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探究

来源 :教育界·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科技的深入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所形成的微文化更是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带来双重的影响。在微文化的背景之下,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需要共同努力,传播正确有效的信息,让主流价值观在微文化中占据话语权,同时还能够借助于这样的文化社交平台,大力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文化;培育;践行;对策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编号:2018SJSZ06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的高新技术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消费方式还是沟通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微信、微博这些网络社交平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内容构成了微文化,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当中,这些社交平台也是使用最多、最活跃的平台。
  一、微文化及其特征
  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交方式;了解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的新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学校应该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充分利用微文化的社交方式,从而能够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影响,从意识上改变学生,从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微文化的信息传播特点在于传播速度快,信息范围广,方式灵活多样,注重个性的参与和发展。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在微文化的背景之下,掌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关注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得到传播,利用网络的声音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
  (一)微文化的概念
  目前,关于微文化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描述,也沒有严格的界定。2010年,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在对一些新的词语进行释义的时候,对“微文化”做出这样的解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这种社交平台的出现,通过对一些信息文化的传播从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个性发展以及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微文化”一词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有一支名字叫作“微”的乐队,他们的歌曲中出现了“微文化”一词。乐队的主唱麦子后来在他的书《微的哲学》中提出“微即温暖”“生命本微”的哲学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新事物之间的相互融合,微文化的概念也不再是最初提出的那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广泛。由此,我们可以将微文化定义为:不仅包含着温暖的情怀,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更多的是指通过微博、微信、微支付等一系列包含以“微”为特点的社交网络方式,通过广泛灵活的信息传播,注重个体个性的发展与展现,追求快捷高效的传播方式,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发展以及个性的培育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微文化的特征
  第一,信息传播灵活快捷。任何信息的传播都离不开载体,微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而且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和传播途径,本身就成为文化发展与文化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变化。智能手机以及各种APP的不断涌现,为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传播平台。各种各样的微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微文化作品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具有不同的特色以及个体的个性色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各项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动动手就能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还可以通过贴吧、微博、微信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展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我的风采。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加上好奇心强,对于微文化的交流方式会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喜欢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
  第二,内容丰富多元化却良莠不齐。在微文化的氛围中,人们将关注点从国家大事逐渐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通过网络的传播,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微文化主要是由小事构成的,内容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很多年轻人喜欢在这样的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心情、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或者对一些事件的观点与看法;或者浏览各种各样的微视频;使用各种网络语言对社会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评论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微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元、形式多种多样。相比较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的途径,网络对于所发布的信息审核门槛更低,传播的内容多样,从而造成了内容上的良莠不齐。一方面,这些信息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增长了大家的见识,但另一方面,所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扰乱了社会秩序。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对于价值观的建立带来很大的坏处[1]。
  第三,注重个体个性的发展。微文化的传播将文化转向了大众文化,将大事转化到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将面向群体化转向了个体化。从它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看,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单独的个体,通过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于生活的感悟等一些内容。个人无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身份,在网络中对于言论的表达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随时随地传播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心情。比如当下最为流行的是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朋友圈发表自己的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个人会更加注重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表达自己,尤其注重个性的发展。因此,微文化这样的传播方式会更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大学生群体是上网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所接触的网络大部分是微文化的传播媒体,大学生受到微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刻[2]。
  (一)微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微文化主要是通过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体来传播,为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硬件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微博、贴吧、微信等的普及和发展,这些新兴的媒体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微文化的传播增强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生会通过朋友圈、微博等来分享自己的心得,并且会影响身边的人加入到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去。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微文化的传播注重个体个性的发展,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自我个性的发展,满足自身的归属感,促使他们加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去。
  (二)微文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了挑战
  首先,受到微文化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会产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互联网世界混乱复杂,传播的信息五花八门,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在一点一滴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微文化的传播平台让各种信息的传播摆脱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制约,更加灵活快捷。多元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媒体中传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但是网络中所传播的信息并不都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会造成双重的影响。大学生本身心智不够成熟,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被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所影响。比如,一些大学生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过度崇拜外来文化,反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样的形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就会带来极大的挑战[3]。
  其次,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的传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微文化传播让学生能够摆脱学校和家长的束缚,自由展现自己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行为方式也趋于完善。但是在微文化中,太多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出现,对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学生一旦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就会做出一些对于身边的同学甚至社会、国家不利的行为。
  三、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一)掌握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巩固主流价值在微文化的主导地位
  首先,應该掌握网络阵地的话语权,营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氛围。曾有学者提到,当前的世界已经不再是通过暴力和金钱来掌控的世界,真正具有话语权的是手中掌握网络的人,他们通过网络的控制权和信息的发布权,来掌控甚至于连金钱和暴力都无法掌控的世界。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占据了网络的主导地位,也就拿到了话语权。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的力量,积极地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倡导主流价值观,从而能够掌握网络阵地的话语权,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而营造出良好的网络环境。
  其次,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微文化的一点一滴当中。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媒体,应该积极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义务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在所发布的信息中,能够积极地传播正确向上的信息,对于一些错误的、负面的消息要还原真相,引导大学生正确思考所接受到的信息。在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微媒体平台上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借助微文化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首先,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时,应该抓住时机,突出微媒体的重要作用。在对价值观的培养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学生,学校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教学新方式。在微文化的背景之下,能够积极地采用微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对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理论教育,提升学生对于价值观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同时,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微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积极地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呼吁广大学生积极地参与,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增强了微媒体的影响力。例如可以开展一些古代礼仪课程,或者诗词鉴赏,要积极探索出新颖有趣的形式来开展,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对于开展的活动,还可以在后期做成视频等形式通过微媒体进行分享,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学习传统文化。
  再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网络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微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广泛,但是也会有很多的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我的辨别能力较差,不能够很好地选择信息,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开展素质教育的网络课程,授课时间灵活,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通过视频形式呈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减少微文化的负面影响,转变为正能量[4]。
  (三)重视法律规范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形成微文化约束机制
  首先,应该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即使是言论自由的网络环境也应该在法律规范的范围之内。要增强网络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微文化的传播和监督,将网络行为纳入到法治规范当中,从而促进微文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对于各种微文化信息的传播进行监管,对于不良不实信息要加大惩处的力度,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招聘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水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使其及时有效地筛选出微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只有减少甚至消灭这些不良内容,禁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才能够减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阻碍力量[5]。
  再次,在微文化的环境中要发挥道德的力量,完善道德规范。道德的制约力量在一些情况下会比法律更具有实际意义。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培养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利用道德的约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利用微媒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只有在思想意识上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结语
  本文研究了在微文化的背景之下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微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丰富多样。通过微媒体,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是不可忽视微文化的负面影响。对于微文化,要进行正确的取舍,充分发挥微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月新.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马丽丽.网络文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3.
  [3]王子鑫.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06):74-76,83.
  [4]魏法汇,徐藤.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04):78-82.
  [5]张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研究[J].教育学报,2017(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期高强度噪声环境对机务人员心电图的影响,为防治可能造成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提供参考。方法以708名机务人员为观察组,与体检同步进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普查,记录心律
目的对比研究冷循环式多极与集束单极射频凝固治疗猪闭合性肝外伤的技术特点。方法采用自制小型撞击器撞击16只健康家猪肝区,建立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模型,随机平均分为
艺术独立为新的学科门类之后,对艺术学理论的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文章从具体案例出发,从强化深化基础
【摘要】文章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与优势,并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进行了论述,目的是明确项目教学法的优势,提高技师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技师学院;语文教学;应用方案  一、前言  技师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担,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技师院校自身存在的短板,使得其开展的教学活动质量不高,人才的综
【摘 要】体验式教育是学生在参与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强调学生亲历活动,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体验式德育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引发情感共鸣的情景设计、实践性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达到德育目的。直接经验与反思是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 课堂体验式德育 课外体验式德育 道德氛围  德性的养成和知识传授,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言谈
【摘要】一体化教学是以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为出发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对铁路客运专业而言,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间的界限,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日益完善,密集的高速铁路网联通了华夏大地,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高
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在高职高考中,涉及解析几何动点问题的题目难度较大,在方法选择上,学生常用普通方程进行解答,运算量大,影响解题速度,而灵活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领域中的典型代表,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内部管理的定位和保障。重视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探索建构以制度硬管理与文化软管理相结合的现代高校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与治理双向性统一,有利于切实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高校治理 内部管理 意义 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01/2009-07月作者医院收治的因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30例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
近年来,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体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广义的营养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患者机体功能乃至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