠的女儿就经历了一场失败。在夏令营的网球比赛中,女儿和队友连续两天垫底。当时,女儿很挫败,觉得是自己拖了后腿,跟她讲着讲着就哭了起来。她安慰女儿,之后分享了一个刚刚从张伟丽那里学到的新词mindstream(心流)——当你极度专注于某件事时,你就会进入心流状态,抹去脑海中任何可能会干扰你的东西。  陈晓楠和张
彦火是香港作家。香港虽被视为繁华之地,但是身在其中的象彦火这样的作家却没有目迷五色,而在寻觅美。最近出版的他的散文集《枫杨与野草的歌》证明了这一点。  彦火向往没有被“污染”的自然。他“直奔维园的草地”的蓦然冲动,便油然而生。在《一爿草地》里,作家赞美维园草地是“自由的王国”。在这绿色的国土上,有着仲夏之夜缱绻的恋情,有着母子天伦之乐曲。自然与人性交融。人的天性得到自然发展,自然得到人性的抚慰。然
挥别2020年,迎接2021年。以人物记录时代,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新的一年,我们面对的依旧是一个充满喧嚣的世界,我们记录的仍将是那些在喧嚣里沉稳、在变局中进击的人物故事。  此刻,我们期待见证新旧年份的交替,期待初阳在地平线上喷薄而出。这一冬的至寒时刻已经过去,大地正在孕育回春的力量。  2020年的最后一期杂志,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生命的、红彤彤的封面。它的背景是红旗,主角是人民英雄。  我们
大众文化中的南北关系随之发生着变化,影视作品中过去多把朝鲜描绘成警戒目标,现在有不少将朝鲜刻画成合作对象。  这个暑假,韩国本土电影《摩加迪沙》成了大热门,不仅连续登顶周末票房榜,还一度刷新韩影今年最高票房纪录。在韩国朋友的强力推荐下,我也抽空去看了这部柳承莞执导、金允锡和赵寅成等主演的电影。  《摩加迪沙》改编自韩朝外交官联手逃离战乱区的真实故事。1991年1月24日,韩国《中央日报》曾以“内战
翻阅新到的《读书》(一九八三年第三期),“读者·作者·编者”专栏里的《深刻的教训》和《倒使我不安了》两文感动了我。这两文的作者,一个是受人批评的,一个是批评人的。但他们没有因在某些方面产生了问题闹得剑拔弩张,势不两立。而是诚以相见、相待、相助、相体谅。搞研究,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只单枪匹马是无济于事的,至少也是难济于事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志通力协作,取长补短,填漏补缺,才能更好更快地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新译的《马可波罗游记》,这要算解放后第一个汉译本,是值得欢迎的。这部译作文字比较通顺可读,在当前广大读者渴望读到这部《游记》的情况下,它的问世无疑是及时的。  然而,可能由于翻译匆促,这个本子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提出来供译者和读者参考。    一、版本问题    译者在《译后记》中说:“《马可波罗游记》……从它笔录成书的时候起,就辗转传抄,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直至今天不
“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维护关系的努力,我们做出了结束婚姻的决定。在过去27年里,我们养育了三个出色的孩子,并且建立了一个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的基金会,致力于帮助所有人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我们将秉承这一信念,继续我们在基金会的工作。但我们不再认为在人生的下一阶段,我们能够作为夫妻携手成长。在开启这段新生活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庭能够获得空间和隐私。”  2021年5月4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夫妇联合发
近日,“北大数学大神手提馒头矿泉水接受采访”冲上热搜。视频里,一名男子胳肢窝里夹着矿泉水,手里提着馒头,淡定地接受采访。他就是北大毕业、又在北大任教的韦东奕,今年30岁,高中时参加第四十九届、第五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得满分冠军,被称为超然物外的“韦神”。北大回应称,望各界与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网友热议  ①天资卓越又勤勤恳恳朴实的人,真的特别让人敬佩。  ②头
抗战胜利以后,我在琉璃厂通学斋古书店工作。那时我经常挟书到燕京大学去求售,认识了邓之诚先生。邓先生住在燕京大学东门外蒋家胡同路北二号,进门穿过屏门可以看到他居住的宽敞的北房。这几间北房既是邓先生的书斋,也是他的会客室和教室。邓先生教书有个特点,往往开学之初,他挟着书到燕京大学穆楼教室上一两节课,然后就是学生到他的书斋来上课了,书斋中间有张大案桌,大家围着桌子听邓先生讲课,显得既亲切又谐调。书斋的墙
一九八三年《中国历史学年鉴》第868页“考古文物新发现”栏目中,《河南发现原版本》一文有三条不实之处。  其一,所举正目有误,不是《伤寒辨证解惑》,而应是《伤寒类证解惑》。  其二,作者张太恒,应为张泰恒。张泰恒字德一,号踽踽子。生于河南邓县,乾隆时举人,后改习医学。泰恒并非张仲景后裔,更非张仲景第四十八世孙。张泰恒祖籍山西洪洞,后迁往河南,先是寄居洛阳张家岭一带,三百年前(清初)落户邓县。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