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会最小的儿童冠军
在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希腊体操运动员迪米特瑞斯·劳德拉斯获得双杠第三名,年仅10岁零218天。但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一名7岁的儿童帮助荷兰赛艇选手安东尼·白兰特和罗劳夫·克兰获得双人有舵手比赛的冠军。
白兰特与克兰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米娜娃俱乐部的优秀选手,是巴黎奥运会双人有舵手最有希望取胜的选手。预赛中,他俩以8秒之差被法国选手马迪奈特和瓦莱夫击败。
为什么会差8秒落败呢?他们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法国队用小孩作舵手,减轻了船的重量。而荷兰队雇用的是体重达132磅的成年舵手——赫曼纳斯·伯劳曼博士。决赛时,荷兰队决定效仿法国人,在当地临时拉夫,先找来仅是伯劳曼博士体重一半的孩子。虽然这孩子的体重只有72.75磅,但荷兰队认为他还是太重了,再另找一个体重更轻的孩子。当他们最后把一个7岁的法国男孩放到船上后,白兰特和克兰惊奇地发现,这孩子太轻了,根本压不住水中的舵。怎么办?决赛马上就要进行,他俩急中生智,拿了几个铅块,把舵压住。
赛艇是巴黎奥运会新列入的比赛项目,分单人赛艇、双人有舵手、四人无舵手、四人有舵手及八人赛艇五个项目。东道主法国队已获单人赛艇、四人无舵手两项冠军;四人有舵手和八人赛艇冠军已分别被德国队、美国队瓜分。剩下双人有舵手这项冠军,得看哪个队发挥得好,才能将金牌收入囊中。
荷兰队为了夺取赛艇比赛最后一块金牌,制订了一鼓足气、先发制人的战术。为什么呢?原来法国人在预赛中,为了取胜,他们先用一条艇冲在前头,阻挡荷兰队的航线,乘荷兰队犹豫之际,另一条艇突然发起强攻,冲到终点取胜。这种相互掩护、用梯队进攻的方法,使法国人取得了胜利。
赛艇双人有舵手决赛枪响了,一缕蓝烟在水面上袅袅飘起,湖面清风拂来,胸有成竹的荷兰选手白兰特与克兰,划桨、划桨,拼命地划桨,凝聚全身力量,与水搏斗,与人搏斗,顿时,水花飞溅,艇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去,他俩默契配合,以领先法国人1英尺、0.2秒的优势夺得冠军。当然还有那个7岁法国小男孩的功劳。
比赛结束,人们争先恐后给法国小男孩和白兰特、克兰拍照。小男孩高兴地做着各种鬼脸,对着照相机镜头开怀大笑。可是,人们犯了一个错误,当时不知道这个男孩叫什么名字。人们后来试图寻找他,可毫无结果。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7岁法国男孩,是奥运史上最小的冠军。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赛艇双人有舵手比赛,法国人雷蒙德·塞利斯与盖斯顿·迈希尔获得冠军时,他们用了一个14岁的舵手——贝尔纳·马利瓦奥;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双人有舵手冠军,德国的贝尔纳·纳拜尔和汉斯·莱纳博格,用的是13岁的舵手——克劳斯·泽塔。
奥林匹克“神童”迈法特
1972年9月4日,奥运会赛场上爆出了冷门。只有16岁的联邦德国女学生乌尔力克·迈法特用优美的背越式跳过了1.92米,夺得女子跳高金牌并平了世界纪录,7万名观众为她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她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成功的女运动员,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神童”。联邦德国报纸立刻在头版用显著的大字标题把她称为“金色的姑娘”。
迈法特生于1956年,从11岁开始练习田径。自从美国运动员福斯贝利采用背越式跳高之后,这种新技术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迈法特在科隆体育俱乐部里与其他那些喜欢跳高的小姑娘一样,也开始练习这种时髦的技术。因为迈法特训练刻苦,所以成绩提高很快,在她15岁那年,已经获得联邦德国女子少年跳高的冠军。
没有想到,在赛场上不畏艰难的迈法特,在奥运会之后却遇到了“麻烦”。伴随金牌而来的是荣誉、鲜花、记者频繁的采访以及收集签名者的包围和大量的社交活动。
报刊把她吹捧为“超级明星”和“天才”,亲戚朋友和左右邻居都对她另眼相看。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们议论和注视的对象,甚至她的爱好、她的装束、她所穿鞋子的尺码,都成了记者们笔下的重大新闻。她飘飘然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我陶醉在一举成名的余波之中。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成绩下降。
1973年,她只跳过1.83米。
1974年,她只跳过1.85米。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前夕,她在女子跳高及格赛中,只跳过1.78米,在横杆升至1.80米(及格标准)时,她一连三次试跳失败。在观众的惋惜声和讥讽嘲笑之中,她含着泪,怏怏地走出体育场。
迈法特就此沉沦下去了吗?不,她已经开始清醒了。失败是暂时的,她要顽强地战胜自己。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令人悲痛而难忘的一天,但就在这一天,我开始变得成熟起来。”后来,她与教练有一点“小别扭”,离开了雅尼兹,自己坚持训练。她对冠军、奖牌或纪录已毫无兴趣。她最为关心的是自己能力的极限和个人在体育事业中的价值与意义。随后,她投师于欧森贝格教授门下,决心重振雄风。
1978年,她跳过1.95米的高度,创造了联邦德国女子跳高纪录。
1981年8月7日,她在联邦德国小城雷德越过1.96米,创造了联邦德国室外女子跳高新纪录。一个月后,即9月6日,在罗马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田径赛上,她再次越过1.96米,获得世界杯的金牌。她的第二次成功,又唤起人们对她的喜爱和对“金色的姑娘”的美好记忆。几年来,她在著名的科隆体育学院深造,学院并没有因为她是奥运会冠军而放松了对她的要求。有一次,她因为参加重大国际比赛耽误了考试,事后她不得不“开夜车”去补考。
1982年3月,在春风又吹拂欧洲大地的时候,迈法特在米兰举行的欧洲室内锦标赛上,跳出了1.99米的惊人成绩。同年7月25日,迈法特像一艘开足马力的飞艇,又在慕尼黑跳过2.00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室外跳过2米高度的“女飞人”。9月8日,在雅典举行的第13届欧洲田径锦标赛上,她第一次以2.02米的高度,打破了世界纪录。她以辉煌的成绩、坚忍不拔的意志,登上了欧洲冠军的宝座,成为世界纪录的创造者、联邦德国的最佳运动员。为了这一天,她足足奋斗了10个春秋。
1983年,在第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她屈居亚军。在8月21日伦敦水晶宫体育场上,迈法特与苏联“女飞人”贝科娃在欧洲杯赛场上相遇。她以2.03米的成绩战胜了贝科娃,又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1984年,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行。已是28岁的老将迈法特能否再夺奥运会王冠,已成为各国体育记者们猜测的话题。8月10日,当迈法特以2.02米的成绩战胜了意大利名将西梅奥妮获得金牌之后,她成为奥运会和世界田径史上经历最曲折、成绩最辉煌的运动员之一。
迈法特第一次夺魁取胜后的12个春秋的曲折经历,这本身是一个奇迹。但是,重要的不是她第二次夺得奥运会金牌的殊荣,也并不是因为她又一次征服了新的高度,对她来说,终于战胜了自己。
1984年年底,迈法特宣布在1985年2月退休。1985年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全国室内田径赛,这是她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现在,她虽然挂靴退役,但她坚强的意志和出类拔萃的成绩,将永远留在新的世界纪录创造者的脑海里。
一年6破世界纪录的自由泳女王古尔德
1956年11月22日,是第16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隆重开幕的第二天,古尔德诞生在大洋洲斐济岛一个澳大利亚人的家庭里。
父亲在航空站工作,古尔德是家中第二个孩子,大约3岁那年,她不慎被开水烫伤。几个月的治疗,古尔德吃尽了苦头,人瘦得像小精灵那样,父母十分担忧。后来,医生建议她去游泳。这是一种恢复健康的最好的治疗措施。斐济岛有理想的游泳环境。于是,古尔德整天在海水中打闹嬉耍,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她喜欢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荡秋千、爬绳梯,还学会了爬棕榈树的本领。当地的人们送她一个“假小子”的绰号。古尔德在幼年时代的这些活动,对于发展上肢力量的游泳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尔德从9岁开始参加游泳比赛,刚满10岁就在州际游泳比赛中获得蛙泳冠军。这是她走向世界冠军领奖台的第一步。
古尔德开始了顽强的训练,她刻苦认真,运动量大得惊人,一次游程达16公里,每天要在游泳池中泡上5个小时。尽管做的是单调的打腿和划水动作,但她从不间断。后来古尔德成为著名教练员厄苏拉·卡莱尔的学生。最初卡莱尔夫人没给她安排训练。当她训练水平提高以后,才专门安排了适合于她的各种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训练。良好的力量和速度素质使古尔德在短距离项目中获得了优异成绩。短距离游泳是属于速度性项目,而中、长距离游泳则属于耐力性项目。古尔德是一位体能和技术非常全面的游泳运动员,根据对古尔德所测定的心电图、肺活量以及其他方面的材料证明,她的机能情况是很好的。她的心脏功能的评分接近奥运会男子游泳运动员。她每天早晨起床前的脉搏每分钟是38次,如果超过45次,就表明她前一天训练后的身体机能还未得到完全恢复,或表明她有疾病的预兆,或对比赛的环境不适应。
古尔德的技术动作也是比较出色的。她以两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创造了女子自由泳所有项目的世界纪录。
登上冠军领奖台的关键是科学的训练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古尔德平时很少间断训练,星期天也常常进行比赛或测验。由于她的上肢力量很强,她便在自由泳中以减少打腿次数而增加划水频率来充分发挥两臂的作用,以此提高速度。这是她游泳的独特之处。
1971年,世界游泳纪录表上第一次出现古尔德的名字,她就把女子自由泳的所有5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统统刷新。这一年她豪气冲天般地创造了6次世界纪录,还成为世界游泳史上第一个包揽全部自由泳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由于她的杰出功绩,她被评为当年世界最佳游泳选手。
古尔德在庆祝15岁的生日之后,跨入了1972年,她的目标很明确,誓夺第20届奥运会金牌。
8月,踌躇满志的古尔德来到了慕尼黑,参加第20届奥运会。
28日,游泳比赛的头一天,也是古尔德旗开得胜的一天。在2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她力挫群芳,以2分23秒07的优异成绩刷新了美国选手克·科尔布于4年前在奥运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古尔德的胸前挂上了她的第一枚奥林匹克的金质奖章。
两天后,古尔德把自己保持的4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又提高到4分19秒04,获奥运会第二枚金牌。
9月1日,比赛进入高潮。在200米自由泳的决赛中,她与赛前从她手中夺走世界纪录的美国选手希·巴巴肖夫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古尔德终于以0.77秒的微弱优势取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夺回了世界纪录,并获得了第三枚金牌。
在另外两个个人比赛项目中,由于征战频频,体力不支,她分别退居80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第2名和第3名。她参加的400米自由泳接力的决赛,全队以4分4秒82的成绩排在第8位。
这一年,古尔德再获世界最佳游泳选手的荣誉称号。
1973年,古尔德最后一次冲击世界纪录获得成功。在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她游进了“17分大关”,达到16分56秒9。这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她已经11次刷新世界纪录。因为有伤,古尔德未能在当年9月的贝尔格莱德第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露面。
第二年,古尔德由于连年训练比赛,伤病不断困扰着她,这位曾在世界游泳史上风云一时的奥运会女英雄,不得不过早地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那一年,她还不到18岁。后来,古尔德当了一名教练员。图·朱金元
在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希腊体操运动员迪米特瑞斯·劳德拉斯获得双杠第三名,年仅10岁零218天。但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一名7岁的儿童帮助荷兰赛艇选手安东尼·白兰特和罗劳夫·克兰获得双人有舵手比赛的冠军。
白兰特与克兰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米娜娃俱乐部的优秀选手,是巴黎奥运会双人有舵手最有希望取胜的选手。预赛中,他俩以8秒之差被法国选手马迪奈特和瓦莱夫击败。
为什么会差8秒落败呢?他们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法国队用小孩作舵手,减轻了船的重量。而荷兰队雇用的是体重达132磅的成年舵手——赫曼纳斯·伯劳曼博士。决赛时,荷兰队决定效仿法国人,在当地临时拉夫,先找来仅是伯劳曼博士体重一半的孩子。虽然这孩子的体重只有72.75磅,但荷兰队认为他还是太重了,再另找一个体重更轻的孩子。当他们最后把一个7岁的法国男孩放到船上后,白兰特和克兰惊奇地发现,这孩子太轻了,根本压不住水中的舵。怎么办?决赛马上就要进行,他俩急中生智,拿了几个铅块,把舵压住。
赛艇是巴黎奥运会新列入的比赛项目,分单人赛艇、双人有舵手、四人无舵手、四人有舵手及八人赛艇五个项目。东道主法国队已获单人赛艇、四人无舵手两项冠军;四人有舵手和八人赛艇冠军已分别被德国队、美国队瓜分。剩下双人有舵手这项冠军,得看哪个队发挥得好,才能将金牌收入囊中。
荷兰队为了夺取赛艇比赛最后一块金牌,制订了一鼓足气、先发制人的战术。为什么呢?原来法国人在预赛中,为了取胜,他们先用一条艇冲在前头,阻挡荷兰队的航线,乘荷兰队犹豫之际,另一条艇突然发起强攻,冲到终点取胜。这种相互掩护、用梯队进攻的方法,使法国人取得了胜利。
赛艇双人有舵手决赛枪响了,一缕蓝烟在水面上袅袅飘起,湖面清风拂来,胸有成竹的荷兰选手白兰特与克兰,划桨、划桨,拼命地划桨,凝聚全身力量,与水搏斗,与人搏斗,顿时,水花飞溅,艇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去,他俩默契配合,以领先法国人1英尺、0.2秒的优势夺得冠军。当然还有那个7岁法国小男孩的功劳。
比赛结束,人们争先恐后给法国小男孩和白兰特、克兰拍照。小男孩高兴地做着各种鬼脸,对着照相机镜头开怀大笑。可是,人们犯了一个错误,当时不知道这个男孩叫什么名字。人们后来试图寻找他,可毫无结果。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7岁法国男孩,是奥运史上最小的冠军。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赛艇双人有舵手比赛,法国人雷蒙德·塞利斯与盖斯顿·迈希尔获得冠军时,他们用了一个14岁的舵手——贝尔纳·马利瓦奥;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双人有舵手冠军,德国的贝尔纳·纳拜尔和汉斯·莱纳博格,用的是13岁的舵手——克劳斯·泽塔。
奥林匹克“神童”迈法特
1972年9月4日,奥运会赛场上爆出了冷门。只有16岁的联邦德国女学生乌尔力克·迈法特用优美的背越式跳过了1.92米,夺得女子跳高金牌并平了世界纪录,7万名观众为她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她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成功的女运动员,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神童”。联邦德国报纸立刻在头版用显著的大字标题把她称为“金色的姑娘”。
迈法特生于1956年,从11岁开始练习田径。自从美国运动员福斯贝利采用背越式跳高之后,这种新技术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迈法特在科隆体育俱乐部里与其他那些喜欢跳高的小姑娘一样,也开始练习这种时髦的技术。因为迈法特训练刻苦,所以成绩提高很快,在她15岁那年,已经获得联邦德国女子少年跳高的冠军。
没有想到,在赛场上不畏艰难的迈法特,在奥运会之后却遇到了“麻烦”。伴随金牌而来的是荣誉、鲜花、记者频繁的采访以及收集签名者的包围和大量的社交活动。
报刊把她吹捧为“超级明星”和“天才”,亲戚朋友和左右邻居都对她另眼相看。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们议论和注视的对象,甚至她的爱好、她的装束、她所穿鞋子的尺码,都成了记者们笔下的重大新闻。她飘飘然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我陶醉在一举成名的余波之中。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成绩下降。
1973年,她只跳过1.83米。
1974年,她只跳过1.85米。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前夕,她在女子跳高及格赛中,只跳过1.78米,在横杆升至1.80米(及格标准)时,她一连三次试跳失败。在观众的惋惜声和讥讽嘲笑之中,她含着泪,怏怏地走出体育场。
迈法特就此沉沦下去了吗?不,她已经开始清醒了。失败是暂时的,她要顽强地战胜自己。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令人悲痛而难忘的一天,但就在这一天,我开始变得成熟起来。”后来,她与教练有一点“小别扭”,离开了雅尼兹,自己坚持训练。她对冠军、奖牌或纪录已毫无兴趣。她最为关心的是自己能力的极限和个人在体育事业中的价值与意义。随后,她投师于欧森贝格教授门下,决心重振雄风。
1978年,她跳过1.95米的高度,创造了联邦德国女子跳高纪录。
1981年8月7日,她在联邦德国小城雷德越过1.96米,创造了联邦德国室外女子跳高新纪录。一个月后,即9月6日,在罗马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田径赛上,她再次越过1.96米,获得世界杯的金牌。她的第二次成功,又唤起人们对她的喜爱和对“金色的姑娘”的美好记忆。几年来,她在著名的科隆体育学院深造,学院并没有因为她是奥运会冠军而放松了对她的要求。有一次,她因为参加重大国际比赛耽误了考试,事后她不得不“开夜车”去补考。
1982年3月,在春风又吹拂欧洲大地的时候,迈法特在米兰举行的欧洲室内锦标赛上,跳出了1.99米的惊人成绩。同年7月25日,迈法特像一艘开足马力的飞艇,又在慕尼黑跳过2.00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室外跳过2米高度的“女飞人”。9月8日,在雅典举行的第13届欧洲田径锦标赛上,她第一次以2.02米的高度,打破了世界纪录。她以辉煌的成绩、坚忍不拔的意志,登上了欧洲冠军的宝座,成为世界纪录的创造者、联邦德国的最佳运动员。为了这一天,她足足奋斗了10个春秋。
1983年,在第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她屈居亚军。在8月21日伦敦水晶宫体育场上,迈法特与苏联“女飞人”贝科娃在欧洲杯赛场上相遇。她以2.03米的成绩战胜了贝科娃,又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1984年,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行。已是28岁的老将迈法特能否再夺奥运会王冠,已成为各国体育记者们猜测的话题。8月10日,当迈法特以2.02米的成绩战胜了意大利名将西梅奥妮获得金牌之后,她成为奥运会和世界田径史上经历最曲折、成绩最辉煌的运动员之一。
迈法特第一次夺魁取胜后的12个春秋的曲折经历,这本身是一个奇迹。但是,重要的不是她第二次夺得奥运会金牌的殊荣,也并不是因为她又一次征服了新的高度,对她来说,终于战胜了自己。
1984年年底,迈法特宣布在1985年2月退休。1985年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全国室内田径赛,这是她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现在,她虽然挂靴退役,但她坚强的意志和出类拔萃的成绩,将永远留在新的世界纪录创造者的脑海里。
一年6破世界纪录的自由泳女王古尔德
1956年11月22日,是第16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隆重开幕的第二天,古尔德诞生在大洋洲斐济岛一个澳大利亚人的家庭里。
父亲在航空站工作,古尔德是家中第二个孩子,大约3岁那年,她不慎被开水烫伤。几个月的治疗,古尔德吃尽了苦头,人瘦得像小精灵那样,父母十分担忧。后来,医生建议她去游泳。这是一种恢复健康的最好的治疗措施。斐济岛有理想的游泳环境。于是,古尔德整天在海水中打闹嬉耍,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她喜欢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荡秋千、爬绳梯,还学会了爬棕榈树的本领。当地的人们送她一个“假小子”的绰号。古尔德在幼年时代的这些活动,对于发展上肢力量的游泳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尔德从9岁开始参加游泳比赛,刚满10岁就在州际游泳比赛中获得蛙泳冠军。这是她走向世界冠军领奖台的第一步。
古尔德开始了顽强的训练,她刻苦认真,运动量大得惊人,一次游程达16公里,每天要在游泳池中泡上5个小时。尽管做的是单调的打腿和划水动作,但她从不间断。后来古尔德成为著名教练员厄苏拉·卡莱尔的学生。最初卡莱尔夫人没给她安排训练。当她训练水平提高以后,才专门安排了适合于她的各种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训练。良好的力量和速度素质使古尔德在短距离项目中获得了优异成绩。短距离游泳是属于速度性项目,而中、长距离游泳则属于耐力性项目。古尔德是一位体能和技术非常全面的游泳运动员,根据对古尔德所测定的心电图、肺活量以及其他方面的材料证明,她的机能情况是很好的。她的心脏功能的评分接近奥运会男子游泳运动员。她每天早晨起床前的脉搏每分钟是38次,如果超过45次,就表明她前一天训练后的身体机能还未得到完全恢复,或表明她有疾病的预兆,或对比赛的环境不适应。
古尔德的技术动作也是比较出色的。她以两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创造了女子自由泳所有项目的世界纪录。
登上冠军领奖台的关键是科学的训练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古尔德平时很少间断训练,星期天也常常进行比赛或测验。由于她的上肢力量很强,她便在自由泳中以减少打腿次数而增加划水频率来充分发挥两臂的作用,以此提高速度。这是她游泳的独特之处。
1971年,世界游泳纪录表上第一次出现古尔德的名字,她就把女子自由泳的所有5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统统刷新。这一年她豪气冲天般地创造了6次世界纪录,还成为世界游泳史上第一个包揽全部自由泳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由于她的杰出功绩,她被评为当年世界最佳游泳选手。
古尔德在庆祝15岁的生日之后,跨入了1972年,她的目标很明确,誓夺第20届奥运会金牌。
8月,踌躇满志的古尔德来到了慕尼黑,参加第20届奥运会。
28日,游泳比赛的头一天,也是古尔德旗开得胜的一天。在2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她力挫群芳,以2分23秒07的优异成绩刷新了美国选手克·科尔布于4年前在奥运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古尔德的胸前挂上了她的第一枚奥林匹克的金质奖章。
两天后,古尔德把自己保持的4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又提高到4分19秒04,获奥运会第二枚金牌。
9月1日,比赛进入高潮。在200米自由泳的决赛中,她与赛前从她手中夺走世界纪录的美国选手希·巴巴肖夫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古尔德终于以0.77秒的微弱优势取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夺回了世界纪录,并获得了第三枚金牌。
在另外两个个人比赛项目中,由于征战频频,体力不支,她分别退居80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第2名和第3名。她参加的400米自由泳接力的决赛,全队以4分4秒82的成绩排在第8位。
这一年,古尔德再获世界最佳游泳选手的荣誉称号。
1973年,古尔德最后一次冲击世界纪录获得成功。在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她游进了“17分大关”,达到16分56秒9。这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她已经11次刷新世界纪录。因为有伤,古尔德未能在当年9月的贝尔格莱德第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露面。
第二年,古尔德由于连年训练比赛,伤病不断困扰着她,这位曾在世界游泳史上风云一时的奥运会女英雄,不得不过早地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那一年,她还不到18岁。后来,古尔德当了一名教练员。图·朱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