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是必不可少的,精神负担的定义尤其值得深思,可能对每一个人而言,他们眼中的精神负担不尽相同。许多孩子深陷网络游戏,玩得废寝忘食、熬得双眼通红却不曾认为那是负担。道理很简单,因为兴趣,因为热爱。兴趣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个人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老师而言,在布置作业方面如何让学生感兴趣,也是我们老师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从多年的教育经验与实践中,我了解到许多孩子作业完成得晚或者是不完成,很多时候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所导致,即内心抗拒造成的做作业拖沓、懒散或者是根本不想写作业。 那么怎样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并且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大动力,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如果语文作业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那么孩子们还会视作业为巨大负担吗?
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作业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多滋多味”的开放性作业
1.绘画
如学习了古诗《游园不值》,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让学生绘画出一幅自己想想中的春天的图画,从图画中体会出作者写作的意图,这样的作业和古板的让学生去记古诗的大意相比,还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很愿意去完成。
2.網上学习
“电脑”两个字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吸引力了,如果利用网络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作业,既减少了学生书写的烦恼,又加快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这样学生可以很快乐的接受写作业这项任务。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答案发给学生,让家长帮助其批改作业,这样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3.收集
收集图片、资料不但有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的作业,让学生上网查查,上书店翻翻,看看电视,听听广播,还可以在大街上寻寻等。
二、尊重发展与个性差异,寻求突破点
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发掘每个人的优势,扬其所长;发现各人的弱项,突破自我局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长之快乐。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不同层次、不同智力的学生,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的时候必须多层次,个性化。
对于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以以上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个性、富有创新的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设计,使作业 “改头换面”,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的趣味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使这些趣味作业成为学生们的“新宠”并且还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适当的满足他们拔高的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的作业、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能力。
三、避免重复与低效
若将日常的语文练习罗列出来,会发现语文练习形式繁多,大致有:生字抄写、生字组词、抄写句段、朗诵、背诵默写、改写句子、造句、提问质疑、分段分层、概括大意、仿写、缩写、扩写、周记、单元习作……这还不包括课堂上随机的习题和小练笔。不难发现,这些练习涉及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全是全了,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们的精力只够用来应付作业。同时,由于许多练习尚停留在简单的机械操练层面,对于那部分早已掌握此类知识的学生而言,字词抄写就是一项低效任务,挤占的很可能是孩子们拓展阅读和思维训练的时间,得不偿失。
语文练习是必要的,但重复劳动和低效劳动却是可省的。于是,开学初我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将作业分为基础类(抄写记诵)、运用类(借助文本,适当拓展)、拔尖类(在文本基础上再创造)。学生都很积极踊跃,尤其喜欢有一定自由发挥空间的作业,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的选择是盲目的,没有量力而行。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一方法的正确性,我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状况选一类题来完成。经过一个星期的试验期,统计全班中五天作业有四天取得“优秀”的孩子,全班表扬,并允许他们挑战更高一层次的难度。同样,五天作业有四天取得“及格”的学生,请自觉降一级,先完成好低一档的作业,再来挑战。在最高层次接连获得“优秀”的孩子,上光荣榜。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的兴趣盎然,他们个个铆足了劲展现自己,班里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学习也就从压力转化成了动力。
精心设计作业,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了“轻负高效”的教育理念。设计“多滋多味”的开放性作业;分层作业布置;避免重复与低效,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拓展、自我完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从多年的教育经验与实践中,我了解到许多孩子作业完成得晚或者是不完成,很多时候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所导致,即内心抗拒造成的做作业拖沓、懒散或者是根本不想写作业。 那么怎样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并且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大动力,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如果语文作业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那么孩子们还会视作业为巨大负担吗?
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作业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多滋多味”的开放性作业
1.绘画
如学习了古诗《游园不值》,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让学生绘画出一幅自己想想中的春天的图画,从图画中体会出作者写作的意图,这样的作业和古板的让学生去记古诗的大意相比,还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很愿意去完成。
2.網上学习
“电脑”两个字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吸引力了,如果利用网络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作业,既减少了学生书写的烦恼,又加快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这样学生可以很快乐的接受写作业这项任务。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答案发给学生,让家长帮助其批改作业,这样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3.收集
收集图片、资料不但有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的作业,让学生上网查查,上书店翻翻,看看电视,听听广播,还可以在大街上寻寻等。
二、尊重发展与个性差异,寻求突破点
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发掘每个人的优势,扬其所长;发现各人的弱项,突破自我局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长之快乐。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不同层次、不同智力的学生,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的时候必须多层次,个性化。
对于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以以上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个性、富有创新的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设计,使作业 “改头换面”,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的趣味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使这些趣味作业成为学生们的“新宠”并且还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适当的满足他们拔高的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的作业、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能力。
三、避免重复与低效
若将日常的语文练习罗列出来,会发现语文练习形式繁多,大致有:生字抄写、生字组词、抄写句段、朗诵、背诵默写、改写句子、造句、提问质疑、分段分层、概括大意、仿写、缩写、扩写、周记、单元习作……这还不包括课堂上随机的习题和小练笔。不难发现,这些练习涉及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全是全了,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们的精力只够用来应付作业。同时,由于许多练习尚停留在简单的机械操练层面,对于那部分早已掌握此类知识的学生而言,字词抄写就是一项低效任务,挤占的很可能是孩子们拓展阅读和思维训练的时间,得不偿失。
语文练习是必要的,但重复劳动和低效劳动却是可省的。于是,开学初我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将作业分为基础类(抄写记诵)、运用类(借助文本,适当拓展)、拔尖类(在文本基础上再创造)。学生都很积极踊跃,尤其喜欢有一定自由发挥空间的作业,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的选择是盲目的,没有量力而行。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一方法的正确性,我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状况选一类题来完成。经过一个星期的试验期,统计全班中五天作业有四天取得“优秀”的孩子,全班表扬,并允许他们挑战更高一层次的难度。同样,五天作业有四天取得“及格”的学生,请自觉降一级,先完成好低一档的作业,再来挑战。在最高层次接连获得“优秀”的孩子,上光荣榜。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的兴趣盎然,他们个个铆足了劲展现自己,班里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学习也就从压力转化成了动力。
精心设计作业,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了“轻负高效”的教育理念。设计“多滋多味”的开放性作业;分层作业布置;避免重复与低效,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拓展、自我完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