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造就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建设班集体时,以创设“问题袋”作为切入口,在班上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创新氛围,创建开放、自由、宽松、民主的思维空间,提倡“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追问精神,在唤起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设“问题袋”
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班里开辟了一个创新角,设计了一只“问题袋”悬挂在教室的墙上,问题袋上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奇思异想”,两边是两行小字“请你们提出问题,让我们共同探索”。为激起学生提问的热情,我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并制作了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学们将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问题袋,老师定期开袋, 解答总结。
二、“提问”总动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孩子生来就喜欢提问题,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新奇感,从牙牙学语起就问东问西,问天问地,常问的大人张口结舌。可是进入校门,学了一些书本知识后,却变得不爱提问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动脑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时,父亲送给她一个罗盘。他被那个指南针迷住了,他问了许多问题:为什么它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呢?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呢?长大以后,他依然对许多在一般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感到好奇,并努力弄清楚,他的成就正是源于他强烈的好奇心。讲完故事,我对同学们说:“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学会对看似平常的事物提问题,遇事要先问一个‘为什么?’”
三、问者无错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渴望,那就是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要想唤起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提倡并实行“问者无错”的原则。有一次,我在问题袋中发现了这样一张字条,上面写着:“1+1为什么不能等于1?”当我郑重其事的把这个问题读出来时,引起哄堂大笑。大家窃窃私语,纷纷猜是谁提出了这么愚蠢的问题。等大家终于安静下来,将目光再次投向老师,我说:“这位同学真了不起,他提的问题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一样。爱迪生小时候在数学课上问老师1+1为什么不等于1。他的理由是两根蜡烛可以融为一根。结果老师说他故意捣乱而把他轰出教室。”看到同学们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我语重心长地说:“那问老师万万没有想到被他轰出教室的是一位推动世界向前迈了一大步的人啊!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要轻易嘲讽一个人,因为你嘲笑的人也许就是爱迪生式的人物。”经过这件小事,同学们的提问更大胆了。我在总结中对同学提出问题的热情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和热情的鼓励。给他们颁发“最佳创意奖”,挂上了我亲手制作的“金钥匙”。
四、疑问无禁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员,同学们逐渐有了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并不等于有了提问题的能力。许多同学不会提问题,提不出问题。我一方面引导他们从生活中观察,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去寻找问题: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尽量淡化知识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引导同学们不仅对未知敢于问为什么,还要敢于对一些已知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大胆质疑。如果谁提的问题大家都回答不出来,说明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谁提的问题能问倒老师,说明在这个方面你钻研得比老师还深。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养成不拘泥于固有的见解、不盲从于权威的观点、敢于提问的思维方式。我给他们讲著名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的故事。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说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罗巴切夫斯基站起来问;“老师,再把线画得长一些,看会不会相交:”;老师不得已只好把平行线延伸到黑板边沿。“再长一点!”老师又把线延伸到墙角,罗巴切夫斯基还让老师延长。结果,罗巴切夫斯基也被老师认为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轰出了教室。洛巴切夫斯基的行为似乎显得十分愚蠢,但正是他日后创立了非欧几何。而在罗氏的非欧几何中,两条平行线在曲面是可以相交的。讲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同学们说:“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们应该挑战现状,而不是简单得接受现状,不要只接受老师告诉你的正确答案,而要让你的头脑中充满问号。不要害怕问,问自己,问别人,使问题成为你形影不离的朋友。”
五、问题大辩论
经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了。问题袋里的问题多了起来。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一般不是给予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是巧妙地诱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讨论,甚至辩论,激起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引发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彼此悦纳,没有压迫感,没有挫折感,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结论。有一次,学生在问题袋中放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 “怎样区分清水和盐水?”答案是;“用嘴尝。”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一笑了之,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近8种方案:如1、用测比重的的方法,因为盐水比清水重。2、用测浮力的方法。土豆在盐水中会浮起来,在清水中不能。3用植物实验的方法。用盐水养花,花会枯萎经等等。经过充分讨论,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大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孩子天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而创新的幼芽萌发在他们的奇思异想里,生长在一个个看似稚拙的问题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和扶持这些奇思异想的幼芽,唤来春风,邀来阳光,促进茁状成长。
一、创设“问题袋”
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班里开辟了一个创新角,设计了一只“问题袋”悬挂在教室的墙上,问题袋上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奇思异想”,两边是两行小字“请你们提出问题,让我们共同探索”。为激起学生提问的热情,我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并制作了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学们将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问题袋,老师定期开袋, 解答总结。
二、“提问”总动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孩子生来就喜欢提问题,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新奇感,从牙牙学语起就问东问西,问天问地,常问的大人张口结舌。可是进入校门,学了一些书本知识后,却变得不爱提问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动脑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时,父亲送给她一个罗盘。他被那个指南针迷住了,他问了许多问题:为什么它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呢?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呢?长大以后,他依然对许多在一般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感到好奇,并努力弄清楚,他的成就正是源于他强烈的好奇心。讲完故事,我对同学们说:“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学会对看似平常的事物提问题,遇事要先问一个‘为什么?’”
三、问者无错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渴望,那就是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要想唤起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提倡并实行“问者无错”的原则。有一次,我在问题袋中发现了这样一张字条,上面写着:“1+1为什么不能等于1?”当我郑重其事的把这个问题读出来时,引起哄堂大笑。大家窃窃私语,纷纷猜是谁提出了这么愚蠢的问题。等大家终于安静下来,将目光再次投向老师,我说:“这位同学真了不起,他提的问题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一样。爱迪生小时候在数学课上问老师1+1为什么不等于1。他的理由是两根蜡烛可以融为一根。结果老师说他故意捣乱而把他轰出教室。”看到同学们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我语重心长地说:“那问老师万万没有想到被他轰出教室的是一位推动世界向前迈了一大步的人啊!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要轻易嘲讽一个人,因为你嘲笑的人也许就是爱迪生式的人物。”经过这件小事,同学们的提问更大胆了。我在总结中对同学提出问题的热情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和热情的鼓励。给他们颁发“最佳创意奖”,挂上了我亲手制作的“金钥匙”。
四、疑问无禁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员,同学们逐渐有了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并不等于有了提问题的能力。许多同学不会提问题,提不出问题。我一方面引导他们从生活中观察,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去寻找问题: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尽量淡化知识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引导同学们不仅对未知敢于问为什么,还要敢于对一些已知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大胆质疑。如果谁提的问题大家都回答不出来,说明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谁提的问题能问倒老师,说明在这个方面你钻研得比老师还深。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养成不拘泥于固有的见解、不盲从于权威的观点、敢于提问的思维方式。我给他们讲著名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的故事。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说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罗巴切夫斯基站起来问;“老师,再把线画得长一些,看会不会相交:”;老师不得已只好把平行线延伸到黑板边沿。“再长一点!”老师又把线延伸到墙角,罗巴切夫斯基还让老师延长。结果,罗巴切夫斯基也被老师认为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轰出了教室。洛巴切夫斯基的行为似乎显得十分愚蠢,但正是他日后创立了非欧几何。而在罗氏的非欧几何中,两条平行线在曲面是可以相交的。讲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同学们说:“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们应该挑战现状,而不是简单得接受现状,不要只接受老师告诉你的正确答案,而要让你的头脑中充满问号。不要害怕问,问自己,问别人,使问题成为你形影不离的朋友。”
五、问题大辩论
经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了。问题袋里的问题多了起来。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一般不是给予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是巧妙地诱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讨论,甚至辩论,激起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引发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彼此悦纳,没有压迫感,没有挫折感,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结论。有一次,学生在问题袋中放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 “怎样区分清水和盐水?”答案是;“用嘴尝。”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一笑了之,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近8种方案:如1、用测比重的的方法,因为盐水比清水重。2、用测浮力的方法。土豆在盐水中会浮起来,在清水中不能。3用植物实验的方法。用盐水养花,花会枯萎经等等。经过充分讨论,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大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孩子天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而创新的幼芽萌发在他们的奇思异想里,生长在一个个看似稚拙的问题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和扶持这些奇思异想的幼芽,唤来春风,邀来阳光,促进茁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