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平板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微视频作为“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的产物,将其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弊端,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对微视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微视频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68-02
  在信息化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要求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认知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实效性[1]。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繁琐费力低效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第一,完整简洁的微视频。对于微视频而言,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来设计内容,在短时间内传授知识点,具有自主播放、制作简单、短小精悍、多样传播、生动直观等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学习属于思维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自主体验,因此教师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必须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微视频经常应用到语文古文和古诗的学习中,教师不能一味讲解而对学生自我的构建思考加以忽视,而是要保证微视频的简洁完整和条理清晰,使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记承天诗夜游》为例,教师准确抓住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关键词;自解、自我安慰、自我排遣的词汇,通过录制微视频,以灵活多变的问题来讲解关键词,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快速融入课文,继而学习和感悟苏轼的人生境遇及其乐观的人生态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生活化的微视频。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是以繁琐枯燥的讲解代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经验,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降低教学效率[2]。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微视频,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
  第三,学生自己的微视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微视频越来越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教学视频都可供学生学习,与实际学情相符的微视频才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学生自己的微视频更加贴合实际学习需求,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紫萝藤瀑布》的习作练习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上的提示进行学习后,自行录制关于“花海”“花瀑”相关的学习微视频,鼓励学生讲述如何选择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教材、选材时应注意什么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討论,促进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四,恰当运用微视频。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许多学校开始利用翻转课堂,其由课堂面对面教学和课前在线学习构成,其中后者也称之为微视频学习,学生借助网络即可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学习状态和家庭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微视频基本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微视频教学[3]。例如:有关拓展性内容和知识梳理,可以在课堂结束前给出,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思考;语文内容背景知识的学习中,可以在课前10min让学生自学;在课堂习题讲述中适当插入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思路等。
  第五,利用练习反馈学习效率。习题训练是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开阔思维、提高技能。习题设计时应该保证所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针对性,结合内容特点选用多样化的题型,如主观表达题、判断题、填空题等,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微视频制作中应该从学习内容出发,制作数量合理与难度适宜的学习检测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微视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受传统思维的束缚,课堂教学枯燥沉闷,学生极易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和抗拒的心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4]。而通过语文微视频教学,可以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枯燥复杂的语文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具象、简单,然后通过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欲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往的语文教学多是教师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适当的铺垫后重点讲解知识,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占用许多课堂时间,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微视频的引入能够科学整合语文知识,活跃课堂氛围,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避免浪费课堂时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微视频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大量生动具体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当然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务必要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多角度、全方位以及多途径地思考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师生角色的转变
  微视频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体现,将其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同时教师在微视频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研究理解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5]。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门窗角落的设计、远近景的层次、亭台轩榭与假山池沼的配合,使学生直观感受与感性认识苏州园林;然后辅之以相关的图画和解说词,实现画面与文章的融合,让学生深入领略园林之美。学生在这种方式中会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开展,而且教师不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过多思考,适当鼓励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扩散思维,进而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三、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微视频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生活化微视频、完整简洁的微视频、学生自己的微视频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视频教学运用为初中语文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要想更好地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微视频的制作质量,丰富微视频传播渠道,如语文微视频光盘的制作等,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交互式思考展示平台,实现一线语文课堂中微视频的广泛应用,加快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谢娟萍. 运用微视频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 文学教育(上),2017,01:50-51.
  [2]张欣.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更彰显学科特色[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110-111.
  [3]赵世波.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47-48.
  [4]何进财.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 学周刊,2014,25:160.
  [5]程亚伟. 浅析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价值[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99.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有许多精彩绝伦的神童诗,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很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艺苑的明珠,是我国文学遗产宝库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明代八岁的小诗人刘溥的《咏沟水》诗云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是以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语言教育为内容;是以学生视角为主、尊重生活体验的语文;是拓展教学资源、构建特色课程的语文;是充分体现多样性与共同性的
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让政府、企业等机构与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主要体现在制度的规范化、透明化上。世界各国均在政府的管理过程中大量使用新闻发言人制度,采向社会各界
全球席卷“汉语热”“汉语热”正在席卷全球。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来中国留学的8.6万名学生中,有6万人是来学习汉语的,而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2500万人,100多个国家在
绿邦98系列产品,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家监制,内含多种天然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1998年春季,受绿邦产品全国推广中心委托,我们在保护地生菜上进行绿邦
7月8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周年的“瞩目漕河泾”高科技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商城举行,12家中外知名企业投资的12个高科
这种自我封闭的谍报机构,就像一台昂贵的空转的机器,社会和个人都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美国影片《特务风云》获得了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此前,这部片子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并未获得什么奖项,但却深得影评人的喜欢,就连一向挑剔的《纽约客》资深影评人戴维丹比也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对之赞不绝口,称赞这部电影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间谍电影之一”,并认为美国电影界普遍低估了这部电影。欧洲人仿佛是为
随着《忍者神龟》和《变形金刚·真人版》的全面公映,这些镌刻着一代人成长记忆的影片也将陆续在今年的暑期档推出。在这股怀旧风潮中,来自中国的《宝葫芦的秘密》也粉墨登场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and latest industrial results recorded using an innovative optical instrument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