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卫生服务对医务人员提出了特殊的医德要求,要求社区工作者要严格遵守医学理论学的基本原则及基本规范,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和严谨的态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慎独”。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伦理学意义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不仅是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上的一大跨越,而且具有突出的伦理学意义。
1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医学人道主义纳入医德基本原则,通过为人民服务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进而使人民群众能够拥有自己的全科医师,健康权利得到充实、扩大和更有效的落实。其道德本质在于面对“社会的人”。为社区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和群体提供及时、有效、连续的健康服务,帮助社区成员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益,改善和提高其生命质量与价值。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无疑是一项体现医德宗旨的德政工程。
1.1 社区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的积极保健,是多元化,综合性卫生服务。它较好地体现了WHO所倡导的健康新概念,[1]即“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全安宁的状态。社区卫生服务将防病治病的相关举措,同对社区群众在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使预防保健社会化、经常化、主体化,更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出积极保健而不是消极治病的现代医学观。
1.2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在于动员社会力量,实现人人参与,建构周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无所不及的卫生工作新格局,力求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这种能动的社会化服务,符合未来社会的结构特征和卫生需求,也使整个卫生领域的社会协作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1.3 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两为”方针,是与卫生行风建设目标相一致的。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使医患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体现着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观念的变化,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有深刻意义。
1.4 从宏观角度观察,发展社会卫生服务事业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人员协同各级卫生机构和主管部门围绕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积极运作,体现出党的宗旨,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高度一致,社会卫生服务队伍还将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工作队和宣传队,推动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道德水准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2 社区卫生服务拓展了医务工作的社会性,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特殊的医德要求。
2.1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
2.2 有利原则,即“有利于患者”
2.3 不伤害原则
2.4 尊重原则
2.5 公正原则,指人际交往公正、资源分配公正
3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3]
3.1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3.2 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
3.3 文明礼貌服务
3.4 廉洁奉公
3.5 为患者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的隐私与秘密。
3.6 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3.7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4 社区卫生服务履盖面广,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到社会的最基层,直接面向人民群众,要求医务人员具有更开阔的社会视野和更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自己充分具备与“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新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各界的欢迎,信赖与支持。
5 成员包括多种社会角度,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需求。社区卫生服务要同诸多方面打交道,社区医务人员还要经常充当联系患者与上级医疗机构的纽带与桥梁。这决定了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的人际关系是多样的,又是长期、稳定的,需要长期相处,反复调节。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任劳任怨和持之以恒就显得更为重要。医务人员要及时主动地化解小矛盾,自觉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6 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医生是全科医生,护士是“全科护士”,管理人员是较为全面的干部。他们即要从事医护和管理,又要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宣传,开展社区卫生防疫。为此,社区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将自己纳入终生学习、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之中。
7 发展社会卫生服务,就意味着努力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群众,它要求每个网点固地制宜,简练务实,机动灵活,讲求效益;同时也要求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树立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和严谨态度的良好作风,具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将科学精神、严格要求和简练务实,固地制宜统一起来。
8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层次少,监督力量弱,医务人员经常处于独挡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更强的自律精神,坚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选择高尚道德追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一丝不苟,做到“慎独”。
参考文献
[1]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主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讲义[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2]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主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讲义[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3]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主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讲义[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伦理学意义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不仅是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上的一大跨越,而且具有突出的伦理学意义。
1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医学人道主义纳入医德基本原则,通过为人民服务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进而使人民群众能够拥有自己的全科医师,健康权利得到充实、扩大和更有效的落实。其道德本质在于面对“社会的人”。为社区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和群体提供及时、有效、连续的健康服务,帮助社区成员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益,改善和提高其生命质量与价值。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无疑是一项体现医德宗旨的德政工程。
1.1 社区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的积极保健,是多元化,综合性卫生服务。它较好地体现了WHO所倡导的健康新概念,[1]即“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全安宁的状态。社区卫生服务将防病治病的相关举措,同对社区群众在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使预防保健社会化、经常化、主体化,更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出积极保健而不是消极治病的现代医学观。
1.2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在于动员社会力量,实现人人参与,建构周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无所不及的卫生工作新格局,力求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这种能动的社会化服务,符合未来社会的结构特征和卫生需求,也使整个卫生领域的社会协作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1.3 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两为”方针,是与卫生行风建设目标相一致的。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使医患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体现着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观念的变化,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有深刻意义。
1.4 从宏观角度观察,发展社会卫生服务事业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人员协同各级卫生机构和主管部门围绕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积极运作,体现出党的宗旨,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高度一致,社会卫生服务队伍还将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工作队和宣传队,推动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道德水准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2 社区卫生服务拓展了医务工作的社会性,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特殊的医德要求。
2.1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
2.2 有利原则,即“有利于患者”
2.3 不伤害原则
2.4 尊重原则
2.5 公正原则,指人际交往公正、资源分配公正
3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3]
3.1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3.2 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
3.3 文明礼貌服务
3.4 廉洁奉公
3.5 为患者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的隐私与秘密。
3.6 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3.7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4 社区卫生服务履盖面广,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到社会的最基层,直接面向人民群众,要求医务人员具有更开阔的社会视野和更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自己充分具备与“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新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各界的欢迎,信赖与支持。
5 成员包括多种社会角度,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需求。社区卫生服务要同诸多方面打交道,社区医务人员还要经常充当联系患者与上级医疗机构的纽带与桥梁。这决定了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的人际关系是多样的,又是长期、稳定的,需要长期相处,反复调节。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任劳任怨和持之以恒就显得更为重要。医务人员要及时主动地化解小矛盾,自觉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6 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医生是全科医生,护士是“全科护士”,管理人员是较为全面的干部。他们即要从事医护和管理,又要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宣传,开展社区卫生防疫。为此,社区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将自己纳入终生学习、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之中。
7 发展社会卫生服务,就意味着努力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群众,它要求每个网点固地制宜,简练务实,机动灵活,讲求效益;同时也要求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树立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和严谨态度的良好作风,具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将科学精神、严格要求和简练务实,固地制宜统一起来。
8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层次少,监督力量弱,医务人员经常处于独挡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更强的自律精神,坚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选择高尚道德追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一丝不苟,做到“慎独”。
参考文献
[1]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主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讲义[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2]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主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讲义[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3]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主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讲义[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