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了两次的孩子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ifei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1岁的丹妮丝轻轻地起床了,她不想惊醒丈夫迈克,他们4岁的儿子凯利还在隔壁卧室里酣睡。
  丹妮丝坐在起居室的一把摇椅里,随手拿起一本《圣经》,她能感到腹中孕育了4个月的胎儿在轻轻跃动。丹妮丝默默地祈祷,让自己鼓起勇气面对新的一天。
  在早些时候的一次孕检中,丹妮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医生告诉她,肚子里的孩子快死了。
  检查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丹妮丝被告知她怀上的是一个女儿,她正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时,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胎儿好像有些问题。”
  很快,丹妮丝和她的丈夫去拜访了另一位医生,结果令人心碎:婴儿存活的几率很小。“你应该考虑终止妊娠。”医生向她建议。“不,我不能那么做。”被这可怕的消息击懵了的丹妮丝挽起迈克的胳膊往医院的停车场走去。生一大堆孩子一直是丹妮丝的梦想,刚结婚的时候,他们还说过要生一打孩子。
  在他们的儿子凯利出生以前,丹妮丝就辞去了工作,准备做一个家庭主妇。为支持正在成长的家庭,丈夫迈克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们温暖而快乐的家很快成了邻居孩子们的乐园。
  现在这对年轻夫妇要面临的是:失去一个正在孕育的孩子。回家的车上,丹妮丝把头靠在迈克的肩上哭了起来。
  另一次孕检被安排在4个星期之内。“我不能等那么久,”那天晚上丹妮丝告诉迈克:“如果情况不好,我想知道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要去看另一个医生。”
  几天后,丹妮丝终于得到了明确而严酷的诊断:“是横膈膜的问题。”专家告诉她:胎儿的横膈膜上有一个洞,出现这种情况的胎儿60%不能存活。
  4天以后,丹妮丝躺在了琼斯博士的检查室里。这是一次特殊的检查,超声波显示由于横膈的缺陷,胎儿腹腔的器官挤压着两肺,更为糟糕的是:胎儿的胃把小而脆弱的心脏挤出了原有的位置。丹妮丝被告知,和她情况相同的两名孕妇,她们的宝宝全死了。
  琼斯博士告诉丹妮丝:“加州有一位医生擅长胎儿外科手术,他所在的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做这类手术的地方,但手术非常危险,他们接收你的可能性很小。”
  “我不在乎,”丹妮丝毫不犹豫地说:“为了这个孩子我愿意做任何事。”
  琼斯博士被感动了。她向丹妮丝保证,把胎儿的超声波录像带送到加州最好的医生那里。
  多年以前,26岁的哈里森还是刚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实习医生,在他又一次目睹了一个有横膈缺陷的婴儿,在没有一次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就死去了时,他在想,既然在这些婴儿出生后不能救活他们,那为什么不尝试在出生前进行治疗呢?
  时光荏苒,作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哈里森后来就职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医学中心。在那里,他组织了一个顶尖团队来进行胎儿外科手术方面的研究,但这一尝试遭到了那些认为胎儿外科手术是行不通的人的嘲笑。
  然而,哈里森是顽强的。尽管外科医生的工作很繁重,他仍然坚持为拯救这些“最小病人”的生命而在实验室中与动物胚胎打着交道。终于有一天,哈里森开始将他的技术应用于那些仅有一次存活机会的人类胚胎。
  当哈里森医生听到丹妮丝的病例时,他和他的同事也仅仅成功完成了几例胎儿手术,相当一部分手术失败了,有些胎儿就死在了手术台上,而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同样赞赏哈里森和他同事的勇气,在那种场合中,所有的眼睛都是湿润的。
  研究琼斯博士送来的资料时,哈里森认为丹妮丝的胎儿在经过外科手术后存活的希望很大。当知道自己被哈里森医生接纳时,丹妮丝简直欣喜若狂。迈克下班回家时,他们因为这个好消息而深情拥抱。但是迈克又有些犹豫:要是我们失去了宝宝怎么办?
  3月4日,星期五。在旧金山医学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哈里森和他的同事会晤了丹妮丝。他告诉丹妮丝:将会有两次完全不同的手术,第一次是修补胎儿的缺陷;过一段时间,将是为胎儿出生而进行的剖腹产。但是医生没有100%的把握保证胎儿存活。丹妮丝犹豫了一下,转向哈里森:“我给腹中的女儿起了个名字叫‘麦吉’,要是手术失败了,我能拥抱她和向她告别吗?”哈里森轻轻地点了点头。
  3月8日,星期二。丹妮丝躺在平车上被推进了手术室。发育26周的胎儿被取了出来,她还不足两磅,看上去比哈里森医生的手还小。
  4个半小时以后,丹妮丝被从手术室推了出来,手术成功了。被修补了缺陷的小麦吉,又重回妈妈的腹中,继续孕育。
  4月22日上午9点30分,丹妮丝感觉腹中胎儿的心跳出了问题,她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推进了手术室。这个在将近7周前“出生”过一次的婴儿,在她发育33周时被取出了母体。伴随着婴儿响亮的哭声,手术室里一片欢呼。
  现在,丹妮丝的女儿麦吉,这个出生了两次的孩子,和她的同龄小伙伴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其他文献
今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二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要为此举办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供的相关报告,目前全世界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此外,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在我国,精神疾患已成为当前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
期刊
让药师走近用药者,向他们提供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体现的是药学服务的人文关怀。目前国内药师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药品生产企业、药店和医疗机构,后两种单位里的药师与用药者接触最为密切,他们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安全、合理用药。然而最近记者走访了一些药店和医院后,发现药师在提供药学咨询服务时,存在着许多不足。  在北京一家老字号药店,记者遇到了一对来自长春的中年夫妇,妻子患有三叉神经痛,以前一直服
期刊
近年来,有不少人指出了烤羊肉串的隐患:污染环境;以其它劣质肉充当羊肉,即人们常说的“挂羊头卖狗肉”;肉没烤熟,羊肉串中隐藏着寄生虫隐患等。让人想不到的是,最近有一些小商贩在羊肉串制作中,竟“别出心裁”,用亚硝酸盐当羊肉的增色剂,哪怕是再次的肉,经亚硝酸盐处理后,也变得肉鲜色美,勾得一些消费者垂涎欲滴。  据《沈阳晚报》报道,不久前的某天晚上,有几位朋友聚餐,有人要了不少羊肉串,品尝一串,鲜嫩可口,
期刊
这段时间,常喝牛奶的老百姓有点心烦。当他们端起杯子喝牛奶的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来:这是“无抗奶”吗?因为电视里有广告说:喝奶要喝“无抗奶”;各种媒体也在炒作“无抗奶”将会重新划分中国奶业格局;中国各大奶业巨头也在利用各种形式表白自己是“无抗”的。仿佛一夜之间,“无抗奶”闯进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而其实有相当多的人还没弄明白什么是“无抗奶”。    什么是“无抗奶”?    农业部奶类项目办公室的一
期刊
大学应届毕业生文阳,这天走进心理咨询室。他在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烦躁,每天吃不香睡不好,身体日见消瘦。原来他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举棋不定。  文阳希望心理医生能在择业方面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心理医生先给他介绍了就业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特别是介绍了有关择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对职业的评价、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在三者当中,最基本的是职业能力,因为不管你多么看中和多么感兴趣某种工作,但你没有能力去做
期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因此,任何获得都以放弃为前提。人要想生活得好,要获得成功,不仅要努力获取,而且要学会理智地放弃。  放弃是一门艺术。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有所得必有所失。因此,需要你作出抉择。人的能力和生存期有限,社会资源有限,因此,人的很多需求难以满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获得多,就得主动放弃得多。那些什么都不放弃的人,其结果很可能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弃,让
期刊
主人不在家,来访的客人只好等着。他问正在看家的孩子:“你今年几岁了?”  “我在家里是6岁,在学校里是7岁,在公共汽车上是4岁。”(宋淑运译)    在动物园里,吉姆对老虎很感兴趣,他在老虎笼四周转了半天,妈妈着急地对吉姆喊:“躲开老虎笼!快过来!”  “别担心,妈妈,我不会伤害它的。”(宋淑运译)    拉吉卡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以后,他对教练说:“我想,今天是不是就练到这里?”  “为什么呢
期刊
人要想将日子过得红火,有几个字便可概括,一是“增收”,二是“节支”。没有本事,又舍不得汗水,天上自然不掉“馅饼”,就得为无米之炊发愁。有了本事,挣得了钱,却无勤俭之道,即便“大河的水满了”,也会被堤坝上的“漏洞”将“水”流光,等到“河中”真的“无水”,悔之也就不迭了。  近日捧读明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一书,被书中的一则故事吸引。故事虽说发生在几百年前,却可古为今用,不妨将其梗概道出,以飨读者。
期刊
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专注泌尿外科。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相比,他戏称自己的学科属于“第三世界”,更直接地说;“我们是专做下水道工程的”。  刚刚过了45岁生日的他,似乎还带着稚气,这与他没有太多戒备和遮拦,与他坦率而流畅的做事风格,有相当的关系。尽管他有着诸多的第一,有着让人艳羡的经历,但他的突然发力仍搞得同行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学者、专家、科室主任、医院领导等等,似乎罗列再多的头衔也改变不了他
期刊
上周三是个好记忆的开端。我记住了上班前化妆,而且我也没再把面包机放在烤箱上。我记住了我们邻居的名字。以往跟他打招呼时,通常我在几小时后才能想起邻居的名字。我在办公室里同人聊天,会不假思索地蹦出“罗伯!罗伯!”印象深刻地道出一些电影和书的情节。我与大家的话题多了。  这是我的秘密。我的同事大部分比我小,但却能回忆起数周前甚至数年前看过的或读过的书、电影或报道里的重要的情节,而我却不能。  我忘了我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