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管搔刮术对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cs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单中心大样本分析,探讨适宜行子宫颈管搔刮术(ECC)的人群.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同时行ECC和子宫颈点活检病例共116507例.将所有病例分为ECC诊断高于点活检及ECC诊断低于或等于点活检2组,结合活检前3个月内的液基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查结果,分析影响ECC额外检出率的因素.结果 (1)二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27.9%(32476/116507),其中鳞状上皮内病变32012例(27.5%)[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17.9%、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HSIL+)为9.6%]、腺体病变320例(0.3%)、腺鳞病变144例(0.1%).组织学以LSIL及以上为阳性标准,ECC和子宫颈点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6.9%(7998/116507)及26.8%(31279/116507),P<0.001.(2)病变严重程度上,ECC与点活检诊断一致、高于及低于点活检的比例分别为77.1%(89827/116507)、1.2%(1402/116507)和21.7%(25278/116507),P<0.001.(3)在ECC诊断较点活检严重的病例中,ECC对LSIL、HSIL+、腺体病变及腺鳞病变的额外检出率分别为3.1%(655/20891)、6.1%(673/11121)、16.6%(53/320)及14.6%(21/144).(4)年龄越大、HPV阳性时ECC诊断高于点活检的概率越大.(5)液基细胞学诊断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时,ECC诊断高于点活检的概率分别为1.4%(167/13102)、1.8%(119/6722)、4.6%(175/3818)、2.6%(12/455),P<0.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年龄<30岁组,30~<50岁组的OR=1.264、50~65岁组的OR=3.486、>65岁组的OR=3.925;细胞学结果为ASC-US、LSIL、ASC-H+、AGC+相对于细胞学结果为NILM的OR值分别为1.300、1.461、4.134及4.339;而HPV并非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ECC总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子宫颈点活检,其对HSIL+和腺体病变较敏感.年龄在50岁及以上、细胞学结果为ASC-H+或AGC+时对ECC诊断高于点活检的预测作用较大.HPV阳性,ECC诊断高于点活检的概率越高;但多因素分析后,HPV结果并非ECC诊断高于点活检的独立预测因素.故年龄≥50岁及细胞学结果为ASC-H+或AGC+者,阴道镜行点活检的同时适宜行ECC.
其他文献
有关“子宫腺肌症”还是“子宫腺肌病”名称的应用至今仍较为混乱,在各类杂志、著作、媒体中混淆使用不胜枚举,也有不同看法者[1-2],至今尚未定论.国内中文[3]、国内外合著英文[4]《子宫腺肌症》专著“序”中均赞同使用“子宫腺肌症”这一专有名词.rn撇开使用名称的争议,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腺肌症的医源性致病高危因素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发现,其与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关系息息相关[5],应引起临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目的 探讨腹腔镜骶骨固定术(LSC)后6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因盆腔器官脱垂(POP)行LSC的病例,将术后60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7例纳入研究组;通过研究组手术日期,检索同一术者在此时间点最为接近的LSC患者,按1∶6比例匹配未再入院的42例纳入对照组.研究年龄、BMI、是否绝经、既往盆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化/放疗史、排便困扰史、围术期合并症、合并其他盆腹腔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症状、
巨大胎儿(macrosomia)是产科常见的胎儿并发症之一,与孕前体重指数(BMI)较高、孕期增重过量、妊娠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密切相关,会增加剖宫产率,造成包括会阴严重撕裂、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等多种不良母儿结果.针对巨大胎儿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估和适时引产终止妊娠有可能避免相关并发症,改善母儿结局.文章总结了巨大胎儿的临床及超声评估和预测方法,并针对催引产干预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了论述.
2021年泰山科技论坛“妇科肿瘤精准治疗”专题会议于2021年7月16-1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联合承办,会议紧密围绕国内外妇科肿瘤领域的诊疗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专题研讨.本文仅对会议中听众反馈的共性问题,结合有关专家观点总结如下.
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范畴,其早产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单胎妊娠.目前国内外关于双胎妊娠引产时机及引产方式的研究有限,且存在争议.文章对双胎妊娠引产时机、引产方式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双胎妊娠阴道分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妊娠12~ 27周末胎儿宫内死亡称为中期妊娠稽留流产.中期妊娠稽留流产病因复杂,发病率不确切[1].如果死亡的胎儿超过4周仍未排出,母体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2-3].本病治疗原则是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终止妊娠.
胎儿隔离肺(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是接受体循环血液供应的无功能的肺组织团块,由胚胎的前原肠额外发育的气管和支气管肺芽形成[1],其不与气管相通.1777年首次报道了主动脉来源的异常肺动脉[2];1861年,有学者描述了一些叶外型的BPS病例[2];Blair等[3]于1946年第一次以“肺隔离症”的名称报道该病.BPS发生率较低,仅占肺畸形的0.15%~6.40%[4].本文现就胎儿隔离肺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正常妊娠时羊水的产生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中.羊水量异常与母胎合并症和并发症密切相关,直接危害围产儿安全.明确引起羊水量异常的原因,结合孕周、孕妇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胎儿宫内情况,有指征并采用合适的引产方法,对改善围产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如无禁忌证,可建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TO-LAC的患者可能因为母体或胎儿因素需要较早终止妊娠,即引产.应充分评估等待自然临产与引产的风险利弊、引产与择期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ERCS)的利弊,在充分医患交流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本着个体化原则双方共同决定引产与否及其方式,并组织良好的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期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合并妊娠(diabetes in pregnancy,DIP)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未经确诊的糖尿病,但一般在产后才能确诊.GDM尤其是DIP不仅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及死胎等),而且增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难产的发生风险[1].鉴于规范GDM临床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昆士兰卫生组织(Queensland Health)于2021年2月对《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