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在中学音乐课的教学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到享受美,达到音乐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14-01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而向审美型发展。这种审美型的音乐课是教学思想彻底转变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其特点是从育人出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打基础。本文就审美教育与音乐作品、教学方法及教师审美修养谈几点体会。
一、审美教育与音乐作品
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悟音乐作品的美,翻开中学音乐课本,可以看到所入选的教材绝大多数是音乐宝库中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的美,另一方面是音乐的美。
审美教育首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思想美。“从音乐教育目的看,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教学大纲的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把爱祖国、爱人们、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育中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从音乐教育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的目的和音乐本身所有的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只有挖掘音乐的思想美,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再从音乐作品本身主题看,有的比较显露,有的比较含蓄深沉,对于前者学生尚能领略一二,而对于后者学生并非唱一下,听一下就能领悟的,对此,就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
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从中学音乐教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看,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情;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未来的憧憬 ;有对人生的思索;有对人类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讴歌 …… 审美教育首先要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其次要根据作品原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找准教育点加以启发诱导。例如:可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补充深化,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思考性问题;可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通过强烈的形象感染,在共鸣中潜移默化地陶冶等。
音乐作品的另一种美就是本身的音乐美,音乐美表现在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等方面,这些美以强烈的力量沁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审美教育还要充分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美。
范唱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范唱的目的是运用歌曲艺术特征,以演唱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一首歌曲教学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最初的示范,教师范唱要尽可能传达作品的音乐美,把歌情、乐情送到学生心中。
伴奏也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教师范唱、教唱,学生演唱都离不开伴奏,伴奏应忠实反映作品的风格,准确地烘托音乐美。
二、审美教育和教学方法
由于审美型的音乐课与传统的音乐课教学目的不同,必然会使教学方法不同。特点是更加科学化、更加艺术化,更加科学化是指它的教法更符合音乐教学规律,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更加艺术化就是教法不墨守成规,而是千姿百态,教学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化的运用,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表现音乐的美。
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美,在获得美感的基础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是审美音乐课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看,凡是对某个事物动过情发生美感的,一般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愈高,印象愈深,所学的知识技能也更牢固。例如,讲休止符,先让学生听唱几条带有休止符的乐句,让学生感受休止符在乐曲中停顿所展示的美,然后教师再概括小结休止符的作用,这样学生从美的享受中获得了知识。
再如,教唱新歌传统方法总是先教歌谱,而学生兴趣一上来往往不在学谱上,我们为什么不顺应学生这种心理,先唱歌再学谱呢?学生初步学会唱歌,对歌曲产生美感而动情,就十分乐意学习歌谱,学习效果定会更好。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听的方式来领悟韵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说审美是一种评价、一种体验的话,那么对音乐审美的最好形式莫过于音乐欣赏。音乐审美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是审美型音乐课的特点。
从音乐欣赏过程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初步感知音响,感受音乐的外形;第二层次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有的只停留在第一层次的欣赏上,有的甚至取消这一环节,这些都是不利于审美教育的。
三、审美教育与审美修养
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审美修养?
(一)具有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在音乐审美中教师对审美客体所抱的态度或看法都是由审美观决定的,它可以在分析音乐作品、判断音乐的优劣、选择音乐教材、探讨音乐艺术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如果某些审美观点偏离了马列主义,就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是审美修养的先决条件,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是培养自己正确审美观的重要途径。
(二)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音乐修养,更要掌握美学的一般原理,通过教师的教学,最终使学生达到审美素质的提高。表现美首先是表现音乐的美,通过教师的演唱、情感、表演,创造美的教学环境;表现美、创造美是较高层次的审美修养,需要教师加强教学基本的练习,如声乐、演奏、舞蹈等有关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知识文化素养。审美修养已成为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做好表率。教师的审美修养对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需要,教学成功的奥秘取决于教师具有的专业素养包括审美修养。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14-01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而向审美型发展。这种审美型的音乐课是教学思想彻底转变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其特点是从育人出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打基础。本文就审美教育与音乐作品、教学方法及教师审美修养谈几点体会。
一、审美教育与音乐作品
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悟音乐作品的美,翻开中学音乐课本,可以看到所入选的教材绝大多数是音乐宝库中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的美,另一方面是音乐的美。
审美教育首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思想美。“从音乐教育目的看,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教学大纲的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把爱祖国、爱人们、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育中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从音乐教育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的目的和音乐本身所有的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只有挖掘音乐的思想美,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再从音乐作品本身主题看,有的比较显露,有的比较含蓄深沉,对于前者学生尚能领略一二,而对于后者学生并非唱一下,听一下就能领悟的,对此,就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
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从中学音乐教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看,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情;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未来的憧憬 ;有对人生的思索;有对人类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讴歌 …… 审美教育首先要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其次要根据作品原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找准教育点加以启发诱导。例如:可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补充深化,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思考性问题;可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通过强烈的形象感染,在共鸣中潜移默化地陶冶等。
音乐作品的另一种美就是本身的音乐美,音乐美表现在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等方面,这些美以强烈的力量沁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审美教育还要充分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美。
范唱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范唱的目的是运用歌曲艺术特征,以演唱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一首歌曲教学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最初的示范,教师范唱要尽可能传达作品的音乐美,把歌情、乐情送到学生心中。
伴奏也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教师范唱、教唱,学生演唱都离不开伴奏,伴奏应忠实反映作品的风格,准确地烘托音乐美。
二、审美教育和教学方法
由于审美型的音乐课与传统的音乐课教学目的不同,必然会使教学方法不同。特点是更加科学化、更加艺术化,更加科学化是指它的教法更符合音乐教学规律,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更加艺术化就是教法不墨守成规,而是千姿百态,教学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化的运用,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表现音乐的美。
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美,在获得美感的基础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是审美音乐课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看,凡是对某个事物动过情发生美感的,一般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愈高,印象愈深,所学的知识技能也更牢固。例如,讲休止符,先让学生听唱几条带有休止符的乐句,让学生感受休止符在乐曲中停顿所展示的美,然后教师再概括小结休止符的作用,这样学生从美的享受中获得了知识。
再如,教唱新歌传统方法总是先教歌谱,而学生兴趣一上来往往不在学谱上,我们为什么不顺应学生这种心理,先唱歌再学谱呢?学生初步学会唱歌,对歌曲产生美感而动情,就十分乐意学习歌谱,学习效果定会更好。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听的方式来领悟韵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说审美是一种评价、一种体验的话,那么对音乐审美的最好形式莫过于音乐欣赏。音乐审美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是审美型音乐课的特点。
从音乐欣赏过程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初步感知音响,感受音乐的外形;第二层次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有的只停留在第一层次的欣赏上,有的甚至取消这一环节,这些都是不利于审美教育的。
三、审美教育与审美修养
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审美修养?
(一)具有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在音乐审美中教师对审美客体所抱的态度或看法都是由审美观决定的,它可以在分析音乐作品、判断音乐的优劣、选择音乐教材、探讨音乐艺术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如果某些审美观点偏离了马列主义,就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是审美修养的先决条件,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是培养自己正确审美观的重要途径。
(二)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音乐修养,更要掌握美学的一般原理,通过教师的教学,最终使学生达到审美素质的提高。表现美首先是表现音乐的美,通过教师的演唱、情感、表演,创造美的教学环境;表现美、创造美是较高层次的审美修养,需要教师加强教学基本的练习,如声乐、演奏、舞蹈等有关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知识文化素养。审美修养已成为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做好表率。教师的审美修养对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需要,教学成功的奥秘取决于教师具有的专业素养包括审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