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患者血液粘弹特性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o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探讨药疹的发病机理及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途径,采用Low Shear-30流变仪、微量红细胞压积仪,测定72例病情程度不同的药疹患者血液粘弹特性、血粘度参数,按年龄和性别分别与相应对照组比较,且将30例中度严重型(中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用丹参及钙剂治疗.结果显示:各型患者红细胞压积(HCT)无显着性差异(<i>P</i>>0.05);轻型组仅血浆粘度(ηp)较对照组增高(<i>P</i><0.01),余参数无明显变化;中、重型患者除ηp、HCT外,高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η51.2、η0.512)、红细胞聚集指数(AI)、粘性分量(η')、弹性分量(η")、储存模量(G')均较正常明显增高(<i>P</i><0.05~0.001),且上述各参数重型较中型、中型较轻型增高显着(<i>P</i><0.05~0.001);中型患者经丹参治疗后各参数较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钙剂组治疗前后各参数值无明显变化(<i>P</i>>0.05).上述结果提示药疹患者血粘度的变化为HCT以外的其他因素所致;随着病情加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越明显,为病情判断提供了参考指标.药疹患者血液粘弹特性的异常可能影响药疹的发病及病理过程;对药疹患者可给予丹参、己酮可可碱等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报告了7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长达20~30年的随访资料。资料显示,多数病人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皮疹多而长期不缓解的很少。银屑病初次发作后的病程经过可有六种类型。使用抗癌药治疗有可能使病人的远期病情加重。
期刊
期刊
1988~1989年在山东章丘地区环境中两次分离的结果表明,在自然界有多种致病性暗色真菌存在[1,2].但是着色芽生菌病的最常见致病菌──卡氏枝孢霉则未被分离出来.在这一基础上,我们选择地处温带的河南省郑州地区及地处亚热带的广东省深圳地区进行采样,分离菌种并进行鉴定.在河北省保定地区也采样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用生物活性测定法对4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及其血清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及其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与其血清水平呈正相关;血清IL6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
我们于1992年4月至1993年2月诊治43例具有猩红热样红斑皮损的病例,现将此组资料总结如下,并对儿童期猩红热样红斑的常见病因和特点加以分析.
期刊
甲真菌病占皮肤真菌感染的30%.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由于药物不易渗透到甲母和甲床上,所以用药至少需6~12个月,且较难彻底清除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