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教研组建设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学校整体性变革与转型,最根本的是实现学校文化转型。同样,教研组的变革与转型,其深层的根基也在于教研组文化的转型与重建。教研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表明在日常的教研组活动中,教研组成员以何种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如何共同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如何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以听课为例,教研组对听课教师可提出如下规范性要求:要为执教老师发现一个亮点、找出一个缺点、提供一条建议、写出一篇听课小记等。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如教研组提出“建学习型组织,创学者型队伍”的口号,这一口号本身就是教研组的价值观念体系的集中体现。
  教研组成员的生活方式。具体指教研组成员在日常化的各种形式的教研组活动中,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综上,对教研组建设而言,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及教研组成员的活动及其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作为稳定的生存方式的教研组文化一旦生成,一方面对置身于教研组文化之中的个体教师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构成了教研组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从深层制约着教研组发展的方向。正因如此,教研组文化的变迁或转型总是一种最深刻的变革,因为它代表着作为管理者的教研组组长和作为被管理者的普通教师的根本生存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就是研究教研组组长和教师在教研组这个群体和组织内的生存方式和状态的根本转变。
  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在深层次上对教师产生影响,或制约或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文化在教师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成长的“小气候”。
  一、营造民主氛围
  教育行政对教师的管理方式往往是集权式的,教师不得不认同或无条件服从。在这种行政文化影响下,教研组长在日常活动中会或多或少地采用行政方式对教师进行管理,教研组长处在一种“专制”的地位上,有错用或滥用自己权利的可能。
  “民主”是教研倡导教研组文化的基石。只有组员之间关系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才能使整个教研组形成合力。组长不可滥用自己的权力,要努力让每个组员体验成功、发展潜能。
  要想营造民主的、和谐的交流氛围,实现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首先要淡化教研组活动中的这种权力关系的影响,将教研组作为一个专业组织来定位,对于专业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形成共识。每个组内教师发言的权利都得到尊重并获得发展的空间。
  “头脑风暴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是定义一个问题、概念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任何事情的行动,它从不忽视来自任何微弱声音中的建议。所有的主意都将被记录下来,当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结束以后才予以评价。
  其规则是:主持人控制讨论进程;承认每个人做出的贡献;确保没有人侮辱、贬低、或者评价另一参与者或他(她)的回应;声明没有一个答案是错误的;记录每一个回答,除非它被一再重复;设定发言时间限制,到时立即终止发言;开始集体自由讨论。主持人选择小组成员共享他们的答案。记录员记录下所有的回应,使得每个成员能够看到这些反映。确保在讨论结束以前不要评价或批评任何回答;一旦集体讨论结束,马上检查记录结果和开始对各种回应进行评价。检查这些回应记录时,一些基本的要求包括:寻找任何重复或相似的答案;将相似的概念聚集在一起;剔除明确不合适的回应;精简记录清单后,继续运用小组讨论方式讨论剩余的回应内容。
  二、构建积极文化
  人性根子里有惰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弹性”、制度建设督导的不到位,极易造成集体积极性的缺失,甚至导致整个教研组的涣散。这种文化具有极大的吞噬性,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很快会被其同化。素质相近的教师,如果分别到了学校文化、教研组文化差异很大的学校,会很快拉开距离。
  “积极”是教研组长营造教研组文化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新课改背景下,每个教师要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终身学习者。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的营造,更需要组长积极带头,并以自己勤勉进取的学习、工作精神感染每一个成员,从而构建积极的教研组文化。
  组长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来帮助组内教师确立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整合观和发展观,将课程指南精神与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相结合,使教师逐步形成一种观念上的改变:即教师必须从原先的操作型向反思型、研究型方向发展。在这样一种宏观理念的指引下,老师就不会再抱着原有的现成的东西不放,也不会抱怨新教材的高不可攀了。组长的引领和先行,能鼓舞广大教师的士气,并在教研组内大力倡导,形成一种学习的风尚。
  三、强调团队合作
  教师的日常工作通常都是在独立的状态下完成,客观上难以形成合作关系;另外对教师的评价、考核,都以个体的量为主,也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学校需要竞争,但不是封闭的,应是开放的、合作的、双赢的。
  “合作”是教研组长创建教研组文化的方式。合作、交流、对话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组长要打破教师间自我封闭的藩篱,倡导交流、合作与对话。在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对话和交流会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与良好的建议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组长要竭力帮助教师发展进步,让教研组建设朝着民主、积极、合作的文化层面推进。
  高效团队的标致是每个成员都能描述团队的目的,并献身于这个目的;能很明显地看出成员相互尊重,并愿意帮助他人,互相合作;成员愿意公开且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成员会积极主动的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受到重视;团队成员觉得受到尊敬等,教研组长要与组员一起共同制定教研组的文明公约。如院桥中学教研组文明公约:
  组内关系篇:①以学校利益和全组利益为重;②建立共同愿景,为之努力奋斗;③互帮互助,建立和谐的组内关系;④应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提出建设性建议;⑤要真诚赞美和认可别人取得的成绩。
  教育教学篇:①坚决不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②不进行有偿家教;③关怀每一个学生;④注重教师文明礼仪,做学生表率;⑤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学研究篇:①主动研究教材、课程标准、会考标准、高考大纲;②贡献自己的教学资源与组员分享;③积极承担教研任务,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经常相互听课,真实的为别人点评;⑤能主动承担各级公开课。
  在集体备课上,认真搞好各年级的集体备课工作,要求在每个组内能总结一整套新授课与复习课的方法与思路。要求同学科不同年级间的资料经验综合共享;不同学科可以同年级之间的学情交流与共享。这样,利用团结、互补、互助,提高每个教师的能力,人人提高、共同成长。在各个集体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组内各科均能在各次考试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如此教研组就会在一个团结和谐的前提下,呈现一个竞争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就保障了教研组在团结一心的基础上使统考、会考、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四、重视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是由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决定的。相对而言,教研组的物质文化要么作为学校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使自身的特殊性湮没不闻,要么常常被忽略,成为与教研组文化不相关的东西。实际上,教研组的物质文化异常丰富,教研组的物质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教研组研讨的活动场所(如会议室的布置)、教研组成员使用的教材、教参、教具和学习材料上,更体现在教研组的文化产品上,如教案、课例、随笔和各种教学录像上。
  要高度重视教研组的资料建设及管理,加强教学资料、教学统计材料、教研资料、教研组活动材料的积累和整理,建立和完善教研组工作档案,完整记载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教学教研成果,及时做好学期、学年的教研工作总结,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各组特色的教研组校本资料档案: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教学案一体化、学生课时练习、各类公开课、各种活动材料、兴趣小组、考试成绩、获奖情况、活动会议记录等。
  五、形成制度行为
  对教研组而言,制度就是教研组成员日常活动的规则,它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步骤、定评价标准等。这些制度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具体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读书交流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专题论坛制度;师徒带教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跨学科研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奖励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这些制度之所以构成一种文化,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是教研组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制度设计到制度执行的过程,构成了教研组成员的日常生存方式。建立在科学制度上的行为对教研组成员的快速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制定发展规划
  实践表明,合理科学的制定教研组发展规划,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关键。教研组发展规划,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统一思想的工程、明确发展目标的过程。通过规划的制定,形成本组教师发展的共同方向,使之成为促进教研组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要创建教研组文化,就是要以教研组发展规划为抓手,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规划中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深入解读教研组文化生态;二是明确教研组发展目标;三是确立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四是整体设计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形成系列化、制度化、日常化的格局。
  在发展规划的引领之下,在教研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教研组就会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并会形成系列化的教研组层面上的文化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教研组文化形态,促进教研组文化的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土木工程施工企业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最终导致行业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大环境与大背景之下,企业为在真正意义实现对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必须对自身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因此加强造价管理的全面控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木工程造价;土木工
虽然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日加迅猛,但建筑工程行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效益核算不当等因素引起的矛盾层出不穷.因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对建筑
严姓起源严姓是2010年新百家姓中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银行的数据库中已经积累了浩瀚的客户信息、帐目信息和银行自身的管理信息,现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各种数据不能有效整合,形成
期刊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发展非常迅速,社会经济相比之前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各种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更需要被重视起来,如此才能对公司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
电气自动化,目前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电气工程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在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上的重要指标,所以其本身需要不断提升进而使得电气工程现代化更加突出,彰显国家综合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国内贸易科学、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国内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目前,商务部就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内贸规划,加强内贸规划工作提出了明确意见。  内贸规划是转变政府职能应当重点加强的工作,也是内贸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规划以促进国内贸易总体发展为主要目标,主要阐明国内贸易发展战略,是内贸规划工作的统领。专项规划依据发展规划制订,突出一定时期工作重点,是内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核心体现。最近,聚焦课堂,听课、议课、评课,我颇有心得,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不应没重点:注重教学形式,但不能忽视内容的挖掘。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一对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但是,一部分历史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和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而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挖掘和对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有以下几种现象:  在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