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上肢肿块诊治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czs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肿块定性诊断的作用。

方法:

对18例上肢及颈部肿块的临床检查结果,磁共振扫描发现和术后肿瘤的组织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单纯的临床病史、体征,不能对肿块的性质作出明确诊断;而磁共振成像对18例肿块的定性诊断和术后组织学诊断相一致。

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肿块可作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对肿瘤的三维成像能对治疗提供指导与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30例(34侧)药物性虎口挛缩的治疗和远期疗效。方法:30例均采用“Z”形切口,并同时切断挛缩的拇收肌和剥离第1骨间背侧肌。结果:30例术后虎口开大度数,达到正常者30侧,达到正常2/3者4侧。结论:药物性虎口挛缩,由于和外伤性虎口挛缩受伤机制不同,皮肤采用“Z”形切口,均能达到满意效果。
期刊
目的:对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卡压引起腕背痛的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对7具福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两侧前臂骨间后神经进行解剖学研究,结合临床13例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卡压征的病史进行分析。结果:该神经沿指总伸肌的腱鞘桡侧缘向腕背行走,于头月关节囊处稍有膨大,并分成4~6支细小的神经支走向两侧、远方和深层。此处神经被纤维结缔组织紧紧固定在关节囊上,当腕关节背伸时该段神经呈弯曲松弛状,掌屈时神经被拉紧。临床发现该征发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断肢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及其与断肢局部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断肢大鼠局部血流量的动态变化;用Elisa比色仪测定血浆NO2-量间接反映NO水平。结果:断肢局部股静脉血浆NO含量在断肢2小时、3小时均明显降低(P< 0.05)。局部血流量的下降从断肢即刻一直持续到断肢6小时(P<0.05)。断肢2小时、3小时局部血流量与股静脉血浆
目的:用不间骨骼肌桥接神经,找出适宜神经再生的最佳肌肉。方法:用背最长肌,肱三头肌,缝匠肌及其颅、尾两侧部,桥接37条狗和30只兔正中神经和股神经缺损2~3cm。术后不同时间切取桥接神经,并将它分成神经近段,肌桥段,神经远段(再生神经部位)及远、近端吻合口段5个部分。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进行观察及图象分析仪测定。结果:背最长肌桥的再生神经纤维较肱三头肌内侧头的多。术后10个月,缝匠肌桥的神经近段与