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B对抑郁样行为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抑郁样行为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慢性应激刺激法建立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6周后,通过旷场实验测定大鼠直立次数及跨越方格数,糖水实验计算大鼠糖水偏爱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海马组织前列腺素E2(PGE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RT-qPCR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NF-κBP65、TNF-α及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NF-κBP65、TNF-α及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直立次数、跨越方格数、糖水偏爱度、海马组织CAT和SOD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海马组织PGE2水平和ROS相对水平,NF-κBP65、TNF-α和IL-1β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海马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大鼠直立次数、跨越方格数、糖水偏爱度、海马组织CAT及SOD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海马组织PGE2水平和ROS相对水平,NF-κBP65、TNF-α及IL-1β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海马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结论:银杏内酯B能够显著降低抑郁样行为大鼠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缓解大鼠抑郁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hsa-miR-23a-3p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C1增殖、凋亡、侵袭及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方法:将CEM/C1细胞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mimic组、pcDNA-TGFβ2组和mimic+TGFβ2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mimic对照、miR-23a-3p mimic、TGFβ2过表达质粒及共转染miR-23a-3p mimic+TGFβ2过表达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miR-23a
目的:探讨下调整合素β1(ITGB1)对大肠癌细胞的西妥昔单抗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ITGB1的表达.通过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大肠癌LS174T细胞中ITGB1的表达,将大肠癌LS174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siRNA组、ITGB1-siRNA组、西妥昔单抗组、ITGB1-siRNA+西妥昔单抗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R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LPAR1的表达与细胞恶性表型的关系.LPAR1质粒及其空载对照转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U2OS.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及侵袭能力.建立体内裸鼠移植瘤,观察LPAR1对瘤体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TOR/AKT信号通路激活的情况.结果:LPAR1在骨肉瘤中低表达;GSEA分析结果显示,负调控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药理学系统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与文献资料检索筛选出桂枝茯苓汤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从Gene Cards数据库中预测子宫肌瘤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上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输入到STRING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基于R软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是否通过靶向miR-199a-3p调控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方法:将MPC5细胞分为NG 组(正常对照)、HG 组(高糖)、HG+pcDNA-NC 组、HG+pcDNA-lncRNA TUG1组、HG+anti-miR-NC组、HG+anti-miR-199a-3p组、HG+pcDNA-lncRNA TUG1+miR-NC组、HG+pcDNA-lncRNA TUG1+miR-199a-3p组.RT-qPCR检测TUG1、miR-199a
目的:观察木香烃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木香烃内酯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SS法建立UC模型,SASP组及木香烃内酯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和结肠长度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菌培养鉴定法比较粪便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IL-10水平,RT-qPCR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MgIG)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肝组织核因子2相关因子/血红素氧合酶(Nrf2/HO-1)信号通路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喂养酒精液体饲料构建ALD大鼠模型,另取SD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作对照组,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IG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MgI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30 mg/kg、45 mg/kg MgIG,1次/d,连续注射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甘油三酯(TG)及氧化应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g),根据病情分为非BPD组48例,BPD组78例,其中轻度BPD组30例,中度BPD组31例及重度BPD组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患儿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G-CSF、MCP-1、IP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因“子宫腺肌病”接受HIFU消融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HIFU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病灶,研究1组注射GnRH-a共3次后行HIFU治疗,研究2组先给予HIFU治疗后注射GnRH-a 3次.收集各组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增强磁共振及超声图像.比较3组间
目的:校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在下颈髓损伤患者中使用的信度与效度.方法:将ICF-RS应用于152例下颈髓损伤(C5~C8)患者,分析ICF-RS的评定者间信度、内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以及ICF-RS与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Ⅲ(SCIM-Ⅲ)的效标效度.结果:ICF-RS应用于下颈髓损伤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4;身体功能、活动、参与成分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45、0.976、0.876.各评分者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46.ICF-RS与SCIM-Ⅲ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