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人才诅咒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把“未来领导者”放到快速发展的业务岗位上并不一定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对很多人来说,被认定为人才是祸不是福。
  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对一些人来说,作为人才得到认可成了一种诅咒。事实的确如此。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才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勤奋工作,最初令他们显得出类拔萃并投身工作的特质渐渐被湮没。他们的行为与他人趋于一致,精力和抱负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开始敷衍工作,也可能会选择逃离。
  人才诅咒的心理机制
  组织给某个员工提供培养平台,希望这位员工借此得到合伙人地位、高管职位,或者只是拓宽其职业选择——通常在这个时候,诅咒就开始了。当事人起初感到荣幸和感激,但最终会产生怨恨和焦虑——这种感受很难解释,无可辩护。人在面临新挑战的时候都会产生不确定感,但人才诅咒不同于普通的不确定感,它并非来自新的挑战,而是植根于自我。
  研究证明,理想化和同一化这两种心理机制相结合,对高潜力人才而言是毁灭性的。其他人将他们的才能理想化,以对抗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而高潜力人才会认同自己拥有这份才能,从而担负起这种不确定性。在很多工作场所,人们赞美有才能者的潜力,有才能者感受到自己的才能带来的重荷,呈现出明显的理想化和同一化。如果未来不尽如人意,就是有才能者的失败。
  高潜力人才的才能逐渐成为他们自身的定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未来与组织休戚相关。他们一心想着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确保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这种期望可能被他们自己放大了,但这并不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缘故。按照公司的价值观,要胜任领导职位,必须以身作则。绩效反馈和非正式的交流互动也增强了这种期望。
  每一个机会都会成为一份责任,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检验。高潜力人才想努力做尽善尽美的领导者,却抑制了激情和个人特质等当初使其出类拔萃的因素。诅咒使得人才管理与其本身的目的背道而驰,没能赋权给那些有领导才能的人,反而加剧了其不安全感,迫使他们迎合一致的标准,像交保护费一样满足公司的高要求,以换取一时的安定。“未来的领导者”变成了“优秀的顺从者”。
  三个危险信号
  有抱负的领导者不会不顾别人的期望,但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最终会耗尽你的力气。为了做好防护,你必须学习辨别以下三个危险信号 。
  1.从单纯地运用才能变成要证明才能。进入高潜力人才库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得到认可的激动感迅速冷却,新的期望对自己造成了压力。这是常有的事。在这个当口,有抱负的领导者常常会把当下看作是证明自己的时候。为了确保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他们会更加精心地筹划展现自己才能的时机和方式。
  在一些组织里,高管留意到某些员工的才能,就会埋下隐患。比如劳拉,她原本在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中途休学到商业世界小试身手。先是进入一家咨询公司,然后跳槽到某消费品公司的战略部门。一年后,上司的上司欣赏劳拉的数据分析能力,于是介绍她为公司某个前景堪忧的产品做数字营销。
  劳拉了解数据分析,又有战略方面的经验,非常适合这项工作,她只须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即可。引荐她的那位高管告诉她,如果她在这个职位上获得成功,“以后在这个行业就一帆风顺了”。劳拉的压力随之而来。
  劳拉陷入了超负荷工作的旋涡,急着向所有人(包括她自己)展示她能应付挑战。产品销量获得了提升,她却感到没有人注意到她的付出和成果。她想,或许是自己还不够出色。她说:“我害怕别人表面上对我和颜悦色,但不敢告诉我,其实我已经到了瓶颈期,我不行了。”其实,上司和同事习惯了她的才能和沉稳的态度,觉得她不需要帮助。能放手让她去做,大家当然很高兴。大家赞美她的独立和进取心,却没有意识到她隐藏的焦虑。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在其开创性研究中提出了成绩导向和学习导向的区别。她发现,如果儿童认为自己的智力是固定不变的数值,就容易因为学校的作业难而沮丧,会迅速放弃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与之相比,认为智力有可塑性的儿童在难题上花的时间更多,会将其视为进步的途径。成绩导向的人因失败而难堪,学习导向的人则因失败而受到激励,从而更加努力。德维克发现,成年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如此。
  2.渴望本真却必须打造对外形象。一位最终选择离职的投资银行家告诉我们:“我总是在聚光灯下,总是在表演,努力扮演好他们期望的领导者角色。”虽然他经过努力得到了那个显赫的职位,然而进入快速晋升通道后,他感到自己消失了。就好像公司强行把他和他的事业心捆绑在一起了。用他的话说:“没有人看到真正的我。”
  在证明自身才能的压力下,人才势必会关注对外形象。我们来自英士国际商学院的同事埃米尼亚·伊巴拉在对管理者更替的研究中发现,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多数公司里,顺从组织文化,即遵守公司高层设定的价值观和愿景的人才会升职。因此,虽然许多公司邀请员工在工作中“展现自我”,但成为重点培养对象的人才往往只会展现出被认可的“领导才能”,并感到自己失去了本真。
  有些人反感要靠“假装”才能获得新的领导能力。伊巴拉指出,其实假装可以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新的潜力。而另一些似乎原本就非常适合某个职位的人,比如数据科学家劳拉,她可以轻松地展现出公司重视的解决问题、运用数据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不足以定义她本人。一个人不管多么适合某项职能,如果他一直只展现自己的某个方面,就会因此变得扁平化,受到限制。劳拉正是如此、只表现出自己被公司需求的那部分特质,让她感到失去了自主权和自发性。
  心理学家艾丽斯·米勒在其经典研究中提出了具有争议性的“天才儿童的悲剧”的观点。她说,聪明且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往往学着隐藏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满足溺爱他们的父母的期望。时间一長,他们就变得不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了。米勒记录的这种空虚和疏离感,与我们在高潜力管理者中发现的感受相似:才能得到认可,反而导致他们失去了才能,这似乎是个悖论。他们的才能依然存在,却不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情感疏离的、苛刻的组织“父母”。   3.推迟有意义的工作。如果人才感到受困于组织期望,期待着忍受这种困境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当下”对他们而言就失去了意义。他们开始将恢复和展现自我的希望放在未来,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与他人坦诚地建立联系,顺应内心,按照自己的意愿领导他人。
  一些人只会等待这种麻木感消退。还有一部分人想象着离开这个环境之后要做什么——他们只敢跟几个信得过的朋友说,担心那样的美梦也被劫持。这种现象可以归为荣格学派分析师赫尔顿·贝恩斯提出的“临时生活症”:如果成长中的领导者认为目前的工作是为将来的机会做准备,他们就会把未来的工作想象得有意义得多。“将来的自己”变得比“现在的自己”更加重要。“当下”失去了意义,所以他们不再竭尽全力。
  一心记挂着未来,不再全力投入现在的工作,人才诅咒彻底降临。这时候的高潜力人才似乎是在埋头工作,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沉浸其中。如果人才继续将眼前的工作视为虚无,就连离职也无济于事。劳拉向我们讲述她的经历时说过,她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当COO(首席运营官),紧接着就考虑回去读完博士学位。她在事业发展中考虑的每一步,似乎都要克服逃离的念头。她想放弃自己擅长的工作,离开重视她的公司,去寻求自我。
  打破人才诅咒
  人才诅咒会破坏高潜力人才的个人成长、敬业度和职业发展,但是可以破除。我们推荐以下三个步骤:
  1.掌握你的才能,不要被其掌控。一旦才能成了你的标识,对才能的挑战(学习应对新问题的时候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挑战)就像是对自我的挑战。劳拉说,一位同事质疑她的能力,她觉得同事的做法“直击内心”。一味迎合所有人(包括你自己)的期望并非良策,那样你只会盲目地去做别人希望你做的事;忽视所有的期望也不行,其最轻微的后果是别人觉得你叛逆。我们建议,要留意你自己需要的和其他人想要的,但不要让这两者消耗你的精力。
  为了达到这种平衡,通常要学习接受帮助,不要独自承担,即使你觉得自己不需要帮助也要接受。英士国际商学院高管教练迈克尔·桑松向客户强调:“高潜力人才意识到,自己不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多,而是要与别人一起做得更多,这时候就会发生关键性的转变。”他解释说,有时候人们抵触反馈和训练,因为觉得这些东西承载着更多的期待。如果能将之视为提供支持的来源,而不是评判,他们就能更好地倾听,更快地学习,继而提升表现,成长为领导者。
  2.在工作中展现全部自我,不要只展示最好的部分。我们都愿意表现自己闪光的部分。如果我们自己重视这些方面,别人也欣赏这些方面,那就更是如此。但我们最优秀的才能往往源自伤害和嘲讽,来自自身不那么温和顺从的部分。决心往往来自不安,创意往往来自焦虑,复原力往往来自我们经历过的不肯与人同道的挑战。富有同理心(所以人缘很好)的管理者有时会被情感淹没。不要对抗这些较为负面的才能来源,要学着疏导。
  3.重视当下。这是打破诅咒最重要的一步。问问自己:如果现在就是最重要的时刻呢?如果当下的工作不是垫脚石,而是目的,那会怎样?你必须投入自己现在的工作,赋予其意义,这样才能从经验中得到成长。
  要把你面对的期待、压力和怀疑当作所有领导者都会面对的东西。那些不是对领导力的检验,而是领导本身的特质。即使你证明了自己的才能,那些东西也不会消失,只会加剧。所以,现在就收集你需要的资源,准备好长期应对它们。而且要接受,即使有了大量资源,当领导也始终是需要勇气的事。某跨国公司前人才管理负责人梅特·斯图尔曾为世界各地许多高潜力人才做过培训,他说:“假如你想等待安全的时机才开口,那你是等不到的。”
  必经之路
  尽管人才诅咒会带来诸多痛苦和危机,但这却是人才发展的必经之路。打破人才诅咒,是提高领导力的重要部分。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高潜力人才必须反复经历,才能得到成长,承担新的职责。
  所以我们要提出最后一点:组织应当尽到努力打破诅咒。别再把有才能的年轻管理者称为“未来领导者”,因为这样会促使他们循规蹈矩、规避风险,放弃自己的独特性。不要再提出升职的承诺,给他们压上太多的责任。应当给他们留下空间,改变其他人对他们的单一印象。这样会缓解年轻管理者必须证明自己才能的壓力,让他们更好地发挥才能、投入工作,进而成长为更好的领导者。
  归根结底,培养领导者的最佳方式,是帮助他们领导;学习领导的最佳方式,是在当下接受帮助。
其他文献
人往往在有的可选时,会变得十分挑剔,生怕自己错过了最好的。而在没的选,尤其只剩一个时,又生怕自己得不到这个最差的。在好与不好之间选择,人往往表现得太复杂。在得到与得不到之间选择,人常常会表现得很简单。但本质是一样的,前者纠结是因为贪婪,后者决绝也是因为贪婪。  人在太顺和太不顺的时候,都容易相信命运。太顺的人按理说会乐观,却活得越来越惶恐,因为他们生怕有一天会失去这一切。命途多舛的人按理说会悲觀,
期刊
生搬硬套 违背农时出洋相  大家经常调侃:“秘书秘书,秘密抄书。”这话其实不无道理,写材料本来就需要学习借鉴。然而,如果生搬硬套,不顾实际,就可能闹出笑话。  2005年9月上旬,我县遭受“泰利”台风侵袭,强降水造成巨大灾害。灾情稍有稳定,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抗灾自救大会。当时,我负责起草县领导讲话中的农业生产自救部分。恰好两年前我县也发生过严重洪灾,当时县委县政府同样召开了抗灾自救大会,县领导
期刊
“现在管理越来越严格,有的干部害怕担责、不愿作为,一些本在他们职权范围内就可解决的问题,推了一圈又被交上来。”一位县委书记的困惑,折射出当前少数干部担当意识弱化,慵政、懒政抬头的弊端。  十八届六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做出新的重大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如今,从严治党的压力已充分传导至党的基层组织和普通党员,党员干部的
期刊
一位家道殷实的律师坐着自己的豪华轿车,看到路边有两个人在吃草,便叫司机将车停下,他要下车看个究竟。  律师问其中一人:“你为什么要吃草?”  “我们没有钱买食物,只好以草充饥。”  “你可以跟我回去,我给你吃。”律师说。  “可是,先生,我还有妻子和两个孩子,他们就在那边的树下。”  “把他们都带上。”律师说,然后对着另一个吃草的人说:“你也一起来吧。”  那个人可怜巴巴地说:“可是先生,我也有个
期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人数超过5000万。这些改革开放初期较早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如今大多处在“留城工作难找、返乡缺乏依靠”的尴尬境地。  他们普遍家庭经济负担大,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职业。而随着经济社会改革深化,逐渐难以继续在传统行业就业,也无法谋求进入新兴
期刊
【材料】  糧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地粮食部门按照中央提出的“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部署要求,积极推动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粮食收购规范有序,市场供应充足,库存粮情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面积“卖粮难”和粮价剧烈波动。全国粮食系统连续四年实施“粮安工程”,粮食安全基
期刊
【材料】  黨员的主体作用,是指党员主体地位内在要求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活动中的能动和自觉表现。党员不仅是党的建设需要规范和制约的对象,更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党要保持先锋队的性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把党员真正
期刊
抓阄在我国历史悠久,先秦时期的占卜,汉唐流行的射覆,明清雅集的掣签赋诗,还有流传一千多年的小儿抓周等,都可视为“抓阄”的源流。  近代严复在《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一文中抨击封建包办婚姻时说:“岂有伉俪之大,一與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阄之法行之乎?”其实在我国皇权时代,又岂止是婚姻如同抓阄,一生幸福寄托于天命,专制王朝在选官用人这样关乎朝廷治乱的严肃问题上,竟也用抓阄来决定取舍。有时
期刊
如果你看过美剧《别对我撒谎》,那就一定对卡尔·莱特曼博士的手法印象深刻。普通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会说3个谎话,莱特曼博士能够通过分析一个人的脸、身体、声音和话语来察觉真相。当一个人不经意间耸肩、搓手,或者扬起下嘴唇时,莱特曼博士就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撒谎。如此轻易就能看穿一个人,莱特曼博士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每个人都能成为辨谎高手。  其实,这种技巧与我们尝试了解自
期刊
1941年10月16日,是莫斯科最危急的一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德国人会很快攻占莫斯科,然后进行残酷的大屠杀。  整个莫斯科被极度恐怖笼罩着,空气令人窒息。不久有人传言,苏联政府将通过铁路转移到古比雪夫市,这其中也包括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中午时分,斯大林的车开始启动。可就在路上,他的司机因为混乱,撞倒一位老人。斯大林亲自扶起老者,没想到他们竟然相识,老人叫乌里扬诺夫,是个生物学家,斯大林在一次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