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是通过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水平高低的一个过程。虽然实施利率市场化将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优化金融资本配置,但我国商业银行有可能因尚未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准备,而在同国外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更多金融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风险
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重定价风险和基准风险。由于风险种类较易确定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我国商业银行较易处理这两种风险。
而利率市场化的实施,首先使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路径依赖演变为过渡性风险,引发商业银行对市场化利率环境的不适应;加之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都以国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来制定,其收益曲线的突然变化将使银行净利差收入和资产内在价值发生波动而形成收益曲线风险;同时,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客户按照自己对市场利率的预期对所持有金融工具中内含期权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可能会给商业银行收益带损失,诱发内含选择权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因客户道德品质的不确定性和委托代理机制的不健全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导致金融市场上客户的整体素质下降和银行中的权力寻租与金融腐败。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职能,银行功能弱化。这首先体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取向不明显,普遍存在运营流程迟滞,人力资本结构僵化的现象,运营成本很高,影响其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其次,银行功能的弱化还体现在其某种程度上只为国有企业服务,对于国有企业,不计风险与收益提供贷款;而对于中小企业和私人,不但审批手续复杂,授信额度也很低,这种过高的门槛导致私人贷款市场一直无法打开,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过分单一化,不利于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对经营风险进行合理分散。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经营模式下,对于利率市场化产生的新风险缺乏固有的防范意识,加之缺乏经验和技术,对于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系统安排和技术支持。
我国银行对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关注较少,只注重传统业务的技能培训,在新产品研发和管理方式改进方面的培训较为不足,这就直接限制了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升级,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也会使银行在市场上错失机遇,无法实现资产的有效增值。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我國商业银行应采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如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模型和持续期缺口管理模型等)计算银行的资产负债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降低内部运作成本,向市场更加优惠的利率水平以提升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适度剥离不良资产,化解潜在的信用风险。建立专业化的利率风险管理专职部门及时把握经济变动的趋势,准确预测利率,对市场上的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二)优化资产质量和客户结构,建立适合自身的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应采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对冲潜在不良资产所带来的风险,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客户选择银行的余地,商业银行在提升自己服务质量吸引客户的同时,应注意大、中、小客户群的结构比例,动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对自身的定价机制做出必要调整。
(三)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力度,促进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
利率市场化后,应加大对员工服务模式和服务技术的培训,降低服务的成本,依靠精通投融资理论和技巧的员工团队为客户提供资产的最有保值增值服务,不断提升银行竞争力;加快银行管理体制创新,改善银行业务流程,健全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同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金融创新资源。商业银行应根据存款的期限不同确定不同的利率,根据存贷款的金额不同把利率分成不同的档次。加大金融工具创新力度,尽快推出并完善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产品。
(四)大力推进混业经营,实现收入渠道多元化
商业银行应尽快摆脱对利差收入过于倚重的局面并以利率为中心,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分别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并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等收费的中间业务,逐步拓展自己的盈利空间。从而摆脱严重以来利率的利差收入所带来的利率风险。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东营办事处)
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风险
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重定价风险和基准风险。由于风险种类较易确定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我国商业银行较易处理这两种风险。
而利率市场化的实施,首先使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路径依赖演变为过渡性风险,引发商业银行对市场化利率环境的不适应;加之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都以国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来制定,其收益曲线的突然变化将使银行净利差收入和资产内在价值发生波动而形成收益曲线风险;同时,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客户按照自己对市场利率的预期对所持有金融工具中内含期权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可能会给商业银行收益带损失,诱发内含选择权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因客户道德品质的不确定性和委托代理机制的不健全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导致金融市场上客户的整体素质下降和银行中的权力寻租与金融腐败。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职能,银行功能弱化。这首先体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取向不明显,普遍存在运营流程迟滞,人力资本结构僵化的现象,运营成本很高,影响其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其次,银行功能的弱化还体现在其某种程度上只为国有企业服务,对于国有企业,不计风险与收益提供贷款;而对于中小企业和私人,不但审批手续复杂,授信额度也很低,这种过高的门槛导致私人贷款市场一直无法打开,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过分单一化,不利于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对经营风险进行合理分散。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经营模式下,对于利率市场化产生的新风险缺乏固有的防范意识,加之缺乏经验和技术,对于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系统安排和技术支持。
我国银行对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关注较少,只注重传统业务的技能培训,在新产品研发和管理方式改进方面的培训较为不足,这就直接限制了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升级,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也会使银行在市场上错失机遇,无法实现资产的有效增值。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我國商业银行应采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如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模型和持续期缺口管理模型等)计算银行的资产负债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降低内部运作成本,向市场更加优惠的利率水平以提升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适度剥离不良资产,化解潜在的信用风险。建立专业化的利率风险管理专职部门及时把握经济变动的趋势,准确预测利率,对市场上的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二)优化资产质量和客户结构,建立适合自身的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应采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对冲潜在不良资产所带来的风险,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客户选择银行的余地,商业银行在提升自己服务质量吸引客户的同时,应注意大、中、小客户群的结构比例,动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对自身的定价机制做出必要调整。
(三)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力度,促进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
利率市场化后,应加大对员工服务模式和服务技术的培训,降低服务的成本,依靠精通投融资理论和技巧的员工团队为客户提供资产的最有保值增值服务,不断提升银行竞争力;加快银行管理体制创新,改善银行业务流程,健全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同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金融创新资源。商业银行应根据存款的期限不同确定不同的利率,根据存贷款的金额不同把利率分成不同的档次。加大金融工具创新力度,尽快推出并完善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产品。
(四)大力推进混业经营,实现收入渠道多元化
商业银行应尽快摆脱对利差收入过于倚重的局面并以利率为中心,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分别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并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等收费的中间业务,逐步拓展自己的盈利空间。从而摆脱严重以来利率的利差收入所带来的利率风险。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东营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