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维持了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推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已经大不相同。在这些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教育,他们对于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教非常陌生,而这些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的一代中有不少人已为人父母,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该如何教养、如何引导,更感到茫然。通过本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数千年来家教、家训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到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这几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把这段话的第一句给漏掉了,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明白怎么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该不会是孔子讲错了吧。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就之大,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可他自称是“年十岁则诵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是十多岁才读书学习的。看来十多岁才正式读书是古人的通例。
放眼世界,当今文明发达的国家,大都立法规定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灌输。但从孩子长大成才的比例来看,这些国家占据了世界高端人才的绝大部分比例,而他们并不急于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教育上,我们首先要适应人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能任意做人为设定。今天的我们心太急了,总想一举成功,相互攀比,口中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经常抢跑,可是,在成才的终点上,我们赢了吗?
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还需要静下心来理解古代教育的精髓。如果我们急于灌输知识,人文素养的不足往往会制约孩子悟性的发展,而孩子幼年时的品质,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长的方向。
家教需一生修养
家教不但是孩提时需要,而且伴随一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常常听人说到“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不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吗?小时候没有受到品行教育的人,不懂得规矩与分寸,不知“止”便胆大妄为,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任性而自私。见到这样的人,人们会说“没有家教”。
显而易见,家教是教人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首先是与人相处时的行为准则。人们都在追求自由,但一定要知道自由并非没有限度,每个人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边界的。因此,损人利己是不可以的。其次,这些规范是自我保护的经验提炼。比如,古人告诫我们“不立危墙”,也就是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到处看到立于危墙的行为。
主导行为规矩的是为人处世的理念。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同于流动性很大的游牧或者经商民族,春耕秋收,一粒种子播撒下去就要守候到秋天收割,人们只能定居下来,相互依存,共同生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相互关爱和协作,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应该本着相互礼让的原则协调处理。
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居住形式,在一个大院落里聚居着同宗同姓的几代人,更需要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的人伦礼仪规则,目的在于形成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儒家特别强调“仁”与“礼”,它们深深扎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形态,被广大中国人所认同,共同遵守,成为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家训则是从这些优良传统中提炼而成。
家训是智慧的结晶
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仁爱礼让的美德首先在家教里具体地展现出来。每一代人都想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子孙,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更强,生活更美满,祈求家族荣耀富庶,长存于世。于是长辈自然会基于个人的阅历,尽心收集祖上世代积累下来的真知和感悟,总结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千锤百炼,提取为家训l格言,传授给子孙,要求他们代代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不走弯路,早早踏上人生坦途。
由此可知,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属于传家秘籍,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付诸实践。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因此,家训高度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因为家训是经验之谈,所以,与一般说教的书籍不同,它读起来亲切而踏实,融合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家族的处世经验,很少有大话虚饰,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寄望殷殷。
其次,家训具有实用性。许多美好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如果不能贯彻,便只是空中楼阁,停留于观念之中,甚至是伪善。家训用于切实地调教子孙,就必须把美好的道德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并且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从小做起,毫不含糊,最终成为生活习惯,无须刻意却能自然而然地遵守。良好的道德一旦變成生活习惯,便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正是因为如此,家训特别重视日常的行为规范,点点滴滴。诸如一家人吃饭,大人没到,甚至家人没到齐,先到的人就不能先吃;长辈没有动筷子,孩子就不敢夹菜。这些规矩的背后要给孩子树立的第一个观念是长幼有序、尊重长辈。中国古代讲“孝”,它最朴实的含义是善待父母,在家有孝,在外才会敬业。第二是培养协作精神,要懂得关心别人。
家训还具备有效性。我们的家训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从来引领潮流,不曾落伍。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它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来成效显著,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阅读家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不能用功利之心读家训 以为既然是家族内部秘而不宣的训示,一定有什么高明的绝招,特别是那些历经磨难后成功的大人物,肯定有终南捷径和驭人之术传给子孙。那些渴望快速成功的人,恐怕要大大失望了。
不要拘泥于形式 古人主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早睡。因此,家训中不乏要子弟天亮即起的规矩,晚起会被长辈训斥为懒惰。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工作到深夜,早上迟起成为常态。要把古代家训严格套用在今日,恐怕有不少年轻人难以接受。
家训既然是智慧的结晶,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训斥,冰冷严厉的强制,让人望而生畏。造成这种错觉,是因为我们不知从何时开始误读了“训”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训”字往往具有强制性,诸如训斥、训话、训令、训诫、教训等。这么严厉的“训”字,为什么是由“言”字旁和“川”组成的呢?“言”是劝说,是讲故事,引导人们走向大道,与“川”结合,指的就是宽广的河水可以自由自在地奔流。显然,在古代,“训”并不令人畏惧,而是给人讲故事,导向美好,言者谆谆,让听者从善如流,备感温暖。《论语子罕》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家训l也是如此,它通过讲透事理,循循善诱,令人由衷向往,通过学习,身体力行。见识广了,人也会越发谦和有礼,与人为善,以往不顺的事情、矛盾的人事关系也都会变得和谐顺畅。因此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到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这几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把这段话的第一句给漏掉了,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明白怎么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该不会是孔子讲错了吧。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就之大,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可他自称是“年十岁则诵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是十多岁才读书学习的。看来十多岁才正式读书是古人的通例。
放眼世界,当今文明发达的国家,大都立法规定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灌输。但从孩子长大成才的比例来看,这些国家占据了世界高端人才的绝大部分比例,而他们并不急于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教育上,我们首先要适应人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能任意做人为设定。今天的我们心太急了,总想一举成功,相互攀比,口中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经常抢跑,可是,在成才的终点上,我们赢了吗?
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还需要静下心来理解古代教育的精髓。如果我们急于灌输知识,人文素养的不足往往会制约孩子悟性的发展,而孩子幼年时的品质,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长的方向。
家教需一生修养
家教不但是孩提时需要,而且伴随一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常常听人说到“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不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吗?小时候没有受到品行教育的人,不懂得规矩与分寸,不知“止”便胆大妄为,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任性而自私。见到这样的人,人们会说“没有家教”。
显而易见,家教是教人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首先是与人相处时的行为准则。人们都在追求自由,但一定要知道自由并非没有限度,每个人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边界的。因此,损人利己是不可以的。其次,这些规范是自我保护的经验提炼。比如,古人告诫我们“不立危墙”,也就是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到处看到立于危墙的行为。
主导行为规矩的是为人处世的理念。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同于流动性很大的游牧或者经商民族,春耕秋收,一粒种子播撒下去就要守候到秋天收割,人们只能定居下来,相互依存,共同生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相互关爱和协作,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应该本着相互礼让的原则协调处理。
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居住形式,在一个大院落里聚居着同宗同姓的几代人,更需要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的人伦礼仪规则,目的在于形成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儒家特别强调“仁”与“礼”,它们深深扎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形态,被广大中国人所认同,共同遵守,成为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家训则是从这些优良传统中提炼而成。
家训是智慧的结晶
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仁爱礼让的美德首先在家教里具体地展现出来。每一代人都想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子孙,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更强,生活更美满,祈求家族荣耀富庶,长存于世。于是长辈自然会基于个人的阅历,尽心收集祖上世代积累下来的真知和感悟,总结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千锤百炼,提取为家训l格言,传授给子孙,要求他们代代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不走弯路,早早踏上人生坦途。
由此可知,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属于传家秘籍,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付诸实践。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因此,家训高度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因为家训是经验之谈,所以,与一般说教的书籍不同,它读起来亲切而踏实,融合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家族的处世经验,很少有大话虚饰,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寄望殷殷。
其次,家训具有实用性。许多美好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如果不能贯彻,便只是空中楼阁,停留于观念之中,甚至是伪善。家训用于切实地调教子孙,就必须把美好的道德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并且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从小做起,毫不含糊,最终成为生活习惯,无须刻意却能自然而然地遵守。良好的道德一旦變成生活习惯,便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正是因为如此,家训特别重视日常的行为规范,点点滴滴。诸如一家人吃饭,大人没到,甚至家人没到齐,先到的人就不能先吃;长辈没有动筷子,孩子就不敢夹菜。这些规矩的背后要给孩子树立的第一个观念是长幼有序、尊重长辈。中国古代讲“孝”,它最朴实的含义是善待父母,在家有孝,在外才会敬业。第二是培养协作精神,要懂得关心别人。
家训还具备有效性。我们的家训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从来引领潮流,不曾落伍。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它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来成效显著,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阅读家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不能用功利之心读家训 以为既然是家族内部秘而不宣的训示,一定有什么高明的绝招,特别是那些历经磨难后成功的大人物,肯定有终南捷径和驭人之术传给子孙。那些渴望快速成功的人,恐怕要大大失望了。
不要拘泥于形式 古人主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早睡。因此,家训中不乏要子弟天亮即起的规矩,晚起会被长辈训斥为懒惰。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工作到深夜,早上迟起成为常态。要把古代家训严格套用在今日,恐怕有不少年轻人难以接受。
家训既然是智慧的结晶,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训斥,冰冷严厉的强制,让人望而生畏。造成这种错觉,是因为我们不知从何时开始误读了“训”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训”字往往具有强制性,诸如训斥、训话、训令、训诫、教训等。这么严厉的“训”字,为什么是由“言”字旁和“川”组成的呢?“言”是劝说,是讲故事,引导人们走向大道,与“川”结合,指的就是宽广的河水可以自由自在地奔流。显然,在古代,“训”并不令人畏惧,而是给人讲故事,导向美好,言者谆谆,让听者从善如流,备感温暖。《论语子罕》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家训l也是如此,它通过讲透事理,循循善诱,令人由衷向往,通过学习,身体力行。见识广了,人也会越发谦和有礼,与人为善,以往不顺的事情、矛盾的人事关系也都会变得和谐顺畅。因此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