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硬度的急性影响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2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索全身振动(WBV)对COPD患者动脉硬度的急性影响。方法:18例COPD患者按随机顺序进行3次随机交叉对照试验:非运动对照试验(CON)、静蹲(SS)试验和全身振动试验(WBVT),SS试验要求患者以屈膝45°半蹲位维持2min×4组,间歇2min作为运动试验方案,WBVT要求患者在全身振动设备上维持半蹲位的同时,加以26Hz的振动干预。分别于运动前(BL)、运动后即刻(AF)和运动后40min测定心-踝血管指数(CAVI)。结果:CON和SS试验CAVI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21)、小剂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组(n=2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移植组(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n=21)、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n=21)。hUCMSCs移植组、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在损伤后立即使用微
目的:研究不同足部姿势受试者使用外侧楔形脚垫后股四头肌的肌电和膝关节力学特征的变化。方法:利用静态足部姿势指数筛选收集5例中立足、5例旋后足、7例旋前足的健康年轻人作为受试者,试验过程:①受试者先在5m的步行道上采用自由速度行走7次,使用测力板(AMTI,Optima HPS,美国)收集受试者的力学数据,表面肌电系统(Delsys,MyomonitorⅢ,美国)收集受试者右侧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肌电信号,三维步态分析系统(Vicon Ltd,Oxford,英国)收集受试者的运动学数据;②受试者换上
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指腰痛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同时由于患病给患者及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1],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物理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运动疗法可以预防cLBP的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3]。传统的运动疗法包括核心训练、麦肯基(McKenzie)疗法、腰痛学院(back school)、瑜伽、普拉提、太极等[2—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形成了日益紧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全身振动平台站立,但不实际训练,治疗组增加全身振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15min,每周5次,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等速肌力评估系统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主动角度重现测试值(AAR),采用简化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采用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幅及步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本体感觉、B
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康复技术专业(专科)的教育最早于1989年建立,由职业院校负责教学[1]。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1]。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医学技术类研究生学位点[1],康复治疗学的硕士归置于医学技术(专业代码:1010)专业。
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主要涉及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减弱,长期轮椅生活,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下肢评估训练康复系统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各项评价指标客观评估下肢评估训练康复系统治疗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肢评估训练康复系统为下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以提高医疗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应用TOPSIS法结合秩和比法(RSR法)对甘肃省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促进康复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有代表性的二级综合医院进行现场调查。依据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法结合RSR法对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纳入的90家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业务运行场地面积达标率为67.78%、床位数达标率为90%,医师、治疗师和护士数量达标率均不足50%;过程质量指标中设备完好和
目的:分析康复医学科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在22天平均住院日内拔管困难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拔管的因素,为提高气管切开拔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2天平均住院日内住院的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按已拔管、未拔管分组,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影响拔管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影响拔管的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在年龄、脑卒中、脑外伤、吞咽功能障碍、癫痫、意识障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间在性别、
髌腱末端病(patellar tendinopathy,PT)是一种慢性的髌腱过度使用的病理性疾病,运动员和普通人群都可能发生髌腱末端病[1]。流行病学显示,患病者经常参加篮球、排球、芭蕾等需跳跃和跑步的运动,也被称为跳跃者膝[1—6]。它通常表现为股四头肌萎缩,与运动活动相关的膝关节前痛,跳跃和蹲起加重,可能导致运动参与减少[1,3]。根据症状持续时间,PT分为1—4阶段。第一阶段为活动后无功能损伤的疼痛;第二阶段为活动期间和活动之后的疼痛,功能满足;第三阶段为活动中及活动后持续疼痛,并伴有功能障碍;第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由于肠道失去神经支配,造成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缺乏胃结肠反射,最后导致排便障碍[1]。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慢性腹胀、便秘、大便失禁等,研究显示,脊髓损伤患者上述问题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8%[2],41%[3]及76.6%[4]。随着病程发展,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程度会持续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领域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