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仅以高一语文教材为例,古文单元占整个教材比例的二份之一,而且三个单元中无一例外地增加了诵读的量。这样做意在使学生能够对课文做到熟读、背诵,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和记忆,了解句式的特点,从而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这无疑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代读书方法的延续、继承。在教学中,讲究诵读方法会使古文教学繁重的串讲释义变得轻松,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避开那种微言大义的探讨和写作方法的繁冗分析,把学生怕学古文的心理转为好学和乐学,使其陶醉于古诗文音韵的和谐、意境的悠远、哲理的深邃,体会历史的丰富多彩、文化底蕴的深厚,促使他们主动地挖掘这一文化宝藏。
过去诵读被冠以死记硬背的帽子。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后半部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生生的传统私塾的教学情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这种情景渗透着作者对旧私塾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但放声诵读并非不可取。诵读的目的是培养语感,把握语境,诵读对提高语言能力和视听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我在课前常常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如此重复以至于背诵,学生对于背诵不仅不厌烦,反而不愿意放弃与大家一起背诵的机会,那时侯,朗朗的读书声令人心动,久而久之,诵读成为学习古文的习惯,古文的语感、语境在读中“境界全出”,这样做的结果有助于长久记忆,甚至能达到以读促讲的功效。
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步骤。先读准字音句读,再读出词义句意,然后读出文章的主旨、感情及蕴含的深刻意义。例如,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通过诵读就能把握作者盼归的迫切心情。“读”和“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前后两个阶段。学生每读一遍,都向译的目标前进一步,把课文真正读懂了,“译”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因此说:读和译是同时进行的,“以读促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要运用语感来唤醒头脑中已有的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记忆,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诵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难以完成诵读任务。为此必须认清字的音、形、义,同时还要理解词、句、段的涵义。如:《勾践灭吴》一文生字达十余处,诵读之前必须认辩准确。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把握文体风格。
再次,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这样的诵读需要边读边思考,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
目前,文言诵读再也不像鲁迅笔下的传统教学要求的那样严格。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文言文背诵,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被重点提出来,高考也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测试,这是一种好的趋向。学习在于积累,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陈东辉,辽宁省抚顺师专小教系)
过去诵读被冠以死记硬背的帽子。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后半部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生生的传统私塾的教学情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这种情景渗透着作者对旧私塾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但放声诵读并非不可取。诵读的目的是培养语感,把握语境,诵读对提高语言能力和视听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我在课前常常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如此重复以至于背诵,学生对于背诵不仅不厌烦,反而不愿意放弃与大家一起背诵的机会,那时侯,朗朗的读书声令人心动,久而久之,诵读成为学习古文的习惯,古文的语感、语境在读中“境界全出”,这样做的结果有助于长久记忆,甚至能达到以读促讲的功效。
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步骤。先读准字音句读,再读出词义句意,然后读出文章的主旨、感情及蕴含的深刻意义。例如,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通过诵读就能把握作者盼归的迫切心情。“读”和“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前后两个阶段。学生每读一遍,都向译的目标前进一步,把课文真正读懂了,“译”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因此说:读和译是同时进行的,“以读促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要运用语感来唤醒头脑中已有的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记忆,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诵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难以完成诵读任务。为此必须认清字的音、形、义,同时还要理解词、句、段的涵义。如:《勾践灭吴》一文生字达十余处,诵读之前必须认辩准确。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把握文体风格。
再次,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这样的诵读需要边读边思考,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
目前,文言诵读再也不像鲁迅笔下的传统教学要求的那样严格。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文言文背诵,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被重点提出来,高考也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测试,这是一种好的趋向。学习在于积累,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陈东辉,辽宁省抚顺师专小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