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诗意时光,开启生命的曼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le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彼得兔》中冷杉树下的小沙洞、《罗宾汉》中舍伍德森林的藏身处,还是詹姆斯笔下变出巨大桃子的光秃秃的树和霍格沃兹的打人柳,这些有关树的故事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伟大的生命总是与树木生死相依,阿姆斯特丹安妮·弗兰克故居的七叶树在安妮去世后依然活了很久,伦敦利比亚使馆门外的樱桃树是为纪念被谋杀的女警员伊冯娜·弗莱彻而栽的……保罗·纳什曾在作品《樱桃园》中这样说:“人们总是对树有一种特殊和持久的情感。”每次想到树林与人类社会古老而紧密持续的关系时,人们来自于树木的创作灵感就会不断涌现。

《树的秘密生活》:我们与树的不解之缘


  我们习惯与树为邻,喜欢将父亲比作大树,它让我们感到沉静安全。我们在老树上缠绕红绳祈祷好运,因为在树的身上,长寿与新生并存。那么,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树?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它们在自然界中怎样生存,与周围的生物如何合作竞争?它们怎样从毫不起眼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英国科学作家科林·塔奇在《树的秘密生活》里解答了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跟树相关的问题。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仿佛是一封写给树的情书,作者抛开人类对树的普遍性的浪漫想象与功利追求,用饱蘸温情与智慧的笔墨写下了树以及人类与它们的故事。每一棵树都有着浩大磅礴的生命结构,它们连接天地,从地下吸收水分再蒸腾到大气中去,释放有机物聚集云层,通过降水回馈地球。它们内在的化学反应与外在的生长结构十分复杂,很多因素都可能将它们置于死地。
  你以为树一动不动,一代代驻守在祖先的森林里。实际上,正如麦克白看见柏楠大森林穿越几千米的荒漠平移到杜西宁山脉一样,如果我们在更长的时间长河里看整个世界,在过去的千百万年中,随着冷暖季节交替,许多庞大的、无法撼动的森林就好像云彩投到地面的阴影那样,从地球上消失无踪了。
  你以为树安安静静一言不发,实际上它们会想方设法告诉别的树“吃叶子的长颈鹿又来啦”;你以为树真的像木头一样无趣至极,实际上它们也有荷尔蒙,会吸引伴侣的注意力,甚至有记忆,它们记得自己被摇晃过,所以之后会长得更加粗壮结实,而落叶松就记得自己被毛毛虫袭击过,第二年会长出了比以往更短更结实的针叶……
  树木聪慧有灵,它们不仅生活在现在、记得过去,而且参与未来。让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中的朋友来了解它们,欣赏它们,并怀着息息相依的感情对待它们,因为这是我们持久相处、我们共同的家园持久存在的基础。

《看不见的森林》:波澜壮阔的生命画卷


  一位生物学教授的生态学课程,一册观测翔实的物候记,一部流动生机的纪录片,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画卷。《看不见的森林》一书从一米见方的土地揭示生命的波澜壮阔,书中内容介于科学与诗歌之间,是一部“真正的博物学家宣言”,堪称近年来博物学经典之一,获2012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入围2013年普利策奖。
  作者戴维·哈斯凯尔是国际知名生物学家、生态研究学者,他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写下了这本森林观测笔记。“我还记得第一次走到那里时的无所适从,但我并没有原路返回。有些人会这样,他们走路也许怀着某种期待,当期待落空的时候却依然决定要前行。我想,即使是一丛野花或是一棵老树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找到了这片树林,它是一份礼物,鲜有访客,四面连山,怀抱之中出现的一小片开阔林地,因归属植物园管辖,就杜绝了其他的砍伐开发,得以保存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作者每天都会在那片森林里漫步,梳理出各种以大自然为家的动植物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每一次寻访对他来说都象征着一个自然故事的缩影,比如藏在落叶层里的火蜥蜴、春天里野花的初次绽放……通过这些观察,作者向人们描绘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
  “春夏时节,这里灌木与乔木共生,入冬之后,就只剩下那些挺拔的大树得以存活……冬天的林地铺满了厚厚的落叶与腐木,荒落的景象带來一种十分真切的丢失感,似乎只是上帝将我搁置于此,却并不告知为何这样……”书中优美的语言让读者将阅读过程看成是一次寻找大自然奥秘的盛大旅行,而作者则像导游,带领大家探索存在于我们脚下或者藏在我们后院里的奇妙世界。
  戴维·哈斯凯尔曾说:“科学家和诗人想做的常常都是一样的事情,就是理解世界,将这个世界表达给自己,表达给他人。科学的假说和争执,诗人充满张力的写作,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我的写作也是这样一种状态。”

《在自己的树下》:与树为伴,见证成长


  《在自己的树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自传性随笔集,收录文章16篇,介绍了其学习和成长的经历,是作者第一次为孩子们写的书。
  年幼时奇特的生命经历、母亲关于再生的讲述、祖母口中“自己的树”的故事、对战争创伤的亲身体验与深刻反省,以及一连串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要上学?树为什么会笔直地向上生长?……从森林环绕的山村走出来的文学巨匠以他特有的笔触,为年轻人展现自己的成长道路与生活体验,宽容中带着犀利,温厚中透着锋芒,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在提醒读者正视自己,正视人类自身。
  作者的祖母说:“这个山村里呀,每个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树’,这些树生长在森林里的高坡上。人的灵魂从‘自己的树’的树根出来,下降到山谷村庄里,进入刚出生的婴儿身体里。人死的时候,光是身体没有了,灵魂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棵树的根里去……”
  于是,“我把大本的植物图鉴带到林子里,从图鉴中寻找着林子里的每一棵树的名字和特性,并把它们一一记在心里。林子里树木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的树都有各自的名字和各自的特性,我觉得十分有趣,简直着了迷”。
  “年幼的我到林子里期待遇见年长的我,已经准备好用普通话问他:‘你是怎么生活过来的呢?’到底要经历什么才会到达年老的我呢?多少年后,我再度走进森林,偶然间来到一棵老树下,恍然遇见了年幼的我。他露出疑惑的神色问我:‘你是怎么生活过来的呢?’我微笑着说道:‘我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作者说,当他渐入老境,总期望能在自己的树下与过去的自己相逢。相信翻开《在自己的树下》这本书,你也会与一位智者、一位朋友相逢,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其他文献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名著《论法的精神》里,狠狠地贬低了一下中国人的品行。孟德斯鸠说:中国人既是最善于骗人,也最喜欢骗人。根源在于中国的法律允许欺诈,禁止暴力。孟德斯鸠的指摘自然是偏颇的,因为他从没到过中国,也没研读过中国的第一手材料。不过如果我们聚焦在号称“华夏文明巅峰”的唐宋,那么他的吐槽还有一定道理的。  “酒楼瓦肆,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
期刊
在美国多元的影视文化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隐匿于其中的各式各样的中国元素,这些中国元素主要包含了华人形象、中国建筑、中国饮食、中国文化等等。倘若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和研读美剧中林林总总的中国元素,就可以清晰地勾勒出美国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这是美国人所想象的中国,也是美国人眼中的“他者”形象,无可避免地带有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刻板的第一印象  十几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国影视剧《绝望主妇》《欲望都市》《尖峰
期刊
范玮琪在多年前用一首《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把女生间的友谊唱得甜如蜜:“你拖我离开一场爱的风雪/我背你逃出一次梦的断裂/遇见一个人然后生命全改变/原来不是恋爱才有的情节……”友情和爱情一样,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女生间的友谊更为细腻美好。在一部部或唯美清新或幽默诙谐或伤感动人的影片中,我们总能看到少女们如诗般的情怀和女生间甜如蜜的友情。  《阳光姐妹淘》分开后再牛,也比不上在一起疯  《阳光姐
期刊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复习已接近尾声,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总是斗志昂扬地抱着课本,期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复习目标,可越是这样,就越是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   干扰在我们的生活里轮番袭来,有外在干扰:一会儿是某个明星的花边新闻引起我们的讨论,一会儿是朋友的邀请让你花两个小时去看电影,一会儿你听到不远处正在播放一首你非常喜爱的歌曲,于是,你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有内在干扰:内心的想法太多,一方面想要获
期刊
这些年,留学和对外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费、国家公费、交换学习、奖学金资助的,有前去读博士、硕士、本科的,甚至去读中学小学的等等。  青年学生负笈远洋,不管是公派自费,都肩负着祖国人民、家庭父母的重托。留学岁月既漫长又短暂,漫长于日日夜夜的耕耘苦读,寒窗不知归期;短暂于时光流逝的来去匆匆,光阴一去不返。  怎样才能在转瞬即逝的光阴里,真正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让自己的留学生活尽量过得顺利、安
期刊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南北距离远,东西跨度大,再加上气候多变、民族众多、历史悠久……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人民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在各地亲身经历了这种差异后,你也许会淡然地笑笑:“这种民俗差异——无解。”南北差异版  一位哈尔滨的朋友来到湖南,亲眼目睹了他的湖南同学买菜的全过程:买了一根胡萝卜、一只番茄和一小把豆芽。他脸上一瞬间浮现出了震惊、害怕的复杂的表情。走进家门,哈尔滨的朋友才开口说:“刚才我以
期刊
夏末秋初,当把积攒了近五年衣服的衣柜和床箱整理完时,我用透明的一米见高的三个大塑料袋装好了将要丢弃的衣服。我不得不处理掉它们,因为空间有限,要为新衣服留出位置。我有些许不舍地看着它们,每一件当初得到它的场景,取下标签的时刻,为它痴迷的一瞬间,我竟然都记得。  我对外表的欲望最低的时候,就是那段只许穿着校服,并且对发型有着严格要求的中学时代了。后来有时我竟会想念那种每天不用花心思打扮的日子,那是一种
期刊
日前,一只白色瓷杯的图片被网友熱传。白色通透的杯身、传统的青山绿水,还有骑着车一脸愉悦的热门动画形象小猪佩奇,有人“一本正经”地评价说:“器形完整无缺,画工精细生动,构图繁复华美,颜色沉着鲜亮,造型规整疏朗,典型清康熙珐琅彩杯,尤其人物衣着大胆超前,用矾红上色,人物头像罕见采用釉上粉红,整体端庄大气不失俏皮,题材新颖,十分难能可贵。”还有文物爱好者根据传统文物的定名方式给它起了名字——“珐琅彩山水
期刊
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的学霸考上清华,他们步入清华园后或徜徉书海、或奔波实验室、或鏖战专业课……你是否会有许多疑问呢?到底学霸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会因学业而烦恼吗?当清华的本科生浓缩成了100个人后,你的疑问或许能在这些图中得到解答。  100位清华本科生中,会有20人来自全国重点中学,48人来自省重点中学,14人来自市重点中学,13人来自县重点中学,5人来自其他中学。很多人一直认为在清华女生最珍贵,这是
期刊
国外媒体《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發布了一组名为《China Viewed From Above(航拍中国)》的图集,图集内容展示的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航拍中国照片。从宁静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从一望无垠的沙漠到鬼斧神工的梯田……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的纷繁美景,以及多变的地势地形令人如痴如醉。很多人看了图集才惊呼,这些年国人总是向往着出国游看世界,却没发现原来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多娇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