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物是园林绿化和美化的关键,园林植物保护是保证植物发挥美化环境的必要手段。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对高质量的园林越来越需求,园林景观的构建和整体的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在园林的建设中,植物作为重要的衬托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保持园林景观,关键要注重植物的保护。植物保护是现代园林建设中重要的工程,在植保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植物自身特性,并注重生态的作用,从根本上进行植物保护,传统的植保需要不断被改善。本文基于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根据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技术上的要求和措施,以期对园林的植物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键词:园林植物保护;重要性;现状;举措
一、进行园林植物保护的原因
园林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园林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园林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园林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二、现阶段园林植物保护特点
1、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由于园林设计人员知识面的限制,或者考虑不周,在设计前不能完全了解设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核桃能造成周围松、苹果等树种受害或致死;核桃和刺槐对周围果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栾树与木槿在一起栽植容易生蚜虫;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栽植容易产生锈病),怕水的植物栽植在低洼易积水处(如马褂木、玉兰等植物栽植在低洼积水处易生病害),喜阳性植物设计栽植在背荫处(如大法桐树下栽植石楠绿篱及模纹)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2、园林设计模式单一,导致部分园林植物容易产生病虫害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如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 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 大量进入城市草坪并连年发生灾害; 近年迅速发展的金丝柳, 大量单一种植无伴生植物庇护, 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 严重的出现成批死亡。
3、设计栽植密度不合理,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良,进而引发病虫害发生
园林绿化设计中,为了体现园林景观的即时效果或短期内的观赏效果,常出现苗木设计栽植密度过大的问题。植物设计栽植密度大,往往会造成绿地内植物的生长空间狭窄,互相之间出现争光、争水、争肥现象,直接影响苗木长势,导致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入侵;另外,不通风、不透光、湿度大等问题也容易滋生病虫害,如目前部分城市地段应用栽植的金叶女贞、海桐、石楠等苗木上,由于密度过大已经出现了蚧壳虫、白粉病、小袋蛾等病虫害。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
1、强化政府职能,改变“重载轻管”的落后观念。对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政府应加大管养投资力度,彻底贯彻专项专管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归属,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统一防治适期、防治方法、外来物种管理、检疫标准等内容,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保护机制和突发应急机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降低经济损失。
2、改进更新基础设施。园林植保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防治对象选择合理的施药方案,并大力推广静电喷雾、农药回收等先进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
3、从整体着眼,合理配置植物。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从整体着眼,从尊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出发,进行植物原生态群落的模拟实验,合理配置花、乔、灌、草,避免转主寄生植物近地设计,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区系分布为主,以乡土树种为重点,选择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适应城市环境的树种。
4、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对于园林植物的保护,应始终以“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相关检疫法规为防治保障,不断提高园林植保水平。一是改进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温度、湿度、水、肥等关系,通过认真的养护,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二是采用物理因素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如诱杀法、捕杀法、温度处理以及超声波等的应用;三是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认真研究当地园林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并逐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该方法不但科学有效,也不污染环境,应进行大力推广;四是化学防治:当园林植物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时,化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理方法。我们应积极研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和科学的施药方式,逐步解决化学防治的局限性。
所以,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加强植物栽种之后还应该要及时做好养护管理,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加以控制,创新植物养护理念,对各种养护技术进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开朝.园林植物保护趋势的相关思考[J].吉林农业, 2010(10):147-147.
[2]南中益.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学之友,2012(4):151-152.
[3]王方斌.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1(3):150-150.
關键词:园林植物保护;重要性;现状;举措
一、进行园林植物保护的原因
园林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园林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园林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园林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二、现阶段园林植物保护特点
1、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由于园林设计人员知识面的限制,或者考虑不周,在设计前不能完全了解设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核桃能造成周围松、苹果等树种受害或致死;核桃和刺槐对周围果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栾树与木槿在一起栽植容易生蚜虫;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栽植容易产生锈病),怕水的植物栽植在低洼易积水处(如马褂木、玉兰等植物栽植在低洼积水处易生病害),喜阳性植物设计栽植在背荫处(如大法桐树下栽植石楠绿篱及模纹)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2、园林设计模式单一,导致部分园林植物容易产生病虫害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如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 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 大量进入城市草坪并连年发生灾害; 近年迅速发展的金丝柳, 大量单一种植无伴生植物庇护, 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 严重的出现成批死亡。
3、设计栽植密度不合理,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良,进而引发病虫害发生
园林绿化设计中,为了体现园林景观的即时效果或短期内的观赏效果,常出现苗木设计栽植密度过大的问题。植物设计栽植密度大,往往会造成绿地内植物的生长空间狭窄,互相之间出现争光、争水、争肥现象,直接影响苗木长势,导致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入侵;另外,不通风、不透光、湿度大等问题也容易滋生病虫害,如目前部分城市地段应用栽植的金叶女贞、海桐、石楠等苗木上,由于密度过大已经出现了蚧壳虫、白粉病、小袋蛾等病虫害。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
1、强化政府职能,改变“重载轻管”的落后观念。对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政府应加大管养投资力度,彻底贯彻专项专管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归属,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统一防治适期、防治方法、外来物种管理、检疫标准等内容,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保护机制和突发应急机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降低经济损失。
2、改进更新基础设施。园林植保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防治对象选择合理的施药方案,并大力推广静电喷雾、农药回收等先进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
3、从整体着眼,合理配置植物。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从整体着眼,从尊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出发,进行植物原生态群落的模拟实验,合理配置花、乔、灌、草,避免转主寄生植物近地设计,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区系分布为主,以乡土树种为重点,选择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适应城市环境的树种。
4、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对于园林植物的保护,应始终以“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相关检疫法规为防治保障,不断提高园林植保水平。一是改进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温度、湿度、水、肥等关系,通过认真的养护,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二是采用物理因素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如诱杀法、捕杀法、温度处理以及超声波等的应用;三是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认真研究当地园林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并逐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该方法不但科学有效,也不污染环境,应进行大力推广;四是化学防治:当园林植物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时,化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理方法。我们应积极研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和科学的施药方式,逐步解决化学防治的局限性。
所以,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加强植物栽种之后还应该要及时做好养护管理,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加以控制,创新植物养护理念,对各种养护技术进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开朝.园林植物保护趋势的相关思考[J].吉林农业, 2010(10):147-147.
[2]南中益.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学之友,2012(4):151-152.
[3]王方斌.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1(3):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