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讲专家 :
  楼宇烈,1934 年 12 月 10 日生于杭州,祖籍浙江省嵊州市。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尤其是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周易注(附周易略例)》《宗教研究方法讲记》《中国的品格》《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
  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称“国医” 等等。
  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现代的学科划分很细,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考古等等。哲学里面又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但国学应该归哪一学科呢?国学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等许多内容,是个综合的学科。因此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国学很难作为单独的学科确立它的“名分”。下面我先简要回顾一下历史。
  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但是给国学定义很难,比如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但中国自己也有研究所谓“汉学”的。所以我的理解是:国学就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学问。如果把中国所有的学问都叫作国学,那范围就太大了,应该要把国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传统文化里。
  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但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区的、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信仰习俗等。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而文化又是历史的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哪还有历史?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 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鸦片战争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
  认同历史就要认同文化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了,于是大家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很多人就认为中国现在还需要继续批判传统、否定传统,要不然中国就没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和希望。但是另外一个事实却是:我们反复进行着彻底的否定传统的运动,但在生活样式和风俗习惯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我之前讲到的新文化运动要从我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等方面来否定传统。而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习俗、家庭观念等方面上还保存
  着传统的概念。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破除了“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文化最后的根就扎在风俗习惯里面,融在风俗习惯里面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如果我们的风俗习惯都改变了,就不会认同这个文化了。从这个角度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已经损失了许多。不过传统文化也很怪,你一定要把它搬到现在来运用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彻底斩断也
  同样不可能。虽然我们挖断的根已经很深,但是里面有很多的须,还是未曾斩断。毕竟传统文化里面不仅有糟粕,还有很多的精华。
  国学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精神产物,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累。一开始我们否定自己的传统,决定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要吸收西方的东西。现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了,就开始文化的反思。
  我们知道,亚洲地区在近代史上除了日本之外,都先后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者是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国家都纷纷进行了民族解放运动,在政治上开始独立;政治上独立以后,又开始在经济上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在经济上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亚洲四小龙”这样的经济奇迹。政治、经济的变化出现之后,人们就开始在文化上检讨。这就是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开始了全球化的趋势,文化也随之面临着全球化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并且借助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异乎寻常地迅速和强大。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经济上的全球化尚且有很多人不认同,文化如果再全球化了,那多样的文化就会渐渐成为单一的强势文化。所以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反思、寻根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果你的文
  化失去了特点,大家都一样,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民族文化的保存问题成了很尖锐的问题。
  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对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早就设立了,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酝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一直到1998年时才开始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对人类作出贡献的、有价值的文化的保护。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比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要快,而且一旦消失就很难找回来。到2001年,开始了遴选第一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現在每隔一年做一次,已经做了3次了。中国已经有三项半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了;2001年入选的是中国的昆曲;2003年入选的是古琴;2005年入选的是新疆的姆卡木,以及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起申请的蒙古长调。今年中国也启动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第一次征集就有500 多项迫切需要保护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会随着人的死亡而逐渐消失的。我过去给人家讲佛教、讲伦理,常常讲要看得开一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要纠正。这实际上说的只是物质文化或者是外在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精神产物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有的精神产物是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积累,现在只在某个人的头脑里存储着,如果没有传承下去的话,他一死,这个文化就中断了。因为非物质文化是口传心授的,一旦人去世,就没有了。当然我们可以重新再整理,但是你想,几百年、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东西你想要再恢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像我们讲的国学,可以说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思想上的东西。虽然有一种物质的载体流传下来,但是看不懂,或者是拿现代的观点、方法去理解它,就会有错误。
  国学百年争论的启示:在现代化交流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
  国学讨论,归根到底是东西文化的交流,是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文化交流是不可阻挡的,真正的交流并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双赢,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保持、树立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我们要做到我有一颗中国心,洋装是可以穿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土壤
  上成长起来的,这就是主体意识的问题。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我们才对其他的文化有鉴别力,才懂得要吸收什么,才能把它吸收进来之后融合在自己的主体里面,让它变成营养,使自己身体长得更健壮,而不是吃了以后消化不良。
  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要盲目地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堅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通过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
  目前,尽管有不少的“仁人志士”都在为继承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努力奋斗、默默耕耘。然而,我有一个直接感觉,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根基越来越浅薄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稀少。而在我们广大的传媒之间,西方文化的内容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并且还在一代一代地递减。递减的意思不是看古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是他们不能领会我们文化的底蕴。形式上都能继承传统,而在继承传统的过程当中,现在的人是否还能把它吃透,进而去创造?创造出来的新文化是不是原来的样子?或者一创造就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几项文化遗产被选入联合国的保护名单之后,就变成了热门,大家趋之若鹜,都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好事,但是我看到很多越做越远离传统,变成了一种市场,变成了一种时尚,变了味了。
  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我想,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当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倡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这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一项工作。
其他文献
出生于山东沂蒙老区的刘力菲,革命老区博大的襟怀赋予了他坦荡的个性,更培育了他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1  从来到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的第一天起,刘力菲就加班加点学习信贷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客户经理的角色转变。  贵州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多学生虽然考上大学,却由于贫穷而失去入学机会。开发银行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刘力菲负责黔西南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三个地区的客户经理。他立
期刊
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深情,秉承着对贫困学生的挚爱,在大山深处坚守26年,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土家山寨的孩子,為他们点燃希望的火把。  在网络公益莫衷一是的当下,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干起了网络助学。从她2005 年化“英子姐姐”从事网络助学开始,至今已经 12 个年头。她以诚聚爱,以信取义,用满腔赤诚架起了一座网络助学的爱心之桥,赢得海内外1700多名爱心人士的信赖,募集到1700余万元助学资金,帮助
期刊
武警宁夏总队医院拥有多名军内外著名骨科和显微外科专家。多年来,广大医护人员矢志扎根黄土高原,情系驻地各族群众,用精湛的医术建功黄土高原,谱写民族团结新篇,为成千上万名肢残患者解除病痛,让无数个家庭重获幸福,被各族群众亲切地誉为“共产党派来的好大夫”。  救治一名儿童,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成功为6000多名少数民族肢残儿童实施手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预防工作落后,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高达11
期刊
用英雄的名字命名城市、街道、学校、机构,几乎是国内外通行的做法。铭记英雄的业绩,传承英雄的情怀,将激励和引导当下的社会与人,强化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让我们在走向未来时,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过,在一个国度里,由最初的一所发展到几十所,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用同一个英模名字命名学校的事情,在世上是不多见的。这种现象就出现在中国,这些用同一个英模名字命名的学校就是雷锋学校。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墓碑上刻
期刊
前几天,笔者到北京玉渊潭公园散步,发现南门附近的一颗柳树上,有只小猫想下却不敢下,引来不少人围观。有人说小猫是随老貓爬上树的。数日后,又经此地,此幕还在上演,那只小猫还是没有“安全着陆”。  “安全着陆”,本是专业术语,形容飞机等安全降落。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安全着陆”开始被借喻为官员不出问题地顺利退休。  古往今来,“安全着陆”的官员数不胜数,但是反面典型也不在少数。匡衡,“凿壁偷光”故事的主
期刊
北京世界公园描述了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世界公园,跨越了两个世纪。上世纪90年代,中华元气开始复苏,醒来的中国人,把目光从眼前投向了更远的世界。  世界在哪儿?世界是什么样子?  书本上的世界、《参考消息》上的世界、电影镜头中的世界,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世界的渴望。90年代的中国人,如果问他有什么梦想,其中一定有一个奢侈的选项:来一次走出国门的世界旅行。但是,“出国”两个字,在
期刊
天津疗养院护理部科研创新小组在外科总护士长贾晓颖带领下,本着“源于临床,利于患者”的初衷原则,先后设计发明了五项實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惠及广大患者,成为全院创新创优活动学习的榜样。  创新源于爱心。说到创新初衷,贾总护士长以加压止血装置的研发为例说到:“百折不挠的动力来自于对患者的仁心”。临床中有许多检查治疗都需上肢动脉穿刺,而穿刺后按压时间不足或方式不对,都会发生淤
期刊
王文倩是华夏银行武汉分行江南春城社区支行行长,她把“永远不做伤害老百姓的事情”作为对自己的要求与承诺。  最美金融人  大学毕业后,王文倩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华夏银行,从一名自助银行营销员到社区支行行长,一干就是五六年。她扎根社区,挖掘市场,服务居民,在社区里精耕细作,逐步将江南春城从一家自助银行升级为社区支行。分行在打造湖北普惠金融的“升级版”时,王文倩作为江南春城社区支行金融服务网格员和辖内网格管
期刊
“黄河明珠”三门峡,因河而名,因坝而生。在这里,以弘扬雷锋精神为宗旨的志愿者团队,  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它是中流砥柱所在地  它是白天鹅栖息地  它是老子著经地  它是华夏文明发源地  它是美丽的黄河明珠——三门峡  黄河岸边的新型小城  在九曲黄河边上,有一座精致的小城。它位于河南省最西部,在历史上是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名字叫“三門峡”。  三门峡因河而名,因坝而生。  相
期刊
瘦肉精、毒奶粉、苏丹红……曾一度充斥、蔓延市场,用“劣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用“有毒”侵蚀社会公众身心利益,这种极不负責的经营理念与市场取向格格不入。社会责任的偏移,价值取向的失衡,道德底线的缺失,严重倾斜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天平,最终使黑心企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走上了自我毁灭的断头台。近日,又冒出新词——毒粉丝和塑料紫菜。可是这些制假造假者利益熏心,以次充好,瞒天过海,终究瞒不住消费者的火眼金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