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师的教学要走近生活,带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感悟、表达,从而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笔者尝试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体验中真情表达。
一、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单元几乎都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带领学生进行习作时,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种一些绿植,然后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因为植物有“不见其长但日日在长”的特点,学生往往会对持续的观察失去耐心,或者容易忽视其生长中的变化,于是笔者在教室里也种了几盆容易生长的绿植,如水培大蒜、生姜等。随着植物的发芽、长叶,其形态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当这时,班里就有学生抢着发布新的消息。于是,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引导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要求他们写出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融入自己的想象。这样,学生轻松起步,每有新发现便及时记录下来。当植物的生长发生明显的变化后,笔者再引导他们与上一次的情形进行比较。同时,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加直观,笔者会将植物每一次的生长变化都拍下来。当学生的观察日记有了三四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日记加以统整,将其变成一篇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的作文。
二、保持学生的体验热情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等到教学单元习作的时候才想到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而要通过日常的随文练笔、口头表达等,及时沉淀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引导学生在倾诉、交流中保持体验热情。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能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能得到强化。
笔者在学校、班级开展了主题实践活动后,会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自己的言行、他人的表现进行描述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观看完学校组织的文艺会演后,很多学生回到班上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于是笔者就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的时间开展“即兴演说”活动,让他们向大家介绍演出中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环节。因为每个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而且他们力求不与他人重复,所以五六个学生说下来,演说的内容、角度都不尽相同,这就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坚持让学生在每次实践活动后都倾诉感受,并聆听他人的表达内容,是保持学生体验热情的重要途径。
三、丰富学生表达的方式
很多时候,学生不缺少体验,缺少的是表达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为他们创造表达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表达水平。在单元写作之前,单元安排的每一篇课文都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表达形式,它们为学生发现语言的基本表达规律提供了指引。因此,在学生表达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时,教师不妨和他们一起回顾课文的相关描写,在仿写、迁移中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校园里的金桂刚开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兴高采烈地跑到树下去看一看、闻一闻,还纷纷向伙伴分享这一喜讯。然而,当笔者让他们具体说说金桂的样子时,他们仅用“丹桂飘香”“金黃金黄”等贫乏的词汇表达。于是,笔者让学生再读课本中《爬山虎的脚》一文,借鉴文中观察植物的角度,再描述金桂。在不断的交流中,他们发现了对比、衬托等描写方法。有学生这样描述:“桂花树的枝条很细很细,几乎只有笔芯那么粗,但是你别瞧不起它,那一串串密密麻麻的花儿,一簇簇碧绿的叶子,全都靠它输送养分呢!”为了让学生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笔者还给学生展示了名家笔下的关于桂花的描写片段,以激发他们的表达创意。
学生习作素材和内容的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唤起他们体验生活的热情,同时在关键时刻给他们搭建表达的支架,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定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一、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单元几乎都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带领学生进行习作时,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种一些绿植,然后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因为植物有“不见其长但日日在长”的特点,学生往往会对持续的观察失去耐心,或者容易忽视其生长中的变化,于是笔者在教室里也种了几盆容易生长的绿植,如水培大蒜、生姜等。随着植物的发芽、长叶,其形态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当这时,班里就有学生抢着发布新的消息。于是,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引导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要求他们写出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融入自己的想象。这样,学生轻松起步,每有新发现便及时记录下来。当植物的生长发生明显的变化后,笔者再引导他们与上一次的情形进行比较。同时,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加直观,笔者会将植物每一次的生长变化都拍下来。当学生的观察日记有了三四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日记加以统整,将其变成一篇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的作文。
二、保持学生的体验热情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等到教学单元习作的时候才想到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而要通过日常的随文练笔、口头表达等,及时沉淀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引导学生在倾诉、交流中保持体验热情。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能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能得到强化。
笔者在学校、班级开展了主题实践活动后,会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自己的言行、他人的表现进行描述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观看完学校组织的文艺会演后,很多学生回到班上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于是笔者就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的时间开展“即兴演说”活动,让他们向大家介绍演出中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环节。因为每个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而且他们力求不与他人重复,所以五六个学生说下来,演说的内容、角度都不尽相同,这就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坚持让学生在每次实践活动后都倾诉感受,并聆听他人的表达内容,是保持学生体验热情的重要途径。
三、丰富学生表达的方式
很多时候,学生不缺少体验,缺少的是表达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为他们创造表达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表达水平。在单元写作之前,单元安排的每一篇课文都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表达形式,它们为学生发现语言的基本表达规律提供了指引。因此,在学生表达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时,教师不妨和他们一起回顾课文的相关描写,在仿写、迁移中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校园里的金桂刚开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兴高采烈地跑到树下去看一看、闻一闻,还纷纷向伙伴分享这一喜讯。然而,当笔者让他们具体说说金桂的样子时,他们仅用“丹桂飘香”“金黃金黄”等贫乏的词汇表达。于是,笔者让学生再读课本中《爬山虎的脚》一文,借鉴文中观察植物的角度,再描述金桂。在不断的交流中,他们发现了对比、衬托等描写方法。有学生这样描述:“桂花树的枝条很细很细,几乎只有笔芯那么粗,但是你别瞧不起它,那一串串密密麻麻的花儿,一簇簇碧绿的叶子,全都靠它输送养分呢!”为了让学生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笔者还给学生展示了名家笔下的关于桂花的描写片段,以激发他们的表达创意。
学生习作素材和内容的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唤起他们体验生活的热情,同时在关键时刻给他们搭建表达的支架,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定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