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需重建自信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复兴,归根结底,体现为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就是要成为文化强国,形成气象汪洋的文化软实力。而今,这样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清醒把握历史走向,主动承担文化复兴的使命,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就是我们应有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某种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力。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用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活力,对内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外促进世界的和谐进步,并且凭借它在这种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成果,自然而然地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从而成为其他国家可以分享、愿意分享的精神财富。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创造过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如在唐代开元年间,中国就是文化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文化的發达、社会活力的迸发以及善气迎人、海纳百川的大国风度,使得中国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成为许多国家和民族心仪的对象。“天下朋友皆胶漆”,诗人杜甫曾用这样的诗句形容众望归唐的盛况。
  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主权丧失、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也成为西方列强轻蔑的对象。于是,在濒危中求新生,在落后中图富强,在屈辱中争尊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梦寐以求、舍身奋斗的理想。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能够不断上升呢?
  中国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顺应了世界历史进步的潮流。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是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有人或许要问,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深深扎根,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之后仍然大放光芒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从文化上说,则是由于它在中国有着比在西方更为深厚的土壤或者更为深刻的认同机制。
  与西方个人主义相反,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辩证主体原则来把握人世间的各种关系。最具概括性的表述当推宋代张载的“物与民胞”。意思是说,但凡人类都是天地所生的同胞,世间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分类来看,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最为天下贵”,承认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权;一方面又强调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用《易经》的话说,就是“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在把握人与人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推己及人,将关爱他人视为内在于人的主动要求。例如,儒家讲“仁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家讲“兼爱”,“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在把握全社会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已经交汇在一起。维护世界和谐、保障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需要中国作出榜样。中国在推动世界和谐、保障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中作出了榜样,就是实现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不能放弃世界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中国人民不能辜负世界人民的期望!
  为此,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建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基于理性把握而对自己的文化抱定的信念,就是不管潮涨潮落、云起云飞,始终坚信中国化社会主义是个无可替代的好东西。只有确立了文化自信,我们才能表现出高山一样的定力和大海一样的襟怀,才能在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基础上,从而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完善好、建设好。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思考题
  1.下列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国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力,就是文化软实力。
  B.一国文化凭借它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成果,自然而然地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也属文化软实力。
  C.中国文化软实力,就是凭借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活力,对内深刻推动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外引领了世界的和谐进步。
  D.中国曾经是全球文化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如唐代开元年间。
  2.下列不属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能够不断上升”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濒危中求新生,在落后中图富强,在屈辱中争尊严,一直是中华儿女梦寐以求、舍身奋斗的理想。
  B.中国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顺应了世界历史进步的潮流。
  C.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已经交汇在一起。
  D.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辩证主体原则来把握人世间的各种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表现在各种文化的复兴。
  B.不管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我们都应该始终坚信中国化社会主义是个无可替代的好东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C.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之际,也必将是我国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为世界人民所普遍倾心之时。
  D.宋代张载的“物与民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最科学最本质的概括。
其他文献
北风一叹,草就瘦下来。  忽然,就想家了。“三十而立”,我而立没立。还好父母经营的家,永远都给我留着一扇门。  门是虚掩的。母亲看见我,愣了愣:“回来了。”  上次,因为我的婚事,我们大吵一场,我赌气摔门而出。母亲扬言:“不结婚就不要回来。”我回应:“不回来就不回来。”但我又食言了。  我四处寻望。母亲说,在南湖扒茅根呢。我这才意识到,我在找父亲。我说,我去搭把手。  在坑沿上,父亲的腰弯得比革还
期刊
语言的连贯与否是评价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语言连贯,是指句子的组合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律,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清楚。在一篇文章里,语言的连贯主要体现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以及全篇与话题的关联。上句要能很自然地带出下句,后句与前句呼应,形成句句相连,读起来一气呵成;就如同听一段优美的乐曲,中间是不能停顿的。同样,段与段之间也要相互呼应,不可各自独立、前段不接后段、后段不理前段,使文章缺乏整体性。
期刊
了解一下   “萌”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因着人物的某些特征而萌生起像燃烧般的共鸣感觉”。基本上,萌的对象只能是人或拟人化的动物或物品。现在在中国,很多人用“萌”来形容让你感到可爱到不行的人、事、物。     “萌”原本是指草木初生之芽等义,这几年却成为最流行的形容词和动词。一开始的对象是动漫里的女生形象,后来慢慢拓展到男女皆可,“××很萌”这就是形容词用法,“被××萌到”这就是动词用法。现在,“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1年10月2日,在中国网球公开赛首轮比赛中,“中国网坛一姐”李娜以0比2不敌资格赛选手罗马尼亚运动员尼库莱斯库,被淘汰出局。  赛后,一脸失望的李娜紧咬嘴唇。她坦承,由于在之前的比赛中连续输球,因此“信心不足”成为本场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信心是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的,运动员在没有信心的时候碰到谁都不行。如果不知道取胜之道,比赛将变得无比艰难。”  
期刊
2011年9月25日晚,身穿白色西服外套,笑容自然清新的欧阳夏丹在《新闻联播》中首次亮相,这个来自广西桂林的“北漂”女孩又一次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初听她的经历,只觉得这个女子聪明又幸运: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的高材生,在上海电视台4年中主播多个新闻栏目,2003年进入央视,在经济频道主持《第一时间》,各种大型晚会和新闻报道也多有参与,今天又成为《新闻联播》主播……深入了解才知道,欧阳夏丹在人
期刊
紫竹小语   QQ,似乎现在小孩子都有了,确实方便。想想你的QQ好友吧,有多少是挚友?有多少是可以删掉的?     原本有一个保守的QQ号,好友没几个,显得孤单寂寥,但人很轻松,基本上不受什么羁绊。   一次因论坛的一个活动,需要找主办方和协办方的各位谈事情,电话已经应付不来,只好用上QQ,分别加了好友,同时和几个人对答,原本拖泥带水的冗长问题很快搞定。因了这次成功的喜悦,我对QQ的好感与日
期刊
艾玛是意大利帕兰扎小镇上当之无愧的“提拉米苏女王”,这里的提拉米苏闻名世界。在今年的提拉米苏大赛上,艾玛的作品再次获得了小镇居民最高的支持率,几乎每个人品尝过后,都赞赏不已。   提拉米苏大赛,是帕兰扎小镇的盛典。大赛虽然没有昂贵的奖品,但每个人都很开心。主妇们将做好的蛋糕送到各家各户,孩子们兴奋地品尝着各式各样的蛋糕,主妇们则互相交流厨艺心得。品尝过后,如果喜欢谁的蛋糕,就在谁家的门上插上一枝
期刊
那时他与母亲,尽管并不相爱,但在平淡琐碎的生活里,还是有些许的明亮。这样的光亮,犹如阳台上许久没有打理的一盆花,在晦暗里,悄无声息地开着小朵小朵纯白的花儿。你于忙碌之中,不经意间扫上一眼,会觉得心生欢喜。  我记得冬日里我步行回家,每每快到家时,最期盼的,便是看到他站在当街的路口,等我飞奔过去。同行的孩子们嘻嘻哈哈地散去,我则哭哭啼啼地将手交给他,任由他用力地握着,牵回家去。  这样冬日的一抹橘黄
期刊
母亲抱过来一个枕头,说:“给你枕。”    我接过来细看,然后大笑。    这枕头,拳头大的蓝圆顶,用数十年前流行的女工工艺“拉锁子”勾勒了两片南瓜叶、一朵五瓣花、三根卷须子。蓝圆顶周围又镶了一圈四指宽的果绿色布。大红绒布为身,红布身和绿枕顶接壤的地带,又用两块小小的菱形花布缝上去做装饰。整个枕头两头粗,中间细,娇俏、喜庆、憨态可掬,像个娇小的胖美人叉着小腰肢。    我娘的手极巧,纳鞋底、
期刊
我参与的网站“美华论坛”成立于2004年底,画家南亭先生的儿子,才七八岁,也常来发表绘画和作文,很受大家喜欢。这位“灵隽小友”,如今上初中了,前几天在网上发表的一辑照片,是少年友情的实录,在班里的同学们合照下有一句:“时间是不等人的。”——这个年纪,按苏东坡的说法,日子最难打发——“日长如少年”,谁有功夫叹息光阴易逝,韶年不再?唯独这位天分甚高的初中生,把中老年才会发出的感叹“预支”了。   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