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roc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以“动手、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的“静听”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施这种新的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逐步内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地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含义,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颇,教学实践走入了单纯追求形式的歧途,存在许多误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现简单剖析如下:
  
  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走入片面追求自主探究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在这里,掌握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创设相应水平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十分重要。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一些教学内容,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甚至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以简便计算教学为例,当让学生尝试计算9+3时,班上75名学生有73名的计算结果都等于12。而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时却发现,尽管教师运用教具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多方诱导,但绝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方法仍停留在扳手指头上,少部分学生采用将大数记在心里再加上小数的方法,个别学生运用“因为10+3=13,9比10少1,所以9+3=12”,班上仅有一名学生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对新知的探究中,对未接触过的计算方法,无论怎样启发,都不会应用。因此,在教学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学生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真正地融会贯通。即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也应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对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予以重点强调。
  
  二、忽视教学内容和全员参与,走入一味强调小组合作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使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在这里正确把握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动员全员参与合作学习是关键所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合作搞成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搞成公开教学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致使学生不会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词不达意,有的一言不发;有些小组各说各的、互不相干,有些小组在悄悄地嬉戏,有些小组一人做题,其他成员等待结果等等。这严重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无疑是纸上谈兵的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从根本上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为了使小组合作真正体现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小组每个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人人有事可干,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有疑难共同解决,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创设问题情境:“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图形?看那组拼的图形多?比比拼拼看。”各小组成员纷纷拿出已准备好的三角形图片进行拼图,合作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小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四边形,有的拼成了菱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最后小组组长展示成果。这样的合作学习,全员积极地参与、互动,真正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三、忽视讨论交流主题内容,走入单纯追求气氛的误区
  
  课堂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讨论交流是较有效的途径,一些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学生的相互交流便可迎刃而解。在这里,合理引导,确定合适的讨论主题直接影响讨论交流的效果。实践中一些公开教学中的讨论,仅仅是为迎合听课者的心理、烘托课堂气氛而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听起来叽叽喳喳,看起来舌战群儒,究起来空洞无物,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人看,毫无价值。不但不能解决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而会滋长一部分学生轻浮、狂躁、傲慢的情绪。
  要使课堂讨论交流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有发现,教师务必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组织讨论,让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讨论,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讨论,在探求结果不确定处讨论,在新旧知识发生碰撞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面向全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忽视讨论交流的针对性等问题。为使探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真正发扬光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做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灵活恰当地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通过探究真正提高自身的素养,成为合格的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质量敏感负荷会越来越多,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开展电能质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出
摘 要: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迫切的需求下主动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课堂 激发 兴趣 改革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宫殿的入门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最直接的动力,让学生处于“老师要我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莫大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将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享受,教师必须巧花心思,从各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置身于开放民主的教与学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兴趣    教学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对传统音乐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使原始的传统音乐保持原汁原味
运用钢笔线条主来表现快题建筑,如淡彩钢笔建筑和马克笔建筑表现都需要钢笔线条作为基础部分,因此建筑钢笔画成为当下艺术类学生考研表达建筑快题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钢笔徒
水源热泵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噪声级在70至90dB(A)左右,很多建筑单位对水源热泵规划安装不合理且未作任何隔振处理使水源热泵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危害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不管是语音还是语法,两门语言有不少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这对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常常让初学者陷入一些德语误区。笔者将学生因受英语影响而在德语学习上所犯的错误列举出来,希望对初学德语者有所裨益。  学生在德语学习中常犯的错误如下:  1. Hans, komm hier! Hier gibt es frische ?
随着畜牧业养殖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所构成的威胁逐渐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在我国频繁的发生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
随着全球资源危机的加剧,我国的水资源也是十分匮乏,调水工程日益增多,在调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泵站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同步电机在泵站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运
期刊
一、课程地位    英语语法课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英语语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英语和发展运用英语,是学习英语的一条捷径。语法作为基础性英语课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融于其他课程之中,其他课程内容也融入了语法课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现象。本课程吸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