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
中国人性现状扫描
●性用品: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1993年,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在北京悄然问世,店名叫“亚当夏娃保健中心”。随后,形形色色的性用品商店很快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中国,性用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中国性学会秘书长朱琪教授指出:性用品不是“淫药”、“淫具”,而是一种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生活用品。
●性高潮:女性告别“第二性”
1993年,广州电台“零点1+1”节目在神秘的夜空中正式开播,这是大陆第一条性热线。如今,只要在晚上打开收音机,几乎所有的电台都变成了“性电台”。女性听众咨询率最高的问题是:“我还没有达到性高潮,他就……”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朱嘉铭先生认为:“90年代女性很突出的一个进步在于,她们敢于在性满足、性体验方面追求和男人一样的平等。渴望性高潮是中国女性的巨大转变。”
●性生活不和谐:离婚的理由
最近20年,中国的离婚率直线上扬,一些“离婚学校”(即“离前教育”),也成为一些城市的时髦景观。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最流行的是“感情破裂”,新世纪最流行的是“性生活不和谐”。有数字显示,在中国近几年来的离婚中,有35.7%的离婚案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
●精子库:“献精者”的困惑
1992年,上海仁济医院建立了全国首家精子库。然而,建库6年,来此献精者不足80人,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求精者则是献精者的10倍以上。据该院称,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倡议人们献精比献血还不容易接受。据悉,由于不敢大张旗鼓做广告,医院一般从大学生中找献精者。令人遗憾的是有几位义务献精者尚未参加体检,就被家里人“劝退”了。
●婚前性行为:别忘了安全套
当女儿要去和男友约会时,美国母亲的叮咛是“别忘了带安全套”,中国母亲的叮嘱是“早点回家”。但是现在,中国母亲也开始担心“安全套”的问题了。据去年发布的《我们的性成长历程》专题调查,中国城市青年首次与异性性交的年龄在17-19岁之间的女性为37%,男性为30%;在20-22岁之间的女性为38%,男性为23%。另有69.34%的未婚女性承认有过婚前性行为,其中有过婚前妊娠史的占39.9%。
●性骚扰:烦恼的“桃色瘟疫”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就性骚扰问题,在北京、上海、长沙和西安进行了随机调查,84.2%的人曾经遭遇性骚扰。另据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分析:被骚扰者90.2%是从事文职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女性,骚扰者67.5%是处于领导地位的男性。全国人大常委陈癸尊说:“中国需要一部惩罚性骚扰的法律。”
●同性恋:一种亚文化
对于同性恋,以前许多人不是被当作“流氓”,便是被当作“患者”,直到李银河女士出版了《同性恋亚文化》,人们才明白,原来同性恋是一种“亚文化”。李银河女士对中国120位同性恋者的个案访谈中,叙述爱情所用的词汇有“爱上了”、“占有”、“海誓山盟”、“感情破裂”等爱情名词。一位“同志”说:“我丝毫不认为我的倾向有任何不正当的地方,我坚信这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
●性病:世纪末的流行病
走在城市背阴的小巷,我们的视线无法回避四处张贴的“城市牛皮癣”——专治淋病、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性病已成为中国继痢疾和肝炎之后的第三大传染病。从地区分布来看,发现性病病例最多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四川。
提醒
当着孩子面谈婚论嫁,易诱发性早熟
作者:自谦(著名性教育专家)
“把你女儿许配给我儿子吧,我们结个娃娃亲。”有孩子的同事经常如此调侃,甚至全然不顾及幼小的孩子是否在场,殊不知此种举动也会引发儿童的性早熟。据统计,近年来因性早熟而就诊的儿童有增多趋势,且年龄段逐渐提前,一般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10岁前就有可能出现第二性征。
儿童出现性早熟与受到语言、文化环境刺激有很大关系。不少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谈及婚姻爱情,很多电影电视中的成人化镜头容易引起孩子的模仿,少儿节目中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成人语言,甚至个别儿童类动画片中人物的衣着也非常的暴露,这些环境刺激都会促使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需进行综合评估,对于6岁以下就出现第二性征的孩子,应加以重视。
观点
SEX不是你年轻时的玩具
作者:漠漠
性一直都是青年人热衷的话题,因为年轻气盛,精力充沛,因为渴望成熟的行为,更因为不懂得性究竟是什么,神秘的事物总是诱惑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
据2004年“青年风险行为监察报告”统计,16%的高中生经历过性行为,大学生的数字是77%。之所以会在25周岁以下就勇尝禁果,原因远远不是好奇和对性的渴望就能解释的。在已经有过性经验的15-20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58%的人认为,童贞早晚要失去,与其千方百计保护或是珍藏,还不如尽早失去,解放身心。同时有84%的人说当他们的伴侣提出做爱要求时,他们不会拒绝。其他还有诸如来自同龄人性经历的压力,害怕被周围年轻人视为守旧落伍的也促使不少人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
这些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年轻人对待性的态度正趋向草率,它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没有准备的怀孕,以及性传播的疾病。
麦克考菲博士指出,急于结束童贞也可能是被动的,因为周围到处都在谈论性,童贞成了融入潮流的负担。“比如你周围的朋友、同学们都在或多或少的谈论性经历,而你没有,就很尴尬。”她还说,只要有机会,急切的年轻人最可能发生没有保护的性行为,相应的,他们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性学专家指出:“SEX不是年轻时的玩具,为了性而性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数据
●1/4:微软公司最近对5个国家使用计算机的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已婚成年人宁愿把时间花在电脑上也不愿用这段时间去做爱,而且一半以上的人承认喜欢网上聊天,或者通过网络虚拟性爱满足生理需求。这个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宁肯电脑也不愿意做爱。
●7.4%:资料显示,我国内地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估计数约有84万,但登记在案的只有62159人,只占7.4%。
●400种:电话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病毒数多达400种,话筒上三分之二的细菌可以传给人,专家提醒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应对电话简单的擦拭处理后再使用,尽量长话短说。
●47.7岁: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对20-64岁的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显示,目前20-64岁的中国男人,每月超过一次以上的性生活频率保持到平均43.9岁;到了平均47.7岁,男人的性频率便低于每月一次了。中国成年人的性能力在衰退,性生命周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发现
●每5个男性中有一个的大脑为“女式”:如果你的先生很喜欢逛街,还总是唠唠叨叨,科学家现在可以解释这是什么原因了。美国剑桥大学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男性都有一个典型的“男式”大脑,差不多每5个男性中就有一个的大脑是“女式”的。这样的男人天生就喜欢闲聊,热爱时尚。当然,不仅仅是男性有这样的情况,女性也存在这种“例外”。每7个女人中就有一个的大脑是“男式”的。她们擅长数学,喜欢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胜过喜欢聊天逛街。
●出生季节影响人性格:为何有些人到中年时更“勇”字当头,敢寻求欢乐,另一些人则变得更小心谨慎?英国公开大学茹安逊认为,这可能与其出生季节对脑部化学物质的影响有关。由于冬季出生者较少接触自然光,他们脑部的多巴胺水平较高,由于多巴胺影响人获得欢愉满足的能力,这令他们更爱追求刺激。至于“夏之子”,则接触较多自然光,脑部含较多黑色素细胞抑制素,黑色素细胞抑制素掌管睡眠,这令“夏之子”显得较保守。
趣闻
●上海男士花万元植胡须买男性特征:植上苍劲有利的黑胡须甚至胸毛后,高个头、四方脸,愈发充满阳刚帅气。这项让上海男士不约而同追求的美容技术近来越来越受到宠幸,一些下巴无须、胸前无毛的男士不惜花上6000-12000元为自己种植一片信心。据了解,这些男士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他们大多因为男性特征不明显,有严重的自卑情结。医生说,手术时间根据种植面积大小长短不一,最长需要4个小时。
●结婚8年不知性为何物:德国一对生活在一起8年的夫妻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决定去看医生,经过检查后,医生惊奇地发现,两个人不是生理上的原因,而是他们没有做过一次爱。当医生问他们经常做爱吗?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做爱是什么?”医生表示,其实有很多夫妻不知道性为何物,婚前性教育是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