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课堂交流”——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不读《论语》,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功底,所以追根溯源,架起文化发展桥梁的是《论语》。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的敬意,六年级第一学期,我和学生一起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并汲取其营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我让学生课余阅读《论语》及与之相关的资料。
  在阅读《论语》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查阅与《论语》相关的资料,课外阅读《论语》一书。就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课前我想,如果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堂交流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交流的就不仅仅是《论语》了。
  一个月后,在交流《论语》时,结果发现学生从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书店获得的知识信息,远远超出我精心准备将要介绍的内容。我欣喜地感觉到这次的阅读交流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
  上课时,学生将阅读的书籍和网上查阅的资料搬上课堂。人人手中有资料,个个手中有书籍。语文课代表首先展示说:“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学,整理了古代文化典籍,并提出过一些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紧接着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在《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中查到孔子的学说,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470多则,与《孟子》、《大学》、《中庸》同被定为‘四书’。”并且将自己收集的作品向同学展示。班长也介绍他读的《史记》:“我读的是《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了解到孔子生下来颊顶中间低而四周高,所以名丘。排行第二,父母向尼山祷告而得子,因此叫仲尼。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还有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赵普为赵匡胤当皇帝出谋划策,自称博览全书,无所不晓。赵匡胤派人到他家查看到底读了哪些书,只查到半本论语。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传开了。可见《论语》多么重要,我也要好好拜读一下《论语》。”提起论语,马上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响应道:“我在《论语》的前言部分读到日本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就是一位典型的‘儒家’。他经常把《论语》抄本随身携带,认为企业需要有强调相互关系的儒家思想,其目标是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说明《论语》对亚洲文化圈内各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人,也影响了世界。”话音刚落,另一学生补充道:“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得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以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其他同学也纷纷展示自己的资料,有从网上下载《论语》全文的,了解到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有买《论语》一书的,把喜欢的名句抄到笔记本上并作了点评;还有的对《论语》中有的章节认为不妥的,也作出了点评。我受学生的感染,也给学生展示了我的资料。由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前预习和学习,所以这十则《论语》学得非常快,非常轻松。阅读使他们的基础提高了,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灵活调节,加入了十则之外的内容供学生讨论,吸收更多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自学“先进篇”22则,了解教学要因材施教;还有学生通过自学“雍也篇”20则,明白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通过讨论,学生们打破常规,提出了对《论语》的不同看法。同学们侃侃而谈,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真切地感受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课外阅读——课堂交流”这一环节,对我的教学启示很大。实践证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占有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师生是共同求取新知识的合作伙伴。一篇经典文章,大家动手,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庭藏书、电脑都用上了,上课时一人一本资料,各抒己见,谁有道理听谁的,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们的课堂不是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地。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我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
  课外阅读——课堂交流带给教学最大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探索,一道思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感受到人格的自由和尊严,感受到独特创造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谁资料查得充分,谁课外阅读读得深刻,谁在课堂上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迫使我挤时间阅读,因为不读书就无法与学生交流,不读书就会被学生淘汰。所以我也经常光顾书店,下课就去阅览室并上网查资料,了解新动态,无形中提高了我的素质。
  小学阶段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时期。实践证明:课外阅读与课堂交流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特别有效的好方法。我要将“课外阅读——课堂展示”读书交流进行到底,因为这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课程中,课程内容减少了很多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为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学生 自主学习 培养  1 自主学习内涵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虽然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倡导过
期刊
《巩乃斯的马》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绘,表达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和追求。暴风雨不期而至,马群勇敢地共同应对,骁勇异常,让人体会到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壮美气象。文章语言富有特色,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周涛对西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喷发着他对西部自由、奔放、生命力顽强的赞叹。  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处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是趣为
期刊
【摘 要】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主动地参与音乐教育活动,才会使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更深刻、丰富,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使音乐教育真正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过程才能获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主动参与 环境 兴趣 实践  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
期刊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1 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教师应该像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
期刊
【摘 要】 射击运动员经常参加训练或比赛,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运动性疲劳。本文就疲劳消除进行探析。  【关键词】 训练 比赛 疲劳 消除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所以产生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疲劳大体分肌肉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疲劳的程度
期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多媒体手段运用逐渐在教学中普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才真正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它能将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演示,动态地生成,将知识的建构变成了现实。使教学情景凸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探究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质效,是一种崭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1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合理安排,便于灵活实施教学过程  使用交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种跨世纪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促使我们反思以往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
期刊
众多语文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学好语文的最大阻力也是作文。因此,本人就如何引导学生的写作,谈谈自己的几点拙劣看法。  1 认真观察,真情记述  有的学生写作离实际较远,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就东拼西凑,更有甚者用添加标点的方法来凑字数。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朱自清的《背影》一段中的描写,“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期刊
【摘 要】 欣赏首先要选择优秀画家的优秀作品。其次,在进行欣赏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中国的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要手段多样,要调动情绪,要言简意赅,以达到开阔眼界、培养爱好、陶冶情操之目的。  【关键词】 欣赏 审美 多样化 艺术化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新房盖高了,房内的装修时尚了,衣服漂亮了,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但是,大多数的农村中学,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仍没有足
期刊
上世纪初期,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便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养成,因为这既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什么都可以通过日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惟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的。尽管各国教育法提法各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