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主要表现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
  关键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218-02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人类的共同财富。但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流行文化、汉族文化正严重冲击着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地区长期传承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土俗、弱势,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因此有效地保护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变得十分紧迫。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中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比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主要表现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
  
  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疆民族众多,13个主体民族在文化艺术上均有无可达及的造诣,每一个民族都有口述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传统工艺和技艺、传统礼仪、节日庆典、游艺活动等传统文化。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文化的不断冲击,许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已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下面我们以木卡姆为例简要谈一下这些非物质文化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1.生存环境问题
  现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近20多年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和市场经济以及日益开放和现代化的倾向,极大地改变了新疆相对孤立封闭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尤其对于各类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由于其古旧的风格特点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时尚的生活和要求,日益不被人们所接受,这也是流行音乐和庸俗音乐风靡市场的主要原因。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以前每逢节日、喜庆,人们几乎都会请民间艺人表演木卡姆和其他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现代流行音乐进入后,由于流行音乐音响强劲,用人不多,花费较少,传统音乐正逐步被流行音乐所取代,群众中能演唱木卡姆歌曲,表演木卡姆舞蹈的人数已日益稀少。
  2.传承与创新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基本靠一代一代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这种文化的继承与扩散方式的持续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继承人的影响,所以人的问题是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新疆,各种民族民间艺术大都以群众或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承方式流传下来,人走艺亡的情况十分严重,现在已没有任何一位民间艺人能完整地演唱、演奏十二木卡姆了;有的木卡姆的某些部分如刀郎木卡姆的舞蹈,旧时表现的是刀郎人狩猎生活的全过程,但在“文革”中却被批判为“野蛮”、“落后”和“低级”的,如今在民间已经走了样,现在在某些刀郎地区,能表演狩猎舞蹈的只有三五位民间艺人了。其次对于有传承创新责任的年轻一代,他们更多的是接受现代文化,文化的全球化使年轻一代人更容易接受社会的主流文化, “对古老的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或不感兴趣”,新疆木卡姆尤其如此。今天的维吾尔青少年,对木卡姆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知之甚少,更不用提进一步发扬创新了。这也是已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
  3.曲目整理需完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生态环境一样,一经破坏是很难再恢复如初的。一旦消失,如果没有很好地记录,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可以保存,传承和发展,但过早地因人为原因被毁灭和抛弃了。近50多年以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始终以“半口授半定谱”的传承方式平行传播着,随后才是完全定谱阶段,而对已留下的《十二木卡姆》的录音从结构上进行推断,存有明显缺漏。目前,已出版的几种维吾尔木卡姆,都未做到“音谱同步”。学唱和研究各种维吾尔木卡姆的可靠版本,尚待编撰。
  4.保护经费短缺问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短缺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而且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也存在,“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拥有巨大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它们共同面对是保护经费匮乏的问题”。对维吾尔木卡姆传承,民众和社会专业机构有着迫切的要求但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木卡姆以前的录音、录像资料由于保存手段落后,目前急需将它早期录音、录像资料,转换成数字化载体,以利于多种方式的异地储存,但由于工程浩大,没有有力地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民间木卡姆表演机构和团体也因观赏人数稀少,都难以维持自身运转。《十二木卡姆》的庞大篇幅和演出长度,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存在矛盾,除了专业艺术团体在剧场中的演出和少数人偶尔欣赏的活动之外,日常生活中已很少见到完整演出。
  5.保护理念需发展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一种生态之中的链条,不可孤立看待。如果为了保护的方便和有效,我们把保护对象从它的生存环境中抽绎出来,给以特别的关注;那些在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传承人的思想,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又当如何保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在保护的同时又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三、保护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问题,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保故纳新,自我调节变革,保持其核心价值,以找到生存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命存在,它与一定的自然、社会、历史和群体发生关系,当这些自然、社会、历史和群体发生变化时,它本身不可能不产生变化,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吸纳新的东西,以新的内容和更加多彩的形式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在面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市场化时,我们应适应这种社会变化而不是回避它,但这并非是说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而是通过市场为媒介让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同时还可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人、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但这一过程必须坚持生态原则,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原定的文化氛围,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将不复存在。遵循文化原生态原则就是要以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型为准则,依托文化母体,注重文化生态,主张在原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开发保护。
  2.目前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这重物轻人的问题,许多掌握传统技术的人及他们的创造物或赖以显示其技艺的物质载体都在迅速的消失,很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没有留下传承者,因此要建立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尊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使目前还存在的非物质文化有合适的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培养年轻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研究学,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如在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的领导、支持下,新疆艺术学院创办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木卡姆表演艺术班不仅培养学生学习木卡姆的演奏、演唱,还为他们专门开设了政治课、文化课、音乐课,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此外,学校还精选了一批懂得木卡姆、精于木卡姆的教师来为他们讲课授业,组织了一批有造诣的教师,根据木卡姆的特点,专门为他们编写了一套系列的教材,还不断请著名木卡姆民间艺人进学校,组织同学每学期都深入民间,向民间艺人学艺等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他们表演的木卡姆能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防止他们在不断的社会变化中,可能出现使木卡姆“洋化”、“汉化”的倾向。
  3.政府应组织以文化、民族和发改职能部门为主,其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专门工作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规划,对全区非物质遗产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开发和构建文化产业实施决策和领导,提供人员、资金和物资的保证。
  4.学术界专家学者要全面考察可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还要对其进行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对以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本溯源分析研究在当今经济文化背景下它的发展趋势,判断出这些行为意识明天将会向何处发展,据此得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除了能给政府决策带来指导性意见之外,也将对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与深远意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2):40.
  [2]毛继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成功探索[J].音乐研究,2006,(1):13.
  [3]兰元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08,(4):3.
  [4]彭振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施恩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35.
  [5]魏姝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发展与专利,2006,(8):39.
  [6]王凤丽,于颖.浅议我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16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其他文献
摘要: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普遍,以艺术类学生为例探讨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特点和恋爱观的分析,得出看待大学生恋爱的合理的态度和引导方法,以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恋爱观;艺术类大学生;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27-0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
期刊
摘要:针对小波变换的不足之处,运用EMD方法对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时序进行多时间尺度分解,发现其波动存在准2日、准4~5日、准15日、准28日、准70日、准140~190日及准240日等波动周期,并分析了各分量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EMD作为一种全新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多分辨率处理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提取金融时序中不同波动周期的分量,在股市等金融系统变量的多时间尺度分析及其建模、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提出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基本目标任务,其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关键词:《决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在介绍了人工股市建模的理论基础,后对人工股市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着重突出了隐藏在人工股市背后的复杂系统建模理念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人工股市建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Agent;计算金融;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64-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学开始逐渐摆脱经典金
期刊
摘要: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界定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划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承担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承担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责任,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时,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词:会计责任
期刊
摘要:深化经营为理念的工作管理思路,借助科学、有效的油藏经营、成本经营,在丰富经营内涵、拓宽经营模式上下工夫,大力提高基础工作水平,旨在为采油队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多年来,全队干部职工以“团结拼搏,创建一流”的团队精神,紧扣生产经营主线,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为灵魂,强力打造了一支“内创效益,外树形象”的品牌采油队。  关键词:基础管理;经营理念;科学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F061.
期刊
摘要: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显得日益重要,特别是在WTO体系的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贸易至关重要的因素,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是当代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这是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基于政策的风险管理和基于信息传播的风险交流三位一体的过程,而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还不成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WTO;中国;食品安全
期刊
摘要: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肩负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重任,而积极推动社区金融发展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成都社区金融发展应选择以发展社区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路径,并大力倡导民间金融资源的进入,将流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资源通过社区金融的方式纳入体系内,降低金融风险。  关键词:成都;城乡;社区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仪式、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1]。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合理的使用ERP系统,能为企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关键词:管理;ERP系统;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高校集聚地区如何凭借其丰厚的智力资源优势,突破体制机制的樊篱,科学、合理、高效地整合和运用区域内资源,推动区域资源的共享和重组,凸显大学的科教资源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探索新型发展模式,成为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上海市杨浦区实践的“三区联动”,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型城区发展模式,为探讨高校集聚地区的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区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