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一文选取三个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了透视,折射出了多种价值立场和文本意义。多重视交叉在文本的叙述过程中叙述不仅体现着作者的构思技巧,也映射着文本之后现实价值立场的多元。
【关键词】:多重;叙述视角;透视;差异
《哺乳期的女人》一文至今虽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其涵盖的社会价值在当下仍有意义,对20世纪90年代商业语境下生存现实的透视与描绘,不仅引发了对留守儿童心灵缺爱的关注,还引发了对个体在商业冲击下精神变异的思考。杨义认为“独特的视角操作,可以产生哲理性的功能,可以进行比较深刻的社会人生反省。换言之,视角中也可以蕴含着人生哲学和历史哲学。”[1]围绕同一事件竖起三面反射镜,从三个角度对一个事件进行环视,相对于单一视角叙述其透视效果更有力。本文从叙述视角的透视作用出发,对文中旺旺、惠嫂、以及旺旺爷爷为代表断桥镇人们的叙述视角进行分析。
一、旺旺的儿童视角
主人公旺旺是一名“留守的儿童”。“儿童”是旺旺的自然身份,儿童相对于成人更接近生命的开端,“儿童视角”的叙述拥有天真、原生态等特征,透过儿童视角观察到的世界与成人视角中观察到的世界通常是互补或者冲突的,这也使得文本的叙事层次更加多级。七岁儿童旺旺,自小缺乏母乳的喂养,成长中没有爸妈的陪伴,每天都会看到惠嫂充满母性的喂养婴儿的场面,最后因渴望母乳咬了邻居惠嫂乳房。孩子对于母亲的追求是天性,更何况是对在自小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旺旺来讲,这时惠嫂或惠嫂的乳房在旺旺的眼中既是母亲,又是母爱的象征,而“咬乳房”这一举动在旺旺看来也只是孩子“想吃奶”的天真想法,这样的天真使得旺旺在咬了惠嫂的乳房后,没有逃跑,而是长着最愣愣的站在那里。此外,旺旺身上“留守儿童”的身份为文本带来了更多社会意义,而文本的社会意义的产生则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现实。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留守儿童”从不缺位,旺旺作为众多“留守儿童”之一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爸妈外出打工给旺旺带来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旺旺得到亲人爷爷的悉心照料;不幸的是,在旺旺的幼小的心灵中爸爸妈妈的形象早已成为一张张汇款单据,喂养旺旺的母亲的乳房被不锈钢的碗代替,旺旺吃的是和着工业制成品的冰凉的调羹。可以这样说,在工业化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丰盈,也带给了如旺旺一样一代人成长过程中情感的断层,而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在文中是通过一个七岁儿童的视角中被毫不修饰的反映出来,透视现实的作用更加真实。
旺旺的兒童视角中透视出的情感价值既有一致行又有矛盾性,而矛盾性更显示出人物的价值和文本意义,孩子对母爱的自然追求与现实社会中母爱的缺失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追求与缺失之间,一个七岁儿童在做出了符合人类本性,最为原始的行为,然而这种本真原始的追求却无法的得到成人世界的理解,甚至遭到了排斥和否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越来越远离“人的本性”。
二、惠嫂的母亲视角
惠嫂的身份是一位母亲,惠嫂的脸、眼、唇、手臂和小腿都是圆嘟嘟的,矮胖浑厚溜圆身材、健康厚实的体格都是一位典型的母亲形象。而“哺乳期”特殊的生理时期也使得惠嫂母亲的身份更加鲜明,清晰真实的惠嫂母亲形象与糊的旺旺印象中模糊的母亲在文中形成对比。
旺旺的母亲是物质的给予者,而惠嫂则是感情的给予者。惠嫂对待旺旺的咬了自己乳房的这一举动体现出的更多的是理解与包容,当旺旺刚咬她的时候,惠嫂是“又疼又羞”而不是恼怒;当别人拿这件事和惠嫂开玩笑时,惠嫂不怒反笑,但当旺旺爷爷道歉解释:“都是电视教坏了”时,惠嫂却显出不高兴。在惠嫂的视角里,旺旺只是一个七岁儿童,旺旺咬自己的乳房是孩子对乳汁的渴望与追求,这与性根本不存在任何关系,最终惠嫂在面对断桥镇的人们对旺旺的非议时表现异常凶悍,文中写到惠嫂“一脸青光,像母兽。有些惊人。”这与之前惠嫂的形象判若两人,却也是母亲维护母爱,保护孩子的本性最自然的流露,这与由断桥镇人们的不理解心态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三、以爷爷为代表的断桥镇人们的群体视角
断桥镇的人们与旺旺没有血缘关系,缺少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和善意,而爷爷虽然与旺旺有血缘关系,但也缺少了血缘之间应有的理解和包容,而来自血液中亲情的缺失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人和人之间隔膜的加深。爷爷和断桥镇人们作为一个群体出现,视角视透出的价值意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工业文明对人性的侵蚀,这种淡漠缺失的视角占据了主导地位。
爷爷在生活中与旺旺最为亲近,作为旺旺的实际监护者和照料者对旺旺的日常起居关心的无微不至,但是爷爷对旺旺的爱是明显错位的,这种“错位”体现在对旺旺想法和行为的不理解甚至是过激反应。与惠嫂自然理解的爱相比,爷爷明显将旺旺的需要等同于物质的渴求,将旺旺咬惠嫂乳房等同于性行为,呈现出的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错位”,而在“错位”中加入了“血缘”之间的亲近,因此更让人感到悲哀。爷爷的“亲人”视角与惠嫂“外人”视角形成冲突,与旺旺这个渴望母爱的留守儿童的视角更是不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和断桥镇的人们这个群体的角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断桥镇的人们”是一个群体视角,也是小说中最有社会性,主导性的视角。“断桥镇的人们”日常生活状态是空虚无聊的,这种无聊的状态使得旺旺咬惠嫂乳房这一事件在当天下午靠口就传遍了整个断桥镇,“断桥镇人们”听说了旺旺的举动后心情并不沉重,而是愉快,是新奇,并断言“这小东西,好不了”,把一个七岁儿童对母爱的渴望定义为耍流氓的性行为,“断桥镇人们”心理异化充分被暴露出来。群体视角是某种社会观念的集合,群体因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主导性和权威性,这种主导的社会观念扼杀了一个幼儿稚嫩的心灵。
旺旺、惠嫂、以爷爷为代表的断桥镇人们三类人物,身份不同、观察叙述角度不同,对“旺旺咬了惠嫂乳房”这一事件进行围观透视,表面上是体现出了人物因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判断不同,实际也映射了现实中在工业背景下对于人性本质异化的拷问,“视角概念首先形成于意识形态层面即评价层面,因为意识形态是支配整部或者部分作品的体系,它可以是作者的世界观,也可以是人物的世界观。”[2]在多重视角的透视作用下,作者并不急于给我们同一的答案,而是需要读者在自己的阅读解说过程中自己分辨和抉择。在文学作品中的结局开放,人物价值多元也正映照了现实生活中价值多元化,《哺乳期的女人》一文中选取的叙述视角既有性别差异,又有年龄差异,还有个体与群体差异,交叉视角下的叙述体现了价值立场的差异,而当人性本欲与工业文明发生冲突之际,对于回答“什么才是正确的?”这类的问题时呈现出的困难和矛盾实则困扰着每个人。
参考文献:
[1] 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197
[2]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M].三联书店,2003:167。
【关键词】:多重;叙述视角;透视;差异
《哺乳期的女人》一文至今虽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其涵盖的社会价值在当下仍有意义,对20世纪90年代商业语境下生存现实的透视与描绘,不仅引发了对留守儿童心灵缺爱的关注,还引发了对个体在商业冲击下精神变异的思考。杨义认为“独特的视角操作,可以产生哲理性的功能,可以进行比较深刻的社会人生反省。换言之,视角中也可以蕴含着人生哲学和历史哲学。”[1]围绕同一事件竖起三面反射镜,从三个角度对一个事件进行环视,相对于单一视角叙述其透视效果更有力。本文从叙述视角的透视作用出发,对文中旺旺、惠嫂、以及旺旺爷爷为代表断桥镇人们的叙述视角进行分析。
一、旺旺的儿童视角
主人公旺旺是一名“留守的儿童”。“儿童”是旺旺的自然身份,儿童相对于成人更接近生命的开端,“儿童视角”的叙述拥有天真、原生态等特征,透过儿童视角观察到的世界与成人视角中观察到的世界通常是互补或者冲突的,这也使得文本的叙事层次更加多级。七岁儿童旺旺,自小缺乏母乳的喂养,成长中没有爸妈的陪伴,每天都会看到惠嫂充满母性的喂养婴儿的场面,最后因渴望母乳咬了邻居惠嫂乳房。孩子对于母亲的追求是天性,更何况是对在自小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旺旺来讲,这时惠嫂或惠嫂的乳房在旺旺的眼中既是母亲,又是母爱的象征,而“咬乳房”这一举动在旺旺看来也只是孩子“想吃奶”的天真想法,这样的天真使得旺旺在咬了惠嫂的乳房后,没有逃跑,而是长着最愣愣的站在那里。此外,旺旺身上“留守儿童”的身份为文本带来了更多社会意义,而文本的社会意义的产生则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现实。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留守儿童”从不缺位,旺旺作为众多“留守儿童”之一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爸妈外出打工给旺旺带来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旺旺得到亲人爷爷的悉心照料;不幸的是,在旺旺的幼小的心灵中爸爸妈妈的形象早已成为一张张汇款单据,喂养旺旺的母亲的乳房被不锈钢的碗代替,旺旺吃的是和着工业制成品的冰凉的调羹。可以这样说,在工业化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丰盈,也带给了如旺旺一样一代人成长过程中情感的断层,而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在文中是通过一个七岁儿童的视角中被毫不修饰的反映出来,透视现实的作用更加真实。
旺旺的兒童视角中透视出的情感价值既有一致行又有矛盾性,而矛盾性更显示出人物的价值和文本意义,孩子对母爱的自然追求与现实社会中母爱的缺失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追求与缺失之间,一个七岁儿童在做出了符合人类本性,最为原始的行为,然而这种本真原始的追求却无法的得到成人世界的理解,甚至遭到了排斥和否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越来越远离“人的本性”。
二、惠嫂的母亲视角
惠嫂的身份是一位母亲,惠嫂的脸、眼、唇、手臂和小腿都是圆嘟嘟的,矮胖浑厚溜圆身材、健康厚实的体格都是一位典型的母亲形象。而“哺乳期”特殊的生理时期也使得惠嫂母亲的身份更加鲜明,清晰真实的惠嫂母亲形象与糊的旺旺印象中模糊的母亲在文中形成对比。
旺旺的母亲是物质的给予者,而惠嫂则是感情的给予者。惠嫂对待旺旺的咬了自己乳房的这一举动体现出的更多的是理解与包容,当旺旺刚咬她的时候,惠嫂是“又疼又羞”而不是恼怒;当别人拿这件事和惠嫂开玩笑时,惠嫂不怒反笑,但当旺旺爷爷道歉解释:“都是电视教坏了”时,惠嫂却显出不高兴。在惠嫂的视角里,旺旺只是一个七岁儿童,旺旺咬自己的乳房是孩子对乳汁的渴望与追求,这与性根本不存在任何关系,最终惠嫂在面对断桥镇的人们对旺旺的非议时表现异常凶悍,文中写到惠嫂“一脸青光,像母兽。有些惊人。”这与之前惠嫂的形象判若两人,却也是母亲维护母爱,保护孩子的本性最自然的流露,这与由断桥镇人们的不理解心态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三、以爷爷为代表的断桥镇人们的群体视角
断桥镇的人们与旺旺没有血缘关系,缺少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和善意,而爷爷虽然与旺旺有血缘关系,但也缺少了血缘之间应有的理解和包容,而来自血液中亲情的缺失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人和人之间隔膜的加深。爷爷和断桥镇人们作为一个群体出现,视角视透出的价值意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工业文明对人性的侵蚀,这种淡漠缺失的视角占据了主导地位。
爷爷在生活中与旺旺最为亲近,作为旺旺的实际监护者和照料者对旺旺的日常起居关心的无微不至,但是爷爷对旺旺的爱是明显错位的,这种“错位”体现在对旺旺想法和行为的不理解甚至是过激反应。与惠嫂自然理解的爱相比,爷爷明显将旺旺的需要等同于物质的渴求,将旺旺咬惠嫂乳房等同于性行为,呈现出的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错位”,而在“错位”中加入了“血缘”之间的亲近,因此更让人感到悲哀。爷爷的“亲人”视角与惠嫂“外人”视角形成冲突,与旺旺这个渴望母爱的留守儿童的视角更是不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和断桥镇的人们这个群体的角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断桥镇的人们”是一个群体视角,也是小说中最有社会性,主导性的视角。“断桥镇的人们”日常生活状态是空虚无聊的,这种无聊的状态使得旺旺咬惠嫂乳房这一事件在当天下午靠口就传遍了整个断桥镇,“断桥镇人们”听说了旺旺的举动后心情并不沉重,而是愉快,是新奇,并断言“这小东西,好不了”,把一个七岁儿童对母爱的渴望定义为耍流氓的性行为,“断桥镇人们”心理异化充分被暴露出来。群体视角是某种社会观念的集合,群体因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主导性和权威性,这种主导的社会观念扼杀了一个幼儿稚嫩的心灵。
旺旺、惠嫂、以爷爷为代表的断桥镇人们三类人物,身份不同、观察叙述角度不同,对“旺旺咬了惠嫂乳房”这一事件进行围观透视,表面上是体现出了人物因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判断不同,实际也映射了现实中在工业背景下对于人性本质异化的拷问,“视角概念首先形成于意识形态层面即评价层面,因为意识形态是支配整部或者部分作品的体系,它可以是作者的世界观,也可以是人物的世界观。”[2]在多重视角的透视作用下,作者并不急于给我们同一的答案,而是需要读者在自己的阅读解说过程中自己分辨和抉择。在文学作品中的结局开放,人物价值多元也正映照了现实生活中价值多元化,《哺乳期的女人》一文中选取的叙述视角既有性别差异,又有年龄差异,还有个体与群体差异,交叉视角下的叙述体现了价值立场的差异,而当人性本欲与工业文明发生冲突之际,对于回答“什么才是正确的?”这类的问题时呈现出的困难和矛盾实则困扰着每个人。
参考文献:
[1] 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197
[2]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M].三联书店,20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