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著名新闻工作者,书法家,新华社高级编辑暨高级记者,原《新华社每日电讯》总编辑,记者观察杂志社特邀编委会主任姬乃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13日13时35分在北大医院不幸去世,享年71岁。
姬乃甫同志1939年6月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1953年考入米脂中学,1959年考入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64年本科毕业后到新华社国内部工作,先后任记者、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担任过财贸编辑室主任、国内部副主任。
1994年出任《新华每日电讯》常务副总编辑,1997年任新华每日电讯社党组书记、总编辑,1999年退休。
退休后,曾任首都新闻工作者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记者观察杂志社特邀编委会主任委员。
姬乃甫同志在新华社从事记者、编辑和部门领导工作,长达35年。他学养深厚,业务娴熟,采写、策划、编辑出不少名篇佳作。
“文革”中的1968年5月,姬乃甫同志与人合作撰写参考报道,力主解放干部。毛泽东对此件批示:“在我看过的同类材料中,此件是写得最好的。”这篇报道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发出,解救了数以万计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姬乃甫同志一直负责新华社国内经济报道的组织、编辑、发稿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时期里,他编辑和组织了大量经济稿件,指挥了历次重大改革战役性报道。其中最著名的有1988年《关于物价的通信》。当时物价飞涨,超过了群众承受能力,姬乃甫同志点题并与两位记者共同采写的这一新闻名篇,及时解答了群众疑惑,梳理了物价改革焦点难点。其生动的笔触,令人信服的素材,浅显而又深刻的说理,实事求是的文风,吸引读者争相阅读,并引起外电评论,被誉为一部“袖珍经济学”。发表之后受到陈云同志等中央领导的重视,并约请姬乃甫同志去中南海参加了物价改革的座谈会。
姬乃甫同志在编辑工作中,善于提炼新闻,死稿救活,活稿编好,有“起死回生、点石成金”之誉。如名篇《王崇伦抓豆腐》,原稿题目是《哈尔滨市关心群众生活》,只在文章后半部分提到市委领导王崇伦亲自过问大豆之乡群众吃不上豆腐的问题。姬乃甫同志将稿件题目改为《王崇伦抓豆腐》,突出抓豆腐内容,删去多余的,使平常的工作性稿件一下子变成了读者过目难忘的好新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倪志福向邓小平介绍王崇伦时,小平同志马上就说:“啊!你就是抓豆腐的那个王崇伦,抓得好,抓得好。”
姬乃甫同志采写的名篇还有:《一个县委书记的挑战》,曾被万里同志在全国会议上宣读;《戴着枷锁的攀登》,寫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杨连康受“四人帮”迫害时在狱中坚持科研的事迹,受到胡耀邦同志的表扬;《活地图冯学富》,600字写活一个干部,被不少记者奉为范文保存。此外,《铁市长张铁民》《豫北新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新闻佳作。
姬乃甫同志重视并身体力行参与新闻业务研究。1978年,他即著文首次提出新闻有美学价值的论断。他曾以《王奶奶说新闻》《记者三问》《记者要自己“生孩子”》三篇文章通俗生动地讲述了新闻写作的要领,年轻记者评价这三篇文章是“袖珍新闻写作方法论”。
姬乃甫同志在担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期间,就参与策划、创办《新华每日电讯》。担任《新华每日电讯》常务副总编和总编辑期间,他坚持讲大局、讲政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新华社党组确定的宣传报道方针,狠抓队伍建设和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在他的领导下,电讯人从不会办报、模仿办报到逐步摸到办报的门路。尤其是在《电讯》受制于当时条件,为自身定位,为在新华社整体事业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为参与报业竞争究竟有何本钱等等烦神困扰之时,姬乃甫同志带领电讯全体同志,在困难中守住了阵地,培养了人才,砥砺了意志,不仅让《电讯》顽强地生存下来,更为后来的改版、改革、发展打下了基础。
姬乃甫同志退休后,被聘为记者观察杂志社特邀编委会主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念念不忘杂志的发展与稿件质量,在弥留之际,他深情地对杂志社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说:“《记者观察》是块金字招牌,一定要办好,办出特色来。一是组织策划稿件一定要在‘观察’上下功夫;二是所有的稿件,都要有本刊独到的观点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坚持下去,才能为百姓说话,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凡是在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对他的学识深表折服,对他的关爱充满感激,表示高度的尊敬。他是位宽厚慈爱、平易近人的长者;也是位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的学者。他虽然逝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品格学识,他的精神,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姬乃甫同志的英名永垂于世!
(文中图片由许兰武提供)
姬乃甫同志1939年6月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1953年考入米脂中学,1959年考入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64年本科毕业后到新华社国内部工作,先后任记者、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担任过财贸编辑室主任、国内部副主任。
1994年出任《新华每日电讯》常务副总编辑,1997年任新华每日电讯社党组书记、总编辑,1999年退休。
退休后,曾任首都新闻工作者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记者观察杂志社特邀编委会主任委员。
姬乃甫同志在新华社从事记者、编辑和部门领导工作,长达35年。他学养深厚,业务娴熟,采写、策划、编辑出不少名篇佳作。
“文革”中的1968年5月,姬乃甫同志与人合作撰写参考报道,力主解放干部。毛泽东对此件批示:“在我看过的同类材料中,此件是写得最好的。”这篇报道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发出,解救了数以万计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姬乃甫同志一直负责新华社国内经济报道的组织、编辑、发稿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时期里,他编辑和组织了大量经济稿件,指挥了历次重大改革战役性报道。其中最著名的有1988年《关于物价的通信》。当时物价飞涨,超过了群众承受能力,姬乃甫同志点题并与两位记者共同采写的这一新闻名篇,及时解答了群众疑惑,梳理了物价改革焦点难点。其生动的笔触,令人信服的素材,浅显而又深刻的说理,实事求是的文风,吸引读者争相阅读,并引起外电评论,被誉为一部“袖珍经济学”。发表之后受到陈云同志等中央领导的重视,并约请姬乃甫同志去中南海参加了物价改革的座谈会。
姬乃甫同志在编辑工作中,善于提炼新闻,死稿救活,活稿编好,有“起死回生、点石成金”之誉。如名篇《王崇伦抓豆腐》,原稿题目是《哈尔滨市关心群众生活》,只在文章后半部分提到市委领导王崇伦亲自过问大豆之乡群众吃不上豆腐的问题。姬乃甫同志将稿件题目改为《王崇伦抓豆腐》,突出抓豆腐内容,删去多余的,使平常的工作性稿件一下子变成了读者过目难忘的好新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倪志福向邓小平介绍王崇伦时,小平同志马上就说:“啊!你就是抓豆腐的那个王崇伦,抓得好,抓得好。”
姬乃甫同志采写的名篇还有:《一个县委书记的挑战》,曾被万里同志在全国会议上宣读;《戴着枷锁的攀登》,寫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杨连康受“四人帮”迫害时在狱中坚持科研的事迹,受到胡耀邦同志的表扬;《活地图冯学富》,600字写活一个干部,被不少记者奉为范文保存。此外,《铁市长张铁民》《豫北新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新闻佳作。
姬乃甫同志重视并身体力行参与新闻业务研究。1978年,他即著文首次提出新闻有美学价值的论断。他曾以《王奶奶说新闻》《记者三问》《记者要自己“生孩子”》三篇文章通俗生动地讲述了新闻写作的要领,年轻记者评价这三篇文章是“袖珍新闻写作方法论”。
姬乃甫同志在担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期间,就参与策划、创办《新华每日电讯》。担任《新华每日电讯》常务副总编和总编辑期间,他坚持讲大局、讲政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新华社党组确定的宣传报道方针,狠抓队伍建设和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在他的领导下,电讯人从不会办报、模仿办报到逐步摸到办报的门路。尤其是在《电讯》受制于当时条件,为自身定位,为在新华社整体事业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为参与报业竞争究竟有何本钱等等烦神困扰之时,姬乃甫同志带领电讯全体同志,在困难中守住了阵地,培养了人才,砥砺了意志,不仅让《电讯》顽强地生存下来,更为后来的改版、改革、发展打下了基础。
姬乃甫同志退休后,被聘为记者观察杂志社特邀编委会主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念念不忘杂志的发展与稿件质量,在弥留之际,他深情地对杂志社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说:“《记者观察》是块金字招牌,一定要办好,办出特色来。一是组织策划稿件一定要在‘观察’上下功夫;二是所有的稿件,都要有本刊独到的观点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坚持下去,才能为百姓说话,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凡是在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对他的学识深表折服,对他的关爱充满感激,表示高度的尊敬。他是位宽厚慈爱、平易近人的长者;也是位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的学者。他虽然逝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品格学识,他的精神,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姬乃甫同志的英名永垂于世!
(文中图片由许兰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